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3884932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中小企业成长与城镇发展研究所,卫龙宝,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卫龙宝,提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提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理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理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理论,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1、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需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规划课题组研究预测,“十五”时期因城市扩张带动的轨道建设投资需求在2000亿元左右,带动的住房需求也在2000亿元以上,再加上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大;,2、,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属于短腿,究其原因是城市化滞后和工业化的分散布局,只有集聚才能使第三产业发展有着必要的外部条件。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1、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上的人口集聚也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据调查,青岛市周边城镇每百人所需三产服务的人数比农村多5个以上,按此推算,如果有2亿人口转入小城镇就可增加一千多万个就业岗位,几乎等于全国下岗职工的总数。另外,随着幼儿园、商店、娱乐设施的增加,也会缓解若干门类产品的销售矛盾,并创造创业机会。城市集聚创造的三产就业效应更大。,3、城市扩张拓展了更多的消费领域。城市扩大后人们对农业提供的需求不仅是物质上,而且还有精神方面的,如田园风光旅游,生态产品等。农民进入城市不仅物质生活方式改变和提高了,而且追求精神产品需求,跟风情结、追求时尚以及生活节奏快速等,也会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小城镇上的人口集聚也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据调查,青岛,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三种代表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其间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是集聚经济。当工业化进行时,城市也必然发展,这种发展主要是由外部经济效益、聚合经济效益、大市场的吸引力等功能所决定的(杨敬年)。,第二种观点认为工业化过程也就是城市化过程,而城市化过程又推动了工业化的过程,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郭克莎等),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类型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变动关系表现出不同特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三种代表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因,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阐释,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有关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钱纳里结构变革论,,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巴顿的聚集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阐释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有关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假定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因而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只要集中精力发展工业化,积累足够资本,不断扩大城市工业生产,就可以源源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工业、农业,乡村、城市劳动力转换与转移的均衡,实现两个目标:劳动力完成产业之间转移的同时,也完成了地域上的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 假定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因,钱纳里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观察发现,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市化可能表现为因果链条上的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以导致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的变化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平缓移动为结果。”同时他还指出有些国家或者地区工业化的超前和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生产及贸易格局有关。,钱纳里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观察发现 就业结构与城市,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首先假定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迁移者主要的决定因素是预期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因此即使城市当中存在失业,只要迁移者的预期收入大于农村收入,他依然会迁移。这就说明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中存在大量失业,但乡城人口流动并未停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城市的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机会严重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也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中存在大量非正规就业的原因。,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首先假定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18世纪后期受着当时出现的工业高潮所支配,在英国的北部,城市增加起来了,以前那里曾经是城市化最低的地区。”“原料的分布不均,地方气候的特点,高昂的运输费用促使工业集中在一些有利的地区。扩大工业劳动力需要有住房和其他的服务事业,这些只有在城市环境中才能提供。结果,工业城镇发展了,伴随着这种发展就要求进一步扩大商业和零售活动,也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增长的需要。”反过来城市化由于具有聚集经济效益又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巴顿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的经济学成因,即聚集经济效益,而对于具体的作用机制没有更多的阐述。,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 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5个阶段(辜胜阻),第一阶段为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19491957年),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发展;,第二阶段是“爆发性”的工业化所引起的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581960年),工业化、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发展水平上超高速发展;,第三阶段为工业调整时期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1 1965年),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第四阶段为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工业发展停滞,城市化水平继续下降;,第五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城市人口比重从106 上升到179,提高了73个百分点,同期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 提高了33个百分点。二者之间的偏差是极为明显的。,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5个阶段(辜胜阻)第一阶段为工业,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评价目前有三种论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世界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持这种观点的,是以世界大多数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者同等工业化水平的国家为参照系进行比较,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的差距。1952年初期城市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51个百分点,1978年,扩大为264个百分点,至1998年底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118个百分点。如果与钱纳里的世界标准模型比较,中国城市化水平之低显得更为突出(王小鲁、樊纲)。叶裕民以世界相近发展水平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参照系,得出1997年中国与相应人均,GDP,水平的高低收入国家相比,低124个百分点。有的是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率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相除,求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是:1952年为332,1978年扩大为420,1991年为294(夏恩君)。顾朝林等从工业、城市人口、总人口增长的比较,认为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杨波通过建立城市化国际模型,以世界平均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为标准,测算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在1998年已滞后175个百分点。,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评价目前有三种论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相反的观点认为滞后城市化是按城市人口统计的显性城市化,如果加上隐性城市化,则中国城市化滞后是站不住脚的。邓宇鹏认为中国的城市人口是按城市户口统计的,而工业生产的,GDP,有很大一部分是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农民生产的,与之相比国外不存在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打工的问题。如果从实际经济过程出发,应该把乡镇工业职工、外出打工者及他们相应的家庭人口也算人城市人口才比较合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全国3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有304 的人口实际上应为城市人口,只是没有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承认,就把它叫做隐性城市化率。因此中国实际的城市化率应是隐性城市化率加政府公开承认的城市化率,即为:3040+2992=6032,这一实际城市化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已经是超城市化了;但我国只承认户口城市化率的299,所以是隐性超城市化。,相反的观点认为滞后城市化是按城市人口统计的显性城市化,如果加,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过多偏离工业化的进程,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即产出结构工业化超前与就业结构非农化滞后的较大偏差。郭克莎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主要问题在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水平较低,而人口城市化与就业非农化是基本一致的,并不存在严重滞后问题。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观点,主要是以工业产值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的,由于我国的工业产值比重片面演进,以此来反映工业化水平并不恰当。“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指出“城市化严重滞后”论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忽视了不同年份的货币换算,忽视了世界发展的区域差异,忽视了我国工业化的偏差问题;“隐性超城市化”论将乡镇企业就业与所赡养人口列入城市人口,其实是混淆了就业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至于到城里就业6个月的农村劳动力及其赡养的人口,在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已基本上被归人了城市人口,即已包括在361的城市化率中,所以不存在超城市化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过多偏离工业化的进程,问题在,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与特征:,经济和谐: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祥和共存,环境和谐:永续利用,政治和谐:民主自由,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经济和谐角度看,,产业结构仍不够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很协调,相对于不断降低的农业,GDP,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仍然偏高,进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要素市场,特别是土地与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产业组织成长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从社会和谐角度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明显;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市民化进程存在明显偏差;二元社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收入和利益分配不尽合理,基尼系数偏高(0.47);群众正当权益,尤其是农民权益仍缺乏有效保障,社会阶层继续分化,稳定和谐的社会结构没有真正形成。,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从环境和谐角度看,,“成长的烦恼”几乎在各地蔓延。一是人多地少矛盾进一步加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闲置与短缺并存。二是能源供不应求矛盾激化。能源消耗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能源短缺现象已对居民生活和企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三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废水、废气排放量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不仅是发达国家标准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分别比过去有明显的增长。高增长背后的高代价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政治和谐角度看,,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还不够融洽;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基层民主化进程缓慢,仍处在探索阶段。,从环境和谐角度看,“成长的烦恼”几乎在各地蔓延。一是人多地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途径,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形成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相协调的经济结构;,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把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与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推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经济社会互促协调的发展格局;,统筹区域发展,把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结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浙江经验,品牌为纽带的区域块状经济,近来浙江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困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途径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把推进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