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放顶煤开采技术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5282232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放顶煤开采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煤矿放顶煤开采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煤矿放顶煤开采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顶 煤 开 采 技术,河南理工大学 李化敏 教授,放顶煤开采的概念及分类,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发展历程,矿压显现特征及顶煤破碎机理,放煤规律与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劳动组织,放顶煤开采的瓦斯问题,防火问题,防尘,报告内容:,厚煤层开采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层开采法,将厚煤层分成 2-3m一个分层,逐层布置,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的方法。,放顶煤开采法,在厚煤层中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出,,并经由运输机运出工作面(如图7-1)。,1 概念及分类,1.2 放顶煤开采法分类,按倾角分:,1),45,0,,水平分段放顶煤;,2),35,0,,长壁放顶煤,按分层分:,1)一次采全厚:8m;,按设备分:,1)综放开采:,单运输机高位放顶煤支架;,双运输机中位放顶煤支架;,双运输机低位放顶煤支架。,2)简易支架放顶煤:,滑移支架,悬移支架;,单体支柱绞接顶梁、型梁放顶煤。,2 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发展过程,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阶段,1990,年以前,(1984,1990),第二阶段,逐步成熟阶段,1990,1995,年,第三阶段,推广阶段,1996,年现在,第一阶段,摸索阶段,放顶煤开采技术是在原苏联、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在放顶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1964年在法国(布朗齐矿区)试验成功,我国82年通过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84年第一套综放支架在沈阳的浦河下井,85年通过煤炭工业部组织的评议,并获得肯定。,主要特点:,放顶煤开采的潜在技术经济优势被认识;,暴露出了瓦斯、火、煤尘、回采率等问题;,提出了顶煤破碎及放出规律、矿压等科学问题。,阶段结束的标志:,90年阳泉一矿月产超过14万t,证明了综放开采能 实现高产高效。,第一阶段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技术不过关,支架不过关:,主要是抄袭国外架型,略加修改。高、中、低百花齐放,由于没有实现高产,几年搞了20多种都不理想,但介绍法国的中位放煤效果较好,其次是高位放煤支架。,工艺及安全技术不过关:,工艺(建立在对放煤机理及矿压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工艺技术)、配套技术装备、,瓦斯、火、煤尘、回采率,以及矿压问题等,第二阶段,逐步成熟阶段,结束标志是:,1),综放开采设备有了突破,潞安的支架;,2)实现了高产,,兴隆庄矿年产,300,万,t/a,;,3),难采煤层有了突破。,标志说明当时放顶煤开采技术形成了两条战线:,(1),条件好的产量更高;,(2),难采煤层技术有突破。,“难采”煤层:三软煤层:如郑州、轩岗。,倾角较大煤层:如乌兰;,一些高瓦斯矿井:如轩岗刘家梁、唐山。,第三阶段 推广阶段 1996年今,放顶煤开采产量更高,,兖州东滩矿工作面年产超过,500,万,t,a,工效,235t,工。,难采煤层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超化年产超过,150,万,t,a,。,工艺、技术装备、,瓦斯、火、煤尘、回采率,以及矿压问题等放顶煤开采技术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发展。,3 矿压显现特点及顶煤破碎机理,3.1 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按传统矿压理论,放顶煤开采的一次采出厚度明显增大,采场矿压将明显增大,支架载荷将成数倍增长,动载(周期来压)显现也将严重。但放顶煤开采实践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放顶煤整层开采的矿压显现往往并,不比分层开采,(采厚相差若干倍),更强烈,。,(1)尽管放顶煤开采的一次采出厚度比分层开采大,,支架载荷减小了568,载荷强度减小1520。,由此,可以认为,,综放开采的支架载荷和一次采出厚度,没有,确定的关系;,工作面支架,动载,不强烈,动载系数一般都低于采用分层开采的顶分层,,表明,上位顶板岩梁的运动(周期来压)对支架的影响有明显地缓和或者没有影响,。,反映周期来压显现的影响减小,。,(2)凡是,支架设计(额定)工作阻力,高,的综放工作面,支架实际载荷就比较较,大,,,顶煤强度高的工作面,支架实际载荷高,松软工作面的实际支架载荷低。,表明,工作面支架载荷并不取决于一次采出厚度;,多数情况下,四柱式综放支架,前柱,平均工作阻力,大于后柱,平均工作阻力,表明,支架的载荷重心更靠近煤壁。,(3)端面冒顶增加了。,3.2 顶煤破碎机理,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核心是,顶煤的有效放出,,而,顶煤的破碎是前提。,矿山压力、支架往复支撑作用是破煤的,动力,,,其中,,矿山压力作用是主导作用。,支架往复支撑过程其实质是对顶煤的多次的加卸载过程。,往复支撑次数n为:,L=n B,n=L/B,式中 L支架长度,m;,B循环进度,m.,四、放煤规律和放煤方式,散体运动原理,放煤的过程是散体运动过程,最大的特点:,椭球体,漏斗的发展,椭球体发展原则,1),同时到达的原则,2),按比例运动的原则,漏斗最主要反映下降速度和方向,1),中间快,两边慢;,2),向中间运动。,四、放煤规律和放煤方式,四、放煤规律和放煤方式,放煤方式,为减少混矸,提高回收率,必须保持和控制煤岩分界面,必须有规律的顺序放煤。,放煤方式,:,单轮、多轮、顺序、间隔、协调。,放煤步距,:,一刀一放、二刀一放、三刀一放。,平煤集团学术报告,四、放煤规律和放煤方式(,回收率),当前放顶煤回收率情况,工作面回收率:,8085,采 区回收率:,无煤柱75左右,留煤柱则低于75,。,工作面煤炭损失构成:,总损失:1520,放煤损失(工艺损失):711,两端过渡支架及端头支架损失:1.54.5,初采、未采不放煤或少放煤损失:1.52.5,其他损失:34,提高回收率方法,减少放煤(工艺)损失,选择适当的放煤方式和参数,加强放煤管理(经济和监督上)。,减少两端损失,改善过渡支架和端头支架的放煤功能,。,减少初采、末采损失,要经过试验,根据不同顶煤板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条 件下,逐步减少不放煤和少放煤的距离。,减少其它损失,扩大采区尺寸可以相对减少煤炭损失;,无煤柱开采是使采区回收率达到国家规定75的主要措施。,五、综放工作面循环劳动组织,实现全厚同时出煤,即实现采煤和放煤平行作业。(放顶煤的初衷);,实行工作面内多点出煤,(采煤机出煤为单点出煤)。,放煤实现多口出煤,,但受后部输送机能力所限,同时放煤口一般不应超过23个。放煤和采煤应错开一定距离,(典型的两刀一放的循环作业图表见图),两刀一放平行作业循环作业图表,大倾角综放开采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原则,(,四个由下向上,),1)采煤机由下向上割煤,返回时空刀;,2)移架由下向上,保持下部固定好的支架作为移动架的导向轨:,3)推移运输机由下向上,每次移动消除一部分下滑;,4)放煤由下往上,减少对煤矸分界面的扰动,采放错开一定距离,实现一刀一放、平行作业。,瓦斯涌出规律和特点,绝对瓦斯涌出量成倍增加。,上临近煤层的瓦斯涌出量成倍增加,。,采空区瓦斯涌出量成倍增加。,局部瓦斯聚集加剧;,瓦斯涌出和分布不均衡。,六、放顶煤开采的瓦斯问题,工作面瓦斯积聚情况,隅角附近瓦斯集聚,瓦斯治理方法,抽放瓦斯,应作为是一道正常的工序,全程抽瓦斯,贯彻始终。,预抽:,分采前抽,穿层抽,层内掘巷抽(排),巷排十钻孔抽,,透气性好的煤层效果好,。,边采边抽:,利用裂隙和卸压区抽煤壁前方瓦斯,采空区抽后方瓦斯。,采后抽:,埋管,长钻孔,高抽巷等,。,瓦斯处理方法,(排),上隅角是风排瓦斯重点可采用风排方法处理。,特厚煤层(8m)可用E型瓦斯排放巷,风量计算按排放巷排出13风和23瓦斯考虑。,较薄厚煤层,只能用高抽巷(随采随废,高浓度)或用高抽钻,经过试验,确定参数(数量、高度、排列、负压、流量),不用尾巷,用尾巷害处:漏风,造成自燃,有时无征兆;丢煤多。,若瓦斯浓度再高,只能限产,以风定产。,淮南谢桥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方法,钻孔预抽。在回采前以工作面上下风巷沿煤层倾向打长距离钻孔(如图),钻孔间距10m,钻孔深75m,孔径73mm,共施工钻孔258个,其中上风巷钻孔128个,下风巷钻孔130个。,边采边抽。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因工作面前方的应力集中带造成煤体破坏而卸压,钻孔瓦斯涌出量会增加,所以回采过程中,利用预抽钻孔进行边采边抽,利用风巷抽排瓦斯效果很好。,采空区瓦斯抽排,。采用顶板纵向长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在工作面上风巷下帮每隔180m设一个钻窝施工4个不同倾角的钻孔(见上图),终孔高度距底板控制在45m左右(见下图),钻孔采用黄泥木塞封孔,孔口用砂浆封孔,封孔深度5m。采用上述措施后,抽放效果显著,平均每孔流量达1.251.3m3min,抽放瓦斯浓度为3070,总抽放量占瓦斯涌出量的10。,七、防火,综放易发火位置如图,当推进速度超过,30m,月时,采空区不发火,一般实际进度,60m,月,发火问题不大。,工作面易发火的位置主要是:,1),巷道,(,包括切眼,),;,2),停采线;,3),沿空巷一侧。,防火措施,巷道防火:,壁后充填或喷浆、锚杆加喷浆;,停采线防火:,顶板注阻化剂,采空区洒阻化剂及灌浆;,沿空巷侧防火:,最有效是注浆,(,黄泥,),充填空隙;,注氮有效,但成本高,八、防尘,防尘措施,注水:,效果好,需充分利用裂隙;,喷雾:,是基本技术,目前自动邻架操作均过,关,重点在放煤和移架;,研究方向:,吸尘技术、添加剂、喷咀防堵。,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