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四讲:先秦儒家,孔、孟、荀,一、,先秦儒家的创立,1,、,“,儒,”,字的含义,2,、,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背景,3,、,先秦儒家的分化,4,、,儒家经典,“,六经,”,“,儒”字的含义,儒:最初指从巫、史、祝、卜等原始宗教的职业中分化出来的一批知识分子。,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原始意义上的儒,是古代具有宗教性、政治性和教化职业的知识分子的通称。,随着中国古代理性及人文思想的觉醒,早期的儒,开始从原始礼仪巫术中分化出来,并向两方面发展:一部分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原始礼仪和宗教方面的知识,成为国君诸侯的宰辅,退休或辞官后,又多为政府进行子弟的培养和教育;一部分则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礼”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专门为贵族相礼的实践家。,因为儒具有从事道德教化的含义,所以,周礼,地官,大司徒,把儒与师联系起来。师、儒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化而使万民安定,使社会和谐。,这种教化,主要是道德教育,同时也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授。,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背景,政权下移,文化下移,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创立了儒家学派。,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先秦儒家的分化,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孔子死后发生分化。最早记录这种分化的是战国后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儒分为八: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先秦儒家分化为不同派别,以及各派之间的批评、交融和互补,促使儒学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得到发展。,儒家经典“六经”,一指先秦时期培养贵族子弟的六种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一指先秦儒家的主要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提法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四书,“,四书”的提法有个历史的过程:先是唐代韩愈、李翱对,大学,、,中庸,加以推崇,到了宋代的朱熹才把它们和,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南宋之后,四书和五经成为科举取士的必读教科书,而且以朱熹,四书集注,作为权威读本,从此,“四书”、“五经”就成了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二、孔子的生平与思想,1,、,孔子的生平,2,、,仁与礼,3,、,天命和鬼神,4,、,教育思想,5,、,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1.,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因避乱,逃至鲁国。,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聚徒讲学,周游列国,从事政治活动。,六十七岁返鲁国,致力于文化教育,整理古代文献。,其著作主要是经他弟子编辑而成的,论语,一书。,2.,孔子的思想,(,1,),仁与礼,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用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仁指人所具有的柔顺巧能的美好品德。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体现多方面的伦理道德价值,也是各种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但它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亲亲指爱父母,由亲亲出发,实现“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颜渊,),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学而,),礼,在孔子之前,礼只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维护君主统治的一种典章制度,因此它常常与敬天、祭祖等各种宗教仪式融合在一起,并不具有道德价值判断的含义。,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丰亦声。”,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揭示礼的实质并且赋予礼以道德含义的第一位思想家。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制度,其最大的功能和作用,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有序,即“礼之用,和为贵”。,孔子特别注意仁与礼的关系,认为只有用“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才符合“仁”的要求。,礼以仁为内在本质。,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孔子极力反对把礼变为一种单纯的形式,而主张树立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从而把外在的礼赋予仁的道德内涵,这是孔子对中国伦理思想的最大贡献。,天命和鬼神,天命论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从历史上看,天命观念起源很早。古人对自然的规律和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因此将它归之于天或上帝的旨意和命令。,天命,孔子继承了殷朝以来的天命论思想,但又有所改变,即把殷周以来的人格之天,改造为命运之天。,1,、有意志的主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2,、自然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3,、把命理解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异己的力量。,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如何作为?,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主张人们在懂得命运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心存畏惧,另一方面要勤勉做事,此即后来人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尽人事,听天命”。,鬼神,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他不赞成殷周以来传统的神权论观点,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开创了儒家的现实主义传统。,教育思想,总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在智育方面,一是传授知识的教育,二是增进智慧的教育。二者都须在好学的基础上来完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第一,整理和修订六经。,第二,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把古代文献和传统学术思想,从原来官方独揽转为民间普及,从而为中国历史上士阶层的出现及教育的推广创造了重要的条件。,第三,孔子以六艺为宗,敬鬼神而远之,对社会现实、道德理想等充满了热忱和关切,从而奠定了儒家学派重视人文、关心现实的传统。,三、孟子,1,、,孟子生平,2,、,仁政学说,3,、,性善论,4,、,天人合一,孟子生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当时,秦用商鞅,楚用吴起,齐用孙膑,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尚,而孟子所言与时不合,,“,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荀列传,)。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一生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他不遗余力地传播发挥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为“亚圣”,享配孔庙,儒家学说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学说的特点是,以心释仁,以义行仁,,建立起比孔子更为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使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仁政学说,1,、在经济上,主张分田制禄,即耕者有自己的土地。,2,、在政治上,着眼于人心的向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气也,力不赡也;以得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性善论,人性本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天人合一,要发挥天赋的道德观念和人性本善的良知良能,关键在于发挥心的作用。因此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告子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告子上,),在孟子这里,心、性、天是完全统一的,因为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认识了天,并通过尽心、养性等一系列修养工夫,便可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最高境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上,),此气是天地间的正气,也是最高的道德节操。有了这种气,便可培养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孟子对浩然之气和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与执着,为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在树立崇高道德人格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四、荀子,1,、,荀子的生平,2,、,隆礼与重法,3,、,性恶论,4,、,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的生平,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稷下学宫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春申君死后便废居兰陵,著书终其一生,死后葬于兰陵。,现存,荀子,三十二篇,大旨以儒家思想为本,兼收道、墨、名、法诸家之长,是战国末期学术思想的总结者,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及儒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隆礼与重法,荀子发展了孔子“礼”的思想,同时吸收了先秦法家重法的思想,提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的主张。他讲的礼,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所讲的“礼”,而是经过改造,有了新的内容的封建等级制度,它适应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荀子认为法为治国之具,不可缺少。因此只有完善法制,才能与隆礼相配合。,“隆礼至法则国有常”。,“法者,治之端也。”,“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把礼和法结合起来,国家才能富强。,礼是法的根本原则和基础,法制必须建立在礼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礼是确立法律的总纲,也是以法类推的各种条例的纲要。,荀子虽然重法,但不同于法家唯法是务,而是斟酌轻重,以儒家的“礼”来统领法,表现了荀子的儒家立场。,荀子强调人类社会群与分的重要。,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王制,),群:组成社会。,分:等级区分和职业区分。,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为他的“隆礼”、“重法”的社会政治思想作理论上的论证。,凡性者,天之就也。(,性恶,),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强调生来就如此的叫做性,大致指人的耳、目、口、鼻等感官的生理功能,或自然的本能。主要内容指同人的生理需求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的东西。,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荀子第一次运用性与伪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强调“性伪之分”,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机能而产生的物质生活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礼论,),荀子全面论述了性与伪的对立统一关系,着重强调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而起伪”、“涂之人可以为禹”等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改变本性,成为圣人的可能。,同时,正是因为人性恶,“隆礼”、“重法”才显得必要。因此,荀子的性恶论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制天命而用之,在天人关系方面,荀子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天人之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明于天人之分。(,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