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种群的特征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4802406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种群的特征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一轮种群的特征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一轮种群的特征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3),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5),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2.,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易太少,易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1),用样方法得出的数值是种群密度还是种群数量?,提示:,种群密度。,(2),在用样方法计数时,位于边界线上的数目如何计算?,提示:,任取两边及顶角,位于线上的和顶角上的都计数。,悟一悟,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2,实验流程,3,基本技术要求,(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5),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6),计算,1 mL,菌液的数量。,例,3,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5,25,5,25,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先将,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制作好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3),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 mm,3,(1 mL,1 000 mm,3,),。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L,_,。,解析,(1),实验中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该实验中要注意在每天同一时间取样,否则由于时间不同而影响结果准确性。,(2),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个小方格。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 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 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 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 mm,3,。,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 mL,菌液中的总菌数。,(3),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1,毫升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100,个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4,稀释倍数。,25,格,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4,稀释倍数。,答案,(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2),盖玻片用滤纸,(,吸水纸,),吸去,不被,(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高考随堂体验,1,(2011,北京高考,),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解析:,示踪器可检测海龟经过的路线,故可调查其洄游路线;给大雁佩戴标志环,可依据发现佩戴标志环大雁的到达地区来调查其迁徙路线;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用样方法进行研究;达乌尔黄鼠是一种生物,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是调查的群落中生物的种类。,答案:,D,2,(2011,江苏高考,),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解析:,由曲线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的先达到峰值也先衰退,而开放条件与封闭条件相比是开放条件下存在迁入和迁出的现象;因各组棉叶的规格数量相同,则理论上,K,值应相同,但由图示可知,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K,值时就开始衰退;种内斗争是指某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其量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定减弱。,答案:,AB,3,(2010,海南高考,),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解析:,甲种群幼年个体较多,而老年个体较少,应属增长型,乙种群三种年龄段的个体基本持平,应属稳定型,丙种群中幼年个体最少,而老年个体最多,应属衰退型。,答案:,A,4.(2010,山东高考,),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解析:,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不利于对有害动物的控制,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K,/2,时捕捞得到的不是最大日捕获量,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应在,K,时;根据该图可以估算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答案:,C,5.(2011,江苏高考,),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_,。,(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被,大量消耗外,还有,_,、,_,。,(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解析:,(1),图中曲线,AB,段无乙醇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C,段有乙醇产生,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2),从,C,点开始,由于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乙醇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培养液的,pH,下降,致使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下降。,(3),在,T,1,T,2,时段,一方面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另一方面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强度迅速增加,致使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的量迅速增加。,(4),图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不同时段、多次取样的平均值,若在,T,3,时取样统计其种群数量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可能的原因是取样时培养液未充分摇匀,从底部取样;或是没有染色,将已死亡的酵母菌菌体也计算在内等。,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