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44866531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6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动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动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动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动 机 与 行 为,第一节 动机概述,一、动机的产生,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均衡作用内驱力需要动机行为,二、动机的分类,内在动机:人们对于活动本身感兴趣。布鲁纳指出内在动机的三种内驱力:好奇心、好胜心、互惠心。,外在动机: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狄西关于内、外动机的研究:高度的外在动机会妨碍高度的内在动机。,让两组被试做解迷游戏,一组有奖励,一组没有,三、动机的特性与功能,1,、,动机的强度,2、动机的清晰度,3、动机的选择性,4、动机的活动性,5、动机的复杂性,动机的功能:,一激发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二维持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三是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个体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动机和活动效率:,活动效率能力动机,第二节 社会动机与行为,一、亲和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1,、,亲和的解释,本能,需要的满足,2、亲和的研究,恐惧与亲和,沙赫特提出假设:恐惧感强的人比恐惧感低的人具有更高强度的亲和需要。,“你愿意单独等待吗?”,二、成就动机,1、什么是成就动机,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地说,就是对成就的欲求。,2、成就动机的研究,(1,)阿特金森关于,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看法(2,),麦克利兰的研究: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3,),温特伯托关于儿童独立性培养与其成就动机的关系。,高成就动记者的特征,接受具有一定难度挑战性的任务,非常想知道自己活动的结果,采用新的方法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对自己作出的决定高度负责,往往选择有能力的人共同合作,三、侵犯行为,1、侵犯的定义,一个行为是不是侵犯行为,更多要考虑的是该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意图,这才是侵犯行为的关键。现代社会心理学对侵犯就有了新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侵犯是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2、侵犯的种类,亲社会侵犯,是指不但不违背社会准则,还可以为维护社会准则服务的侵犯行为。比如,除暴安良。,反社会侵犯,诸如人身攻击、凶杀、打群架等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活动。,被认可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指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比如,正当防卫、父母教育子女、球场上使对方主力正当受伤等。,3、侵犯行为的理论本能论,威廉.詹姆斯(W.James)认为,人类都有好斗的劣根性。寻找替代性方式。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S.Freud)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代表了毁灭与破坏。当个体的死本能指向内在的自己时,个体就会折磨自己,再严重就成为受虐狂,甚至自杀,毁灭自己。而当死本能的能量指向外的话,个体就会表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破坏、伤害、征服,即侵犯。,挫折-侵犯理论,挫折是指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该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ard)等,于1939年提出的。他指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起,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实验研究:勒温关于儿童玩玩具的实验,证明了挫折引发了更多的破坏性。,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及其追随者认为,侵犯是习得的。,侵犯可以通过榜样观察,:班杜拉的经典实验研究,儿童观察不同榜样后的侵犯行为组别 榜样行为 侵犯行为总量 身体的语言的实验组 侵犯的 12.738.18控制组 中性组 1.050.35,侵犯与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的普及与深入,提供了人们大量观察学习的机会,4、侵犯行为的消除与控制,分配公正减少挫折感,孔子曾经深刻地刻画过人性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侵犯行为的社会制约,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行为是在行为本身对个人有价值的情况下作出的。如果行为的预期代价超过行为能够带来的满足,则行为就会被抑制。因此,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处罚的强度,可以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控制暴力电视,防止青少年对暴力的模仿,提供了以下方法,一是父母限制儿童观看电视的时间和所观看的节目。二是父母陪同孩子一起看,父母可以对节目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解释和评价,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电视所想表达的价值观。,宣泄,每个人都是一个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需要不断地以各种方式使自己侵犯性的能量发泄出来,四、利他行为,1、什么是利他行为,对他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利他行为的特征:,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自愿的;,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2.,旁观者效应,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其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被称为“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达利(Darley)和拉坦(Latane)通过实验研究论证了该效应的存在:充烟实验、遭难女士(凯蒂,热那亚,),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第一,社会抑制,第二,从众,第三,责任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