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大改造的反思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5322409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三大改造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三大改造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三大改造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关于三大改造的反思,小组成员:王永源 陈源,戚伟鹏 李亮,基本内容及背景,1,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及成绩,2,三大改造的长期效应及不良后果,3,改革开放新篇章,4,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公有制,而社会主义的特征就是公有制。,所以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三大改造的背景,(,1,)从政治方面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2,)从经济方面看,国营经济的力量已经相对强大,并在迅速发展,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3,)从实践经验方面看,已经积累了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经验,也积累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经验。,(,4,)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的政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又很不景气,而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活力,并给予中国建设事业以援助,促使中国迅速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三大改造的必要性,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 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成绩(短期),到,1956,年底,国营和集体经济成份已上升到,92.9%,,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此在中国确立了。,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3%,,年均增长,18%,;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比,1952,年增长,25%,,年均增长,4.5%,;粮食达,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年均增长,3.7%,;棉花产量达,164,万吨,比,1952,年增长,26%,,年均增长,4.7%,;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增长,34.2%,,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由,148,元提高到,205,元,增长,38.5%,,农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62,元提高到,79,元,增长,27.4%,。,三大改造的,长期效应,和,不良后果,手工业:受苏联模式影响,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存在盲目兼并;一味强调计划经济,阻碍商品流通。,农业:合作化生产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归根合作社形式扼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抑制了市场机制。在后期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而是利用政治手段追求发展的时间,如高级社。,工商业:超越了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由原来多种所有制变为清,一色的公有制,导致了形式单,一,制度僵化的经济模式。,从一方面看,工业化目标基本实现,工农业经济相比,工业比重已占到,80%,;从另一方面看,工业化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农业人口仍占,80%,,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短缺的现实困扰着每个中国人。从一方面看,提高了一些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社会福利,如对城镇职工生老病死全包下来,消灭了失业;但从另一方面看,城乡壁垒森严,,8,亿农民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他们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年年在温饱线或饥锇线上挣扎,在最困难的时期造成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从一方面看,科技上搞出一些令人自豪的成果,如两弹爆炸,卫星上天;从另一方面看,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傻、大、黑、粗成为一些老工业基地的代名词。从一方面看,以重工业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从另一方面看,粗放的、失衡的工业化不但消耗了大量资源,牺牲了效益和民生利益,而且留下不少后患。,改革开放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浪潮重新为我们带来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我们不再片面追求单纯的公有制,取而代之的是保证公有制的主题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到,1997,年,国有工业产值从,80,年代初期的,75%,以上下降到,25%,左右,包括集体工业在内的公有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53%,;在商业领域,公有经济比重大约只占,30%,;在农业领域,农户经济占绝大比重;此外,建筑、饮食、服务等行业主要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结论,与生产力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比较,所有制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这个手段运用得好,那么它就会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如果这个手段运用得不好,那么它就会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有高低之分,社会有文明与落后之分,但私有制和公有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公有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期都优于私有制,反之亦然。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优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提出要用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正是由于看到了私有制的局限性。但他们并没有看到公有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更没有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有制和私有制还可以相互转化和渗透。,无论是三大改造还是改革开放都结合了当时的形势,作出的决策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对于三大改造的成绩,我们无从否定,这毋庸置疑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胜利。但是在改造时的方式方法(是否应该实现纯粹的公有制?)、对实际的结合(市场经济的作用)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我们付出了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让这个错误不要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