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刘镇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课题 4古诗三首课型新课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 “挑”。教学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 目标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难点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 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 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学生自由交流)2 .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3 .(课件出示2 5)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4 .交流秋天:同学们,现在正是深秋季节。你能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或你的 感受吗?(课件出示6)秋景图,学生自由交流。5 .导入课题:在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 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秋的一天,诗人杜牧乘着马车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 所吸引,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一一山行。这节课,我 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6 .(课件出示7)古诗山行,学生自由朗读。7 .简介作者。二、诵读古诗,探究初成。(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课件出示11、12)山行:在山上行走。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石径:石子的小路。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生:产生,生出,文中是说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坐:因为。爱:真爱,留恋。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14:)寒 径斜霜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一)初解诗意。1 .谈话激趣:杜牧在这首诗中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异常美丽的秋景图。诗人真 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下面我们静下心来,来细细地品味,相信我们 一定会有新的发现。2 .“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你知道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是什么季节吗?(深秋)诗中哪些地 方告诉了我们季节呢?(霜叶、寒、晚表示季节)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白云、 人家、枫叶、霜叶)3 .这么多的景物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霜叶)4 .作者喜欢枫叶的原因是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5 .正是美丽的枫林晚景使得作者难以抑制自己的惊喜之情,作者的什么动作让我们感受到这份惊 喜?(停车)6 .让作者“停车”的原因是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眼里深秋的红叶有什么特点?(和二月花相比,让我们感受到红叶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有生命力;我们从秋天的叶子中感 受到的是生机勃勃,甚至比春天的花更觉生命力旺盛,丝毫看不出要走进冬天、走进衰败的痕迹。)7 .诗人为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这里有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这些 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但是让诗人更动心的是深秋的红叶!作者是用什么手段表现出来的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和二月的红花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深秋的枫叶上除了颜色的艳丽,还具有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 验,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二)深入体会。1 .教师导言:深秋时节,天气已经转冷。远处山林中诗人杜牧乘坐的轿子正慢慢走来,首先映入诗 人眼帘的是什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2 .(课件出示15)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看到的景物。结合图片小组交流景物的 特点。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一个“远上”写出了 “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刻画了 “山”的凄清寒冷。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一个“斜”字让我们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在虚无飘渺,白云升腾的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几户 人家。4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5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6 .学生边观察图画,边诵读前两句诗句。7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描绘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简笔画。8 .教师导言:正当轿子缓缓前进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停车坐爱枫林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 .(课件出示16:后两句诗图片及译文)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看到的景物。结合图片小组交流景物的特点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10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诗人坐在轿子里,忽然让轿子停下来,原来诗人看到了比二月的鲜 花还要艳丽的霜叶,他想停下来仔细欣赏。11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1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13 .学生边观察图画,边诵读后两句诗句。14 .鼓励学生认真体会、感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继续完善自己的简笔画。15 .引导体会:“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 花” 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至作为名句千古流传。(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 .(课件出示17):远上|寒山II石径|斜,白云I生处II有I人家。停车I坐爱II枫林I晚,霜叶I红干:二月I花。2 .教师引导,体会感情:诗人用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 的山林秋色图。前两句写远景,诗人只是作客观描述。后一句写近景,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18)ph-(1)回:回一幅画,回出秋天的美景,在图回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 |对秋天的吕爱之情。(3)找:另找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试着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4)学:收集杜牧的诗,借助有关资料进行自学。板书设计赠刘景文荷花荷叶图菊花图橙黄橘绿图教后反思刘镇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型新课教学 目标1 .认识“洼、印”等 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 13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 .学习作者善丁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占后 星造学习作者善丁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 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 .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3 .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 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 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4 .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 .认读生字,指正字音。3 .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2 .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 .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1 .小组交流一全班交流。2 .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五、学习生字。1 .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 .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3 .书写点拨。4 .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 .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 .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 .小组内合作交流。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 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3 .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4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 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 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 生动。5 .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6 .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2 .小组内讨论交流。3 .指名说一说。四、总结感受。1 .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 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五、拓展练习。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4)我还知道: 像。2 .照样子写词语。(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布置写一写你上学放学路上的风景作业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设计(发现)(用比喻手法描写)(赞赏) 水泥道上布满落叶水泥道一一地毯 落叶一一小巴掌小雨靴一一小鸟水泥道真美教后反思刘镇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课题6秋天的雨课型新课教学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3、积累好词佳句。占2占2 星造重点: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语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1 . 预习指导2 )同学们,你喜欢什么雨?谁来说说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试着背一背。(出示一幅秋景图)这是秋雨过后的秋天图景,美吗?(美)我们一起来看看秋雨为什么竟然能把秋天装饰得这 么美。3 ) 出示预习提纲A 自学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字词。B、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读通读顺课文。C、再读课文,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我们带来了什么?4 .合作学习 小组展示A.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以及不理解的词。B.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C.小组合作读课文,注意是否能读通读顺课文。交流不理解的词语,重点交流“五彩缤纷”等词 语。5 .集体交流反馈纠正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把颜色词画下来,课后抄到词语积 累本上。)()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的果树()的菊花3)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按上面的格式说一说。4)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说中扩展)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导朗读)5)秋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喜鹊、松鼠、青蛙)小结:小喇叭告诉大家, 演一演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冬天快要来了,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戴上美丽的头饰(说说喜欢的原因)4.1) :趁(赶(2)清凉(3)凉爽( 第二课时当堂检测形近字组词。粮(浪(写近义词 留意(写反义词 炎热(炎热(温柔(温柔(2.能力学习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一)1.1)2)2.A、B、C、物背诵下来。教学过程细读体验细读提纲重点引导朗读课文的 2到4自然段,从颜色、声音、气味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会围绕这篇课文写几句话。细读文本,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指导学生朗读后并回答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E、3.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反馈纠正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颜色,大家一起来说说秋天还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请大家参考秋天的雨来写几句话吧!4.1)2)当堂检测多音字注音组词:扇 仿照句子写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3)写出五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本课生字词写三遍清凉(凉爽(写近义词)写反义词)炎热(炎热()温柔()温柔()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教后反思刘镇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时电子备课卡 课时编号:课题7 听听,秋的声音课型新课教学 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 .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义。占2占2 星造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蝴蝴声等)的录音。2 .各种秋景的图片。二、听听,秋的声音师: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秋天的样子。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 纷纷若F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 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秋天到了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可以说()的秋天(金色的,丰收的,收获的,凉爽的,硕果累累的,美好的,美丽的)“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 这么一首诗,我们十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三、读读,秋的声音1 .初读。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自己 查字典)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师: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洛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曰。2 .再读。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 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 活等方法。)“歌韵”生自学后分小组交流。师: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理解了什么词语,还有没解决的词语吗?学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学情况。教学略读课文时,应着重让学生运用精t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3 .选读。师: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师:把最喜欢的分,和同桌一起欣赏。学生互相交流感受。师: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生:第一节可以要读得快活一些,因为这是快乐的树叶,它在落下时在翩翩起舞呢!生:我认为可以读出一点忧伤,因为树叶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生:第二节读得太好了,让我想象到了自己是一只蟋蟀,正张大嘴巴快乐地歌唱。 鹏触r 飞触r实在太好听了。生:读大雁的这句话要读出舍不得的语气,因为它就要去南方了生:读第五小节要读出欣喜的感觉,因为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6 .演读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再见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体哦”一阵阵秋风斥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人们又可以获得大丰收了。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 表演来促读。7 .美读。过渡:(配乐,深情地)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 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师:谁有自信能读出秋天的美好。指名朗读,学生大胆展示。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的美好吧!四、说说,五、写写,师:是啊, 写下来好吗?学生写诗, 教师巡视,全班配乐朗读 秋的声音秋的声音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 适时指导。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师:让我们把自己写好的小诗展示出来吧!请小组代表把合作写的诗,在平台上展示出来,并有感 情地朗读给同学听。指名学生代表上台,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师总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 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布置1、 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作业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板书 7 听听,秋的声音设计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