小说人物性格和典型意义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250989254 上传时间:2024-11-05 格式:PPT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人物性格和典型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说人物性格和典型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说人物性格和典型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如何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所谓典型意义是指人物的性格所具有的广泛的代表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考查小说阅读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区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判断人物是否是主人公,不是看人物是否贯穿始终和用的笔墨的多少,而是依据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看他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所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人手,不难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肖像、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分析时也不能忽视。而对那些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典型人物,还要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与主题的关系去分析其典型意义。,智力测验,电视台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准备拍完之后向全国播放。他们带着摄像机和录音机,先到一个局,测验机关干部。,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儿,问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机关干部们看着黑板上的粉笔圆圈纳闷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心里没底,不敢回答。摄像机可是不停地来回摇。谁也不能回答吧,?,那可太不像话啦,科员开始以请示的眼光看着科长;科长以求教的眼光望着处长;处长以他擅长领会意图的聪明眼光盯着局长;局长用习惯的眼光向秘书求援;美丽的女秘书今天可是彻底悟了,走过来跟局长咬耳朵。她忘记正在录像,局长听罢秘书的汇报,才气呼呼的说:“对不起,!,事先不打招呼,不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哩,?”,电视台的同志来到智力测验的第二组,一大学中文系的教室里。,冷场半分钟。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这算啥问题嘛,?,还要考我们大学生,!”,“,太瞧不起人了,!,简直是开玩笑,!”,初中学生是第三组。一位常考第一名的尖子学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的粉笔圆圈答道:“这是一个零。”,节目主持人问:“他答的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主持人问:“还有别的答案吗,?,有没有第二种答案,?,大家好好想一想,”,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敢站起来,在座位上叫了一声:“欧,!,英文字母的欧,!”,班主任瞪了他一眼。节目主持人赶紧说:“他说的对呀,回答得很好,!”,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看了黑板上的粉笔圆圈之后,教室里非常活跃,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问题;,“是个月亮,!”,“,怎么是月亮呢,?”,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是乒乓球,!”,“,是烧饼,!”,“,是鸡蛋,!”,“,李谷一的嘴巴,她唱歌呐,!”,智力测验圆满结束。电视台播放节目时,给加了个标题:人们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1,文中对机关干部眼光的描写,使用了那些不同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从文中的描写看,中学生的特点是什么,?,请找出反映这种特点的两个词语。,3,同样是纷纷回答问题,大学生和小学生的表现有什么不同,?,4,“智力测验”测验了四类人物,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四类人物,?,第,1,、,2,、,3,道题都围绕“概括人物性格特征”设题,第,4,题是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第,1,题题目已经提示要从“眼光的描写”即肖像描写的角度去分析,阅读小说不难找出:科员是“请示的眼光”;科长是“求教的眼光”,处长是“聪明的眼光”;局长是“习惯的眼光”。这些机关干部不是不能思考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的习惯使他们不敢思考不愿思考,只等听命于上级。作者通过这些逼真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他们不肯主动积极思考问题,习惯按上级意图办事的性格特征。解答第,2,题,可以从后面一问开始思考,先看尖子生回答问题是“规规矩矩”;同学们是“齐声回答”;就连调皮的学生也只是在座位上叫。由此得出,中学生的特征是“听话”。第,3,题,思考时要注意同中求异,透过表面的相同,找出实质的不同。通过分析语言可以看出,大学生“哄堂大笑”、“纷纷叫嚷”是因为他们太高傲,蔑视这些似乎是太简单的问题。小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是因为他们天真活泼,不受约束,才能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第,4,题,要从反映作者写作意图,表现主题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意义。根据小说最后一段内容,作者举这四类人目的在于揭示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份的变化、限制思考的因素增加,人们的想象力逐渐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