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岳 麓 版 必 修 一 第 一 单 元 第 二 课 六 、 教 学 过 程 导 入 新 课 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 在 全 球 通 史 中 写 道 : 在 中国 长 达 数 千 年 的 历 史 上 , 有 过 三 次 大 革 命 , 它 们 从根 本 上 改 变 了 中 国 的 政 治 和 社 会 结 构 。 第 一 次 发 生于 公 元 前 221年 , 它 结 束 了 领 主 封 建 制 , 创 立 了 实行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帝 国 ; 第 二 次 发 生 于 1911年 , 它 结束 了 帝 国 , 建 立 了 民 国 ; 第 三 次 在 1949年 , 建 立 了共 产 党 领 导 的 政 权 。 秦 王 嬴 政 是 从 哪 些 方 面 给 中 国带 来 了 第 一 次 历 史 巨 变 呢 ? 江 山 一 统 , 万 象 复 新商 鞅 假 设 你 是 嬴 政 , 统 一 中 国 后 你 会 吸 取 什 么 历史 教 训 、 采 取 什 么 措 施 来 维 护 和 巩 固 你 的 大 帝国 的 统 治 ?1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主 要 内 容(1)建 立 皇 帝 制 度 : 在 秦 代 以 前 , “ 王 ” 本 是 统 治 者 最 崇 高 的 称 号 。 商 、 周的 君 主 均 称 为 王 。 战 国 年 间 , 王 室 衰 落 , 七 雄 并 立 , 于 是 包括 秦 国 在 内 的 一 些 诸 侯 国 君 也 陆 续 自 称 为 王 。 但 是 , 经过 兼 并 战 争 , 山 东 六 国 的 国 王 都 一 个 个 变 成 了 秦 的 阶 下 囚 。面 对 如 此 巨 大 的 历 史 性 的 胜 利 , 秦 王 政 认 为 , 如 继 续 使 用“ 王 ” 号 , 远 不 足 以 显 示 其 胜 利 者 的 威 严 及 其 至 尊 的 地 位 。为 此 , 他 在 二 十 六 年 ( 公 元 前 221年 ) 亡 齐 后 不 久 , 颁 布 了“ 议 帝 号 ” 令 。 白 寿 彝 中 国 通 史 第 四 卷 变 革 一 : “ 始 皇 帝 ” -建 立 皇 帝 制 变 革 一 : “ 始 皇 帝 ” -建 立 皇 帝 制 伏 羲 、 神 农 、 燧 人 黄 帝 、 颛 顼 、 帝 喾 、 唐 尧 、 虞 舜 秦 王 不 以 为 然 , 他 提 出 “ 去 泰 著 皇 , 采 上古 帝 位 号 , 号 曰 皇 帝 ” 。 并 说 : “ 朕 为 始 皇 帝 。后 世 以 计 数 , 二 世 三 世 至 于 万 世 , 传 之 无 穷 。 ” 史 记 秦 始 皇 本 纪 皇 权 至 上 :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的 标 志 。 集 国 家 大 权 于 一 身 。 “ 天 下 之 事 无 小 大 皆 决 于 上 ”皇 帝 独 尊 : 成 为 秦 王 朝 政 治 制 度 的 基 本 特 征 。 确 立 “ 皇 帝 ” 称 号 ; 皇 帝 自 称 “ 朕 ” ; 命 令 称 “ 制 ” 或 “ 诏 ” , 印 称 “ 玺 ” 。皇 位 世 袭 : “ 家 天 下 ” 的 皇 位 继 承 制 是 君 主 权 力 集 中的 另 一 体 现 。 “ 朕 为 始 皇 帝 。 后 世 以 计 数 , 二 世 三 世 至 于 万 世 , 传 之 无 穷 。 ” 史 记 卷六 秦 始 皇 本 纪 1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主 要 内 容(1)建 立 皇 帝 制 度 :表 现 1: 皇 权 至 上表 现 2: 皇 位 世 袭表 现 3: 皇 位 独 尊 金 印 紫 绶 , 掌 丞 天子 , 助 理 万 机 。 文官 之 长 。金 印 紫 绶 , 掌 武 士 ,武 官 之 长 。不 常 设 。 银 印 青 绶 , 掌 副 丞相 。 掌 图 藉 章 奏 ,监 察 百 官 。 变 革 二 : “ 决 于 上 ” -三 公 九 卿 制 九 卿( 注 : 九 为 虚 数 )命令直达 近臣耳目 三公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左丞相 右丞相分权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 军务(虚有其位)互 不 相 属 , 互 相 牵 制皇帝军国 大权 权力集中 皇权至上三 公 九 卿 制 1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主 要 内 容(1)建 立 皇 帝 制 度 :表 现 1: 皇 权 至 上表 现 2: 皇 位 世 袭表 现 3: 皇 位 独 尊(2)建 立 三 公 九 卿 制 : 请 思 考 :面 对 广 阔 的 领 土 , 怎 样 才 能 有 效 地 加强 对 地 方 的 控 制 ? 是 实 行 郡 县 制 还 是分 封 制 有 不 同 的 意 见 , 你 能 说 说 哪 些人 会 主 张 郡 县 制 ? 哪 些 人 会 主 张 分 封制 ? 他 们 各 自 有 什 么 理 由 ? : “ 周 文 、 武 所 封 子 弟 同 姓 甚 众 ,然 后 属 疏 远 , 相 攻 击 如 仇 雠( chou) , 诸 侯 更 相 诛 伐 , 周 天 子弗 能 禁 止 。 今 海 内 赖 陛 下 神 灵 一 统 ,皆 为 郡 县 , 诸 子 功 臣 以 公 赋 税 重 赏赐 之 , 甚 足 易 制 。 天 下 无 异 意 , 则安 宁 之 术 也 。 置 诸 侯 不 便 。 ”: “ 诸 侯 初 破 , 燕 、 齐 、 荆 地 远 ,不 为 置 王 , 毋 以 填 ( 音 镇 ) 之 。请 立 诸 子 , 唯 上 幸 许 。 ”王 绾李 斯秦 朝 廷 的 一 场 辩 论上 述 争 论 的 焦 点 是 什 么 ? “天 下 共 苦 战 斗 不 休 , 以 有 候王 。 赖 宗 庙 , 天 下 初 定 , 又复 立 国 , 是 树 兵 也 , 而 求 其宁 息 , 岂 不 难 哉 ! ”秦 始 皇 最 后 赞 成 谁 的 看 法 ? 士庶 人 变 革 三 : “ 四 海 一 ” -废 分 封 制 , 实 行 郡 县 制 郡 县 制 就 是 由 中 央 政 府 直 接 任 命 郡 、 县 以 上 的 地 方 官 员 , 这 些 地 方 官 员 对 治 下 的 区 域 只 有 管 理 权 , 没 有 所 有 权 。 他 们 挣取 政 府 的 俸 禄 , 不 能 直 接 从 所 属 地 方 的 劳 动 者 手 中 收 取 税 赋 。而 在 分 封 制 下 , 受 封 的 诸 侯 王 拥 有 对 受 封 土 地 的 所 有 权 和 管 理权 , 受 封 土 地 的 收 获 都 归 他 们 所 有 , 他 们 只 是 象 征 性 地 向 中 央政 府 贡 献 部 分 所 得 , 他 们 的 后 代 对 受 封 土 地 还 有 继 承 权 。 高 专 诚 从 秦 朝 的 “ 二 世 而 亡 ” 看 秦 制 和 秦 政 的 得 失 探 究 一 : 郡 县 制 和 分 封 制 有 何 异 同 ? 哪 项 制 度 能 更有 效 地 控 制 地 方 ? 分 封 制 与 郡 县 制 的 异 同 :分 封 制 郡 县 制官 员 产 生 世 袭 , 有 封 地 皇 帝 任 命 , 有 俸 禄 无 封 地 。地 方 与 中央 关 系 很 强 的 独 立 性( 有 军 、 政 、 经 大 权 ) 绝 对 服 从 中 央 , 听 命 于中 央 。影 响 有 利 于 稳 定 当 时的 政 治 秩 序 有 利 于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和 国家 统 一 , 但 容 易。想 一 想 , 郡 县 制 与 分 封 制 有 何 不 同 ?哪 项 制 度 能 更 有效 地 控 制 地 方 ?结 论 : 郡 县 制 使 中 央 能 更 有 效 地 控 制 地 方 ,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 巩固 国 家 统 一 。 1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主 要 内 容(1)建 立 皇 帝 制 度 :表 现 1: 皇 权 至 上表 现 2: 皇 位 世 袭表 现 3: 皇 位 独 尊(2)建 立 三 公 九 卿 制 :(3)废 分 封 制 , 实 行 郡 县 制 : 讨 论 : 综 合 变 革 一 、 二 、 三 , 思 考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制 度 的 含 义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又 称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制度 。 “ 君 主 专 制 ” 指 的 是 国 家 政 权 的 主 宰 和 中 央决 策 方 式 , 即 皇 权 至 上 、 皇 帝 独 裁 ; “ 中 央 集 权 ”指 的 是 中 央 与 地 方 的 关 系 , 即 中 央 控 制 地 方 、 地方 服 从 中 央 。 探 究 二 : 轰 然 倒 塌 的 历 史 结 局 事 实 上 , 就 在 秦 国 统 一 中 国 的 大 约 三 四 十 年 前 ,来 自 赵 国 的大 思 想 家 荀 子 就 预 见 到 了 秦 国 终 将 一 统 天 下 的 结 局 。 荀 子虽 然 肯 定 了 秦 国 具 有 统 一 天 下 的 实 力 , 但 对 秦 国 的 政 治 发 展 方向 却 提 出 了 质 疑 甚 至 尖 锐 批 评 。 在 荀 子 看 来 , 以 武 力 说 话 的 所谓 “ 霸 道 ” 在 当 时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确 实 可 以 统 一 天 下 , 但 并 不 能很 好 地 治 理 天 下 。 也 就 是 说 , 严 苛 的 法 制 和 高 效 的 行 政 管 理 可以 造 就 一 统 天 下 的 局 面 , 但 不 会 自 动 产 生 一 个 强 大 而 持 续 发 展的 国 家 。 如 果 秦 国 不 注 意 行 政 管 理 对 于 严 苛 法 律 的 调 节 作 用 , 不 能 在 意 识 形 态 方 面 进 行 调 整 ,不 重 视 儒 家 仁 义 礼 智 的 教 化 作 用 , 一 统 的 天 下 也 迟 早 会 崩 溃 。 可 惜 的 是 , 荀 子 的 意 见 被 当 时 的 秦国 主 政 者 们 看 成 是 迂 腐 之 论 , 致 使 秦 朝 的 一 统 天 下 “ 二 世 而亡 ” , 完 全 印 证 了 荀 子 的 预 见 。 高 专 诚 从 秦 朝 的 “ 二 世 而 亡 ” 看 秦 制 和 秦 政 的 得 失 结 论 :根 据 探 究 一 和 二 评 价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历 史 影 响 。评 价 原 则 :一 、 “ 审 ” : 审 题 并 找 出 中 心 词 。二 、 “ 分 层 ” : 要 一 分 为 二 , 并 注 意 “ 古 、 今 ” 和“ 中 、 外 ” 视 野 。三 、 史 论 结 合 : 坚 持 生 产 力 标 准 。 要 求 用 历 史 事 实 说 明 理 论 。 应 有 一 定 的 概 括 性 。 板 书 设 计 :一 、 从 诸 侯 争 霸 到 秦 朝 统 一 ( 背 景 )二 、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建 立 ( 重 点 )1、 建 立 皇 帝 制 度 : 权 力 高 度 集 中2、 建 立 中 央 官 制 : 三 公 九 卿 制3、 建 立 地 方 机 构 : 废 分 封 , 置 郡 县三 、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影 响 坚 持 中 央 集 权 领 导 , 但 必 须 发 扬 民 主 集 中 制 , 防 止 个 人 独 裁 专 断 。充 分 发 挥 中 央 集 体 领 导 的 政 府 效 能 , 加 大 改 革 开 放 的 力 度 和 经 济 的 发 展 。发 扬 民 主 政 治 、 加 强 法 制 建 设 、 以 法 治 国 、 体 恤 民 情 、 人 文 关 怀 。对 我 们 今 天 政 治 改 革 有 何 启 发 ? 兵 马 俑 直 道 灵 渠 长 城作 业 : 以 本 课 内 容 为 背 景 , 从秦 朝 兵 马 俑 、 直 道 、 长 城 和 灵渠 中 任 选 一 个 景 点 进 行 旅 游 推介 ( 自 行 选 择 其 他 秦 朝 文 化 遗址 也 可 , 不 超 过 200字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