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政治文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3907519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政治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七章政治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七章政治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政治文化,第一节 政治文化概述,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与发展,文化:,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文化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美国的社会学教科书:由大家共同享有的全部人类社会产品构成的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政治文化,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地提出的,并用政治文化一词来代替“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政治意识”,并界定某一民族和社会对于某一政治体系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提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概念出来后,立刻成为政治学领域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第一节 政治文化概述,一、政治文化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综观中外学者对政治文化的定义,有以下三种:,第一: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西方学者大多持这种态度。,第二: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它不仅包括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也包括意识形态中系统化了的旨在对政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或描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著名的前苏联学者尼,.,米,.,凯泽罗夫就这样认为,他说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政治思想。,第三:政治文化除了以上两种观念性的内容外,还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这些物化了的的形态。,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社会成员个人在长期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这一定义分如下几层意思:,第一:政治文化的主体,第二:政治文化的基础,第三:政治文化的对象:国家政治生活,第四:政治文化的内容:政治认识、感情、态度和政治思想、政治信念、政治评价标准,简言之,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2,、特征:,(,1,)政治文化具有特殊的社会结构性;,主流政治文化与亚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代表一个国家总体的价值观和心理倾向。,亚政治文化:不同阶层、种族和群体的政治价值倾向和政治心理,,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2,)政治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既受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制约,又会同以往的政治思想发生一定的继承关系。以往的政治思想不会随着新制度的建立而立即消失,它还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滞留在人们的观念领域,(,3,)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长期作用的结果,经过世代的积淀,它的形成是一个及其缓慢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轻易改变。,二、政治文化的内容,1,、政治心理:,定义:是政治主体对一定社会政治形象自发产生的感性的、非系统、非定型的主观反映,政治认知:直观和不自觉的,一种推理、判断、记忆和想象。,政治感情:一种内心体验,爱或憎、信或疑、认同或反对。,政治态度:一种精神状态和反应倾向,积极或是消极。,政治心理的特征主要是自发性、零散性和差异性,政治心理的划分:,一般两条标准,一个是主体标准,分为个体政治心理与群体政治心理,一个是历史发展的标准,非为传统政治心理和现代政治心理。,传统政治心理,以农业社会为背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人们对于政治系统的心理反映:等级观念、依附观念、狭隘、保守、封闭等等。,现代政治心理:,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发达,现代政治心理包括自由、平等的民主理念、较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开放意识、法治观念等。,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定的形式,是一定经济关系所制约的,反映某一阶级、阶层或社会团体根本利益的政治要求和政治见解,它集中表现为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政治理论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政治理想信念,对国家政治生活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定和追求;政治价值观:对国家政治生活包括政治团体、政治领袖、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即政治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三、政治文化的功能:,美国政治学家派伊认为,政治文化的作用,主要是赋予政治制度有以规则,给予个人行为以社会意义,是个人的政治行为按造一定的方式运行,使政治体系具有价值取向,保证政治体系具有某种统一性等等。,1,、指导和规范人们的各种政治行为,2,、影响政治体系。,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维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如秦始皇靠武力统一六国之后,首先就是开始统一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1),为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提供合法性的说明。制度说明与心理支持(合法性)。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确立(英国和美国不同的政治制度,两国政治文化的不同)。,(,2,)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和意识上的支持。政治文化在社会心理意识层面形成对制度的拥护、对秩序的珍惜、对困难的责任等等。,3,、制约政治发展。,首先从理论上给予政治发展意义的说明;其次在心理上引导人们拥护政治发展,并积极参与政治发展;第三,政治文化不仅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政治,而且有限度的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既动员人们参与,又规范人们参与,四、政治文化的类型,1,、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2,、狭隘型政治文化,(,亦或地域政治文化,),、顺从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根据社会成员在政治体系(如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地位以及对待政治体系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的不同进行的划分。,3,、传统型政治文化和现代型政治文化,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来划分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形态。以专制主义和等级思想观念为核心内容,社会长远缺乏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对政治领袖盲目崇拜,并带有浓厚的宗教信仰。,4,、精英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依据政治文化的主体不同而进行的划分。精英一词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雷托首先使用并使之成为社会科学的流行术语。,5,、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一、什么是政治社会化:,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一、什么社会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概念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在,1958,年发表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由赫伯特,海曼在,1959,年出版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加以论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辨证统一。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讲,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政治文化的传习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所谓传习,包含传播和学习两层意义。政治文化的传习,就是政治体系对于政治文化(准确地说是主导政治文化)的传播(包括教育),传播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文化(准确地说是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从而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情感、政治信仰等。,古今中外的很多政治思想家,都把教育看吃是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教育培训过程。对统治阶级而言是传播与教育,对个人来讲是学习与被教育。,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主要的媒介,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组织、工作场所、大众传播媒介(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所(重大的政治事件、政治体制的改革)都会对人们的政治意识产生影响。,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的变迁与发展,一、变迁,1,、政治文化发展视角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第一、上层政治文化的变化(主导政治文化的开放);第二、大众政治文化的开放,2,、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由情绪化逐步向理性化转变,3,、政治人格由盲目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4,、政治思维从二元对立向务实转变,5,、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与重建,缺失型:主要指一般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与政治理想,处于一种自在状态,虚伪型:这是指有的人口头和表面上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异端型:指一些人持与主流政治文化相对立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处于自在或隐藏状态。,6,、政治价值取向在个体与集体之间调适,二、现状,:,1,、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前者的力量已日趋削弱,现代性趋向日益明显。,2,、主流政治文化与非主流政治文化并存,3,、建设(刘伟),目前,我国政治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从传统社会相现代社会的转型,政治文化正经历着一个深刻的变化与发展中,为促进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建设,为维护政治稳定,无论从那一个角度出发,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建设。建设新型的政治文化体系,必须从内容和途径两方面去考虑。,(,1,)从内容上看,必须是时代性与继承性的结合;民族性与融合性的结合。,(,2,)从途径上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有赖于社会个方面的进步与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