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儿童游戏过程的指导策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540143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儿童游戏过程的指导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育专题:儿童游戏过程的指导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育专题:儿童游戏过程的指导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游戏过程的指导策略,一、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1,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2,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教师不适宜介入主要表现在:,介入的频率过多,主观介入过强;,过度保护和回避挑战性;,过度干预,使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性丧失;,二、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时机,1,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2,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3,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4,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5,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6,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案例,1,:,“,这个萝卜不能吃,”,(,鸣鸣,3,岁,10,个月,贝贝,3,岁,2,个月),鸣鸣做娃娃家的妈妈,贝贝做幼儿,她给贝贝穿好衣服,来到餐厅准备用餐。,鸣鸣对贝贝说:“你在这里坐好,我给你买好吃的东西!,”,贝贝很听话说:“好的,妈妈!”,鸣鸣买了胡萝卜、青菜、面条、鸡腿等好多菜(都是一些塑料玩具)。,鸣鸣开始喂贝贝吃东西,只听鸣鸣一个劲地说:“你把嘴巴张开来呀!,”,“,你张大嘴巴!”,只见贝贝真的张大嘴巴,啊,,鸣鸣拿起萝卜准备送进他的嘴里。,教师着急地说:“这个萝卜是不能吃的!这个萝卜是假的!,”,两个幼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始假装吃起来。,案例,2,:“老师,哪里是外滩?,”,(碧颖,5,岁,11,个月,容容,5,岁,6,个月,佳佳,5,岁,7,个月,烁烁,5,岁,2,个月),这天,碧颖做幼儿园老师,她先教容容、佳佳、烁烁三个人画图,然后准备带他们到外滩去参观。她说:“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外滩,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听到了吗?,”,接着她带着队伍出发了。,走了几步,她放掉佳佳的手,独自跑到教师跟前:“我要带幼儿去外滩,老师,哪里是外滩呀?,”,教师说:“你认为教室里哪里最像外滩?,”,她东张张西望望,最后说:“我觉得我们洗手的地方最像外滩,因为那里有水,就像黄浦江。,”,教师笑着点点头,认可了碧颖的发现。,于是,碧颖带着一队幼儿到厕所的洗手池边,开始讲解“这就是黄浦江,那边有东方明珠、有金茂大厦,”,游戏结束,教师和碧颖聊天:“对这里的外滩还满意吗?,”,碧颖说:“要是再有些房子就更像了!,”,第二天的游戏中,碧颖和同伴一起在洗手池的墙上贴上了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她的外滩真的建成了!,案例,3,:,“祭奠死人,”,的游戏,(佳佳,6,岁,7,个月,肖良,6,岁,2,个月,马文,6,岁,3,个月),装扮爸爸的马文躺在床上不动,他告诉佳佳:“我假装死了,你们就哭。,”,于是就玩起了“死人”的游戏。,佳佳开始假哭,一边叫着:“你不要死呀,不要死呀!,”,肖良跟着假哭,马文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哭声”吸引了同伴都来看“死人”,有的还跪下磕头,教师远远地看着。这时有人提出要烧纸钱。肖良还说,他烧纸的时候在地上画个圈,大家都跳过去。,于是,他跑到美工角拿来一些折好的纸工,画了房子,将一些废纸放在地上,画一个圈,带着大家跳过圈。,幼儿异常的行为引起了教师的注意,教师来了:“家里怎么啦?,”,肖良说:“爸爸死了。,”,教师假装听听爸爸的胸口,说:“没死,没死。还有气,快救,快救,救人要紧。,”,幼儿一听说要救人,有的拿听筒,有的拿针筒,有的拿药的,有的喂水,有的抚摸,有的抬来担架,还有的开来救护车。医院也开始嚷着:“准备抢救,准备抢救。,”,有的说准备开刀,有的说准备输血。大家开始玩起了“救人”的游戏。,实例讨论:,“哗啦,哎呀,哈哈,”,佳伟是个既调皮又可爱的幼儿,这几天他总喜欢用大型中空积木玩“堆高,-,推倒,”,的游戏。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把积木往上堆,为了不让积木倒下来,他还挺有办法。他用一块整的积木压住几块短积木。当积木堆得像人一样高的时候,他就叫来两个老搭档,“津津,,军军,,来呀。”于是三个人在“一、二、三”的喊声中,一起用力推倒搭好的积木,“哗啦,”,积木倒了,几个幼儿“哎呀”一声四处散开,随之便是“哈哈哈哈”的一阵笑声。,接着他们又开始第二轮,这几天已有过两次这类游戏了,教师总是在一边看着。今天又来了,教师略有不安,但仍然不打算禁止兴致勃勃的幼儿,但她还是说话了:“佳伟,你们几个是不是把积木搬到那个没有人的角落里去玩啊。”在教师的建议下,三个幼儿像建筑搬运工一样,两个搬,一个堆,在僻静的角落里又欢呼了一次。,思考:,1,)你认为教师为什么不禁止这样的游戏?,2,)这样的游戏对幼儿有意义吗?,3,)你遇到幼儿兴高采烈地就地打滚、大家一起故意用力踩地板,或敲打能发出声音的物体等游戏时会怎么做?,三、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1,直接介入,也称外在干预,指成人在指导游戏时,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其方法主要是语言提示和材料提供。,2,间接介入,指成人以游戏中的角色身分参与幼儿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其方法主要是与幼儿平行游戏或共同游戏。由于没有直接建议幼儿干什么,而是使幼儿随着教师的暗示行为而行动,所以也称间接指导。,常用的具体策略(,p52,):,1,平行介入法,2,交叉式介入法,3,材料指引,4,言语指导,实例讨论:“爬楼梯”,小班下期,某一次“娃娃家”游戏。,娃娃家的围墙边放着一把小椅子,小龙踩着椅子从椅背上爬进娃娃家。冬冬和小华看见了,也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地从椅子背上爬进娃娃家。冬冬又拿了一个椅子,两把椅子排排齐。他们乐滋滋地从椅子背上跨进跨出,不停地重复着。,教师在旁边观察许久,假装敲门。小华移开椅子让教师走进去。这时,小龙又搬来了两把椅子并排放在第二排。,教师指着椅子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冬冬又站到椅子上,手指着椅子灵机一动,说:“这是门口的楼梯。”“哦,原来是这样。”教师赞许地点了点头。冬冬又去拿了一把椅子,挨个放着。小华也拿了一把,放在第三排,小龙又在第三排加了一把椅子。三个幼儿就这样踩着椅子,跨过椅背,跳进去,又跨出来,嘻嘻哈哈:“是楼梯啊,是楼梯啊。”(教师始终在一边旁观),这时小朋友来了,都照样重复着他们的动作,还不时地加椅子。最后,“门口的楼梯”足足有七排小椅子,约五六个幼儿不推不挤地玩得真尽兴。,讨论:,教师介入的动机是什么?,教师采用了哪些介入方法?这些介入方法引发的游戏效应怎样?,教师始终在旁边观望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四、不同类型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角色游戏,1,特点,从表征活动的内容来源上看: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源于,幼儿自己的实际生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所要扮演的角色,自由地发展游戏内容和切换情节。,与表演游戏的区别,相同之处:,从表征活动的手段来看: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是以“角色扮演”为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2,角色游戏的发展价值,1,),角色游戏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结成了,两种社会关系:真实的同伴关系和想象的角色关系。,2,),角色游戏和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性扮演游戏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促进认知发展。,3,),角色游戏和幼儿的语言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情景、物品和动作的想象与假装以及对角色的模仿来推动情节的开展,从而将角色扮演与“故事”或者“脚本”的“编写”联系在一起。,3,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常见的问题,1,),主题单一,2,),材料投放数量和种类相对贫乏,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应当多为幼儿准备具有开放性的,非成品,玩具或游戏材料。,3,),角色游戏成为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之间,重上课,轻游戏;在活动区活动中,又重视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活动的指导而忽视角色游戏区活动的指导。,4,),教师干预的特征,常常为“武断”、“不切题”,5,),游戏评价以教师评价和结果评价为主,在活动区活动结束之后的总结评价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师幼之间的,“问答”情况,;,在,评价内容,上,教师的评价,更多指向美工活动和建构活动。,4,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的指导应当,以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为基本前提和原则。,尊重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游戏活动的年龄特点;,尊重每一个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方式方法。,相信幼儿的能力,给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错误的机会。,2,),开放性原则,教师的指导是“开放的”而不是拘泥于固定的、既定的计划和实施程序的。,3,),整合性原则,角色游戏活动具有“自然”整合不同课程领域的学习内容的内在潜能。,角色游戏组织和指导的“整合性”,不仅可以带来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上的整合,也为各活动区的活动之间的整合创造了可能。,娃娃家的“妈妈”下班后要闲逛,要买东西,开“商店”,有的顾客不交钱就拿走商品;,有的售货员袖手旁观,有的只知道收钱;,两个小朋友因为“钱”发生冲突,讨论:认识钱,讨论买卖关系,成立“银行”,到商店参观:我们的商店东西太少了,自制商品,同样的商品不同的价钱引起冲突,制作价签,5,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策略,关键因素:想象的角色扮演、想象的以物代物、有关动作与情景的想象、角色扮演的坚持性、社会性交往、言语交流。,24,岁幼儿角色游戏指导中注意是否具有这六个因素;,在角色游戏发展中晚期,应当在游戏主题、内容、情节的整体结构中来考察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1,),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2,),以“问题”为契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3,),通过讨论帮助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4,),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帮助幼儿确立游戏的主题;,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过程;,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等。,(二)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1,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1,),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2,),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3,),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嬉戏性角色行为和同伴交往具有自身不容忽视的价值,*目的性角色行为,嬉戏性角色行为,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中需要教师指导。,2,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1,),能独立进行角色分配但进入游戏过程较缓慢。,2,),嬉戏性强,目的性弱。,3,),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3,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1,),目的性、计划性较强。,整个游戏过程呈现出,计划,协商,合作表现故事,再计划,协商,的阶段性特征。,2,),有较强的角色扮演意识,3,),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4,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2,)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3,)童话与科学的整合,4,)合理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功能,5,)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学潜能,6,)注意选材的适宜性,7,)正确认识表演游戏的发展价值,5,指导表演游戏可用的方法:,1,),观察,在日常活动中随机地观察,敏锐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然后以此为依据,及时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班级整体扫描式观察。判断儿童的活动状态和空间材料是否适合需要。,在游戏中还要有重点地个别观察,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有的得特定需求。,2,),提供材料,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而不能仅仅把材料当作“道具”。,3,),组织讨论,小组讨论与互相评论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和表演能力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旨在促进幼儿反思的引导性提问十分重要。,教师不应扮演“裁判”的角色来评定幼儿表现的“好坏”,也不应扮演答案的提供者。,(三),积木游戏,积木游戏是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借助积木及相关辅助材料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建构对现实世界理解的主体性活动。,1,积木的特性和教学潜能:,表,1,:积木游戏的学习和发展功能,积木游戏的学习和发展功能:,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领域,积木游戏的功能,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创造性、自信心等,身体机能,手眼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