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第一天》说课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50123747 上传时间:2024-11-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假第一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放假第一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放假第一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放假第一天,吉林省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李元彪,三年(上)看漫画习作说课,国培学习交流材料,(第六组),教材原文,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教师,PCK,理论,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编写简析,这是一次看漫画的习作训练。结合本单元“爱”的主题,选编了卜劳恩幽默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组漫画,放假第一天,。要求认真观察这组漫画,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然后动笔把故事写下来。,围绕习作要求,教材在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方法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提示:,一是“把四幅图连起来进行观察,想想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意图:在操作层面提示学生,可以先整体观察,在头脑中大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意义:“同化”先前的经验,把握整体感知的规律;“同化”对于卜劳恩漫画幽默、搞笑等特点的认识;实现故事主题与本单元主题“爱”的“顺应”,。,),二是观察每幅图,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意图:在操作层面提示学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细致观察,弄清每幅图的图意。关注细节,合理想象,正确推测。,意义:“同化”先前的经验,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时要关注细节,合理想象,正确推测。“顺应”故事中人物角色关系的变化:以往多是儿子做主角,这次改为父亲做主角,在表达爱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三是按图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写完以后读一读,看看四幅图的内容是否写完整了。,(意图:在操作层面提示学生,要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写。通过自我修改,做到把故事写完整。,意义:“同化”的是言之有序的表达方法;“顺应”的是“自主修改”的写作习惯。,),(二)文本内容分析,“放假第一天”由一组四幅连续图构成,(同时它也是一个非连续文本,理解画面内容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过程)。,漫画讲述的是发生在父与子之间这样的故事:那位风趣幽默、童心未泯的秃顶大胡子父亲,在儿子放假后的第一天早晨,趁儿子贪睡之际,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汽车悄悄地把儿子连人带床拉到了景色秀丽的郊外,自己却偷偷地躲在一边。当儿子从梦中醒来,看到周围的一切,一时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组漫画体现了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父与子,漫画一贯的风格,风趣、幽默、搞笑。简单的画面,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故事,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读罢此漫画,在开心一笑之余,带给人们的还有一种温暖的感动,多么乐观的一对父子,多么浓厚的父爱情怀!,(三)文本教学价值分析,依据文本特点及编者意图,本次习作的教学价值应,该确定为:,1,、训练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2,、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训练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能力。,4,、训练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5,、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一是激发阅读卜劳恩,父与子,的期待;二是激发阅读漫画这类文本的兴趣。,整个教学要实现四个方面的增值:乐趣值;,方法值;容量值;意义值。,(四)文本应用分析,1,、要关注“看漫画作文”和普通的“看图作文”的不同,把“看漫画作文”和看普通的“情境图”作文区别开来。,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卜劳恩的,父与子,兼具二者。风格上偏重幽默、风趣、乐观、搞笑。所刻画的主人公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教学中应切忌对主人公身份的篡改。),而普通的,“,情境画,”,则主要是描述场面和事件情节,或揭示事件,或刻画环境场面,或反映大众化的人物特点,并不具有漫画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和深刻属性。,(基于二者的区别,习作教学的目标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握上述区别,是准确实施漫画作文教学的前提,。),2,、要关注教学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与教学,其它漫画作品的不同。备课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卜劳恩创,作,父与子,系列漫画的背景,还原作家创作的本意。,(说明: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背景知识可以不必交代给学生,但是教师要对此准确把握。),卜劳恩简介,原名埃里西,奥赛尔,德国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童年时迁居卜劳恩市。,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曾给,横断面,、,新莱比锡报,、,前进,、,诙谐报,作过画,还为他的朋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过插图。在,纳粹,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1944,年,3,月他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邻居告发,指控犯“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这样,一代,幽默大师,被,万恶,的法西斯无情地扼杀了。卜劳恩的艺术生涯极短暂,作品虽不多,但成就卓著。,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束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德国著名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父与子,系列漫画创作的背景,整部作品创作于,19341937,年之间。当时德国的报刊杂志被纳粹政府控制,刊登的内容枯燥无味。幽默漫画,父与子,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快乐,受到了热烈欢迎,并且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1934,年,卜劳恩得到纳粹当局的允许,在不发表政治观点的前提下为,柏林画报,提供漫画连载,大师把对爱子克里斯蒂安和父亲保罗,-,奥赛尔的挚爱融入,父与子,的漫画当中,连续三年间,共创作了近二百幅的作品,这种父子间的爱,给了非常时期的人们带来了甜蜜和安慰,也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父与子,这部书充满趣味,反映的是父子之间发生的许多有趣的故事。那个,秃头,的大胡子的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聪明、可爱。,父与子,中的漫画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很容易读懂,常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父与子,漫画集封面,3,、要关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教材编写,上更多关注的是习作内容、习作提示在表述上的简明清晰,在理解,上的多元开放。因此,对于因缺少提示而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学中,要及时予以纠正。,首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随意给漫画中的那位儿子起名字的问,题。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尽管习作要求中没有明确定义漫画中,的爸爸叫“秃顶的大胡子爸爸”,儿子叫“刺猬头儿子”,但是作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卜劳恩的,父与子,已经赋予了主人公在人们心中,唯一的称谓,就像人们所熟悉的“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不能再用别的名字称呼一样。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卜劳恩漫画,父与子,与其它漫画的不同。,其次,容易出现的就是学生体会不到、表达不出漫画内容的“有趣”这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关注,内容中的“趣”,可以把“观察与思考”中的“想想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改为“,想想图中说了一件什么趣事,”、,“,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有趣的,”等来提示习作表达的方向。,第三是如何体现分层训练,避免雷同,给学生提供选择空间的问题。,经过指导的看图作文,很容易出现内容雷同的问题;学习基础的不同,导致学生间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也为自主选择提供了条件。同时,还要注意网络资料对学生练写作文的影响。因此,可对习作要求稍加修改,增加可选择的内容要求,如,在原有要求中增加,“,也可以选择,父与子,中其他的漫画来写,”,这样一条要求。,附:修改后的习作要求与提示,下面的一组漫画名叫,放假第一天,,选自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认真观察,这四幅图,想一想画中的,大胡子,爸爸和,刺猬,头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趣,事,然后把它写下来。,也可以选择,父与子,中其他的漫画来写。,观察与思考,把几幅图连起来进行观察,想想图中说了一件什么,趣,事。,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除了,大胡子,爸爸和,刺猬,头儿子,还有哪些人。,图中的这些人在干什么。,按图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写完以后读一读,看看四,幅图的内容是否写完整了。,本次习作编排在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针对第二学段初始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习作训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了如下的目标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依据上述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次习作应突出如下训练要点:激发习作兴趣;引导有序观察;指导细致观察;鼓励大胆想象;培养连句成段能力;练习完整表达一件事;初步尝试自改作文。,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策略,(一)情境引导策略(运用于习作指导全过程),(二)联想想象策略(运用于解析图意过程),(三)连结策略(运用于引导有序表达过程),(四)比较分析策略(运用于把握故事主旨过程),(五)联系策略(运用于感受作者漫画集特点的,过程),(六)自主修正策略(运用于习作修改过程),(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感受,父与子,漫画的魅力。,2,、通过指导观察,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3,、通过口头与书面表达的结合,培养连句成段及有序表达的能力。,四、教学设计,(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习作兴趣,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合理想象的能力,连句成段、有序表达的能力。,教学难点:细致观察、合理想象的能力,对漫画内涵的感受能力。,(三)教学方法,情境法、谈话法、观察法、读写结合法,(四)教学准备,PPT,课件,父与子,漫画集,(五)教学时间,两课时,(,2,)说说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哪本书中的人物;哪些有趣的事情;人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等。,(,第一次同化过程),(六)教学流程预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活思维。,(,1,)大屏幕出示两幅人物图像(秃顶大胡子父亲、刺猬头儿子)。,(,3,)交流关于漫画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是漫,画吗?你喜欢看漫画吗?你都看过哪些,漫画作品?,(,第二次同化过程),睡着了,决心,小鱼也打伞,2,、局部观察,分散难点,说清图意。,(,1,)观察下面几幅漫画:每幅漫画讲的是什么事?,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出来吗?,(,第一次顺应过程。碎片式理解。),提示:谁和谁,在干什么?,提示:,(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谁和谁),,(,在干什么)。,提示:,(什么时间),,(,谁怎么样),,(谁怎么样),,(谁在干什么)。,提示:,(什么地方),,(,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谁怎样样)。,(,2,)这四幅图连起来讲述了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你能试着给它们排排顺序吗?,(,第二次顺应过程。利用连结策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他们悄悄把床抬上车。,()“嘘!小心,别吵醒他!”,()儿子醒来:“咦,我怎么,会在这里?”噢,我明白了,(),“嘘!别按喇叭!”,(,2,)他们悄悄把床抬上车。,(,1,)“嘘!小心,别吵醒他!”,(,4,)儿子醒来:“咦,我怎么,会在这里?噢,我明白了,”,(,3,),“嘘!别按喇叭!”,3,、细致观察,展开想象,丰富表达。按顺序,仔细观察每幅漫画,展开合理想象,把内容说生动。问:你能按照排列好的顺序,一幅一幅地仔细 观察每幅画,把事情说得更具体、更生动吗?(,第三次顺应过程。在概括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细致观察。运用新鲜、生动的词语描述故事内容。),提示: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所处的环境,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