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245322545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现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对修辞手法的鉴赏一直是一个受命题着青睐的设题角度,对这类问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不同修辞手法各自的作用.如:,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小结:,语言,辞格,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例1:06福建卷泪与笑,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幡:一种窄长的旗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例2:07,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6、答: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例3:,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2008年语文高考安徽卷我与地坛),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此句。(4分),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二、,表达技巧的内涵是非常宽泛的,要回答相关的问题同样需要先了解其一般规律。,1、叙述方式:,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2、描写方式:,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3、艺术技巧:,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是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绘,以突出主要表达对象。,例4:,08天津卷 敦煌,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6分),答: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 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4、人称运用:,运用,第一人称,,,显得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有时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运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例5:2006辽宁卷,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20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1)、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2)、改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