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50556974 上传时间:2024-11-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第,12,讲,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第 12 讲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1第12,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4.5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 4.5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求各柱剪力时,,假定各柱上下端都不发生角位移,即认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线刚度之比为无限大,;,即各柱的抗剪刚度只与柱本身有关,(2),确定柱反弯点位置时,,,假定除底层以外的各层柱的上下端节点转角均相同,即除底层外,假定各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柱高的中点;对于底层柱,则假定其反弯点距支座2/3柱高处。,即反弯点位置是定值。,(3),梁端弯矩可由节点平衡条件求出,并按结点左右梁的线刚度进行分配。,基本假定:,求框架的内力步骤:,求出各柱内剪力,确定反弯点位置,各柱端弯矩,梁端弯矩,整个框架内力,11/3/2024,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求各柱剪力时,假定各柱上下端都不发生角位移,即认为梁的,设框架有,n,层,每层有,m,个柱,以第,j,层为分析对象,沿柱反弯点切开来,示出其内力(有剪力、轴力,弯矩为零),,则按水平力平衡条件得层间总剪力为:,V,Fj,层间总剪力,11/3/2024,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设框架有n层,每层有m个柱,以第j层为分析对象,沿柱反弯点切,框架受侧向荷载时,框架,柱内的剪力,:,12,i,/,h,2,称为,柱的抗侧刚度,(抗剪刚度),由,假定1,由,假定2,可求出各,柱的杆端弯矩,对于底层柱,对于上部各层柱,11/3/2024,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框架受侧向荷载时,框架柱内的剪力:12i/h2 称为柱的抗,由,假定3,(节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矩,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 D 值法,(1)由于框架各层节点转角不可能相等,故柱的反弯点位置也不可能 都在 柱中点;,(2)由于梁柱线刚度之比不可能为无穷大,故柱的抗侧移刚度也不完全取决于柱本身,还与梁的刚度由关。,1、反弯点法存在的问题,11/3/2024,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由假定3 (节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矩二、水平荷载作用下,2、修正后的柱抗侧移刚度,考虑柱上下端节点的弹性约束作用后,,柱的抗侧移刚度,为:,11/3/2024,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2、修正后的柱抗侧移刚度考虑柱上下端节点的弹性约束作用后,9,推导的,基本假定,为:,(1),柱AB,及与其上下相邻的柱的线刚度均为,i,c,;,(2),柱AB,及与其上下相邻的柱的层间位移均为,u,j,(3),柱AB,两端节点及与其上下左右相邻的各个结点的转角均为,i,1、,i,2、,i,3、,i,4,推得,j 层 k 柱,抗侧移刚度,框架,柱内的剪力,11/3/2024,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推导的基本假定为:(1)柱AB及与其上下相邻的柱的线刚度均为,比较,反弯点法,和,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抗侧移刚度:,后者多了一个修正系数,反映节点转动降低了柱的抗侧移能力,节点转动大小,:,取决于梁对柱节点转动的约束程度,梁越刚,对柱的约束能力越大,节点转角越小,越接近1,。,当框架梁线刚度 K=,=1,反弯点法和D值法的抗侧移刚度相等,求出D值后则得:,11/3/2024,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比较反弯点法和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抗侧移刚度:后者多了一个,比较,反弯点法,和,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抗侧移刚度:,后者多了一个修正系数,反映节点转动降低了柱的抗侧移能力,节点转动大小,:,取决于梁对柱节点转动的约束程度,梁越刚,对柱的约束能力越大,节点转角越小,越接近1,。,当框架梁线刚度 K=,=1,反弯点法和D值法的抗侧移刚度相等,求出D值后则得:,11/3/2024,1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比较反弯点法和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抗侧移刚度:后者多了一个,D,值法关键在于求,、K,详见下表:,11/3/2024,1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D值法关键在于求、K,详见下表:9/24/202311第1,3、修正后的柱反弯点高度,各柱反弯点的位置取决于该柱上下端转角的比值。,若柱上下端转角相同,,反弯点则在柱高中点,;,若柱上下端转角不同,,则反弯点偏向转角大的一端,,即偏向约束刚度较小的一端。,影响柱两端转角大小的因素:,侧向外荷载形式;梁柱线刚度比;结构总层数及该柱所在层数;柱上下横梁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变化。,11/3/2024,1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3、修正后的柱反弯点高度各柱反弯点的位置取决于该柱上下端转角,(1),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n,标准框架各层柱的反弯点高度为,y,n,h,,查表,(2),上下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对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y,1,,,y,1,带符号,底层不考虑,y,1,。,(3),层高变化对反弯点的修正,y,2,、y,3,,,y,2,、y,3,亦带符号,,考虑上述因素后:,11/3/2024,1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yn标准框架各层柱的反弯点高度为 y,11/3/2024,1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1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三、框架内力计算步骤:,1)求框架柱的抗侧刚度,D,;,2)求各柱剪力,V,j,K,= ( D,j,k,/D,j,k,) V,F,j,;,3)求各柱反弯点高度,yh,并由各柱,V,jk,计算柱端弯矩,M,1,和,M,2,;,4)利用节点平衡并按刚度分配求梁端弯矩;,5)利用梁端弯矩求梁两端剪力;,6)利用梁端剪力和上柱轴力求下柱的轴力;,11/3/2024,1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三、框架内力计算步骤:1)求框架柱的抗侧刚度 D ;2)求各,4.5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一、一般概念,1、梁与柱的弯曲延性,实验表明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h为截面的短长边;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11/3/2024,1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4.5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一、一般概念1、梁与柱的弯曲,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配筋率增大则弯曲延性差。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使配筋率减少弯曲延性改善。,截面中配置受压钢筋可以改善构件的弯曲延性。,2、受剪构件的剪跨比及破坏特征,h,0,为截面有效高度。,剪跨比:,构件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受剪破坏与剪跨比有关.,当 或构件为超配箍时,发生斜压型破坏;,当 且构件为低配箍时,发生斜拉型破坏;,脆性破坏,当 且配筋箍适量时,发生剪压破坏;,延性破坏,11/3/2024,1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 配筋率增大则弯曲延性差。适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对于梁,对于柱,11/3/2024,1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跨高比,1)平面或楼层有局部薄弱环节,不能发挥整体抗震能力。,3、震坏房屋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2)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破坏;,3)梁柱节点箍筋不足,节点受震破坏,梁柱失去了相互,之间的联系;,4)砌体添充墙破坏;,5)其他。,11/3/2024,1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平面或楼层有局部薄弱环节,不能发挥整体抗震能力。3、震坏,1)框架塑性效应较多地发生在梁端,底层柱的塑性效应,较晚形成;,4、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2)梁柱在弯曲破坏前,避免发生其它形式破坏,如剪切,破坏、粘结破坏等;,3)在梁、柱破坏之前,节点应有足够的强度即变形能力;,4)重视非结构构件设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11/3/2024,2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框架塑性效应较多地发生在梁端,底层柱的塑性效应 4、框架,两种破坏形式,二、“强柱弱梁”框架的抗震设计,弱柱型,弱梁型,为了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同一节点柱的抗弯能力要大于梁的抗弯能力。,11/3/2024,2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两种破坏形式二、“强柱弱梁”框架的抗震设计弱柱型弱梁型,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1.4,二级为1.2,三级为1.1。,为了不使框架底层柱过早出现塑性铰,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11/3/2024,2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1.梁、柱的抗剪强度要高于它的抗弯强度(强剪弱弯),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三、梁、柱延性破坏之前不发生其它脆性破坏的抗震设计,为了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强剪弱弯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框架梁,-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正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梁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1.3,二级为1.2,三级为1.1。,-梁的净跨;,-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11/3/2024,2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梁、柱的抗剪强度要高于它的抗弯强度(强剪弱弯)9度和一级,跨高比大于2.5时:,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即,2.梁、柱截面的剪压比不宜过大,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跨高比等于或小于2.5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梁的截面有效高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梁的截面宽度;,-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11/3/2024,2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跨高比大于2.5时: 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剪跨比宜大于2,剪跨比按下式计算:,3.梁、柱的剪跨比要有所限制,-剪跨比,取两端计算结果的较大值;,-端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端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截面有效高度。,反弯点位于中部时,可按构件净长与2倍截面高度之比计算。,11/3/2024,2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剪跨比宜大于2,剪跨比按下式计算:3.梁、柱的剪跨比,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h为柱的短长边;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4、柱的轴压比不宜过大,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柱的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11/3/2024,2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h为柱的短长边;fc为混凝土抗压强,4、柱的轴压比不宜过大,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2.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 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 剪跨比小于1.5 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3.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胶距不大于200mm、 间距不大于100mm、 直径不小于12mm, 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 、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 直径不小于12mm, 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净距不大于80mm、 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4.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3 的措施共同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抽压比增加0.10 的更求确定;,5.柱轴压比不应大于1.05。,0.90,0.95,0.80,0.85,0.70,0.75,框架,框架-剪力墙,三,二,一,结构类型,抗震等级,柱轴压比限制,11/3/2024,2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4、柱的轴压比不宜过大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为了提高梁的正截面塑性铰转动延性,梁的纵向配筋率不宜过高。,为此,框架梁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5、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该合适,(a)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梁端截面最大配筋率应使梁端截面的受压区相对高度(即截面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比)应满足: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b)梁端或任何可能屈服截面处,下部与上部配筋量的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c)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 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 。,11/3/2024,2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为了提高梁的正截面塑性铰转动延性,梁的纵向配筋率不宜,柱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柱:,(a)宜对称布置;,(b)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c)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下表采用。,0.6,0.8,0.7,0.9,0.8,1.0,1.0,1.2,中柱和边柱,角柱,四,三,二,一,类别,抗震等级,(d)柱的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e)一级且剪跨比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11/3/2024,2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柱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柱: (a)宜,梁、柱纵向钢筋的接头与锚固应符合规范规定。,6、梁、柱纵向钢筋的接头与锚固,加密箍筋可以约束混凝土,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提高构件的延性、防止混凝土过早地压溃及防止纵向钢筋的压曲失稳。,加密位置、箍筋直径、箍筋间距等应符合规范规定。,7、箍筋在一定范围内应加密,11/3/2024,3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梁、柱纵向钢筋的接头与锚固应符合规范规定。6、梁、柱,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四、框架的节点设计,节点主要受剪力和压力的组合作用,节点核心区未开裂前,箍筋应力很小,基本上是混凝土承受剪力。约当剪力达到核心区极限抗剪能力6070%时,混凝土突然发生对角贯通裂缝,节点刚度明显降低,箍筋应力也突然增大,个别甚至屈服,此后斜裂缝增多赠宽,箍筋陆续达到屈服。,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直交梁对节点核心区有明显约束作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四边有梁的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可提高50,100%。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11/3/2024,3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根据强节点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是:,(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11/3/2024,3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根据强节点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是:(1)节点的承载,1.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验算,(1)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9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梁截面有效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取平均值;,-节点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35,二级取1.2。,-柱的计算高度,可采用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梁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梁的截面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取平均值;,-节点左右梁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纵向受拉钢筋实际配筋面积(考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11/3/2024,3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验算(1)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2)框架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一、二级框架:,9度时,-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对应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轴向压力较小值;,-箍筋间距;,-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面积;,三、四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构造措施的要求。,11/3/2024,3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2)框架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一、二级框架:9度时,4.6 设计实例,11/3/2024,3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4.6 设计实例9/24/20233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11/3/2024,3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3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3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3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3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3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3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3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四梁、柱刚度计算,11/3/2024,4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四梁、柱刚度计算9/24/20234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四梁、柱刚度计算,11/3/2024,4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四梁、柱刚度计算9/24/20234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11/3/2024,4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8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4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49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0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1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2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3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4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5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11/3/2024,5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9/24/202356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第12讲结束!,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且听下回分解!,11/3/2024,57,第12讲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第12讲结束!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