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作品,简介,用燕歌行曲调写边塞题材,高适是第一个,。开元,十五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他又到了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开元二十一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守卫边疆,初有战功。但开元二十四年,张守珪派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等人假托张守珪的命令,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有感于这两次战败,写下此篇燕歌行。,诗歌,赏析,1.,叙述完整,一线串珠。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时间顺序,以战士的视角具体叙述了唐军将士集结、出发、行军、战斗、失败的经历。中间虽然融入抒情和描写的诗句,但事情的过程写来有条不紊。从出师,(,扌从金伐鼓下榆关,),到战败,(,孤城落日斗兵稀,),再到被围,(,力尽关山未解围,),最后写了死斗,(,相看白刃血纷纷,),线索清晰,眉目清楚。,2.,对比鲜明,深化主题。一是出征的阵势和战争的结局形成对比。出征时踌躇满志,最后却惨败而归,真实地展示时代和战争的真相。二是将军和士卒的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深层次地提示了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三是征人和思妇的对比。征人长期不得返乡,思妇独守闺房,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心灵创伤。,3.,深沉强烈,悲壮豪迈。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既有对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既有对战士浴血奋战的颂扬,也有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诗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写出战争残酷的一面。诗人怀着赞扬的感情来歌颂将士。诗歌整体上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自主检测,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2),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是,“,”,。,(3),燕歌行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军的对比句是,“,”,。,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阅读练习,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八句写出征。先交代唐军出征的原因及出征时将士们士气旺盛、斗志昂扬,后描写唐军出征途中声势浩大,军容整肃,为失利时的狼狈情景作反衬。,B.,九到十六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的场面。前四句写战斗开始敌人来势凶猛,后四句说伤亡惨重,“,斗兵稀,”,突出强调战斗的惨烈,“,解围,”,点出了增援的成功。,C.,最后四句写死斗的结局,突出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后两句借思念李将军,对当时那些昏聩的将帅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D.,诗的主旨是歌颂士兵们慷慨赴边的报国热情,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同时对士兵们的不幸遭遇、痛苦的心情表达了深厚的同情。,答案,:,B,解析,:,B,项,“,解围,”,点出了增援的失败。,3.,任选角度赏析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参考答案,:,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作品,简介,这首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善弹箜篌。箜篌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状多种多样,李凭这里弹的是二十三弦的竖式箜篌。,诗歌,赏析,1.,妙用通感,具体可感。,“,芙蓉泣露,”,用露水滚动、滑落的视觉形象来比喻乐声悲切,形象直观,新颖别致。,“,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好比灿烂的笑靥的形象感,听觉与视觉兼具,具体可感,美不胜收。,“,十二门前融冷光,”,听觉与视觉、触觉相融,人们陶醉在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至于连深秋时节的寒冷也感觉不到了。,2.,侧面描写,巧作烘托。最后八句,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述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先写人间近处,长安城由于箜篌声而沉浸在寒光之中,;,再写远上高天,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这种侧面烘托与前面的正面描写相结合,有力地渲染出乐曲的美妙。,3.,用字传神,境界全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颓,”,字与,“,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张,”,字有饱满的感觉,“,颓,”,字写浮云,表现乐曲的高妙动人,连云都被吸引。,“,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个,“,逗,”,字,运用拟人手法,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石破天惊,”,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瘦蛟,”,皆无力者也,老鱼兴奋地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用,“,老,”,和,“,瘦,”,来修饰,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更能突出箜篌声音的魅力。,自主检测,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2),李凭箜篌引中,“,”,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李凭箜篌引中,诗人化用吴刚伐桂和玉兔寒宫两个典故侧面写出乐声的动人效果的句子,是,“,”,。,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阅读练习,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没有依次交代人物、时间、地点,而是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B.,第五、六句分别,“,以声,”“,以形,”,写声,“,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C.,第七、八句到篇终,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扩大了诗的意境,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结尾两句用吴刚、玉兔静止的动作,进一步烘托了乐声的效果。,D.,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想象奇特,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借助诗人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构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答案,:,D,解析,:,D,项,诗歌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3.,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参考答案,:,(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绘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的手法。,(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品,简介,李商隐从小天资聪颖,文思敏锐,二十岁出头就考中进士。后来因陷入,“,牛李党争,”,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约作于作者晚年。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有人认为这是爱国之篇,有人认为这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有人认为这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有人认为这是抒写思念侍儿之笔。,诗歌,赏析,1.,妙用典故,意境朦胧。诗歌大量运用典故,侧重,表,现,一种情绪氛围。,“,庄周梦蝶,”,使人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迷惘感,;“,杜鹃啼血,”,用那种死生变化所引起的哀怨情绪来表达一种悲恸之感,;“,鲛人泣珠,”,传达的是纯洁透明的伤感之情,;“,良玉生烟,”,则是朦朦胧胧的伤感之情。蝴蝶、杜鹃、明月、珍珠、暖日、良玉,这些意象带有多义性、神秘性和不确定性,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迷惘、悲恸、伤感、恍惚的情绪氛围,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构思新奇,语言清丽。开头以锦瑟起兴,一弦一柱,诉说美好的青春,其思念的殷切和缠绵尽在其中。中间两联,写出了回顾往事时的凄楚、迷离和向往等复杂的心态。结尾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构思之精巧。诗歌语言清丽。例如首联,“,无端,”“,一弦一柱,”,等语明白如话,但音调凄婉悲怨。中间两联每一句都有清晰的画面,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氛和丰富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自主检测,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迷茫、沉痛追怀的两句,是,“,”,。,(2),锦瑟中的,“,”,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阅读练习,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醒来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思。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B.“,望帝春心托杜鹃,”,周朝末年蜀国君主杜宇,国亡身死,魂化杜鹃,啼声凄婉。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鹃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D.“,蓝田日暖玉生烟,”,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此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答案,:,A,解析,:,“,迷,”,不是,“,痴迷,”,的意思,而是说,“,迷惑,分不清,”,。庄周在梦里见到了蝴蝶,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分析有误,应该是表达了美好梦境破灭后的伤感之情。,3.,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如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写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玉生烟,”,又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但又不能把握和亲近的理想景色。,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品,简介,这首诗是诗人在淳熙十三年,(1186),居家乡会稽时所作。当时诗人被黜,罢官闲居了,6,年。悲愤失望中想到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到世事多艰,报效祖国的理想眼看就要化为泡影,于是诗人写下此诗,表达愤郁之情。,诗歌,赏析,1.,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回首年轻时的,情,感,状态,是实写,;,下句,“,气如山,”,是以实写虚,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是联想,属于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眼前现实,属于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拓展了诗歌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