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第3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168207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3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护理》第3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康复护理》第3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康复护理》第3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第三节 感知功能评定,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第五节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第三章 康复评定,第三章 康复评定,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通过手法或者器械来评定相关肌肉或者肌群收缩的力量的大小或水平,协助诊断引起肌肉力量改变的原因,并指导康复治疗和评定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一、肌力评定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肌力评定的目的,1判断有否肌力低下以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2发现导致肌肉低下的原因。3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4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5判定治疗方法的优劣。6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肌力评定的目的 1判断有否肌力低下以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肌力异常的原因,l肌肉本身的发育和营养状况异常;2肌肉的张力异常;3肌肉和周围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异常;4主动收缩相关肌肉本身病损。,肌力异常的原因l肌肉本身的发育和营养状况异常;2肌肉的,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力评定的方法,徒手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的基本级别均以下列三项因素为依据:(1)阻力因素(2)重力因素(3)视触觉感知,徒手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的基本级别均以下列三,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测试结果,5,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最大阻力,4,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中等阻力,3,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自体重力,2,消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1,可见到或扪到微弱的肌肉收缩或肌腱活动,无可见的关节运动,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测试结果5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最大阻力4完,器械评定,器械评定,等长肌力评定,1)握力 握力(kg)握力指数=100%体重(kg)2)捏力3)背肌力 拉力(kg)拉力指数=100%体重(Kg)4)四肢各组肌力评定,等长肌力评定 1)握力,等张肌力评定,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是指关节克服最大阻力进行全幅度运动时的肌肉收缩。1次最大阻力(one resistance maximun,1RM)10次最大阻力(10RM),等张肌力评定 等张收缩(isotonic co,等速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1知道最大关节活动度,先作被动活动。2正确测试姿位、平稳运动。3测试动作应标准化。4不能压迫肌肉或肌腱。5抗阻必组连续均匀施加,方向相反,同一强度。6使受试者充分合作。7左右对比。8作横向比较时宜用相对肌力。9适当的测试时机。10不用于痉挛性麻痹及严重疼痛患者。11注意禁忌证。,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1知道最大关节活动度,先作被动活动。2,二、肌张力评定,肌张力(muscle tone,MT)就是身体的原动肌在运动过程中,拮抗肌所产生的与之相反方向的肌肉牵张力。,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肌张力评定的目的,1判断有否肌张力改变以及肌张力改变的范围与程度。2发现导致肌张力改变的原因。3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4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5判定治疗方法的优劣。6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肌张力评定的目的1判断有否肌张力改变以及肌张力改变的范围与,肌张力异常的原因,弛缓,痉挛,肌张力异常的原因弛缓,肌张力评定的方法,形态、硬度和运动状态检查,采用量表评定肌张力情况,肌张力评定的方法形态、硬度和运动状态检查,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特征,1,肌张力轻微增加,1+,肌张力轻度增加,2,肌张力增加较明显,3,肌张力严重增高,4,僵直,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特征1肌张力轻微增加1+,偏瘫运动功能的全身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法),分级,表现,1,弛级无力,移动身体部分时未感觉到肌张力。,2,移动身体部分时可感觉到一些肌张力改变。,3,肌张力变化不定,有时弛缓无力,有时肌张力正常,有时张力高。,4,肌张力持续正常状态。,5,在50的时间出现肌张力高。,6,肌张力持续性增高。,偏瘫运动功能的全身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法)分级表现1弛级无,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疾病的进程,选用适合评定量表,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与环境相互作用,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1.,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2.,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关节活动度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1.,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并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2.,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也就是障碍的程度。,3.,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的依据。,4.,判定效果,指导进一步康复治疗。,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1.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并发现影响关,关节活动度异常原因,1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损。2周围神经损伤。3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病变或损伤。4外伤致关节周围组织疤痕化。5由粘连或疤痕组织所致的皮肤挛缩。6某些内科疾病或手术后长期卧床者。7关节附近骨的疾患。8关节囊中游离体或关节损伤。,关节活动度异常原因1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损。2周围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1关节活动度评定工具,(1)测角器(2)其它工具 X线片 卷尺 铅垂线 电子装置 其它工具。,1关节活动度评定工具(1)测角器(2)其它工具,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0肢位,轴心,固定轴,移动轴,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0肢位,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关节,运动,测量姿位,测角器放置标志,正常值,中心,近端,远端,肩,屈、伸,解剖位站立,肩峰,腋中线(铅垂线),肱骨外上髁,屈,180,o,,伸,50,o,外展,同上,同上,同上(身体外侧缘)铅垂线,同上,180,o,内、外旋,仰卧、肩外展肘屈,90,o,鹰嘴,尺骨茎突,各,90,o,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关节运动测量姿位测角器放置标,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1,由专人进行。,2宜作左右对比评定。,3不宜剧烈活动后评定。,4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应分别记录。,5记录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应该书写在括号中以示区别,如左肘屈60(45)。,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 1由专人进行。,四、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协调(coordination)是完成平稳运动、准确和控制良好的运动的能力。,平衡(balance)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四肢、躯干有意识或反射性地活动以恢复身体直立稳定的能力。,四、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协调(coordinatio,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的目的,1评定多块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活动的能力。2为制定治疗方案和确定治疗目标提供根据。3确立治疗方法和选择适应性仪器。4判定治疗效果。,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的目的1评定多块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活动的,协调与平衡功能异常的原因,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系统的损伤,认知功能异常,躯体感觉功能异常,视觉异常,前庭系统功能异常,协调与平衡功能异常的原因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系统的损伤,协调与平衡评定的方法,协调(coordination)是指人体完成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平衡(balance)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四肢、躯干有意识或反射性地活动以恢复身体直立稳定的能力。,协调与平衡评定的方法 协调(coordinati,非平衡性协调评定,试 验 名 称,I指鼻试验,指向他人手指的试验,指对指试验,交替指鼻和指指,V指对掌,总抓握,。,非平衡性协调评定试 验 名 称I指鼻试验指向他人,平衡性协调评定,I在正常舒适的位置上维持站立位,两足并拢维持站立位,一足在另一足前方(足尖靠足跟)维持站立位,单足站,V站着,上肢的交替地放在身旁、头上方、腰部等,外力突然将患者轻轻推离平衡点(注意保护患者),。,平衡性协调评定I在正常舒适的位置上维持站立位,简易平衡评定法,体位,分级,表现,坐位,站位,行走,I,静态维持自身平衡10s以上,自身动态维持平衡10s以上(伴随上肢运动可以维持平衡,轻外力作用下维持平衡10s以上(被轻推时,患者可以维持平衡),简易平衡评定法 体位分级表现坐位I 静态维持自身平衡10s以,五、步态分析,步态(,gait,)是人行走功能的表现形式。,五、步态分析步态(gait)是人行走功能的表现形式。,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步态分析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被测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定。步态分析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步态,步行周期(,gait cycle,),站立时相(,stance phase,),足跟着地期站立中期蹬离期,摆动时相(,swing phase,),加速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站立时相,步行周期(gait cycle)站立时相(stance p,步态分析的目的,1,识别异常步态,帮助临床诊断。,2,协助制定治疗方案,为治疗程序提供依据。,3,筛选患者,快速发现肌力或关节活动度的改变。,4,帮助调整治疗方案和判定治疗效果。,步态分析的目的1识别异常步态,帮助临床诊断。2协助制定,步态异常的原因,有许多原因可引起相对于正常模式的步态异常,最常见的原因有:,1.,在负重或运动期间的疼痛或不适。,2.,肌力低下。,3.,关节运动受限。,4.,共济失调。,5.,骨或软组织病变(包括截肢)。,步态异常的原因 有许多原因可引起相对于正常模,步态分析的方法,步态分析的方法,目测分析法,此类方法系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观察患者行走,然后按照一定观察项目进行评定,从而做出步态分析结论。结论性质属于定性分析,不能计量。,目测分析法 此类方法系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观察,Holden步行功能分类量表,级别,特征,0,无功能,I,需大量持续性的帮助,需少量帮助,需监护或言语指导,平地上独立,V,完全独立,Holden步行功能分类量表级别特征0无功能I需大量持续性的,常见病理步态定性,(,1,)短腿步态(,short leg gait,)(,2,)减痛步态(,antalgic gait,)(,3,)跨栏步态(,steppage gait,)(4)股四头肌步态(,quadriceps gait,)(,5,)臀大肌步态(,gluteus maximus gait,)(,7,)偏瘫步态(,hemiplegic gait,)(,8,)剪刀步(,scissors gait,)(,9,)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cerebellar ataxic gait,)(,10,)帕金森步态(,parkinson gait,),常见病理步态定性(1)短腿步态(short leg gait,定量分析法,(1)时间距离参数法 跨距、步幅、步宽、步角、步速和步频(2)运动学参数(3)力学参数(4)肌电活动参数(5)能量代谢参数,定量分析法(1)时间距离参数法 跨距、步幅、步宽,步态分析的注意事项,考虑步行活动中各肌群的协调作用,考虑耗能因素。,步态分析的注意事项考虑步行活动中各肌群的协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