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我量的甲山高,1000,米,海平面,我量,的丁山高也是,1000,米,?,第一关:地面高度的测量,活动一:,自主阅读课本,24,页第,1,、,2,段及图,1,.,35,,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解惑释疑,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的计算方法,我量的甲山高,1000,米,海平面,我量的丁,山高,也是,1000,米,?,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甲山与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1500,1000,500,学以致用:,人们是怎样把立 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第二关:,认识,等高线,100,200,100,200,300,400,500,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300,400,500,等深线,:把海洋中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活动二:小组讨论,1,、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闭合的还是发散的?,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值有什么不同?,3,、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海拔高度差是否相等?,1,、闭合的曲线。,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3,、等高距相等。,总结:等高线的特征:,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米。,100,N,M,3,、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相对高度是 米。,300-100=200,400,学以致用:,山顶,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坡,度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甲,乙,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哪条路线,比较省力,?,为什么,?,学以致用:,甲省力。,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第三关:,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A,A,B,C,D,E,说出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你来猜猜,山峰,山峰,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脊,山谷,瞧,这里有什么?,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山谷有 河流发育,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的运动?,可能出现的景观,?,攀岩,瀑布,地形,部位,序号,等高线特点,山顶,中间()四周(),鞍部,(,)之间低地,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陡崖,等高线(),缓坡,等高线(),陡坡,等高线(),两个山顶,低,稀疏,密集,100,300,500,700,900,1100,5,6,1,4,3,2,7,100,300,500,重叠,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高,低,高,人教版,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A,点的海拔高度是,_,米。,(2)B,处的地形部位是,_,。,(3),图中所画的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填数码,),。,图,3,3,600,鞍部,拓展延伸,争当小小设计师,要在河流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哪条路线?,要在甲地和丙地之间修建公路,你会如何设计路线?,甲,1、修路选线:沿等高线,缓坡,2、引水时注意:a、从海拔高处引向低处,可自流引水 b、上游水质好,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