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中医辨证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739636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后发热中医辨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术后发热中医辨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术后发热中医辨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术后发热,发热是一个症状,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高于38。一般来说,术后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种。感染性发热一般由术中不洁,术后调护失慎所致,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寒战;非感染性发热主要与外科手术的炎性反应、血肿吸收、内植物等因素有关,属于中医的内伤发热范畴,主要机理是由术后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一般表现为起病缓慢,发热时间较长,为中低热,有的还自觉发热,但体温不高,治疗颇为棘手,近两年来我科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各种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满意。,骨科术后常见发热原因,非感染性发热为主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氟烷,或安氟醚,),引起的肝中毒等。,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1,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2,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3,常伴有贫血。,中医学病因病机:,内伤发热主要由劳倦、饮食、情志等因素而引起,少数始为外感,久则导致脏腑亏虚而引起。其共同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过度劳累、饮食失调致脾胃气虚,气虚而虚阳外越、或气虚而阴火上冲;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生血,或因失血过多致营血亏虚,血属阴,阴血不足以敛阳而发热;素体阴虚,热病日久伤阴,或误用、过用燥药致阴精亏虚,阳亢乘阴而发热;寒证日久或脾肾阳虚,火不归元,虚阳外越而发热;外感热病,正虚邪恋,邪留半表半里,正邪相争而发热;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久则郁而化热;,情志郁结,恼怒过度致气郁化火,肝火炽盛发热;情志、劳倦、外伤、出血致瘀血产生,阻滞经络而发热,亦有疮毒内炽,郁而发热,或湿热蕴而生毒,聚而不散,发为瘰疬、症瘕等。,以上病因病机中,气、血、阴、阳诸虚所致均属虚证,而邪留半表半里、气郁、血瘀、湿滞、疮毒等属实证。部分患者可由两种病机同时引起发病,或互相转化。,辨证治疗,根据发热的病机治疗,是治疗内伤发热的根本原则。对于治疗有几点注意事项,虽然内伤发热各型间病因病机不同,但其间常互相关联,可互相转化,或互相夹杂。如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可发展为阳虚发热,症状由头晕乏力,倦怠气短,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发展为畏寒肢冷,倦怠嗜卧,腰膝酸软,五更泻泄或完谷不化,治疗初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后加以温补肾阳;气郁发热,热邪伤阴耗津,则兼见阴虚的表现,症状可见发热,胸胁胀痛,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治疗上不仅要疏肝清热,并要滋阴壮水,因此治疗中不能生搬硬套,拘泥一法,必须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处理病情。,常见证型,1.气血两虚型。方药:选用人参养荣汤加味。党参12g、黄芪12g、白术9g、茯苓15g、当归15g、白芍12g、熟地12g、远志9g、五味子9g、陈皮9g、桂圆肉9g、酸枣仁15g、生姜3片、大枣5枚。慢性失血可加三七粉3g、仙鹤草20g、茜草9g、棕榈炭9g;发热重可加银柴胡9g、白薇9g;血虚重可加枸杞子12g、何首乌15g,对伴有乏力气短,食少便溏,也可选用八珍汤加味。党参12g、茯苓12g、白术12g、炙甘草6g、黄芪12g、当归12g、川芎9g、白芍15g、熟地黄20g、阿胶12g、生姜3片、大枣5枚,随症加减。,2.阴虚发热型。方药:秦艽鳖甲汤。秦艽12g、鳖甲15g、地骨皮12g、柴胡9g、青蒿9g、当归12g、知母9g、乌梅9g。盗汗重去青蒿,加煅牡蛎20g、浮小麦20g、五味子9g;失眠加酸枣仁20g、柏子仁12g、合欢花12g;发热重加银柴胡12g、知母12g、胡黄连9g;阴虚重可加玄参12g、炙首乌12g、生地12g;干咳、痰少、声嘶、咳血可加麦冬12g、五味子9g、杏仁12g、桔梗12g、百合15g、枇杷叶12g;大便干结加玄参12g、麦冬12g、生地12g。眩晕,肌肉动,可加用白芍20g、熟地12g。,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9g,每日3次。大补阴丸,每次6g,每日23次。或左归丸,每 次9g,每日2次。,3.瘀血内阻型,治以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6g、赤芍9g、牛膝9g、桔梗6g、柴胡3g、枳壳6g。热重加丹皮9g、白薇9g,瘀重可将红花改藏红花3g,加地龙12g。若见痛有定处,病程长可试用当归12g、红花9g、桃仁9g、柴胡15g、山甲珠9g、桔梗9g、浙贝9g、白芥子9g、川棟子9、白薇9g。,中成药:大黄蛰虫丸,每次6g,每日3次。或血府逐瘀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临床上如体温不超过38,可不予处理。高于,病人感到不适时,可予以,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汗出热退,但过后热势又起,病程长且容易反复,持续发热需加强抗生素预防治疗的时间与级别。我科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术后发热,不但减轻患者术后发热、恶寒的全身不适症状,而且降低了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及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强度。,临床应用举例,阴虚发热型:患者崔振国,男,69岁,主因“腰椎术后年,再发腰痛伴左小腿麻木3个月”于2017年6月7日入院。术前诊断: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骨性关节炎,心律失常。完善相关检查,于2017年6月9日在手术室全麻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取出术”。患者术后发热、恶寒,T:38,夜间明显。,查:舌红,苔白,脉弦,辨证为发热,证属阴虚发热,治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柴胡18 黄芩10 党参15 半夏10,枳实10 生大黄6 桃仁10 桂枝10,防风10 赤芍10 葛根30 生姜10,大枣10 甘草6,配合抗生素使用2日后,患者热退,无其他不适。,气血两虚型:患者刘淑英,女,67岁,主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2年”于2017年5月17日入院。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性关节炎,双膝骨性关节炎。完善相关检查,于2017年5月19日在手术室全麻下行“腰椎后路,L4S1椎间盘摘除,cage植入,L3S1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发热、恶寒,体温达:,不喜饮食,舌红,苔白,脉弦,辨病为发热,证属气血两虚,治以补益气血,清热凉血,健脾益胃,,予中药颗粒,方药如下,生石膏15 生姜10 大枣10 柴胡24,半夏10 黄芩10 太子参10 天花粉15,茵陈10 预知子10 白术15 枳实10,山楂10 神曲10 麦芽10 甘草6,桃仁10,配合抗生素使用3日后,患者热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