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 ☆《梦游天姥吟留别》——虚实相生之妙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4537374 上传时间:2021-07-0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指导 ☆《梦游天姥吟留别》——虚实相生之妙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版 第1版 阅读指导 梦游天姥吟留别虚实相生之妙 陈学富“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手法。“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梦可以看成是一种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泄,诗人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与失落,但是明知不可能实现,又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从中得到一丝慰藉。然而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即便如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如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成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积思成梦,悲喜交加,这是虚写,接着写梦醒后的悲伤,这是实写,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切之苦。“虚实相生”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奇特的想象和梦中幻境的描写。我国古代赠别类诗歌内容上大都抒写离愁别恨,思想上大都直抒胸臆。而李白的这首诗却完全突破了这种惜别伤离的老套模式,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方式围绕一场梦幻来构思:现实梦境现实。诗人首先由传说中的瀛洲引出天姥的话题,并由“或可睹”的言说引出梦游的呓语;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境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诗人通过奇瑰的现象,把理想中的境界描绘得绚丽多姿。开篇八句是对现实天姥的渲染,使得天姥的形象初具浪漫情调:绿水荡漾、镜湖映影的静幽,“千岩万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的盛况,电闪雷鸣、雄咆龙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的奇象。都是一幅幅梦游中的奇景,一个个梦境中的幻象,令人惊心动魄。 其中,对神仙世界的描绘,是文中的亮点,也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所在。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中描绘到:“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此震撼、光明、奢华、壮观的神仙世界让诗人震惊而又无限神往。然而“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诗人在梦境的高潮中突然醒来,急转直下,回到现实。诗人通过现实与幻境的鲜明对比,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诗人在梦游当中求得暂时解脱体现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些诗句写出了神仙世界的吉祥与美丽,反衬了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憎恨。同时,对梦中环境的描写,更表现出诗人追求光明、追求自由的思想。李白年轻时曾有一段隐居学道的生活,但这毕竟不是他的本意。天宝元年,当他怀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心境来到了长安,准备做一番大事业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一个供奉的闲官,不仅要为皇帝歌功颂德,还要阿附权贵,这与诗人的傲岸不羁格格不入。诗人得罪了一些权贵佞臣,被玄宗“赐金放还”。但诗人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迫使他寻找一种展示精神理想的媒介。他终于找到了,那就是在梦境中展示理想。因而,这番“梦游”是李白在现实的理想破灭之后所寻找的一个精神寄托。诗人把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表明梦中之景是其在显示追求的理想之境。诗人愈是着力为我们描述一个奇特瑰丽的神话之境,愈是对其铺张扬厉施以浓墨重彩,愈表明作者追求的热切;梦中仙境描述得愈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就愈大,对人们的感染力就愈强。 (供稿:李静) 习作欣赏 感动四季 我的母亲非常疼爱我,她给了我关心、照料和呵护,一年四季,她给予我的感动总围绕着我。春凛冽的寒风渐渐失去了往昔的威力,明媚的阳光显得那样地温暖。我迫不及待地脱下了厚厚的冬装,穿着春装轻松地向大门走去。这时,在厨房忙碌的母亲对我说:“今天冷,寒风还没散,多穿”“砰!”母亲还没说完,我已把门给带上,扭头冲出了大门,心里想:才不穿呢!寒风呼呼地吹,坐在教室里的我不禁暗自后悔,不该不听母亲的劝告。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往外看,母亲拿着一件红外套站在门口,那外套上的红顿时使我温暖起来。夏烈日炎炎,又赶上刚上完体育课,这时的我简直像一根脱了水的黄瓜一般。看着同学们抱着水壶痛饮,我不禁内心惆怅起来,谁让自己忘带了呢,眼不见为净,我看书。打开书包翻书时,突然发现水壶安静地躺在里面,拿起来一看,上面有张纸条:小黄鱼,感激我吧!这是母亲的字,是她放的水壶。喝着水壶里的水,天,这水真甜。秋放假回到老家,家门口的柿子树不禁让我手痒起来,回家拿了一个小梯子,爬上树摘起了柿子。当我摘得心满意足准备下梯时,一颗汗珠滑进了眼睛,疼得什么都看不见了。忽然,一块软软的毛巾轻轻拭着我的眼睛,睁开了眼睛,母亲正站在梯旁。看着她手上的毛巾,我笑了起来。冬晚上11点30分,终于将作业这座大山搬掉,往床上一倒,我动都不想动一下了。但母亲的手依然无情地把我拉了起来,将我拖进了卫生间。洗好了澡,钻进被窝,顿时感觉舒服极了。被窝很暖,我想一定是母亲又给我晒被子了吧。想着母亲晒被子的样子,闻着被子上散发出的阳光般的味道,我沉沉地睡着了。 母亲给予我的感动有很多,一年四季从来不会缺少,我感激母亲。 作者:许笑飞(中日班) 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文 科 版总1期 第1期 2009年12月 经典诵读 往 事 冰 心 将我短小的生命的树,一节一节的斩断了,圆片般堆在童年的草地上。我要一片一片的拾起来看;含泪的看,微笑的看,口里吹着短歌的看。难为他装点得一节一节,这般丰满而清丽! 我有一个朋友,常常说,“来生来世!”但我却如此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第一个厚的圆片是大海;海的西边,山的东边,我的生命树在那里萌芽生长,吸收着山风海涛。每一根小草,每一粒沙砾,都是我最初的恋慕,最初拥护我的安琪儿。 这圆片里重叠着无数快乐的图画,憨嬉的图画,寂寞的图画,和泛泛无着的图画。放下罢,不堪回忆! 第二个厚的圆片是绿阴;这一片里许多生命表现的幽花,都是这绿阴烘托出来的。有浓红的,有淡白的,有不可名色的,晚晴的绿阴,朝雾的绿阴,繁星下指点着的绿阴,月夜花棚秋千架下的绿阴!感谢这曲曲屏山!它套住了我许多思想。 第三个厚的圆片,不是大海,不是绿阴,是什么?我不知道!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黑暗不是阴霾,我恨阴霾,我却爱黑暗。 (供稿:李静) 高中部 名题精练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 阅读下列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题乌江亭 乌江亭 夏日绝句杜 牧 王安石 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百战疲劳战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的评价角度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题思路】诗人写诗都是在特定背景特定时刻为特定目的而写,所与鉴赏诗歌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因需论诗,因诗论诗。所有诗歌都要结合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分析。注意了这一点,就不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更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诗人。杜牧生在晚唐,看江山飘摇,当然渴望能够力挽狂澜于即倒;王安石身为政治家,自然会有理性的分析;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看南宋朝廷妥协苟安,就呼唤项羽这样的知耻英雄。明白了这些,答案就呼之欲出。【参考答案】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的角度来评价的。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供稿:汪俊鹏) 顾问:张永国 主编:王宇清 本页责编: 宁仁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