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课件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245288461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它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教学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顾明远),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学科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主要形态是书本知识,是根据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从人类千百年认识成果中精选的特殊的知识系统。,它是一个纵向深入、横向沟通联络的内在完整结构。,教学内容有广义、狭义,静态、动态,规定的和,体验到的之分;有课程形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层面的,教学内容之别。,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全部信,息都是教学内容,。,几个相关概论:,课程:,综合性术语,包含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西方英语国家指“进入学校教学活动领域的文化”。它“关涉学程中包含的特殊事实、观点、原则、问题等等”。大家倾向于在单个学程范围里使用它,其范畴主要涉及和处理的是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问题,内容组织又分别涉及纵向维度(课程中整个内容的连贯)和横向维度(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结合平衡),教育内容:,在“教育”这样一个涵盖面大的话题时使用,它已超越“学校教学”、“学校课程”这样的范围,指称包含学校教育在内的各种机构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的内容。,比较而言,,教学内容主要是关涉学校教学活动过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和教育内容内涵比较小而外延则比较大。,此外,它与,科目、活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科书、课本),联系也很密切。,(四)教学内容的演化与发展,远古时期:,与生产生活经验同一。,奴隶社会:,学校产生,教学内容专门化。,封建社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不过它和奴隶社会时期一样,主要是以人文和社会科学教学内容为主。,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更加科学化。自然科学教学内容的比重急剧增加。,社会主义:,在基本内容上与资本主义相似或一致,但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的思想性。,总之,教学内容的演化与发展是整个社会演化与,发展的结果,具有,时代性、历史性、民族性,等特点。,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理解的三个要点:,1.,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2.,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3.,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往往以教材为载体,但不能把教材和课程内容当成一个东西。,(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同取向,教材或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这一取向,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看作是预设的东西,它规定了教师该教什么和儿童该学什么。,这一取向的重点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它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某种活动。,这一取向强调,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情境,以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材,”:一些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和问题等等(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组成的知识结构(布鲁纳),重点在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1.,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优点:,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可操作性强,缺点:,只关注教学科目而忽视其他有影响的课程资源,忽视师生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课程与教学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怀特海),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教育即生活,做中学(杜威),强调做中学和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1)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所以,学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为根本宗旨。,代表人物:博比特与查特斯,()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典型代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超越论,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构建出新的社会经验。,3.,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整合表达,学习经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泰勒),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学生在动态(做)活动的过程中获取静态知识,在对静态知识理解基础之上进行动态活动,并在这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优点:,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缺点:,学生不知道哪些知识是对自己真正实用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一)选择的基本依据,.明确社会的要求,把家庭、社区、职业与文化团体、国家、国际社会的现状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加以明确。,.分析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教学依存于发展”:,发展终究是以儿童内部产生的不平衡为原动力而发生的,教学作用和学习不会直接引起发展。,“教学先于发展、创造发展”:,教学可以成为促进新的智力发生的一个源泉,给儿童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儿童面前开拓“最近发展区”。,.明确教育学的要求,教育哲学是隐含于课程后的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基础。,当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受到传统的文科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学科结构论、新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思潮的影响。,教育目的上,,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对立;,教育内容上,,注重实用学科的唯实主义(Realism)与推崇古典学科的人文主义(Humanism)的对立,;,教学方法上,,侧重儿童的主动性与侧重教师的文化传授的对立;,儿童的发展观上,,尊重儿童自身发展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与强调形成有价值的人格理想主义(Idealism)的对立。,(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准则,(史密斯),.系统知识准则,.历久尚存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兴趣需要准则,.社会发展准则,2,3,1,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密联系,这源于基础教育的地位和特征;基础性主要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要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课程就必须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人控制下解放出来。,4,课程内容必须传递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人格。,1,注重基础性,2,贴近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特点,(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原则,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特点: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横向组织是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连为一体。,特点: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横向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出现的问题,任课教师要精通或熟悉各门学科的内容;,学校课程表难以安排,学校现有的物质设备跟不上;,学生难以应付目前通行的考试方式。,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表现形式:分科教育,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强调根据儿童发展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表现形式:综合教育,.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直线式就是把一门学科课程的内容线性排列,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则要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课程与教学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重复出现。,课堂小结,从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讲,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与螺旋式的相互吸收、相互匹配,是课程内容组织的最基本的辩证逻辑,即使是在同一门课程中,对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内容来说,这些逻辑形式是可以并存的。,(四)选择的基本环节,.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学科的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以什么方式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如何排列才能符台,学生的需要,符台教学规律,.确定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即确定与特定课程价值观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要素,形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主要表征形式,教材。,现代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趋势,以学习者的经验为主导取向,,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核心,而,整合,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实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一、传统课程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我国中小学学科课程内容有相当部分偏难;,其次,有些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滞后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趋势;,最后,传统课程内容还存在繁、偏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一)知识与能力并重,为了适当地把学生的能力发展有意识的凸显出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过程中有侧重地突出能力的价值。,(二)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1.生活性:标准强调课程内容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探究物理,而且最终将学习应用于,生活中。,2.时代性:凸显新的学习内容,包括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3.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新课程内容改革的趋势,(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二)课程内容的多元性,(三)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四)课程内容的意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