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要素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3877968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内分工、要素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产品内分工、要素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产品内分工、要素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licken Sie,um das Titelformat zu bearbeiten,Klicken Sie,um die Formate des Vorlagentextes zu bearbeiten,Zweite Ebene,Dritte Ebene,Vierte Ebene,Fnfte Ebene,Raff,Trade,Heterogeneity,Intermediation,*,产品内分工、要,素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高技术企业的证据,黄先海 杨高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引言,文献回顾,模型,基本假定,两国均衡,实证检验,计量模型,数据,结果讨论,稳健性检验,总结性评论,结构安排,引言,问题的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国,甚至在高技术产品领域也是如此(,OECD,BTD,,,2011,)。,中国从巨额的贸易获利很少,最典型的是广受热捧的苹果公司产品,,Iphone,和,Ipad,在中国大陆生产,但中国只能获得其中,2%,的劳动力投入和加工费,(Kraemer,et al.,,,2011),。,寻求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已迫在眉睫,但却要落实到企业的创新中才能实现。,引言,问题的提出,而企业的创新需要许多条件。有一种看法认为,要素成本的上升,将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因为依赖低廉的要素成本的竞争优势终究要或正在消失。,问题在于,这种倒逼型机制是否真的存在?已有研究尚未给出答案,有待进一步探索。,典型事实,要素价格在快速上升,尤其是劳动者工资。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在提升。,引言,图,1,中国工业企业相关价格指数:,1978-2010,注:,ARWI,为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PPIR,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DO,为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右轴,),。价格指数均以,1990,年为基期。,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相应数据整理。,引言,图,2,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统计:,2000-2010,注:,R&D,为,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1990,不变价格,),,,Patents,为有效发明专利数,(,百件,),,,R&D/MBR,为,R&D,经费内部支出主营业务收入,(%,,右轴,),。,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引言,对于广泛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中国企业而言,要素成本和创新是否存在相互关联性?,我们在,Long,Riezman and Soubeyran(2005),两国三部门的产品内分工框架中,(LRS,模型,),,引入差异性工资、企业研发和有成本的技术贸易,分析要素成本上升对技术创新的倒逼型影响机制。,以中国,2005-2007,年,26630,家高技术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对倒逼型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文献回顾,只有少部分有研究注意到要素成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如曹裕等(,2009,)、张杰等(,2011,),但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很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如,Subrahmanya(2005),Edwards,et al.,(2005),Forsman(2011),Kramer,et al.,(2011),etc.,也有一些研究关注贸易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如,Grossman and Helpman(1991),Onodera(2008),Esteve-Prez and Rodrguez(2009),etc.,新新贸易理论,中,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也可以看做是贸易和创新之间关系的体现(,Melitz,,,2003,;,Falvey,et al.,,,2004,;,Helpman,,,et al,.,,,2004,;,Yeaple,,,2005,),模型,假定,两国,D,(,发达国家,),和,G,(,发展中国家,),,两种产品,A,(,农产品、计价品,),和,I,(,工业品,),以及生产工业品所需的技术服务,T,,两种劳动力,Ls,(,技术劳动力,),和,Lu,(,非技术劳动力,),及其工资,Ws,和,Wu,。,为单位农产品,A,生产所需的非技术劳动力,是生产所需劳动力投入。,工业品,I,生产由连续的零部件,组合而成,的生产需要,1,单位的非技术劳动力和 单位的技术,T,.,是专业化技术服务,使用 单位的技术劳动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的技术研发投入为,r,,研发的产出函数为,模型,在对称性假设条件下,零部件 的价格为:,其中,P,是专业技术服,t,i,的价格。,两国均衡,设,且技术,T,的贸易存在冰山运输成本,,G,国零部件价格为:,这意味着两国生产的零部件在某一点上价格相同,:,可解得:,模型,即,专业化分工点,G,将在非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阶段 有比较优势,而,D,国在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阶段 有比较优势。,设两国的劳动者即为消费者,用反向求解法可得到均衡时两国企业的利润为:,模型,其中,R,为研发投入,通过利润最大化一阶,可得:,且有 ,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迫使他们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由此,我们得出以下命题:,在两国产品内分工的均衡条件下,,劳动力要素成本的上升,将迫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或提高分工地位和利润,,亦即要素成本对企业创新的倒逼型机制成立,。,实证检验,计量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有如下两个计量模型,:,其中,R&D,是研发投入,New,新产品,Cost,代表要素成本,,Profit,为企业利润,,Market,市场竞争结构,t-1,表示滞后一期(要素成本和其他变量主要影响下一期的研发投入和产出),X,是其他控制变量。,设立两个计量模型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有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而且这两个维度会因企业类型而异。,实证检验,变量,R&D,以研发投入与总产值之比衡量,New,新产品产值与总产值之比衡量,Cost,分别用平均工资和中间投入占增加值的比例衡量,Profits,以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衡量,Market,以改进的,赫芬达尔,赫希曼,(MHHI),指数衡量,即行业中其余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该指数越大,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激烈,:,实证检验,其他控制变量包括:,产品内分工参与度,(,IPS,),,以出口占总产出的比例衡量,企业规模,(,Scale,),,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将从业人员数大于,2000,人、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以及资产总额大于,4,亿元的作为大企业,将其值取,1,,其余取,0,企业性质,(Stateown),,对国有企业取,1,,其余取,0,以及,Cost,、,Profits,、,Market,等变量的当期值,实证检验,数据,采用高技术企业层面的数据对倒逼型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根据,Hummles,et al,.(2001),对产品内分工模式的研究,,高技术产品更可能采用产品内分工方式进行国际协作生产,,因为标准化程度高。,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较高,且出口倾向和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比例都很高(加工贸易)。,OECD,的数据显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2008,年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高技术产业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依赖程度很高。高技术产业自身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征,决定了其发展主要依靠研发和创新来推动。,实证检验,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年度调查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整理公布格式,”,中高技术产业来筛选高技术企业。,剔除的样本:,重要财务指标有遗漏、为零或为负的等,以及研发投入或新产品产值记录为负或一直为零的。最终得到,26630,个企业的,2005-200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STATA 12.0,中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法进行估计,包括总体数据、分企业类型、分企业所在地以及细分行业的估计。,实证检验,表,1,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出,企业,数,(,个,),产值占比,(%),出口倾向,(%),R&D,企业占比,(%),平均,R&D,强度,(%),新产品企业占比,(%),新产品产值占比,(%),总体,50351,100,57.0,28.9,1.9,20.3,50.6,国企,2579,4.9,17.7,50.3,2.9,37.7,50.0,集体,1627,2.2,2.2,20.8,7.8,17.3,19.8,民企,20560,10.1,15.2,27.7,3.1,19.9,47.2,外企,7627,42.8,75.4,19.5,1.1,12.8,63.1,港澳台,5630,12.6,71.5,16.7,1.3,8.8,57.2,合资,6873,21.1,54.3,33.8,1.5,22.4,66.5,东部,37426,82.9,60.5,28.4,2.2,10.1,62.0,中部,5886,12.0,44.4,29.2,0.8,22.7,55.4,西部,7040,5.1,42.0,31.1,1.5,20.6,45.7,M,11955,10.5,10.5,34.6,1.6,21.7,29.3,AS,392,1.8,13.3,56.4,1.5,43.1,59.4,EC,24362,51.2,59.1,23.4,2.4,17.4,63.6,CO,3683,30.9,77.3,29.0,1.0,17.8,71.7,MM,9960,5.6,28.2,34.2,2.7,25.3,49.1,Empirical Test,结果讨论,总体来看,在逐步控制了企业的规模、企业类型及产品内分工参与度,以及当期的利润、要素成本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后,要素成本的上升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R&D,),的弹性显著为负,而两者对创新产出,(,New,),的弹性则显著为正。,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几乎和前文理论模型的预期相悖。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在中国的外资及合资高技术企业产值占了总体的,60%,以上,其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内资的国有和民营企业,而新产品占比却又异常高,这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所在。,Empirical Test,表,2,总体数据估计结果,Variables,Ln(R&D),Ln(New),Ln(R&D),Ln(New),Ln(R&D),Ln(New),Ln(Cost,t-1,),-0.005,*,(0.001),0.006,(0.007),-0.034,*,(0.0090,0.139,*,(0.023),-0.033,*,(0.008),0.232,*,(0.083),Ln(Wage,t-1,),-0.004,*,(0.000),0.010,*,(0.001),-0.044,*,(0.009),0.135,*,(0.025),-0.020,*,(0.008),0.349,*,(0.1350,Ln(Profit,t-1,),0.014,*,(0.000),0.027,*,(0.001),0.068,*,(0.021),0.282,*,(0.039),0.281,*,(0.071),0.314,*,(0.093),Ln(Market,t-1,),0.002,*,(0.000),0.011,*,(0.001),0.009,*,(0.001),0.022,*,(0.009),-0.002,(0.001),0.070,*,(0.025),Ln(R&D,t-1,),0.278,*,(0.003),0.163,*,(0.041),0.356,*,(0.044),Ln(New,t-1,),0.621,*,(0.008),0.599,*,(0.021),0.779,*,(0.085),Ln(IPS),-0.329,*,(0.105),-1.219,*,(0.227),-,-1.629,(0.480),Scale,-0.186,(0.140),-,-,-,Stateown,-,0.366,(0.351),-,-,Obs,26630,26630,26630,26630,26630,26630,实证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