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12个专题复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45027145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12个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孔孟12个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孔孟12个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无忧,PPT,整理发布,无忧,PPT,整理发布,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化经典阅读部分,专题复习,1,、,论语,论仁爱,1,、“仁”,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2,、孔门弟子多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有二十几种。,几乎包括了人世间的一切美德,。,3,、其中,“仁”最核心的解释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4,、孔子并不纠缠于“仁”的定义,而更重视的是“,为仁之方,”,即如何培养仁德。,5,、孔子认为“,忠恕,”是“爱人”的,基本方法,。是通向仁德的最基本的可行的门径。,6,、,忠:尽自己的全部能力,恕:推己之心以待人。,二者体现了,对自己的高度自律和对他人的充分关心、尊重、体谅,。,7,、孔子还注重,行仁的环境,,认为“里仁为美”,8,、强调,立志求仁、不懈努力的重要性,,认为“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9,、孔子把,行仁与守礼,联系起来,强调“,克己复礼,”。,10,、把行仁与,孝悌,联系起来,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1,、总之,孔子是把最高理想追求,化为实实在在的为仁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小善而成大德,。,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注解:讱:音,,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问:为什么孔子会提供不同答案?请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4,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结合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于孔子提出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的理解。,(3,分,),2,、,论语,论修养,1,、一部,论语,,有一半的篇章在说品德修养,2,、孔子提出要塑造,“君子人格”。,3,、为了达到“君子人格”,孔子强调要先进修德业,后学习技艺。,4,、为了达到“君子人格”,孔子强调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贫而无怨难”、“以直报怨”,PS,:“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宪问,公平正直,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亲近而态度不庄重,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注解:器:器具,只有一种固定用途的东西。比喻人只具备一种知识,一种才能,一种技艺。,问:孔子的弟子有子也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完全反对他的学生学习技艺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论语,论教育,1,、孔子把教育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能改变人,3,、“有教无类”,教育对象的一视同仁,扩大至平民,有进步意义。,4,、“六艺”,除了道德修养外,还学“礼乐射御书数”。,5,、“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言传、身教,用启发式互相切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注解:辟:通”僻“,邪僻,偏激。喭:粗鲁,莽撞,问:根据上面选段,你认为曾参属于”中人以上“还是”中人以下“?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论语,论礼乐,1,、背景: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尊重。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2,、“立于礼,成于乐”,礼,行为规范的立足点,追求的是,秩序,;乐,完成人格修养和社会之治,追求的是,和谐,。,3,、孔子尊奉的“礼”是“周礼”,提倡的“乐”是,韶,乐和,武,乐。,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问:孔子说过:“生,视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反对厚葬颜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论语,论天命,1,、天命观:关于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2,、孔子直言“天命”的,只有两次:君子“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PS:,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孔子承认天命,因此对天命心存敬畏。,孔子不听天由命,“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不怨天尤人,用达观去面对人事的否泰。,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问:孔子又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孔子为什么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论语,论中庸,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译: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2,、尽管,论语,全书中只有,雍也,这章提到“中庸”二字,但,论语,所记的孔子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包括孔子“仁义礼”结合的思想体系,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因时制宜的出入进退和待人接物的活动等,都贯穿了中庸的思想。,3,、,中,:折中、调和,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庸,:平常,普通,循常规常理而不变。,把生活处理得恰到好处就是中庸。,4,、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中正。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5,、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它有鲜明的原则,6,、处理各种矛盾时:和而不同,7,、人际关系上:适可而止,不可则止,不自取其辱(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8,、中庸较灵活:无可无不可。权变,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注,】,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自缢,问:孔子还说:,君子贞而不谅,。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分析管仲的行为是否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译:君子坚定执着于正道,而不固执拘泥于讲小信。,汉服,为以汉民族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黄帝制衣,交领右衽。中国汉族的汉服领子都是右衽的,左边那片包住右边那片。也就是说领子的样子看起来应该是字母,y,形状的。这个是中国汉族人服装的特性。按照中国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才穿左衽的。,孟子,论性善,1,、“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本,2,、人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的特性,即人有,仁、义、礼、智,。,3,、“仁义礼智”的发端分别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4,、人有这些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而且,还需要后天的发扬光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曰:“人之於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於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楸,养其枣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注,】,园艺师;同“狼籍”,昏乱糊涂;通“啻”,仅仅,只,【,问,】,孟子说的口腹之欲与心智之养什么关系?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的看法。,孟子,论仁政,孟子,全书立论的核心是“仁政”思想,立论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义首先要回归自身,从“我”做起。其次,行仁政的门槛很低,【,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2,、要“保民”、“养民”,民本,【,孟子见梁惠王,:(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措施,制民之产,“,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役使百姓有度,“,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轻刑罚薄赋税,“,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要“教民”,安居乐业之后还要进一步教之,所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注,】,至:极致,引申为榜样或标准,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的理解。,孟子,论民本,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民贵,“,得乎丘民而为天子”,2,、轻君,“,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统治集团神性的超凡魅力不再被承认。孟子认为可对君主劝谏,不合格的君主要被废黜。,3,、重视民心的向背,“,与民同乐”,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上面的选段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思想?请简析之。,孟子,论教育,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代有巨大影响。,1,、以“性善论”为教育理论的基础。,“,人皆可以为尧舜”,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本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2,、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知礼仪”的“治人”的“劳心者”,君子,。“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是为了统治者的仁政王道服务,,把教育当做国政的根本。,3,、教育与环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