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老子、莊子及道家文論,一,、老子的文學思想;,二,、莊子的文學思想;,三,、先秦道家文學思想及其影響,道家文論包括老子的文藝思想和莊子的文藝思想,以莊子為代表。老、莊著作中直接談論文藝特別是文學之處很少,但他們的文藝美學思想是確乎存在的,而且相當深刻、精闢,對後世中國的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啟迪甚巨。,道家文論的主要內容是關注文藝的美學特徵、文藝的審美標準、文藝創作的主體心態和思維規律等等有關文藝的內部規律問題。,一、老子的文學思想,1、宇宙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2、價值觀,無、道、德 守柔 居後不爭 寡欲老子哲學,3、政治觀,無為 善為下,4、知識論,“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自然之道”為中心的哲學本體論,老子對文藝和美學的主要貢獻有二:,一是對“象”的論述,從審美的角度對藝術創造的客體所要達到的標準的描述,二是對“虛靜”的論述,從心理的角度對審美主體所提出的要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論,老子認為無和有、虛和實之間存在一種辯證關係。“有無相生”,以“無”為本。,“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境界,總是要有某種具體的“聲”和“形”來暗示、引導、象徵,方能使人聯想和體會到的。,例如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疑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影響,老子把這種理想的“大音”、“大象”看作是體現 了絕棄人工、委任自然的審美特徵,是一個有無相生、虛實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無窮妙趣,使人體會不盡,給人以豐富的想像餘地,這實際上也就是中國古代藝術意境的主要特徵。可以說,老子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論已成為中國古代藝術意境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哲學和美學基礎。,老子的文學批評理念,(,一,),辯證趨反,辯證思想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的辯證思想導 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系統化。老子深刻洞悉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狀況,提出了許多兩兩相對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矛盾對立面,如“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老子認為這些對立的雙方既是矛盾的,同時又是相互聯繫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沒有“無”也就沒有“有”,沒有“難”也就沒有“易”,相互之間都是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不僅如此,老子還認為矛盾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五十八章,),。,在老子的辯證思想中,老子十分注重相成必相反的現象,並認為這種現象是趨向道的最高境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四十一章,),,因而,他十分強調從相反的方向努力,來達到目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辯證趨反的哲學思想體現在文學批評中,則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批評物件雙方對立統一的角度提出其批評理論。,比如老子對美和惡、善與不善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老子認為世間美的東西和惡的東西是共存的,善和不善的東西也是共存的,沒有美,也就無所謂惡,沒有善,也就無所謂不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二章,),正因為有美的東西,才顯露出惡的東西來,正因為有善的東西才顯露出不善的東西來,美和惡、善與不善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判,對文學作品的評價,不應該偏重一方而輕視另一方,在稱美之時要看到其還有不足的一面,同樣,稱惡之時也要看到其美的一面,一切的批評都應該是辯證的,而不應該有所偏頗。,二是從批評物件對立雙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其批評理論。,一方面,老子認為,事物達到極致,就會以相反的形態表現出事物發展的更高境界。“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揄,質直若渝,大方無隅。”,(,四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辯若納”,(,四十五章,),,事物發展的最高境界,都從其相反的方面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達成最佳的批評目的,老子認為“曲則全,枉則直,窿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那麼,我們在進行文學批評時,就應多從其相反的方面人手,以反馭正,方不失其正。,(,二,),自然無為,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範疇之一。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的宇宙觀裏,把“道”看做是宇宙生成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一切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二十五章,),。可見,在老子看來,“道”是宇宙生成的本原,是宇宙運行的動因。而這一切都是自然生成的,非人力所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一切都要按自然法則去做,不要加上任何人為的因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無不為”則體現在“無為”之中,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而且,老子還引用聖人的話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七章,),進一步說明“無為無不為”的道理。在老子看來,“無為”是達到“道”的最佳途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只有“損”到“無為”的境地,才能達到“道”的境界。,老子自然無為哲學思想體現在文學批評上,就是強調一種完全順應自然的批評理念。在老子看來,客觀事物,包括文學作品,以一種自然狀態呈現出來則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一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會損害其自然狀態,破壞其內在的美質。所以他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他說,:“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又說:“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四十七章,),那麼,老子是不是不要批評呢,?,不是的,老子強調“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在“無為”之中,“無為”體現著“無不為”,也就是說不要人為地觀察事物,進行批評,要把個人的欲念、欲望都拋舍掉,才能認識到事物的真諦,“故常無欲,以觀其妙”,(,一章,),,河上公日:“妙,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也”,,可見,要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就要取一種純客觀的態度,不要有任何的個人欲念。同時,老子也認為,批評要有群眾性,不要以自己的欲念為出發點,“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文學批評如果失去了群眾性,那麼,它的存在價值也就很值得懷疑了。,(,三,),大音希聲,老子哲學的最高境界是“無”。在老子看來,“無”可以看做是天地萬物的原始,“無名天地之始”,(,一章,),,“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這裏的“無”並不如某些哲學家所說的那樣是指虛無,在老子看來,“無”是“道”的表現形式,因為老子同時認為“道”也是天地萬物之原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老子對“道”的描述也蘊含著“無”的意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二十五章,),既然“無”是“道”的表現形式,那麼,“無”自然不是虛無,它本身是一種我們看不見的事物的存在狀態或形式,因此,老子把它看作是其哲學的最高境界,人類發展的最終歸宿,“反者道之動”,(,四十章,),,要探求“道”的真諦必須向“道”的相反方向進發,也就是從“有”向“無”的方向探討,這樣才真正揭示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達到其最高境界,“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二十七章,),,無論做任何事情,“無”都是其最高的追求和最高的境界。,老子“大音希聲”的文學批評理念,正是在這樣的哲學思想前提下提出來的。“大音”乃高妙之音,“就是最大或最完美的聲音”,“希聲”則是聽了但聽不見的聲音,,老子,說“,聽之不聞名日希”,(,十四章,),。,但“希聲”並不是無聲,聲音是有的,只是常人聽不到,或日體味不到,也就是屬於“無”的範疇,“無”為事物的最高境界,那麼“希聲”也就是聲音的最高境界了。老子自己也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道隱無名”,也就是說,事物的最高境界常隱于“無名”之中。其實,不僅老子這樣評價“大音”,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有類似的觀點。,禮記,孔子閒居,中記載了孔子對“五至”、“三無”的看法。孔子說:“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對這“五至”,孔子認為“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這和老子的“大音希聲”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孔子關於“三無”的看法,更反映了古代學者認識客觀事物的一致性,在孔子看來,“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都體現了其各自的最高境界。因此,老子的“大音希聲”的思想,實際上並不是如某些學者所說的是“把嬰兒的自然的聲音,看成了音樂的最高標準”,而是將順應自然,體味藝術的最高境界視為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因為這種“大音”,只有在順應自然的情況下才能體味得到,只有體味到這種“大音”的“無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批評與鑒賞,才是真正的“知音”。,(,四,),信言不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老子的另一個代表性哲學理念,亦是其文學批評理念。老子哲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重視內質,反對外飾。在老子看來,事物本身的內質是決定一切的,內質不行,外在自然少功,“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長”,相反,內質充盈,外在能力自然強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三十三章,),。,所以老子主張,“處其實,不處其華”,(,三十八章,),,,反對任何外飾的東西,認為這些東西無益而有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文學批評理念正是在這樣的哲學思想基礎上提出來的。,同孔子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思想相反,老子堅決反對對言辭的美化,他認為真實的語言是不美的,而華麗的語言自然也是不真實的,真實的語言是不需要裝飾的,經過裝飾的語言則是不真實的。老子此處雖就一般言辭而言,但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他實際上提出了文學批評的標準,那就是去掉雕飾,返樸歸真,“複歸於樸”則是其最高的目標“複歸於樸”就是要求文學批評要重視文學作品的內容品質,內容的真實是不需要形式的美的,甚至形式的美會妨害內容的真實。這種思想對後世的文學批評理論有著較大的影響,如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提出的“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於情性”的觀點就明顯受到了老子“複歸於樸”思想的影響。當然,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張強調得過於絕對了,但老子此言是針對當時社會的弊端而發的,矯枉過正,情有可原。,(,一,),虛極靜篤,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其最高的哲學精神。但“道”是處於潛藏隱蔽狀態的,很難被命名,“道隱無名”,因此要體味“道”的境界,虛極靜篤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他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十六章,),。河上公注日:“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人當念重本也。”這裏的“本”實際上就是“道”,老子認為,只有在“虛極”、“靜篤”的狀態下,才能觀察到萬物歸其本的情形,也就是萬物歸於“道”的情形,。“虛”是一種虛空的心理狀態,,即“竭力去掉主觀偏見,使作家以客觀的態度處理進入大腦的各種各樣的物象,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先人為主的心理方式,從而可以深入地探尋物象的真諦,做到“虛其心”,方可以觀“道”。,老子的文學批評方法,“靜”是一種清靜、靜止的心理狀態,,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