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245053412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管理资源吧(),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1,问题,问题解决模式的探讨,教师的教,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培养,2,一、问题,3,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社会网络化,-信息爆炸,获取方便,信息迷失,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4,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终身化、开放化、个性化、结构多样化、内容现代化,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5,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新学习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新学习模式” 的主要优势,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新学习模式”探索中的难点,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师生队伍,,则是高校 “新学习模式”探索成败的关键,6,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迟惠生:,这种技术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况,有多少高等学校、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有多少教师真正能够自如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他们的教学活动?,有多少学生熟练地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加速或提高他们的学习?,有多少课程是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编写讲稿或讲授的?,7,8,9,10,11,12,全国约3万所中小学已建立校园网,80%以上的学校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没有其它的教育教学应用,其余20%学校,除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外,部分用于教育行政管理,部分用于辅助教学(基本上是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真正能在各学科教学中,经常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学改革,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学校不到5%,13,美国在九十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14,二、解决模式探讨,15,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而且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16,CAL(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逐步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即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帮助搜集资料、安排学习计划、辅导答疑、作为伙伴与你平等讨论、谈心等等。即不仅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利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17,IITC(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将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18,以教师为中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培养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19,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 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基础知识削弱,20,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媒体要由只是作为辅导教师教的直观演示教具,变为既能辅助教师教更要能促进学生自主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由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改变成为学生多种学习资源中的一种,21,教学结构的改变,有赖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营造的理想教学环境和由此形成的全新教学方式,通过有效整合,建构出一种“可以支持教与学的情景创意、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来整合,注意运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设计理论,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整合的必要前提,注意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创造易于实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23,三、教师的教,24,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一定的创新性教学活动,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等开发建设,能够对所用资源进行实用有效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25,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能灵活的使用电脑,但是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技巧。教师所需要的不只是一次基本的快速电脑操作课程,他们需要得到的是如何应用最好的工具支持最佳形式教学的指导。,26,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David Kolb),第一阶段,教师急需信息技术具体技能,及其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经验,这些是培训的内容与目标;,第二阶段,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机会在自身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观察与思考这些新经验;,第三阶段,教师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创造性地对信息技术技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经验重新表达与建构,形成逻辑完整的理论体系;,第四阶段,教师把上面形成的信息技术技能、设计技巧、整合应用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具体学科任务与实践中做出自己的设计决策。,27,在培训的初期,重点进行技术培训,之后,随着教师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并且开始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重点则要进行教学培训,教学培训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28,推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教师培训上岗制度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29,提供应有的平台:,资源建设平台,课件开发平台,教学管理平台,30,网络教学可以采取的步骤:,第一阶段是一组静态的信息呈现网页,作为大部分的服务,并提供一些寻求帮助的指导信息。这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到可获得哪些服务,第二阶段是增加互动形式、自我评估工具及电子邮件容量。这使得学生能够将网站用作一种交流工具,以获得教职员工的帮助,有些院校已发展到下一阶段,即可以提供一些与学生一对一的关系之上建立起来的个性化的服务。学生可以访问自己的学习记录,并可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定制这一信息的呈现,有少数的院校已经达到再下一个阶段,即使用因特网门户来建立兴趣社区或群体,建立学生与院校之间的持续发展的关系,31,四、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培养,32,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的调查,在美国67%的儿童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或使用BBS,48%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开展研究和创造性的活动,46%的儿童下载网上资料,33,迫切需要在大学开设一门专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尤其是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育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程),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尤其是学习和提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效学习与发展的能力,34,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35,美国一些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在线课程才能毕业,因为它们相信,能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对于学生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非常重要。,36,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其根本原因是对学习者的判断是由老师来完成的,是一种典型的他识别模式。通常这种识别是以群体平均水平作为新的学习起点,新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是建立在这种对群体他识别的基础之上的。,网络化学习是一种主动自主性学习,因此,对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判断必须建立在自识别上,这是网络化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在网络化学习中,首先要遵循自识别原则,认清自我。,37,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化学习与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有着质的差异,网络化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网上学习资源,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类型上,都是传统学习资源无法相提并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上海量的学习资源。,38,但正是这种资源的海量性也给学习者在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上带来了麻烦,学生面对这些资源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所需要的信息,便是网络化学习过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网络化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加强自选择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资源选择的适合性和针对性,以提高网络化学习的效率。,39,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曾经由对工具、技术缺乏这种人文关照而导致工具理性的泛滥,人的异化困境,面对的正在成长中的网络的一代,没有这种人文的关照,教育也就不能在网络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可能中将人的发展提高到一种新的境界,40,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41,教育要使人走进网络,同时也要使人能走出网络,加强自主性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自觉摒弃传统他律道德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以培养能自己作主、自己负责、自己管理的道德主体为其目标。唯有这样才得以使受教育者成为网络的主人,也才不致使以符号为标志的人异化为符号(虚拟)人格的人,42,为使教育完成网络社会所赋于的培养人的新使命,首要的是转变教育的观念,教育要彻底摆脱科技理性和物质主义支配下的纯功利观。对于网络社会和网络技术决不能从纯技术、纯功利的观点去对待它。,43,教育技术并不是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贝瑞特,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