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4541404 上传时间:2021-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热与温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二、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三、教学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四、教学难点: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五、教学方法:本节课多以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开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六、教学准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七、教学过程:(一)、感觉物体的冷热: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试验并交流。3师:人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评: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试验,每个学生都能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测量水温:1师: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 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1师出示一杯准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知道这杯水的温度,谁愿意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思考和发现?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儿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思考和发现。) 评:三位学生依次测同一杯水的温度很自然地会发现水温下降了,再推测下去水温一定会继续下降。课上再现学生再现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激发了探究兴趣。学生一定会有不少的发现或者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测水温的活动又是对温度计使用技能的复习巩固,乃是一箭双雕。 (四)、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学生的猜想估计有这样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均匀)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评:这样的猜想过程老师要体现出极大的耐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蜻蜓点水,要让学生充分“说”和“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猜想,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猜想,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 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第一次测量数据为0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 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要分工明确。评:这样的实验活动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角色,力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充分显现。指导温度计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接下来数据的分析和曲线图的绘制,教师的指导不可少。另外,10分钟的连续观察测量,要搜集六个数据,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考验和培养。 (六)、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大家从这六个数据发现了什么?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根据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3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 班级交流各组的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评: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在这一活动环节上,教师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教师要“扶”得多,对各自的交流讨论“放”开让学生说。 (七)、后续研究:师:如果我们继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课后研究)这节课你学会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研究了热水从热到凉指的感受。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在同一杯温水中两根手指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对此现象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心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从活动中体味发现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想、积极地学。(二)、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在形成温度概念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在学习温度计测定水温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在探究热水降温规律时我让学生亲自测量、观察、分析,得出规律,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三)、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科学课更强调探究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在运用课程六大理念的同时更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实验法测量三杯水温度,用比较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热程度,用观察法了解温度计构造,用测量法、分析法发现热水变凉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等等。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四)、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的每个实验全体学生都亲自参与,而不是个别学生去做实验,给每个学生以探究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教学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热水变凉的规律,还让他们想象这杯水继续放置后的温度变化,再一次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课堂延伸到课后,培养了学生的求知精神。(六)、本节教学中的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不能很好恰当地处理,语言不够准确、流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