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245384767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福建永春教师进修学校 孙泗跃2007年9月,一、课标与教材,1.课标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2、达成要求,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寻根问祖,文明的曙光,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智者,我们共同的祖先,坚韧不拔的,炎黄后代,与历史为伴,传递文明的纸,文明之母,印刷术,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思想家孔子,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可爱的祖国,我们生息的国土,沿着江河走下来,绕着边境走一圈,认一认祖国政区,首都北京,三级阶梯上的国土,“多”与“少”的,思考,俯瞰祖国大地,黄河东流水,长江的诉说,我们同有一个家,走进民族大家庭,炎黄子孙的心愿,一起采集民族之花,民族一家亲,打开天山脚下的,民族之窗,游子回家,我的中国心,宝岛孩子的心愿,3.教材的特点,(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 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例:第二单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不是标语口号式的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伟大祖国辽阔的国土、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大江大河,以地图学习作为中介,从祖国的空间分布方面产生比较具体的表象,这样学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而决非空泛的了。,特别提示,: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地图学习,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4)教材的使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给教,师留有充分的教学空间),例:第二单元中对祖国行政区的学习,教科书以中国政区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又以制作,表格、朗读歌谣和开展拼图游戏等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空间十分宽阔,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很活泼。,(5)教材引导教师自主引发教学思考(提倡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社会认识水平。),例:实验区的老师通过本册的教学认识到,对第二单元中黄河、长江的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源流概况、流域面积、水文特征等地理知识的教学,而是在我国社会的时间、空间的广阔背景下,对黄河、长江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的全面展示,从久远一直延续到现在,突出了黄河、长江作为中华民族摇篮的特指,这样的教学无疑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困难与解决,(1)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有的是学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们间接可以触摸到的生活。由于间接生活与学生有距离,教学中的困难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A、帮助学生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来感悟,例:实验区的老师组织学生在不同的材料上写字、画画,帮助学生感受纸的重要,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意义。,例:进行我的中国心一课教学时,厦门实验区的教师就把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的事迹充实到教学中。,对主题炎黄子孙的心愿的教学,大连实验区的老师已经把反分裂国家法的信息设计进去了。,B、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实验区的老师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孙子的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吸引学生了解孙武。,C、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例:进行沿着江河走下来主题教学时,大连实验区的教师就把古代诗人吟咏黄河的名篇移植到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印象。,很多实验区的老师把黄河颂、黄水谣、长江之歌、爱我中华、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引入教学。,对传统造纸技术、活字印刷术、黄河长江源流概况等教学内容,很多实验区老师运用投影、幻灯、VCD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之更为形象直观。,(,2).运用形象思维拉动抽象思维,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知有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可以利用地图作为形象认知的中介,帮助学生接受抽象认知的内容。例如,我们生息的国土主题教学就要尽量利用地图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一)、解读文本。,1、进行目标整合。,2、深入钻研教材。,3、训练简练到位。,总之,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一条主线: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过程。课标简单叙述是儿童的社会生活。,点面结合: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叉作用构成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按“面”选择学习的点,构成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结合交叉:大目标课程除了“三维目标”综合,小目标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二)课前预习,以整体预习为辅,部分预习为主。整体预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所要学的单元主题内容在看图解读文字,图文结合中对主题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除此之外,说说自己知道的、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有疑问的。除此之外,进行部分预习。部分预习是教师针对不同篇目,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师生共同寻找预习的作用,使课前预习成为不成文的“盟约”。教师提出的预习,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可以是操作实践的,可以是思考问题的,可以是调查报告的,可以是观察画面的,可以是查找资料的,可以是以组合的分工与合作的,螺旋上升:,教材是这样安排,但可以根据个南极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接受能力选择相应的内容重新组织。五六年级侧重一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个年级进行。,。,(三)、活动方法。,1、预习体验。在预习中让学生把书本变成自己喜欢的画册,看一看感兴趣的,说一说知道的,做一做想做的,记一记操作的疑难,画一画自己想象的,想一想存在的空白(不理解的)。,2、倾听体验。,倾听是一种学习,它是一种学习别人体验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体验,是体验别人成功的经验,避免走上弯路。,3、做玩体验。(实践感悟),品德与社会课堂让学生做玩融合体验,积淀习德的渠道很多,它可以来自课堂、家庭、社会,甚至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圈子;它可以是一个场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神情举止。就课堂而言,就可以让学生以角色身分走进文本,以主人翁姿态去做,去体验与感悟文本,从而习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可以搬入实物,装扮课堂,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做,去玩,在还原生活中潜移默化积淀知识,形成习惯;可以轻松地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实践操作,在分工与合作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与体验中培养道德情感,强化与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还可以唤起他们已有的生能干活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参与做辨析、对话、回忆,搭起师生、生生对话的实践舞台,在相互的交流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美好情感,从而转化为良好的习惯。,4、创境激趣。,品德与社会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倾听故事、欣赏音乐,鉴赏画面、观看录像、合作操作、进行表演、设置疑问疑等方法,把学生引入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提高“三维”整合奠定基础。,5、观图发现。,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彩色的画面,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解读,走进意境,引起遐想,从而延伸。简单的文字介绍,帮助学习理解课程,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观察画面,解读画意,从画的内容发现探究的价值也就非常重要。,6、假设游览。每一次教学活动,只是单纯的在教师组织下依据教材死搬硬套地进行活动,或者只是用一种模式引导活动,学生肯定感到乏味。因此,教师依据目标,吃透教材,采用“游览”这种来自生活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倾听中观赏、在观赏中体验,学生肯定兴趣盎然。,7、对比认识。,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特别是品德与社会采用对比的教学活动,学生能更直接地去辨识,在辨识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认知,提升觉悟。,8、灵动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不少是片断不连续,有的问题是学生为了表现自我、迎合老师、讨得欢心而明知故问的假问题。于是,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就得倾听中依据文本,依据预案设计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问题的层次性,灵活机动地在瞬间进行准确地辨识出问题的真与假,并进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机动地融入预案中,从而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在尊重学生个性学习的基础上,创设出师、生、本三者的对话、协商、开掘、重组的体认与探究的教学课堂。,9、循序渐进。,教学活动的井然有序,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分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一节课中,教学安排一定要有序,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节奏松驰,学生思维会随之情绪低落;节奏过紧,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印象不深,识记困难,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做到松紧恰当,才会产生好的效果。特别是品德与社会课其内在联系有的非常密切,循序渐进的把握活动过程,学生的思想感悟才能一步步到位,从而达到教学目标。,10、合理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跨学科的,教材则以综合学习主题单元的方式编写,一般按照“单元主题课文主题具体内容”的方式呈现,单元和课文内容力求超越学科界限进行整合设计,因此其承载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目标也是跨学科和超越分科要求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解读教材,以综合性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向有机整合主题内容及其相关教学内容,整体实现各领域的教育要求。,11、探究思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实践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少一点束缚,多给学生留一份空间。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12、互动合作。,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的认知过程,它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手段等要素构成的特殊认知过程。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动、相互转化着的。其中居核心主体地位是学生。其它要素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同心、同向、同频的运转,才能够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