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总论(精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488633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学总论(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经络腧穴学,经络腧穴教研室,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主要研究:,1、经络与腧穴的概念和发展史;,2、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病候、生理功能、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腧穴的分类、定位、主治、刺灸法等。,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第一章 经络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和分布概况。掌握经络的基本作用。,2.熟悉经络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熟悉经络学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了解其由来、理论形成和发展概况。,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沟通表里)、运行气血的通路。,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二、经络概念的形成:,气血,脉,经络,气血,化生于水谷精微,行于脉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古人称之为生命的特征,。,脉,指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将“脉”按大小、深浅不同而区分,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源流:,最早论述针灸的医著:黄帝内经,脉书,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经络学说,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三、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经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经络,十五络,孙络,浮络,络脉,(一)十二经脉,1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亦称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手厥阴心包经,手,手少阳三焦经,足,手少阴心经,足,手太阳小肠经,三,足太阴脾经,三,足阳明胃经,阴,足厥阴肝经,阳,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2.作用:,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濡养全身。,3特点,(分布与相互关系):,(1)有规律的分布、循行,(外行部分),分布规律:,阳明经在前,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少阳经在中,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太阴经在前,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厥阴经在中,躯干少阴经在后,(1)外行部分,手三阴胸,头部、躯干 足三阴胸腹,手三阳头,阳明行身前,足三阳,少阳行身侧,太阳行身后,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2)内属一定的脏腑:,(内行部分),手太阴肺,手三阴 手厥阴心包,阴经属脏 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三阴 足厥阴肝,足少阴肾,(2)内行部分,手阳明大肠,手三阳 手少阳三焦,阳经属腑 手太阳小肠,足阳明胃,足三阳 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并有属脏者络于腑,属腑者络于脏的“属络”关系,(3)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十二经脉的衔接),流注交接顺序,交接部位:,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4)表里属络关系:,经脉间有脏腑属络关系,经脉一阴一阳的互相衔接 表里关系,经别与络脉的沟通,(二)奇经八脉,1,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 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2,作用,:,对其它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3,特点,:,有具体的循行路线:行于十二经脉之间,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但无规律。,不直属脏腑,无表里关系,无逐经相接的关系,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三)十二经别,1,含义,:,是十二经脉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分支。,2,作用,:,加强表里经脉、经脉与脏腑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范围,沟通内外。,扩大了阴经及其腧穴的主治范围。,3,特点,:,十二经别,有具体的循行路线,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从四肢部肘膝以上正经别出离,入于胸腹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浅出于体表上行出于头颈部出,在,头颈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合,阴经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因阴阳表里的相“合”,形成了“六合”:,足太阳、足少阴一合,足少阳、足厥阴二合,足阳明、足太阴三合,手太阳、手少阴四合,十二经别,手少阳、手厥阴五合,特点,手阳明、手太阴六合,十二经别,特点,与脏腑有直接联系,无流注规律,无专穴,无病侯主治。,(四)十五络脉,1,含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别出一络及脾之大络的总称。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十五络脉,2.,作用:,十二经络脉沟通了表里经,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十五络脉,3分布特点:,十二经络脉均从本经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络脉从鸠尾穴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从长强穴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五)十二经筋,1含义:是十二经脉之气渗灌、濡养、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2作用:联络筋骨,屈伸关节,维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十二经筋,3特点:,有,具体的循行路线,多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以十二经脉名称命名。如手太阴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头面躯干。,十二经筋,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膈),十二经筋,与脏腑无联系,筋有大小、刚柔:,阳经经筋多大而刚,,阴经经筋多小而柔。,(六)十二皮部,1含义:十二经脉循行的体表区域,亦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2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疾病传变层次,皮-络-经-腑-脏,疾病反应于皮部,十二皮部,3分布: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在诊断、治疗时手足相通“上下同法”。故十二皮部合为六经皮部,并各有专名(见,P10,表1-3),十二皮部,关、阖、枢的本义是指,门户上的一些实物。,喻六经皮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病邪出入的门户;,诊断和接受治疗的门户。,五、经络的作用及 临床运用,(一),经络的作用,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营养全身,保持人体的相对平衡。,3,抗御外邪,反映病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平复阴阳。,(二),经络的临床运用,1,经络诊法(诊断),诊察经脉的虚实,通过反应点辨经,通过症状的部位辨经,分经切脉,2,分经辨证,3,循经治疗(针灸治疗),4,.,药物归经(药物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