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929344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海啸的遇难人数迄今已经突破,15,万人。有些人由于药品紧缺,他们可能因一些常见病死亡。苏门答腊岛西岸地区的死亡人数可能大幅增加,增加幅度可能是数万人,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定义,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天文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其中常见的、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3,主要特征,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复杂性,潜在性,群发性,多因性,周期性,突发性,二、自然灾害的危害,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主要分布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其中以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为最重要,滑,坡,泥石流,泥石流的危害,云,娜,台,风,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三、中国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相对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以旱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最大。,(一)中国的洪涝灾害,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何为洪水?雨涝又是什么意思?,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阅读课本,p109,,“,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考虑: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洪水发生早、来势猛,洪峰次数多、水位高,洪水持续时间长,阅读课本,P110,,,“,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进一步考虑: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活动,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季时暴雨多,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支流多,河道弯曲,缺乏入海口,围湖垦田,调蓄能力低,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北旱南涝,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降水,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原 因,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大雨天气,6,、,7,月份,江淮地区,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出现盛夏暴雨,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8,、,9,月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中国的自然灾害,特 点,原 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威胁大。,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灾害频繁;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将来,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影响是必然的。,根据各种全球变暖模型的预测,在未来一百年,地表温度将上升,1.5,4.5,。这将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农业种植带向极地推移。预计在中纬度地区温度每上升,1,,其农业种植带将向极地推进,100,300,千米。在一些地区,温度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温度的升高,将会使作物的生长季节延长几天。,全球变暖的趋势也将会加大土壤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时,由于较热的大气所含的水汽比较冷的大气多,这样从全球尺度上看,全球变暖也会使降水增加。然而,全球尺度的降水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某些地区的降水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可能会使一些地区更加干旱,而另一些地区的洪涝灾害会更加频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