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教育督导的变迁10062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4021922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教育督导的变迁10062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02教育督导的变迁10062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02教育督导的变迁10062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教育督导的变迁,教育督导在中国的发展史,;,教育督导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教育督导发展的趋势,;,思考题,第一节,教育督导在中国的发展史,引言:,周代建立了天子视学制度;,真正确立、从清末单设督学官开始。,清朝末年的教育督导制度,;,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一、清朝末年的教育督导,制度,1906,年:甲午之后,成立学部,颁布学部官制,规定内设视学官,人数在,12,人以内;,1909,年:,视学官章程,。关于教育视导的第一部法规性文件。标志我国近代视学制度形成。规定:,视学资格、视学职任、视学权限、视学日期、视学经费、视学考成。,二、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前期(南京政府未成立),1912,年,成立教育部,内设视学室。,这个时期基本沿袭清末做法,但也有新的改变:,重新划分区域,,12,个, 8,个;,视学活动,=,定时视学,+,临时视学;,视学人员专职、常任。,颁布近代第一个省县两级视学章程,省视学章程,(,1918,),县视学章程,(,1918,),民国后期(,南京政府成立,),1927-1931,:临时人员充当视学;,1931,年:教育部颁布组织法时,重新规定视学人员,4-6,人。恢复的标志是:,教育部督学规程,、,教育部督学办事细则,。但多未落到实处。,1941-1942,:召开两次全国教育视导会议成为新的准则:,增加人员,分区类指导;制定统一督学标准和制度,加强各级督学联系;建立辅导制度,加强对省市县督学的领导。,新特点,专业化、科学化 ,视察与指导并重。,三、,新中国时期,1949,年:教育部设视导司(,51,年撤消);,1983,年:何东昌报告,“,建立督学制度,”,;,1984,年:教育部成立视导室;,1985,年:全国教育督导会议召开;,1986,年:成立督导司;,1988,年:地方全面恢复建立教育督导机构;,1991,年:,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教委主任令)、恢复后制定的第一个法规;,1994,年:成立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机构设教育部,1995,年:,教育法,“,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1996,年:颁布,督导行为细则,;,1997,年:,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91,修订);,1998,年:各地教育督导机构开展大规模督导活动。,第二节 教育督导在西方的,发展历程,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一、,英国,背景,在18世纪,西方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市化:农业人口进城;,工业化;,民主化;,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教育,自然状态发展(个人、社会团体办);,国家干预状态下的教育,.,直接动因,教育系统要能生产出符合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劳动力(数量多、标准化);,实验学校对,“,国家拨款补助教育事业费,”,既没用好,又没有达到目的。,英国枢密院教育局第一任局长,J.P.,凯提出,“,应该任命学校督学,”,对政府所提出资助的学校进行检查。,历程,女王督学团的产生,1833,年以前,教育私人办。为了监督国会拨款能更有效的用于国家发展教育的需要,,1839,年在枢密院建立教育督导机构,以女皇名义任命,2,名皇家督学;,1870,年以后,开始依区域性质而非以学校性质督导;,中等教育督学的开端(世纪末至二次大战前),年教育法颁布以后;,世纪末,普及初等教育已取得很大成就,中等教育的普及提到议事日程;,公立教育的发展使中等教育督导开始正式实行,并于年任命了首任中等教育主任督学。,大学开始进行师范教育后,使督学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大学进行师范教育,师范学院的考试大权由督学掌握。,大学的自治性使督学不能负责管理师范学院的考试,;,师范学院为保持独立性,不同意把考试权交给大学。,解决方法:,以区为单位,建立十一个师范学院与大学联合委员会,共同负责考试;,督学的职责是,每一个区指定一名督学与该区联合委员会挂钩,可参加它们的会议,提供建议和指导。,全面检查教育质量(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紧缩,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教育由数量发展转向提高质量。,女王督学团,对普通教育质量展开了全面的专题调查,出版了各种专题督导报告;,年代后期,开始对地方教育局进行督导;,1980年以后教育督导扩展到除大学以外的整个教育事业。,1980年以后教育督导扩展到除大学以外的整个教育事业。,已经形成中央、地方两级合作。,中央设皇家督学团(督学:,Inspector,);,地方设立视导机构(视导员,:Advisor,)。,20,世纪,9,年代以来,1992,年,9,月成立的教育标准处负责中小学的督导工作,.,教育标准处独立于教育和就业部,是一个非政府政府部门。,“1992,年教育法”从以下方面根本改变了教育督导制度,:,从抽样督导到每校必督,;,将市场原则引进教育督导之中,提高督导效率,;,增加督导的法定权力,;,调整督导团队成员构成,督学范围扩大,教育标准处于,1993,年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外行督学的决定,每个进行教育督导的团体都必须有一位外行督学参加,;,首次制定内容详尽具体的督导大纲,规定了督导的标准、内容、方法、程序并向学校、社会和家长公开等,;,明确规定督导之后学校提出行动计划,;,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校给予特别关注,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被定为失败的学校,此类学校必须根据所提出的行动计划进行整改,如果没有改善,将会被关闭,.,特点,督导人员:官员、专家一体化;,工作具有专业性。,二、,法国,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国家。,教育督导的初创和巩固时期(,1802-1852,);,教育制度多元化、专业化发展和走向健全时期(,1852-二战结束,) ;,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调整期(,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1.教育督导的初创和巩固时期(1802-1852),1802年7月法国政府颁布法令:由天文学家德朗布雷、文学教授诺艾尔、数学教授德皮尔克斯为学业总督学。,1808年规定每个学区设学区督学,,1835-1840,教育部下令设省督学。,总督学,学区督学,省督学三级体系。,争论焦点,:,应该加强对学校的控制还是实行教育自由化,?,特点,督学学历层次高(期间有博士学位23.6%);,督学任务繁重(大量视察、撰写调查报告);,督察范围广(大学、中学、私立学校),内容多(内容校舍、工程、教员、学生、记录)。,2教育制度多元化、专业化发展和走向健全时期(,1852-二战结束,),一战前的新特点,;,二战前的新特点,;,1920年3月12日法国政府公布的有关教育督导的,一个法令,;,一战前的新特点,:,督导地位提高:部长提名,总统任免,待遇提高;,总督学人数增多;,在教育部内部设立独立督导机构;,督学队伍专业化倾向有所发展,学科分工,专业团体(外语、音乐);,总督导工作出现分工对学科督导与对其他督导分离。,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新特点,队伍扩大了;,专业分工发展了;,督导工作中对教职员的个人评估得到了加强和发展,但对教育机构总体评估有所削弱。,1920年3月12日法国政府第一次以,法令形式,明确规定中等教育总督导的两项任务:,对教员和管理人员个人工作的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总体考察。,总督学督察后向教育部长提交两份报告:,对学校教育教学总体情况的报告;,对教员和管理人员个人进行评估的报告;,3.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调整期,背景,主要事件,。,背景,二战结束后,为了迎接法国教育改革的挑战,法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合改革。,主要事件,1964年:产生地区教育督学;,1965年:设立国家教育行政总督导,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总督学统一在一起。,1968年:出现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督学进入课堂。(原因:权威认同);,1980年:将法国公共教育总督学改名为国家教育总督学,并组成若干专业小组;,1984年:加强对高等教育宏观调研,总督学试行向社会招聘。,1986年:地区教育督学开始在教师评估和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法国对教育督导的,共识,:,教育督导是教育机器中不可缺少的齿轮。,三、,德国,(,联邦德国简介,),1919年魏玛宪法第条:,“,所有的学校接受国家监督。学校监督由作为专家培养的专任公务员来实施。,”,1949年波恩基本法第7条:,学校监督由教育行政当局进行,包括三个方面:对教育活动的专业监督;对教师的勤务监督;对学校设置者的法律监督。,1969年,德国修改基本法,成立联邦教育部。,(从分权中获取一些权力)具有视导性质的机构:,联邦与州教育计划委员会;(1970),联邦职业培训委员会。等.,1973年劝告:学校监督与学校、督学与教师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强化学校监督的指导建议功能;,将实行指导建议职能和监控职能在人员上和组织上进行分离,劝告要求对学校教学方面的指导建议活动与监控任务分开进行;,对学校各方面的指导建议的实施在人员上从学校监督中分离出来。,督学权力行使是有条件的。,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的自由权。,德国教育督导系统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从1969年以后德国的下列努力:,为实现从多领域督导向单一学校专门督导的转化;,按照学校教学科目进行督导。,德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出现了新的动向(,督学,),2000年德国参加了由经合组织(,OECD),发起的,对32个国家学生的基础能力的测评,(PISA),,考核的只是阅读、数学、自然科学三门学科的情况。一向被认为教育质量较高的德国,在这次测评中,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远不如芬兰、日本等国家,整体水平在32个国家平均之下,这些情况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对策,认真分析原因、反思教育,提出了要在教育质量评价、教育制度方面进行改革的一系列设想。,四、,日本,背景,;,阶段划分,。,背景,1867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教育上采用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教育行政管理的赦令主义,以法的形式规定日本教育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教育内容、教育培养目标及管理方式。,需要执法者,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阶段划分,前期教育督导制度(,1872-二战结束,),现行教育督导制度(,二战以后,),前期教育督导制度,发端与完善,1872,年日本制定了学制令,把全国划分为8大学区,在各区设督学局,配备若干专职督学;,在文部省建立督学本局,统管全国督学事务。,1874:文部省颁布督学局制及事务章程,督学局下设大督学、中督学、小督学监督各大学区教育;,督学局下设大视学、中视学、小视学巡视各大学区;,各中学区下设学监,每名学监分管个小学区,变革中发展,1877:废除督学局,由书记官负责视察;,1879:取消学监,由学务委员会替代;,1885:政府改革成立内阁制度,文部卿改称文部大臣;,1886:文部大臣下设秘书官、书记官、参事官、视学官;,1890:,在各郡设视学(地方制度改革公布了府县制和郡制);,1899:,文部省颁布视学官及视学特别任命令(强调教育经验),1908:,文部省制定文部省视学官员及文部省视学委员会职务规程(7个区,分设教育视学官和普通教育视学官,),1913:,文部省改视学官为督学官;,1914:文部省规定督学视察的范围,:,教育行政、学校教育、学校卫生、学校管理、学事关系、职工工作。,现行教育督导,制度,背景:,二战后在美国的建议下,日本取消了地方视学制度,;,1948年教育委员会制度创立时始设指导主事。,以提供非权力性的专门指导建议为本,不得行使命令和监督。,中央集权蜕化为地方分权。,第三节,教育督导发展的趋势,一般,趋势,;,我国,实践,。,一、一般,趋势,“,四化,”,建设,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职能选择,改善其监督职能,强化、扩大其指导职能。,二、我国,实践,督学将成为今后我国督导工作任务选择的侧重点;,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教育督导发展战略与基本制度,研究,;,区域与学科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研究,;,教育督导评估理论,研究,;,教育督导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关于教育督导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12,月,27,日,.,(一)教育督导发展战略与基本制度研究,教育督导发展战略研究;,教育督导制度与国家行政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的研究;,教育督导体制与机构设置研究;,教育督导基本制度研究,督政:对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督教: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督校: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学科教学: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学科教学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督学任职资格、职务制度及专业化建设研究。,(,),(二)区域与学科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市、县两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市域、县域范围的研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幼儿园教育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特殊教育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小学校长任用与专业发展管理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与专业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区域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研究;,开展普通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三)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幼儿园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小学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初中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中等职业学校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民办学校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研究;,特殊教育学校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四)教育督导评估应用研究,省、市、县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评估研究;,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与“双高普九”的督导评估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研究;,中小学办学效益评价研究;,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五)教育督导评估若干理论研究,教育督导学研究,;,中外教育督导比较研究;,国外教育督导史研究;,中国教育督导史研究;,当代教育督导评估政策法规研究;,教育督导职能的重要性与局限性研究;,国内外教育督学资格与任用的比较研究;,国外教育认证与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比较研究。,(,),(六)教育督导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教育督导评估的模式创新研究;,督导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学校督导评估的“工具箱”研究;,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法研究;,督导评估信度与效度研究;,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认证方法论研究;,教育督导评估的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思考题,1.,推动教育督导制度演进的动力?,2.,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教育督导制度吗?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国家应该怎样对教育进行定位并保证既定教育得以实现?,3.,你认为我国教育督导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论证你的观点。,推动教育督导制度演进的可能动力,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教育督导实践中成熟有效的教育督导政策、措施。,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教育督导制度吗?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国家应该怎样对教育进行定位并保证既定教育得以实现?,芬兰的做法,已经废除了教育督导制度。,以学校的自我评价和外部专家评价代替;,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不排名不奖惩;,教育评价委员会独立于教育行政系统,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性评价。,芬兰的措施,No separate school inspectorate,Education providers are guided by legislation and the national core curricula (proficiency of teachers),Strong focus on self evaluation and external evalu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