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营养技师营养卫生ppt课件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43733360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37.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营养技师营养卫生ppt课件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注册营养技师营养卫生ppt课件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注册营养技师营养卫生ppt课件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8/4/27,#,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何更生,复旦大学,王舒然 吉林医药学院,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目录,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01,02,03,04,05,重点难点,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区别、食品污染的分类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性质、毒性及预防措施,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原因和条件、主要鉴定指标,食品的化学性污染的特点,食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其危害,有毒金属毒作用特点及预防措施,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a,)芘、杂环胺的毒性、食物污染来源及其预防措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的成分,水分:游离水;结合水;,水分活度,,A,w,。,营养成分: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抑菌成分:防腐保鲜作用。,(二)食品的理化性质,pH,:大多数细菌在,pH,为,7.0,左右生长最好。,渗透压:低渗;高渗。,生物结构:外观完好无损的食品可放置较长时间。,一、,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三)环境因素,温度:嗜冷;嗜温;嗜热。,氧气:需氧型;厌氧型;兼氧型。,湿度:对食品,A,w,和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长有较大的影响。,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一)常见的食品细菌,(二)食品中的细菌菌相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1.,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2.,细菌菌相的食品卫生学意义,;,决定了食品在细菌作用下发生腐败变质的程度与特征;,可根据食品的理化性质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预测;,检验食品细菌菌相可对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及特征进行估计。,二、,食品的细菌污染,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三)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卫生学意义,1.,食品中菌落总数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内,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表示。,二、,食品的细菌污染,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菌落总数,卫生学意义:,作为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标志;,可用于预测食品耐保藏性。,二、,食品的细菌污染,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2.,大肠菌群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aximum probable number,,,MPN,),卫生学意义:,作为食品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二、,食品的细菌污染,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真菌与真菌毒素概述,1.,真菌和真菌毒素的定义,真菌:一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具有细胞壁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毒素:指真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的代谢产物。,2.,真菌产毒的特点:,真菌产毒只限于少数的产毒真菌;,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有可变性和易变性;,产毒菌种产生真菌毒素不具有严格的专一性;,产毒真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3.,真菌产毒的条件:基质;水分;湿度;温度;通风情况。,4.,主要产毒真菌及主要真菌毒素,主要产毒真菌,主要真菌毒素,5.,真菌污染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污染食品造成损失;,人畜进食被其污染的粮食和饲料可导致真菌毒素中毒。,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二),黄曲霉毒素,1.,化学结构及性质,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几种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式,B1 B2 G1,G2 M1 M2,3.,产毒条件和对食品的污染,产毒条件:,25,33,,,A,w,0.93,0.98,,产毒迟滞,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玉米、花生、棉籽油,4.,毒性,急性毒性:肝损伤;急性中毒,慢性毒性:生长障碍;肝脏亚急性或慢性损伤,致癌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主要引起肝癌,5.,预防措施:食物防霉;去除毒素;制定食品中,AF,限量标准。,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2.,代谢途径与代谢产物,(三)镰刀菌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细胞毒性;免疫抑制;致畸作用。,玉米赤霉烯酮,:生殖系统毒性;免疫毒性。,丁烯酸内酯,:烂蹄病。,伏马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慢性肾脏毒性;致癌作用。,预防措施:防霉去毒;加强检测;制定食品中限量标准。,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四)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急性毒性很强,靶器官主要为肾脏和肝脏;胚胎毒性和致畸性;肾脏致癌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类、豆类及其制品烘陪咖啡和咖喱中,OTA 5.0 g/kg,(五)展青霉素,毒性,:急性中毒;致畸作用,预防措施:防霉;制定限量标准:,50 ,g/kg,。,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六)其它真菌毒素,1.,杂色曲霉毒素,急性毒性:肝、肾坏死,致癌性,2.,黄变米毒素,肝脏毒性(岛青霉产生的黄天精、环氯肽),神经毒性(黄绿青霉毒素),肾脏毒性(橘青霉素),三、,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1.,食品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指食品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的过程。,2.,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微生物,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食品中酶;食品营养成分和水分;食品的理化性质;食物的状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氧气、阳光(紫外线)的照射等,四、,食品的腐败变质,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1.,蛋白质的分解:蛋白酶和肽链内切酶,2.,脂肪的酸败:水解与氧化,3.,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食品酸度升高,3.,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1.,感官鉴定:视觉;嗅觉;触觉;味觉,2.,物理指标,四、,食品的腐败变质,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3.,化学鉴定:,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鱼、肉类蛋白腐败鉴定的化学指标,三甲胺:测定鱼、虾等水产品的新鲜程度,组胺:达到,200 mg/100g,可引起人类过敏性食物中毒,K,值:鉴定鱼类早期腐败,,K,40,,有腐败迹象,pH,:腐败开始时略微降低,随后上升,过氧化值和酸价:脂肪酸败早期指标,4.,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四、,食品的腐败变质,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四)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与处理原则,1.,卫生学意义:,食品腐败变质使感官性状发生改变;,食品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可能存在致病菌和产毒真菌,引起人体不良反应。,2.,处理原则:,及时准确鉴定,严加控制,以确保人体健康为原则,其次考虑具体情况。,四、,食品的腐败变质,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的化学保藏,1.,盐腌法和糖渍法:提高渗透压,2.,酸渍法:,pH4.5,3.,防腐剂保藏,防腐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抗氧化剂:防止油脂酸败,(二),食品的低温保藏,1.,冷藏:不冻结状态下的低温储藏,,1,10,2.,冷冻保藏:,18,以下,较长期保藏,五、,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三)食品的加热杀菌保藏,1.,常压杀菌:,100,及以下,常用于液态食物消毒,2.,加压杀菌:,100,121,,绝对压力,0.2 Mpa,,常用于罐头食品杀菌,3.,超高温瞬时杀菌:封闭的系统中加热到,120,以上,持续几秒钟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用于热处理敏感的食品,4.,微波杀菌:快速、节能、对食品的品质影响很小,(四)食品的干燥脱水保藏:水分,五价砷,无机砷,有机砷,原浆毒,与蛋白质结合能力强,蓄积:肝、肾、脾、肺、皮肤、毛发、指甲、骨骼等,急性砷中毒:砒霜,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二、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症候群、皮肤色素异常、手掌和足底皮肤过度角化,三致作用:致突变、致畸、致癌,常用指标:发砷和指甲砷,食品中砷的允许限量标准,2010,年,FAO/WHO,确定无机砷的基准剂量下置信限的范围为,0.30.8,g,/(kg bw),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二、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一),结构,N-,亚硝胺,特殊条件下,形成生物毒性更大的中间代谢产物或者被降解。,间接致癌物,N-,亚硝酰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甚至在近中性环境下)均不稳定,直接致癌物,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酰胺的基本结构,N-,亚硝胺的基本结构,(二),食物的污染来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植物性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动物性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环境和食品中的胺类,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体内合成,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急性毒性,对称性烷基亚硝胺,碳链越长,急性毒性越低,主要靶器官:肝脏,(三)毒性,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LD,50,(,mg/kg,),N,-,亚硝基化合物,LD,50,(,mg/kg,),甲基苄基亚硝胺,18,二丁基亚硝胺,1200,二甲基亚硝胺,27,41,二戊基亚硝胺,1750,二乙基亚硝胺,216,二乙醇,亚硝胺,7500,二丙基亚硝胺,480,吡咯烷亚硝胺,900,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雄性大鼠,经口),致癌作用,具有器官特异性,多种途径摄入均可诱发肿瘤,不同接触剂量均有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3.,毒性,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防止食物被微生物污染,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施用钼肥,阻断亚硝基化反应,制定食品中允许量标准并加强监测,4.,预防措施,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一),苯并(,a,)芘的结构与理化特性,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四、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1.,经肝脏代谢,2.,急性毒性:血液系统,(,3,)胚胎毒、致畸和生殖毒性,(,4,)致癌性,(,5,)间接致突变物,(二)食物的污染来源,(三)体内代谢和毒性,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四、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1.,防止污染,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环境,B(a)P,的污染;,改进燃烧过程,避免使食品直接接触炭火或直接接触烟;,不在柏油路上晾晒粮食和油料种子,以防沥青玷污。,2.,去毒:吸附法,3.,制定食品中限量标准:,粮食和熏烤肉,5,g/kg,植物油,10,g/kg,(四)预防措施,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四、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五、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氨基咪唑氮杂芳烃(,AIAs,)类杂环胺,氨基咔啉类,类杂环胺,(一),结构与理化特性,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1.,烹调方式:加热温度;烹调时间;食品水分。,2.,食物成分,在烹调温度、时间和水分相同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杂环胺较多;,美拉德反应;,正常烹调食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杂环胺。,(二),食物的,污染来源,五、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1.,代谢器官:肝脏,2.,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3.,机体解毒能力与代谢活化的相对强度,4.,心肌毒性(,IQ,,,PhIP,),(三)体内代谢与毒性,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1.,改变不良的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2.,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3.,加强监测,(四)预防措施,五、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一),分类与结构,1.,氯丙醇,分为,一氯代产物:,3-,氯,-1,2-,丙二醇(,3-MCPD,)、,2-,氯,-1,3-,丙二醇(,2-MCPD,),二氯代产物:,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一氯代产物,二氯代产物,六、氯丙醇及其脂的污染及其预防,2.,氯丙醇酯,是,3-MCPD,、,2-MCPD,、,1,3-DCP,、,2,3-DCP,与脂肪酸的酯化产物,包括单酯和双酯。,单酯,双酯,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六、氯丙醇及其脂的污染及其预防,(二),食物的污染来源,常见食用油中,3-MCPD,酯和,2-MCPD,酯的含量(,mg/kg,),品种,样品数,3-MCPD,酯,2-MCPD,酯,平均值,范围,平均值,范围,大豆油,12,0.838,0.185,4.010,0.136,0.110,0.908,花生油,8,3.040,0.127,5.260,1.070,0.593,2.340,菜籽油,15,0.581,0.156,1.200,0.032,0.103,0.106,芝麻油,13,1.280,0.215,4.140,0.410,0.126,1.430,茶籽油,11,3.530,0.466,6.160,0.930,0.517,1.900,棕榈油,7,4.270,0.789,6.750,1.150,0.194,1.920,玉米油,7,1.940,1.060,2.820,0.342,0.106,0.584,米糠油,4,2.840,2.150,4.150,1.220,0.996,1.720,橄榄油,10,0.154,0.104,0.984,0.032,0.141,0.790,3-MCPD,酯含量较高的依次是棕榈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2-MCPD,酯含量较高的依次是米糠油、棕榈油、花生油、茶籽油;,1,,,3-DCP,酯和,2,,,3-DCP,酯均未检出,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六、氯丙醇及其脂的污染及其预防,脱臭温度(),脱臭时间(,min,),3-MCPD,酯的含量(,mg/kg,),180,20,0.4,210,20,0.580.11,240,20,1.070.02,270,20,1.940.03,240,40,1.030.01,240,60,1.430.13,脱臭条件对菜籽油中,3-MCPD,酯生成的影响,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六、氯丙醇及其脂的污染及其预防,1.,3-MCPD酯,模拟人体肠道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3-MCPD,单酯生成,3-MCPD,快,,3-MCPD,双酯释放出,3-MCPD,的速度较慢。,2.,3-MCPD,在,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器官,并可通过血,-,睾屏障和血,-,脑屏障。 可与谷胱甘肽结合形成硫醚氨酸而部分解毒,但主要被氧化为,-,氯乳酸,并进一步分解成,CO,2,和草酸。 可形成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环氧化合物。尿,-,氯乳酸可作为,3-MCPD,暴露的生物标志物。,(三)体内代谢,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六、氯丙醇及其脂的污染及其预防,(四)毒性,1.,一般毒性:中等毒;损伤氧化系统;,3-MCPD,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脏;,1,3-DCP,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同时也对肾脏造成损伤。,2. 生殖毒性:使精子数量减少、活性降低,使睾丸和附睾重量减轻。,3. 神经毒性:脑干对称性损伤。,4. 遗传毒性:1,3-DCP可损伤DNA,有致突变作用和遗传毒性。,5. 致癌性:在高剂量时,3-MCPD与一些器官良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有关,1,3-DCP有致癌作用,靶组织为肝脏、肾脏、口腔上皮、舌及甲状腺。,(五)预防措施,1.,改进生产工艺:优化油脂脱臭条件。,2.,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按照GMP和产品标准生产配制酱油。,3.,加强监测:加强,3,-MCPD监测。,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六、氯丙醇及其脂的污染及其预防,(一),结构与理化特性,丙烯酰胺(,AA,)的化学结构,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七、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预防,(二)膳食中AA的来源,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g/kg,JECFA,2002004),食品品种,样品数,均值,最大值,食品品种,样品数,均值,最大值,谷类,3304,343,7834,炸薯片,874,752,4080,水产品,52,25,233,炸薯条,1097,334,5312,肉类,138,19,313,冻薯片,42,110,750,乳类,62,5.8,36,咖啡、茶,469,509,7300,坚果类,81,84,1925,咖啡,(,煮,),93,13,116,豆类,44,51,320,咖啡,(,烤、磨、未煮,),205,288,1291,根茎类,2068,477,5312,咖啡提取物,20,1100,4948,土豆,(,煮,),33,16,69,咖啡,(,去咖啡因,),26,668,5399,土豆,(,烤,),22,169,1270,可可制品,23,220,909,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七、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预防,经口给予大鼠0.1 mg/kg的AA,吸收率为2348。,体内的AA以血液中水平为最高,可通过胎盘和乳汁进入胎儿及婴儿体内。,AA和GA和血红蛋白生成AA-Hb和GA-Hb。,AA-Hb和GA-Hb可作为人群AA暴露的生物标志物。,人体内的AA约90生成AA-谷胱甘肽结合物,再降解成AAMA;10%左右转变成为环氧丙酰胺(GA),GA降解生成GAMA和异-GAMA;少量以原型经尿排出。,AA,-Hb,和GA,-Hb,也可作为评价人体暴露于AA的生物标志物。,(三)体内代谢,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七、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预防,AA在生物体内的毒性主要是其代谢产物GA引起。,一般毒性:中等毒性。亚急性或急性中毒以精神症状及脑障碍为主,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中毒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神经毒性:引起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且对末梢神经的毒害最为严重。,生殖毒性:可使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畸形率增加、到达子宫腔的时间延长,生育能力下降,。,遗传毒性:体内和体外实验均显示,可致突变,,GA是主要的致突变物质,。,致癌性:,可使大鼠的多种组织器官发生肿瘤,诱发小鼠发生肺腺瘤和皮肤癌。,(四)毒性,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七、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预防,注意烹调方法:在煎、炸、烘、烤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提倡采用蒸、煮、煨等烹饪方法。,探索降低食品中AA含量的方法和途径:改变食品的加工工艺和条件。,减少AA的摄入:少吃油炸、焙烤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降低AA的毒性,:抑制AA向GA转化;抑制GA对DNA的破坏、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建立标准,加强监测,:,列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进行人群暴露水平评估,。,(五)预防措施,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七、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预防,(一),安全要求,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物质迁移到食品中的量不应危害人体健康。,(二),安全监督管理,新品种的审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的管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生产许可,进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督管理,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八、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污染及其预防,(三)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和制品及其卫生问题,1.,主要卫生问题,2.,主要技术要求(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3.,常用塑料及其卫生问题,(四)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及其卫生问题,1.,主要卫生问题(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添加剂),2.,主要技术要求(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添加剂),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八、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污染及其预防,(五)食品接触用涂料和涂层及其卫生问题,1.,主要卫生问题(非高温成膜涂料、,高温固化成膜涂料),2.,主要技术要求,(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对常用涂料及涂层使用的特殊限制,),(六)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1.,主要卫生问题,2.,主要技术要求,(原料要求、,特殊使用要求,、,标签标识,),第二节 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八、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污染及其预防,(七)食品接触用纸、纸板及纸制品,1.,主要卫生问题,2.,主要技术要求(,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八)陶瓷制品,1.,主要卫生问题,2.,主要技术要求,(九)玻璃制品,1.,主要卫生问题,2.,主要技术要求,第二节食物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八、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一),放射性核素的概述,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 核素(,nuclide,)是指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 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置上,互为同位素(,isotope,)。, 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的放出射线并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是贝可,(,Bq,),。,放射性核素的核数目或活度衰减到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作核素的半衰期(,half life,)。,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 生物半排期(,biological half life,)。, 有效半减期(,effective half life,)。,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2.,射线与物质的作用,粒子、质子和电子等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电离,(,ionization,)、激发(,excitation,)、散射(,scattering,)和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射线、,X,射线光子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而是将其能量的全部,或大部分传递给带电粒子。其主要过程包括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和电子对效应(,electron pair production,)等。,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3.,电离辐射剂量, 基本的辐射剂量学量(,radiation quantity,):是指一段时间内,电离辐射向单位物质转移或授予的辐射能量,其单位是戈瑞(,Gy,)。基本的剂量学量包括比释动能(,kerma,)、照射量(,exposure,)和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等。, 放射防护量(,radiological protection quantity,):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为评估照射水平、控制健康危害,对受照射人体规定的一类辐射量。放射防护量包括器官剂量(,organ dose,)、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待积量(,committed dose,)、集体量、人均量和负担量等。,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二),食品中的电离辐射源,1.,天然辐射源,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3,H,(氚)、,7,Be,(铍)、,14,C,(碳)和,22,Na,(钠)。,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铀)系和,232,Th,(钍)系的各级子代放射性核素及,40,K,(钾),其中,人体内照射的主要核素是氡。,食品中的天然辐射源:,40,K,、,226,Ra,、,210,Po,。,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2.,人工辐射源,短期外照射的核素:医疗辐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其剂量贡献约占人工辐射的,98,,占人类总辐射的,14,。,除,X,线以外,主要是半衰期小于,100,天的裂变产物及其子体,如,95,Nb,(铌)、,106,Ru,(钌)、,54,Mn,(锰)和,144,Ce,(铈)等。,长期外照射的核素:,137,Cs,(铯)。,短期内照射的核素:,131,I,(碘)、,140,Ba,(钡)和,89,Sr,(锶)。,长期内照射的核素:,90,Sr,和,14,C,。,食品中的人工辐射源:,131,I,、,90,Sr,和,89,Sr,、,137,Cs,。,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三)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向食品中的转移,1.,向植物性食品的转移,2.,向动物性食品的转移,3.,向水生生物体内转移,浓集系数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四)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随机性生物学效应,1.,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分类,外照射:人体暴露于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主要指大气环境),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称为外照射。,射线、,X,射线等穿透能力强的射线,外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强。,内照射:进入了机体的放射性核素作用于人体内部,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称为内照射。内照射的效应以射程短、电离强的,、,射线作用为主。内照射常以局部损害为主,呈进行性的发展和症状迁延。,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阈值,超过此阈值,效应即出现,且危害十分严重。包括放射性白内障、血液系统疾病、放射性不育症、全身放射性损伤、皮肤的电离效应以及对寿命的影响。,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无关,不存在剂量阈值,照射的剂量越大,效应的发生率越高。人体辐射致癌最敏感的组织是甲状腺和骨髓,常见的辐射癌症为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肺癌。,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2.,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随机性生物学效应,食品中放射性核素以天然放射性核素为主,人的有效剂量很低,达不到确定生物学效应的阈值。,主要是低剂量长期内照射引起的随机性生物学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五)食品的放射防护,1.,放射防护的原则,辐射实践正当性(,justification of practice,):个人和社会的利益大于辐射危害。,辐射防护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protection,):照射的可能性、导致的照射水平及受照射人数保持在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使受照者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限制个人剂量(,limitation of individual dose,):使受照者避免确定性效应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2.,食品的放射防护,防止食品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即加强对放射性污染源的卫生防护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进行食品卫生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的监督,使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量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的杂物污染,1.,来自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的污染, 生产时的污染。,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运输过程的污染。, 意外污染。,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2.,食品的掺杂掺假污染,食品的掺杂掺假是一种人为故意向食品中加入杂物的过程。,掺杂掺假所涉及的食品种类繁杂,掺杂污染物众多,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牛奶中加入的米汤、牛尿、糖和盐等。,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二),食品的杂物污染的预防,1,加强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执行良好生产规范(,GMP,),把住产品的质量关,2.,改进加工工艺,3,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如,小麦粉,标准(,GB 13551986,)中规定小麦粉中含沙量小于,0.02,,磁性金属物小于,0.003 g/kg,。,4,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食品掺杂掺假违法行为。,小结,概述部分介绍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在食品污染及其预防这一章,介绍了食品污染的分类及其危害;在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中,介绍了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食品的细菌污染和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真菌产毒及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毒性及其预防措施,食品腐败变质及其预防措施;在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中,介绍了农药和兽药残留、有毒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杂环胺类化合物、氯丙醇及其酯、丙烯酰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污染及其预防;在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中,介绍了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杂物污染及其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