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244962028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数学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幼儿数学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幼儿数学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幼,儿,数,学,教,学,普遍感到数学活动不好开展,原因:,1、课程转型的挑战,2、自身专业素养的挑战,3、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2,在综合课程的框架下,如何看待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还要不要系统化的数学教学?,3,一,、系统化的学科教学是必要的,二、,通过项目(主题)教学将数学整合于幼儿园活动中,三、,重视生活中的数学教育,4,幼儿学习数学的目的:,1、锻炼幼儿的思维(需要一定 抽象能力和逻辑上的准备,反过来,数学又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2、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5,重视幼儿的思维特点,1、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2、幼儿学习 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要经过长期训练,不是通 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6,对各年龄班数学教学内容 认识模糊,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内容,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7,一、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一)分类、排序与对应(感知集合),(二)数、计数与数的运算,(三)几何图形,(四)量与计量,(五)空间和时间,8,感知集合,就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心理准备逻辑观念上的准备。,1、,一一对应观念,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在小班末期,有的幼儿已经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观念。这时幼儿已经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2、,序列观念,是幼儿理解数序所必须的逻辑观念,幼儿对数学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这种序列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到,而是有赖于在无数次的比较之间建立一种传递性的关系。,3、,类包含观念,幼儿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就应该知道,数表示的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的个体。只有理解了数的包含关系,幼儿才可能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9,(一)分类、排序与对应(感知集合),感知集合的教学:,1、认识区别“”和“许多”,2、比较物体的多少,3、物体分类,4、排序,分类, 是指对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个(或两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按颜色、形状、属性、功能分类,多角度分类和层次分类),对应, 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里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元素和它相对,。,排序,是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幼儿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及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10,按规律排序,模式复制模式填充模式拓展模式创造,完整样例不完整样例,ABABC-ABBABABABAB复杂模式、双维模式,11,小班 ,发展幼儿关于简单模式的经验,AB模式,AB模式,ABB模式,ABC模式,12,中班 ,感知和拓展各种模式,复杂的AB模式,ABB不完整模式,ABC不完整模式,13,大班 ,发现和创造各种排列的模式,ABAB模式,和数量有关的模式,创造模式,双维排列的模式,ABCD模式,14,(二)数、计数与数的运算,1、幼儿认识10以内的自然数和零,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和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认识序数,能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说出某一物体排在“第几”。,2、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感知和体验一个数和它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间、以及部分数之间的关系。,3、计数就是数数,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即幼儿能口说数词,手点实物使自然数集合的元素与被数物体集合的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4、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5、数的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加减的意义,学习10以内口头加减运算,能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5,(三)几何图形,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幼儿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最容易的是将图形配对,其次是按词指认图形,最困难的是对图形进行命名。,认识的趋势:,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椭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锥体,16,(四)量与计量,量的比较,幼儿能区别和说出物体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量的排序,量的守恒,自然测量,量,表示事物所具有的能区别程度异同的性质,在比较各种量的差异时,可让幼儿感知到量的相对性。,计量,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和已知量做比较,幼儿学习计量常利用各种自然物,例如:小棍、筷子、纸条、小瓶等作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高低等,这种测量方法称作自然测量。,(拃),17,18,通过反复的操作可以达到数的守恒,步骤,:,1、用同样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改变排列 形式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步骤使幼儿排除排列形式的影响,只注意到数目。,2、用排列形式相同,但颜 色、形状、大小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步骤使幼儿排除颜色、形状、大小的影响,只注意到数目。,3、最后,用不同排列形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等综合因素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幼儿逐渐能将数从颜色 、形状、大小和排列形式等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中抽象出来,认识到物体的数目和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和 排列形式没有关系,不同物体、不同排列形式的物体数量可以是一样多,因为它们的数是一样的。当幼儿真正 掌握了数守恒以后,幼儿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19,(五)空间和时间,幼儿能区分和说出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知道一星期七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四季。,认识时钟,知道其用途,会看整点与半点。,20,二、各年龄班教学内容,小班:,1、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多少。,2、学习按物体的特征(颜色、大小、形状、长短、多少)进行分类和排序(4以内)。,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5、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7、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8、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前后方位。,21,中班:,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学习10以内序数。,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积木或积塑)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5、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22,中班:,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以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10、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等。,23,大班:,1、学习10以内单、双数和相邻数,学习顺着数和倒着数。,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汉、减法的含义。学习用加减法解答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4、能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变化关系。,5、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和多角度分类。,24,大班:,6、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多角度分类。,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方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10、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学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注意时间的长短和更替,知道要爱惜时间。,11、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他们的值是不相同的,。,25,26,27,三、教学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 )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2)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学习兴趣;,(4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8,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二、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一)目标,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二)教育要求,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2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3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4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5.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6.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8.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三)指导要点,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2.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3.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29,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30,数学认知:,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 有趣,目标2 :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目标3 :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31,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34岁,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45岁,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2、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56岁,1、能发现和体会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体比较整齐、美观。,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32,目标2 :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4岁,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45岁,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56岁,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4、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33,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34岁,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45岁,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56岁,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34,目标的确立应注意,活动目标确立科学、合理,通过活动幼儿应在原有的水平上得以提升;,三个维度的目标明确清晰;,知识目标,(概念学习)知识点具体明确;,能力目标,(认知操作学习)发展的能力贴切;,情感目标,(兴趣态度行为习惯)体现数学教育价值;,目标确立灵活、根据本班幼儿实际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目标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并对幼儿发展有重要意义。,35,四、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和环节,(一)明确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36,(二)明确数学教学活动的一般环节,数学学习过程:,感知,操作,形成经验 运用经验,教师教学过程:,引到感知 指导操作 梳理经验,检测经验运用,37,五、,反思和评价:,即对进行过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和反思,哪些已达到了目标要求,哪里还存在问题,或者哪个环节不够理想,如果换一种方式怎么样?,也许有时我们意识不到问题,或者不能清楚的说出问题,这都是许可的,但一定要反思和评价,不去回味和思考就不能进步。,38,谢,谢!,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