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论第四章数据观测与收集(一)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245301717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四章数据观测与收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四章数据观测与收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四章数据观测与收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数据观测与收集,第一节 假设验证的途径,论证方法类型,实证研究,实验研究,非实验研究,统计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实地研究,无干扰研究(文本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历程比较),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实证 建立在观测的基础上,与理论的关系,以假设为起点,需要有理论基础,假设涉及到现有理论,需要理论推理,证实假设往往否定或修正前人理论,需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日常观测与科学观测,日常观测:,过度延伸,观测的选择性,非逻辑推理,个人意气,科学观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实验(可控),非实验(不可控),有干扰,无干扰,第三节 统计调查研究,一、问卷设计,二、问卷的实施,一、问卷设计:,1. 调查问卷的构成:,问卷是以书面的形式,根据研究假设而设计的问题表格。,问卷通常包括前言、个人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等4个部分。,前言部分:每一份问卷的开头,必须有一段导语,说明研究的目的,指导受试者如何回答,作某些必要的说明,以解除受试者的思想顾虑。,填答指南及其类型:这是关于如何填答问卷的说明,一般有三种类型:总体性的填答指南、问卷各部分的填答指南、个别问题的填答指南。,个人特征资料部分:如个人基本因素(年龄、性别、工作所在地、职业、职务、工作年限)、教育背景因素(教育程度、业余爱好)、家庭环境因素(家庭人口总数及构成、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问卷构成示意图,前言,个人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存在性事实,行为性事实,评价性意见,情感性意见,认同性意见,认识性意见,事实性问题部分:指要调查了解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的行为事实,包括存在性事实和行为性事实两个方面。,存在性事实问题用于调查“是否有”、“有多少”这方面的事实。,行为性事实问题用于调查曾经发生过的行为,包括发生行为的时间、地点、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态度性问题部分:人们对某种现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只能从人的语言、行为以及其他方面加以间接的推断。,通常较多使用李克特量表作为工具进行态度测量。,必须注意两个态度指标:态度的方向性、态度的强度,2、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语言,语言应接近回答者所能理解的水平,通俗易懂,遣词造句适合回答者的态度、感受。,避免使用一些生僻、欠准确、专业性太强的语句;,避免同一问题可能会引起相互矛盾的回答;,避免使用使回答者感到模糊不清的问题;,避免暗示有个人倾向性的问题。,2)满足研究需要,一方面要求设计者全面考虑研究目的,尽可能搜集所需资料;,另一方面也要求设计者能够准确地理解研究目的,将测量指标转换为问卷中的适当问题。,3)考虑被调查者,首先,需要考虑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其次,需要考虑被调查者的语言习惯;,第三,需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文化心理背景;,第四,避免设计过长、过于复杂的问卷,达到简单易答;,第五,需要保持问卷卷面的简洁明快,排版整齐;,第六,尽量避免设计太多复杂的回忆性问题。,4)与资料分析方法相结合,首先,问卷设计者应当明确对调查后的资料是进行手工分析还是计算机分析;,其次,应当明确对调查后的资料主要是进行定量分析还是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应当明确对调查后的资料是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还是复杂的统计分析。,5)考虑具体调查方式,是邮寄问卷、电话访问还是面访?,3、问卷设计的步骤:,问卷的设计,就是根据需要调查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把问题按逻辑顺序作初步排列。,问题的提出,可以采取两种思路:1)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先具体再总括的方法;2)由宏观到微观的思路,先总括后具体的方法。,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根据研究课题确认通过询问法要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向什么人(单位)去取得这些信息;,2)根据待调查的信息内容和调查对象确定具体询问方法及相应的问卷类型;,3)提出问题,形成初稿;,4)编写单个问题及其答案;,5)串编所有问题形成问卷;,6)设计问卷的总体。问卷设计好后,要经过试用、评价,并进行修改,方能定稿。,4、问卷中问题的排列组合:,问卷中问题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即问题的结构,是问卷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两个原则:1)要方便被试者顺利地回答问题;2)要便于调查后的资料整理和分析。,问卷问题的排列顺序有多种,常见的有:,类别性顺序:即把同类性质的问题尽量安排在一起,而不要让不同性质或类别的问题互相混杂。,便于被调查者按照问题的顺序,回答完一类问题后再回答另一类问题,而不至于使他回答问题的思路经常中断和来回跳动。,常见的类别顺序形式,是先填答有关个人特征资料,再填写事实性的问题,再回答态度性的问题。,时间性顺序:即将问题按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性顺序:即把问题按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来排列。,一般来说,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一般性质问题、后特殊性质的问题。,对于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更应该放在各类问题的后面。,有利于增强被调查者的信心,有利于把调查者的思路逐步引向深入,而不至于一开头便把他们难住了。,逻辑性顺序:即研究者有意识将自变量问题放在前面,因变量问题放在后面,这样便于研究者进行资料的分析。,5. 问卷的试测和修改:,试测:,第一稿问卷设计完成后,一般要经过一次以上的试用,以便对问卷的设计进行检验和评价。,试用:在被调查者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请他们填答。关键看试用者在试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如何。,专家法:征求专家的意见,以便对问卷进行修改。,二、问卷的实施:,1. 调查对象数量的控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1) 问卷的回收率,即发出问卷后,经被调查者填答并能被研究者收回的问卷比率,回收率的大小与问卷的发放方式与问卷设计质量有关。(2)问卷的有效率,凡未作回答或不按照要求填答,都属于无效回答。,问卷回收率(R) = 实际回收的问卷数发出的问卷总数,问卷有效率(K)= (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无效回答数)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一般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选择调查对象时,其数目应多于根据抽样要求的研究对象,即:n=n,0,/(RK),其中,n,0,为通过抽样确定的研究对象数,R为预测问卷回收率,K为预测问卷有效率。,例如:假定通过抽样确定研究对象有n,0,= 100人,邮递问卷回收率一般在30%-60%,取R=50%,预计问卷有效率可达K = 85%,则应发出问卷数n=100(50%85%)235 (人),2. 问卷的分发与回收:,问卷的分发方式有多种,在管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有4种方式:邮政投递式、专门递送式、集中填答式、网络投递式。,四种方法各有利弊,为了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一项研究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4种问卷分发方式的比较,特点,邮政投递,专门投递,集中填答,网络投递,调查对象,有一定控制选择,有控制选择但过于集中,可控制选择更加集中,无控制选择、分散,调查范围,较宽,较窄,较窄,很宽,影响回答因素,难以了解控制和判断,易受相互询问的影响,易受研究者影响,难以控制和判断,回收率,30%-60%,90%,100%,不确定,有效率,一般,较高,很高,一般,回收时间,较长,较短,很短,较短,费用,较高,较低,高,很低,3. 空白问卷的处理:,若大量的题项未回答(如占总题项的25%),这样的问卷只能作为废卷处理;,若只有少部分题项是空白(如10%以内),研究者就必须决定如何处理这些问卷。,处理空白问卷的最好方法是将该份问卷剔除,这样可以增加效度,尤其当样本规模很大时。,Sekaran(2003)提出,对于定距尺度的题项,处理空白答案的方法有:,将量尺的中心点作为该题项的答案;,在分析资料时,让计算机忽略这些空白答案,但这样处理使得空白答案的样本数量变小;,由已填答的该题项的样本平均值来代替;,由留下空白答案的受试者在测试相同变量的其他题项上的答案平均值来代替;,随机给予量尺上的数据;,在使用软件时,可用相邻点线性插值法,或用线性趋势替换空白答案。,4. 问卷调查的常见问题:,被调查者仔细考虑后对问题的回答,有可能并不是他的真实想法;,被调查者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对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被调查者不愿意透露某些敏感问题的真实想法;,回收率太低,以至于影响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志愿接受调查的人不同于一般随机抽样中的被调查者,他们有表达和影响别人的欲望,故其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偏差或误差。,由于调查研究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研究很可能受到委托方的压力,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从而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学术性。,5. 针对问卷调查常见的问题,常采取的措施:,尽量争取回答者的支持与协助,并降低心中的顾虑;,向回答者确保其回答将被保密,不会泄漏给外人;,避免以欺骗的方式获得信息,以免造成回答者的不信任;,想方设法提高问卷回收率,如选择合适的发放时间,使回答者有时间填答;问卷简洁、清晰,用词礼貌,给回答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随问卷送上一份小礼品;附上邮资及填好发回地址的信封;考虑回答者的需要,反馈调查结论的摘要;,敢于承认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发现。同时,要准确地指出误差是如何出现的,真实评价研究;,对于回收的问卷进行认真的审核,对问卷的数据处理,必须建立在有效问卷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