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 认识、现状与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 刘旭,一、对农业科技园区概念的认识,(一)定义,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集成创新和展示示范的,模式场区或平台,。,农业科技园区三要素: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关键是要体现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模式、雏形或发展平台。,现代农业园区、农村科技园区均是同一概念,(二)理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理论尚未成型,都是借用型理论。如:农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硅谷理论,生态农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孵化器理论,产业集群理论,集成创新理论。这些理论在园区设计、建设和发展中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真正可有效指导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有待深入探讨。,园区理论应在园区建设、发展、辐射和不断升级等方面有所创新,而不仅仅是流于表象的解释型理论。,(三)结构,通用结构:三圈结构(核心区,扩散区,辐射区),这是一个模式化和平面化的结构概念。杜能区位理论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文化对园区建设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技术和模式扩散与距离有关但不完全遵从邻近扩散的法则。所以三圈理论只是理想化的园区理论。,核心区和核心技术及模式是园区的真正的核心。真正的园区是无圈无界的园区。,辐射区,扩散区,核心区,理想化园区结构模型,(四)功能,园区多功能性,:包括内延功能和外延功能。内延功能包括集成、导向、示范、辐射功能;外延功能包括旅游、培训、休闲、文化等功能。,园区功能拓展是必然趋势,。,园区的多功能性与主体功能的协调:,内延功能的集成导向示范辐射都是主体功能,外延功能的培训和农业科普也是主体功能,其他如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等是辅助功能。,园区建设和发展应确立以主体功能为主导、以辅助功能为支撑的主流发展方向。但不同园区以什么功能为主应根据定位和特色而定。,(五)评价,当前园区评价主要有两方面论点:一是,规模论,,如示范区面积,辐射区面积,等;二是,效益论,,如,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利税情况,引资情况等。,公益论,:农业科技园区应强调其导向示范辐射功能,农业技术服务公益性成分较大,且又是弱质产业,强调公益性有利于园区技术创新、集成、辐射推广,有利于协调园区与政府、企业、农民的关系,也有利于与工业园区区别。,建立效益论和公益论并举的园区建设和发展思想,保障园区自身持续发展和园区辐射带动功能的持续发展。,(六)园区的相关关系,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模式、平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园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政策率先实施的载体,如:农民致富、循环经济、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等。但是园区有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是各种时髦概念的依附体。农业科技园区也不是万能钥匙。,园区与科研院校的关系,:分别是技术源泉与技术集成的载体。,园区与农民的关系:,学习新技术新模式的场所。,园区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旅游、休闲、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场所。,农业科技园区是以科技集成、示范为主要功能,面向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平台,。,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现状,园区发展,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探索和模式尝试,,1994,年起,开始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国家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科研教学单等社会各界对园区的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并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我国已拥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4000,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省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1000,余个。,园区布局,胡焕庸的瑷辉腾冲人口经济分界线:分界线东南约占国土,45%,的土地承载,96%,的人口,此线西北约占国土,55%,的土地只承载,4%,的人口,近一个世纪该线几乎没有变化。,国家园区:分界线以东占,5/6,分界线以西只占,1/6,省级园区:分界线以东占,94%,,分界线以西占,6%,园区布局与区域经济水平直接相关。即使在分界线以东,东部地区园区明显多于中部地区。同时园区建设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园区效益,以国家级园区为例,,2004,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生产,总值,251亿元,人民币,完成销售额,200.61亿,,出口额,12.99亿,,上缴利税,6.92 亿,,利润,38.18亿,。,十五期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动,300,万农民致富。,地区,国家级园区数量,入驻企业总数(家),入驻企业平均数,全国,36,2245,62,东部,12,476,40,中部,11,1125,102,西部,13,644,50,园区类型,按经营主体分类,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院地联营型,复合型,按主体功能分类,科技示范型,企业集群型,旅游观光型,地产开发型,36,个国家级园区类型比例,受政策影响地产开发型处于萎缩趋势,旅游观光型正处于热点上升趋势,科技示范和企业集群型稳定发展,园区类型,按经营状况分类,盈利型,公益型,维持型,亏损型,按区域经济条件,和特点分类,都市型,发达地区农村型,欠发达地区农村型,中等发达地区农村型,据估计,维持型占,40%,,盈利性、公益型、亏损型分别占,20%,左右,,4222,结构状况。,维持型占较大比例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问题。,都市型:城市、农业、生态功能结合,知识经济、体验经济、高科技,总部经济融合,高效盈利园区,发达农村型:现代化外向型农业技术和模,式示范,产业化模式示范,,盈利和公益结合,欠发达农村型:节约型增产增收技术示范,增长方式转变模式和技术示范,公益推广为主要功能,赢利型园区的特点:,正确的园区功能定位,外向型的发展方略和内聚型的吸纳能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机制,园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公益型园区的特点:,公益性的技术服务方向,雄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后盾,技术集成和熟化的条件和能力,高效运作的技术扩散和技术服务体系,科技与区域经济结合的良好机制,都市农业和都市型农业园,都市农业是具有都市特性的农业。,我国都市农业正由点到面发展,即由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向我国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在于其优越的区域环境和信息、科技、交通和市场优势,对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强的辐射、示范和带动功能;都市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拓展的良好体现。,都市型农业园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化,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示范展示、文化教育、集成集散等多功能高效体现的示范园。,都市型农业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效益空间。,北京小汤山、上海孙桥、秦皇岛集发等是展示功能、效益功能结合得很好的示范园。,(二)园区主要存在的问题,功能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形成特色,趋于雷同,重眼前轻长远,重“高精尖”轻实用高效,不分东南西北一窝蜂搞高档次温室大棚,不少是形象工程,,有些农业科技园区套用办高新技术园区或开发区的做法,过分追求高起点、高投入、现代化,脱离了我国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政府主导型居多,大型农业企业和非农工商企业投资建设不多,机制不活,管理落后,相当一部分园区为官办,产权不清,过多地受到政府的干预,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致使经济效益不明显,投资回报率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多数名为科技园区,其实科技含量并不高。,园区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不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能力弱。,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投入比例不恰当,过分依赖物质资本投入,而对人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投入重视不够。,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出路和对策,园区,技术,机制,定位,产业,园区发展的四维出路,定位,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农业新技术辐射源、农业产业化新起点、农村经济新生长点。,技术,技术含量是园区存在的价值所在;,技术引进储备,技术集成创新,技术示范推广;,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结合,专利技术与公益技术结合,机制,良好的企业化管理机制是园区发展的内在趋动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研支撑是园区发展的和谐关系和动力机制。,产业,主导产业、主体盈利点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载体,园区发展的对策,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园区发展,以全局的意识统筹园区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抓好园区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园区在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在加速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在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建立科学的园区发展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园区发展范式理论、独立地位、轨迹和模式,研究园区发展的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的技术体系,拓展园区功能,确立以支撑区域现代农业为主导方向的功能定位,园区发展与区域农业发展结合,体现区域特色,突出优势和特色,避免雷同,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和多元化建设模式,园区的效益职能和公益职能并举,效益型园区和公益技术服务型园区共存,按照综合效益原则,构建多元化的园区发展模式和体系,理顺关系、创新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顺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与农民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园区运行模式和机制,结束语,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锋模式和示范样板,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但从已经显现的作用和潜力来看,将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局观念、长效机制、科学手段等方面深入抓好园区发展,必将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