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44748019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必备知识生成,知识点一村落的产生与集镇的出现,【,任务驱动,基础认知,】,1.,在原始社会,人们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村落。村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壮大,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古代的村落是如何产生的,?,有何影响,?,(1),居住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2),村落的产生及影响。,项目,内容,村落,的形成,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原始村,落分布,村落最早出现在,_,。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村落,的影响,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_,提供了便利,两河流域,集体活动,2.,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集镇产生于商品交换开始发展的,原始社会末期。古代集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形成的,?,古代中国集镇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1),兴起。,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发展。,目的,:,中国古代的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_,。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嘉,善干家窑镇“民多业陶”,江苏吴江,_,丝织业兴盛。,专业分工,盛泽镇,【,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古代的村落,【,情境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系辞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思维交互,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村落产生的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提示,:,人们需要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情境二,】,三国志,魏志,郑浑传,记载,:“,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唐代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记载,:“,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思维交互,2,】,据材料分析古代村落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村落中的房屋整齐划一,;,具有一定的防卫能力。,探究,2,古代的集镇,【,情境,】,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市镇,经营项目,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杭州府塘栖镇,桑蚕缫丝,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府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杭州府长安镇、硖石镇,丝织业,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棉纺织中心,桐乡县炉头镇,冶铸业,桐乡县石门镇,蚕丝、榨油,归安县善琏镇,制笔,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提示,:,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的专业分工。,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水陆交通便利。,【,史论生成,】,集镇的特点,1.,集镇的形态和经济职能兼有乡村和城市两种特点,是介于乡村和城市间的过渡型居民点,其形成和发展多与集市场所有关。,2.,因其具有一定有利的交通位置,通过定期的集市和商品交换,逐步发展并建立一些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3.,集镇的功能为供应乡村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收购农产品,以及满足其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对教育、医疗、娱乐等的需要,是城乡之间的纽带。,4.,集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成长为建制市镇。在乡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集镇在居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化点拨,】,集镇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商业街道居于核心的地位。集镇的平面形态则受当地环境以及与相邻村镇联络的道路格局的影响,或作带状伸展,或作块状集聚,并随本身的成长而逐步扩展。,知识点二,城市的产生,【,任务驱动,基础认知】,1.,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古,代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古代城市是什么时间在哪些地区出现的,?,(1),基本功能,:,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_,、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2),城市的出现,:,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_,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军事防御,苏美尔人,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代城市不断兴盛。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城市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1),古代中国的城市。,构成,:,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_,、,_,。,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_,、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ci,),邑,各有定制。,商业区,居民区,天子王城,(2),古代西方的城市。,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古代中国城市,【,情境一,】,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其,(,西周城市,),经济地位也十分重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商业由官府控制,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思维交互,1,】,依据材料,说明西周时期城市的发展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早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性的城市,军事职能突出,经济地位重要,工商业主要为贵族服务。,【,情境二,】,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思维交互,2,】,材料中西周城市建造体现了什么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提示,:,营建城市形成制度,等级定制分明。,探究,2,古代西方城市,【,情境,】,最初,罗马的道路建设主要用于满足军事征服的需要,之后也成为了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对于生活在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便捷的道路系统则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即使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古罗马的道路建设也仍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工程。,【,思维交互,】,据材料分析古罗马道路建设的影响。,(,历史解释,),提示,:,满足军事征服的需要,;,有利于政治统治和经济贸易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史论生成,】,中国古代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差异及原因,1.,差异,:,(1),西欧城市是工商业者的聚居地,城市市民组成一个市民阶级。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指的是众多人口的集中聚居地,但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共同体,市民阶级。,(2),西欧中世纪城市最先是作为经济中心,主要是工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以后才发展了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职能。而中国封建城市一般是首先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以后才发展了经济职能。,(3),在西欧,政治上是农村统治城市,住在城堡里的封建领主统治城市,;,经济上是城,市剥削农村,城市通过商业和高利贷等形式剥削农村居民。而在中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城市统治农村,住在城市里的封建地主和政府官员统治和,剥削农村。,(4),在西欧,城市拥有自治权,享有许多特权。这种自治权是市民斗争的结果。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国古代城市无法形成自治权。,(5),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自发形成的,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中国古代,的封建城市,完全受控于礼制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营国制度”建造,无不体现着,等级、尊卑、礼制和皇权至上的封建思想。,2.,原因,:,(1),中国古代城市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一般不是以社会分工和,工商业发展为前提,而是以政治需要为条件,由封建国家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而,西欧城市建立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和社会分工较为明确的基础之上。,(2),在中世纪的西欧,大多没有形成绝对的专制君权,而中国古代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3),西方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基因浓厚,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无处不在。,【,深化点拨,】,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城市的产生取决于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知识点三,世界各地的民居,【,任务驱动,必备知识,】,世界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区的人们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古代世界各地民居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1.,两河流域,:,(1),原因,:,两河流域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2),2.,古埃及,:,(1),建筑材料,:,大多数房屋用泥和,_,修建。,(2),民居概况,:,有些房屋会留些小洞或栅栏似的小窗。,_,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3.,古代中国,:,(1),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_,。,(2),木材,庭院,巢居和穴居,(3),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4),明清,:,主要有北方的,_,、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窑洞,4.,古希腊罗马,:,(1),结构,:,在古希腊罗马,带有列柱围廊的,_,是民居的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2),特征,:,_,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3),发展演变,: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_,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近,4.6,万栋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这种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庭,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集体住宅,5.,美洲,:,(1),北美,:,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2),南美,:,亚马孙雨林中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的,_,在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他们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印第安人,【,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1,古代中国的民居,【,情境,】,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摘编自王星明,徽州古村落,【,思维交互,】,依据材料概括古代徽州民居的特点,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特点,:,礼制等级。佐证,:“,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家族中心。佐证,:“,聚族而居,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天人合一。佐证,:“,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探究,2,古罗马民居,【,情境,】,“罗马城的绝大多数居民住的是公寓。这一建筑类型兴盛于共和国末期的战争。每一次冲突都伴随着人口的流入,罗马土地价格上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