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失业保险

上传人:只**** 文档编号:244201704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7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失业保险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八章 失业保险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八章 失业保险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Page,第八章 失业保险,学习要点,失业保险制度概述,失业保险的理论基础,中国内地的失业保险制度,重点问题:,失业保险的含义和类型,失业保险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失业保险的理论基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第一节 失业保险概述,一、失业,(一)失业的含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失业:劳动者劳动过程中断,广义的失业:,1,)在劳动年龄范围内;,2,)有劳动能力;,3,)有就业意愿;,4,)没有找到任何工作,两个衡量指标:,失业率,;,失业的持续时间,失业水平与失业程度,两者相乘,的结果,决定失业率的高低,能够综合地反映一个社会失业的全貌。,年失业率的计算公式?,(二)失业的类型,根据,意愿,可以分为: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根据,失业特征,及失业根本,引发机制,: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根据失业,表现形式,:显性失业(登记失业)与隐性失业,根据,失业程度,大小:完全失业与部分失业,西方国家,失业率在,4%,左右被视为,“,充分就业,”,。,二、失业保险,(一)失业保险的特征,1,.对象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2,.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因素,3,.待遇领取期限较短,4,.保险目的多元性,(二)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1.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2.自愿保险补贴制度,3.失业援助制度,一次性失业救济或一次性解雇费;,对不具备享受失业保险的人员提供较低的失业救济;,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4.双重失业保险制度,(三)失业保险的目标和功能,1,.,失业保险的目标,基本目标,:,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派生目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表现:,改进失业社会成本分配(分散风险),失业保险基金,“,蓄水池,”,功能(缓解冲击),鼓励企业稳定雇佣关系(减少劳动力流失),促进劳动者提高素质(提高匹配度),2,.,失业保险的功能,1,.,保障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2,.,通过对劳动力的保护和改善,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3,.,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相配套,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三、,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原因,直接原因:,机器化生产下劳动力的,替代效应,社会表现:,失业成为每一位劳动者都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宏观影响:,失业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工会成立了互助会,1901,年,比利时出现政府资助的失业保险(,工会管理、自愿参加,),1905,年法国率先颁布失业保险法(,非强制性,),挪威(,1906,)、丹麦(,1907,)也建立非强制性自愿保险,1911,年,英国建立第一个全国性强制性失业保险法,其后,意大利、奥地利、波兰、德国等也实施了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美国则于,1935,年社会保障法中包含了失业保险。,中国,,1986,年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第二节 失业保险的理论基础,(一)古典失业理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货币工资具有完全弹性,一旦出现劳动力供求不平衡,货币工资会做出反应,直到新的均衡。,失业现象,货币工资,实际工资,劳动力需求,充分就业,核心:,以自由竞争为假设,否定失业的普遍性,对策:,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事前为主),(二)凯恩斯失业理论,1.,“,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三大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及流动偏好,2.,提出,“,非自愿性失业,”,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三)供给学派的失业理论,1.,“,供给管理,”,将经济分为厂商和居民户两个部门,税率会影响劳动供给,即存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较弱),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税,”政策主张,3.,政府职责:,整合、规范劳动力市场;,整理和发布劳动力供需信息;,实施限额递减的失业救济,(四)刘易斯的就业理论,1954,年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通过,“,工业化,”,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二元结构,发达的工业部门与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均衡点,”,是两个部门,收益一致,政策主张:,工业扩张、先进部门资本积累、加强劳动力转移,(五)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滞涨现象,”,的出现,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涨现象,传统产业萧条、衰落造成产业劳动者失业且不适应新的技术要求,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限制,政策建议: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大培训投入,完善就业信息服务,鼓励劳动力流动,(六)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由于信息不完全、劳动力流动或工作搜寻出现的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挑剔对待各种就业机会的等待性失业,政策建议:,搭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交互平台,普及教育,鼓励培训和强化劳动力流动,实行负所得税政策,(七)新凯恩斯主义的黏性工资理论,引入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吸纳了,理性预期假设,核心观点:,名义工资黏性论,和,实际工资黏性论,隐性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局中人局外人理论和失业滞后论,政策建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失业福利政策,第三节 中国内地的失业保险制度,一、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20,世纪,50,年代的失业救济制度,1950年6,月,政务院发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筹集资金:,政府拨款、企业和工人缴费(企业,1%,,在业工人,1%,),救济对象:,新中国成立后失业人员和进行登记的失业人员,救济办法:,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转业训练、返乡生产或移民垦荒、发放救济金等,1956,年,失业救济相应结束,(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创建,1986年7,月到,1993年4,月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创建时期;,“,文革,”,结束和,1978,年改革开放,出现第二次失业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国企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初建。,1.,待业保险对象:,宣告破产国营企业职工;,濒临破产国营企业在整顿期间的精简职工;,国企终止、解除的劳动合同职工;,国企辞退的职工,2,.,基金筹集:,国企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1%,缴纳,税前列支,3.,待遇标准:,标准工资的,50%75%,待业救济金,(三)失业保险制度的确立,1.1993,年改革内容,为应对,第三次,失业高峰,,199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对原有的失业保险制度作了部分调整:,扩大实施范围,将省级统筹调整为县、市际统筹,建立调剂金,明确失业保险与就业服务紧密联系,费基调整为工资总额(原标准工资),费率在,0.6%1%,间,改变计发办法,标准为救济金的,120%150%,2.1998年,末通过,,1999,年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1,)突破和变化:,制度正式称为,“,失业保险,”,范围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强调职工缴费义务(政府、企业及个人),放宽待遇享受条件,调整给付期限和计发办法,对失业救济及失业保险制度衔接作出规定,(2)失业保险条例的具体内容,1,)参保范围:,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企业职工,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2,)失业保险基金:,基金构成项目:,城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基金利息、财政补贴、纳入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基金支出项目:,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间的医疗补助、死亡人员丧葬补助和抚恤金等、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补贴、其他费用,基金市级统筹为主,具体各地自行规定,3,)失业保险待遇:,参加失业保险,且单位和个人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非本人自愿中断就业,登记失业,且有求职意愿,失业保险缴费时间,最长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15,年,12,个月,510,年,18,个月,10,年及以上,24,个月,失业保险金的领取的期限表,4,)农民工参保:,农民工本人不缴纳;,连续工作满,1,年,并由本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由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情形,第,51,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重新就业的;,应征服兵役的;,移居境外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二、失业保险制度的调整,“,三条基本保障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基本保障线相互衔接,构成了,“,福利,+,保险,+,救助,”,型混合体制,(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1998,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载体:,“,再就业服务中心,”,1.,职责包括:,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组织、安排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和职业训练,2.,资金来源,“三三制”,原则筹集,由,政府,、,企业,及,社会,共同承担,,财政兜底,3.性质和功能,带有计划体制特征,市场取向的特征,(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1999,年底前在全国所有城市及县建立此制度;,1999年10月1,日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城市低保制度是失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政策,,是,最后一道安全网,覆盖对象:,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期满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差额保障),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差额保障),“三无”人员,城市居民,(全额保障),(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三条基本保障线,”,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双轨,”,阶段,第二步,,“,转轨,”,阶段(,2001,年),第三步,,“,并轨,”,阶段(,2003,年),2005,年以后政府开始推行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2007,年基本,完成并轨,工作。,三、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一)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16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依法确保其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1,),为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提供法律依据;,2,),建立起就业与失业保险联动机制,(二)社会保险法,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1)适用范围扩展至“境内用人单位和个人”;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与企业共同缴费,3)“失业领取待遇期间可参加基本医保且享受待遇”,“基本医保费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待遇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失业保险条例部分内容进行修改,4)个人死亡时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丧葬补助金条件的,只能选一项,5)逐步实现省际统筹,(三)失业保险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2017,年人社部向社会征求失业保险条例(修订意见稿),与现行制度相比,有八方面的修改,1,)健全制度功能,增加了,预防失业,3,),降低,缴费,费率,,,3%,费率调整为不超过,2%,4,)拓宽基金支出范围,2,),扩大,覆盖,范围至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员,5,)预防失业,新增技能提升补贴和稳岗补贴等,6,)扩大受益对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和稳岗补贴,7,)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参保办法,8,)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效果:,2016,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089,亿人次(其中,农民工为,0.4659,亿人次,领取待遇人数为,230,万人次),2017,年,参保人数为,1.8784,亿人次,基金收入为,1092.5,亿元,支出,891,亿元,【案例,1,】,王某今年5,0,岁。,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