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第一讲 文献学导论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405195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学第一讲 文献学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献学第一讲 文献学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献学第一讲 文献学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献学,主講人:陳彩雲 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第一讲:,导,论,文献,含义的古今演变,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辞源,思考题:什么是文献?,春秋时期的认识:,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文,献观念的发展,(,1,)词义结构分析,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指贤人的口述材料。,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第三阶段:近现代以来,文献的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第一阶段,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孔子言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文与献的关系,文与献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转化的。,献就是指当代人物的口述与相关材料。,明焦竑国朝献征录,清李桓国朝耆旧类征,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总序,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元泰定元年江浙行省西湖书院刻本,第三阶段,史学家:文献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和。,图书馆学:文献是一切知识的载体。,情报学:文献是知识的集合体,信息的主要来源。,国家标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卷):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语义背景的分析,先秦:“文献,档案史料”观点的形成,汉魏至隋唐时期:“文献,经籍图书”观念的建立,宋元明:“文献,具有参考价值的史料”的形成,清代以降:“文献,古典文献”观念之发展,文献的历史概念,广义:就是通常所讲的古籍,一般而言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抄写、出版的图书,但这个下限是粗线条的,出于保管和利用的需要,民国时期出版的线装图书通常可算在内。,狭义:指历史学科的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起居注、实录等档案材料)与撰述(史书)的典籍是狭义文献的主体。,思考题:,我国文献生产方式的进步与“文献”概念 的历史演变之间有何关系?,文,献学,赵国璋、潘树广编的文献学,辞,典,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称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为校雠学家。传统文献学正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辑佚等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文献学的诸概念,校雠学:,“,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雠学家,所以校雠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张舜徽,生平:,张舜徽,(1911-1992),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古典文献学家,湖南沅江人。曾任民国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说文解字约注、广校雠略、清人别集总目、中国文献学、清儒学记,近期华中师范大学编辑有张舜徽集。,广义概念,文献学:“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梁启超,二:,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文,献的整序与典藏,文献的编纂,文献的传播,文献本体的实证研究,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形制,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梵夹装,卷轴装,经折装,经折装,传播形式,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宋代刻本曹子建集,类型,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文献的整序和典藏,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熟悉与书目方法的掌握。,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文献的编纂,研究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体裁,义例(凡例、体例),过程与方法,文献的传播,藏书史研究,:,各个历史时代藏书的特点、规模,有代表性的藏书家的研究,藏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等。,书评学,:优秀的书评不仅是茫茫书海的引航员,而且本身就是给读书人以享受的文学作品。,文献学的任务,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清代著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参考书目,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