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3解读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243728232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塞尔协议3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巴塞尔协议3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巴塞尔协议3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资本监管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地位和演变,对巴塞尔新协议第三稿的解读,一、合规性监管与资本监管的关系,自中央银行产生以来,金融监管就一直是按照合规性监管和资本约束监管两条路径实施,但长期以来不是并重关系,1694,年创立私营的英格兰银行,在,1844,年被英国政府授予专属钞票发行,从而使之成为实际上的中央银行(,1946,年国有化)。在,19,世纪几次银行业危机中,英格兰银行在学会了运用贴现率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同时,也习惯了运用自己的权力监管银行,1929-33,年从美国金融业引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美国,3,万多家银行倒闭近万家。美国痛定思痛,在,1933,年立法授权美国中央银行、,FDIC,、货币监理暑,在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共同监管商业银行,20,世纪,90,年代前,各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是合规性监管,出台了无数相关监管法律,资本监管处在辅助地位,以,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国际银行业开始了对商业银行实施合规性与资本约束并重的新监管制度,对银行资本监管重要性日益提升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从,70-80,年代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二是金融自由化(利率和汇率的放开),三是金融控股公司成为重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在它们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新机构、新产品、新交易方式大量涌现,使得金融监管十分被动,管理成本太高,监管效率下降,换言之,“老鼠,”,异化了,形态和行为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精明,而 “猫”却没有变,因此在监管中需要转换思路,能否在监管中引入一种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商业银行从内部差生一种加强风险控制,降低业务和资产风险度内部动力?,巴塞尔资本协议是这一产物的典型代表,在资本约束监管在全球被监管当局不断强化的同时,英国于,1998,年成立了,FSA,,将几乎所有监管部门的监管权力集中,是资本监管相呼应的另一典型产物(与美国的差异),二、资本监管的发展和变化历程,(一),总量比例法,在最初,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银行最低资本金要求。英国是采取银行业协会自律规则,美联储则采取法律规定,1.,资本,/,总存款,10%,(,1914,年,-40,年),优点:简单、明了。缺点:没有考虑到银行损失主要来之于资产运用方面,2.,资本,/,总资产, 7%,(,1942-47,年,与其它指标并存至今),优点:简单、明了,考虑了银行资本与资产运用的风险之间的联系。缺点;忽略了资产组合风险的差异,3.,资本,/,风险资产, 20%16.7%,(,48-52,年),(风险资产,=,总资产,-,现金资产,-,同业拆借,-,政府证券),优点:开始考虑了资产组合的风险,便于操作。缺点:风险资产的划分过于粗略, 对风险测算的精确度不高,(二)风险分类比率法,1.,纽约联储风险分类法的资本要求(,1948,年),无风险资产,0%,;,低风险资产,5%,组合资产,12%,次级资产,20%,可疑资产,50%,损失资产,100%,优点:首次在实践中将资本与资产风险挂钩,缺点:对表内资产风险的划分比较粗略,资产风险度的测量没有统一量纲。因此也就没有统一的资本比率要求,(,2,)巴塞尔协议(,Basel Accord) 1988,年,资本充足率要求,由十国集团(,13,国),1975,年建立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期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开会),于,1988,年形成多边协议,对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简称,“,巴塞尔协议,”,,并要求成员国在,1992,年前实施,由于巴塞尔委员会不具备任何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限,所以也不是严格意义上银行监管国际组织,它公布的所有文件可分为最低标准和最佳指导原则,具有指导意义,但都不具法律效力,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规定也属于银行资产风险分类比率法。与前面美国纽约联储银行的风险分类法相比,它在技术上的最大进步,是将银行所有不同类型资产和业务的风险在计量中统一了量纲,这使得资本充足率监管建立在科学统一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对金融监管的最伟大贡献,:,通过将银行资产风险度与资本金高度敏感挂钩的形式,创造了一种能从银行内部激发加强风险管理动力的机制,资本成本率,=,股东分红率,/,(,1-,边际税率),(一)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监管思路,1.,产生的背景:,第一,随着经济和银行的国际化,国际银行之间的竞争应该具有公平性;第二,一国银行业的稳定会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需要统一监管标准,两个重大事件,: 1974,年,前联邦德国赫尔斯塔银行(,Herstatt,Bank,)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倒闭,三、 巴塞尔协议三易其稿的主要变动,及其所反映监管思路的调整,2.,巴塞尔协议基本监管思路:,尽管合规性监管不可或缺,但它具有滞后、不可能全面介入,管理成本高的局限性。通过设计一种将高成本的资本金数量与银行资产风险度高度敏感挂钩的机制,希望能从银行内部产生自我风险管理的动力,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此极大地降低监管成本和提高监管效率,从而使银行监管制度转为合规与资本约束并重,1988,年,巴塞尔协议,I,问世并,1992,年实施以来,,资本约束监管在执行中显示出较高的可操作性和监管的有效性。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监管手段,使得巴塞尔协议的一出台便引起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重视,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自愿采用,在国内逐步推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除了原,13,国,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积极努力争取,,2009,年,3,月,13,日,巴塞尔委员会增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新成员国,(二),巴塞尔协议三次大修改及监管思路的调整,1.,巴塞尔,I,(1988,年,),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表内加权信用风险资产,+,表外加权信用风险资产,巴塞尔,I,的主要内容是三个统一:,统一资本定义,统一风险资产的测定(标准法或表内外风险权,数转换法),统一最低资本比率标准,即,4%,与,8%,巴塞尔协议,I,实施后,在全球的积极反应超出预料,除了发达国家,不少发展中国家主动要求实施。因此原有协议中主要考虑发达十国集团发达国家经济和金融条件的规则和风险测量基础显得过于苛刻。以下三个原因促使对巴塞尔协议,I,的大幅修改,:,不少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对巴塞尔协议表现出巨大的热情所产生的需求,巴塞尔委员会希望资本约束性监管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使之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指南,九十年代后,全球金融衍生交易的急剧扩大,1995,年,5,月,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2.,巴塞尔,II (2002,公布,-2005,年实施,),:,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表内、外加权信用风险资产,+(,市场风险资产,+,操作风险资产,) 12.5,巴塞尔,II,主要的变化内容:,以三大支柱为框架的监管体系,除了信用风险测度的标准法外,允许风险管理水平高,有条件的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IRB,明确将操作风险纳入监管范围,并尽可能对其进行风险计量,计提风险资本,在风险计量方法中,废除过去按照经合组织成员享有有固定较低风险权重的做法,巴塞尔,II,框架,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纪律,总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1988,) (,1996,) (,2002,),8%,三 大 支 柱,(技术,制度和市场),巴塞尔协议,II,下的资本充足率的计量方法,总资本,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市场风险资产,+,操作风险资产),12.5,信用风险计量法,市场风险计量法,操作风险计量法,标准法 标准法 基本指标法,初级,IRB,内部模型法 高级计量法?,高级,IRB,IRB,是,Internal Rating based Approach,的缩写,译为,“,内部评级法,”,,它与市场风险的内部模型法有较大差异,巴塞尔,II,的出台是经过多次修改和多国金融博弈结果,1999,年,6,月第一版,CP1,2001,年,1,月第二版,CP2,2003,年,4,月第三版,CP3,2004,年,6,月正式发布(,239,、,333/826/166,),2005,年,+2006,年,+2009.04,持续改进,定量影响测试,(,quantitative impact,study,QIS,),2000,年,QIS1,2001,年,4,月,QIS2,2001,年,11,月,QIS2.5,2002,年,12,月,QIS3,2004,年,QIS4,2005,年,QIS5,巴塞尔协议,II,使得资本性监管的制度更加丰满,对于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和水平,以及降低单个银行和银行业整体风险贡献不容置疑,然而,金融混业对金融监管带来的巨大挑战超出监管当局的预期。巴塞尔协议在降低银行业自身风险的同时,也对金融系统带来另一类不稳定因素,对一国总体经济也可能造成其他负面影响,在本次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巴塞尔协议所引发三个效应的合力,在客观上成为金融危机形成的诱发因素,并起到了在实体经济中放大经济危机效果的作用,第一,监管套利效应,指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的测度方法,促使银行大规模地将贷款移出表外、同时进行“贷款证券化” 的行为,在混业经营中,华尔街的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违背了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功能边界划分的原则,导致了过度证券化和过度金融产品衍生化,是投资人、甚至机构投资者丧失风险判断能力。这是酿成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RMBS,与其他证券化资产占,GDP,的百分比,第二、信贷紧缩效应,巴塞尔协议最初的设计是针对“十国集团”国际活跃银行,在其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设计中,体现了大银行对“纯”金融风险的解读。这种风险度量的理念、方法和导向会导致银行、特别是大银行在资产配置中尽量降低风险。它在客观上必然引致银行产生放弃放弃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贷款的行为,进而导致社会结构性的、甚至整体性的“信贷紧缩”,我们的研究,在中国银行业不存在信贷紧缩,但是各类银行都存在明显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的调整,第三、亲经济周期效应,它指对银行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会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要求对债项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因此,银行的风险测量模型和程序在经济波动中将自动调整债项的违约率和,LDP,,银行信贷行为也会随之调整,即在经济周期处在上行阶段时扩大贷款,在下行阶段时则尽量缩减贷款,从而导致银行业的,“,亲经济周期,”,其结果必然是放大经济波动幅度,特别是经济处在衰退阶段时,这一现象特别明显,假设某客户基于连续时间的违约概率,违约概率,0 1 2 3,违约为(,D,),不违约为(,ND,),客户,D 0.01,ND 0.99,D 0.01,ND 0.99,D 0.01,ND 0.99,该客户这笔贷款三年后违约的概率为:,0.01+0,010.99+0.01 0.99 0.99=0.0297=2.97%,0.01,0.01, 0.99,0.01, 0.99 0.99,在,2008,年爆发罕见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影响实体经济,演变为全球性危机经济后,理论和实务界也反思巴塞尔协议利与弊,于,2009,年,4,月提出了,对巴塞尔协议,II,框架完善的建议,,并于,2010,年公布,简称巴塞尔协议,III,,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修改体现在以下:,(,1,)对三大支柱重新梳理,强调,“,审慎性原则,”,第一支柱,:,第一,股权资本的比例调整。普通股最低要求从当前的,2%,提升至,4.5%,,并要求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实施,3.,巴塞尔,III (2010,年公布,),第二,引入了,2.5%,(,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资本稳健性缓冲项目,目的在于确保银行在经济危机时期能有足够资本,“,吸收,”,损失,即一级资本金比率将在同一时间范围内从,4%,提升至,7%,; 第三,增加,“,反周期缓冲,”,的股权资本要求,比率为股权资本的,0-2.5%,,,“,反周期缓冲,”,的增加是基于更广泛的宏观调控目标。对一国而言,这一,“,缓冲资本要求,”,仅仅在,“,信贷增速过快并导致系统范围内风险积累,”,的情况下才会生效;第四,对证券化和再证券化的风险敞口的计量做了详细和严格的规定,第二支柱,明确指出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和程序作为第二支柱应该要求银行的资本覆盖所有风险,从而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监管机构应该强化合规性监管,重视检查银行是否具备稳健的财务制度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框架;加强对银行高管和业务流程规范性检查;注意银行声誉的隐性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普遍推行压力测试,第三支柱,扩大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范围,让市场参与者更好的了解银行的风险整体状况;对证券化和再证券化的核心金融技术要进行披露,(,2,)跨境实施。在跨境实施中,国际银行母行必须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密切配合,(,3,)适用范围。不强求新兴国家实施巴塞尔协议,也不对发达国家所有银行有强制性要求,(,4,),在框架的复杂性和适用性之间寻找平衡。,这种权衡反映了监管政策在简单性和风险敏感性之间的平衡,(,5,)在模型中,通过系数调整降低中小企业对经济资本的占用,我国银监会在反复征求意见基础上,,2010,年,9,月提出了,资本充足率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与巴塞尔协议,III,相配合,巴塞尔委员会主席卡如纳针对“巴塞尔协议在新兴国家具有适应性吗”的提问发表讲话:,“在我看来,全球范围内存在多种市场和金融体系,试图制定单一规则来适应所有国家的全部银行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新资本协议采取了菜单式的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得新资本协议可以适用于不同市场中多类银行。另外,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强调了许多重要原则,如要求商业银行评估面临的风险、监管当局应检查银行自我评估的审慎性、提高透明度以增强市场约束等。这些原则对于所有国家的监管当局和银行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四、新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自从我国银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高度关注巴塞尔协议,中国银监会,2004,年正式颁布“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升很快。最突出表现在:,(一)对银行风险有了准确的了解,科学的风险管理的理念被更多的银行经营者和监管者所理解,比如,,风险指银行在经营中发生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损失;零风险不是金融职业语言;在讨论金融业务承担上,潜在收益与潜在风险具有对称性等已形成共识,(二)普遍建立了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巴塞尔协议所强调的风险管理独立性原则在我国银行获得高度认同,风险管理部在各银行以成为与各大类业务平行的独立部门,尽管在保证独立性的组织结构上各行有差异,但五大国有控股银行的风控部门基本上都在一级分行做到由总行垂直管理。在基层分支机构,各行普遍实行了“平行作业法”,即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同时拓展和管理信贷,(三)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提高了对风险的认知水平和管理水平,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是建立在对银行各类资产和业务风险测度的基础上,从本世纪初始,我国各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尝试开发风险计量模型。它最大的积极意义和客观效果是:(,1,)各银行对风险与盈利之间的认知水平与国际接轨;(,2,)银行全面梳理了自身业务流程的合理性;,操作案例,(,3,)对风险的识别和判断从过去的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准确性大大提高;,模型案例,(,4,)资源配置的的合理性大大提高,模型案例,单个银行的信用风险损失概率分布,非预期损失或,VaR,风险损失,概,率,预期内,(,平均,),损失,风险损失,非预期损失,VaR,给定,2.5%,容忍度下的损失,异常损失,0,预期内(平均)损失,预期内损失加,非预期损失,某银行信用违约率的时间序列,8%,6%,4%,2%,1%,0%,最大值,平均损失值,年份,违约率,波动性,2005-2010,年我国央行基准利率与商行净利差,年份,央行基准利率,中行净利差,工行净利差,2005/12,2.38%,2.33%,2006/12,2.24 %,2.45%,2.50%,2007/12,2.70 %,2.76%,2.78%,2008/12,2.70 %,2.63%,2.80%,2009/12,2.21 %,2.04%,2.16%,2010/06,2.23 %,2.04%,2.37%,2009-2010,年我国四大银行绩效比较,项目,规模万亿,利润亿元,ROA%,ROE %,不良率,%,拨备覆盖率,%,银行名,工行,11.8,13.0,1293,849,1.20,1.37,20.15,23.90,1.54,1.26,164,190,农行,8.90,9.70,853,543,0.82,0.99,20.53,25.10,1.50,2.32,176,136,中行,8.75,9.69,853,543,1.09,1.18,14.62,19.55,1.52,1.20,151,188,建行,9.62,10.24,1068,707,1.24,1.43,20.87,24.00,1.50,1.22,176,208,通过四大行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银行盈利水平接近国际先进银行。但其主要来源是净利息收入,而它又与我国央行较高的基准利差直接相关,自从实施巴塞尔协议后,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不良率达到国际一流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天量放款”中对过剩产能行业和县以下政府融资平台的放款,使社会普遍担忧,2-3,年后重现巨额不良信贷,中国银行业已采取审慎原则,严格控制每一债项,同时各行拨备率充分,希望能够足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损失,对我国银行拨备的理解,1.,理论上的拨备,拨备是我国银行业对呆账准备金的俗称,其目的是用于抵补银行预期内(平均)损失。拨备在银行税前收入中提取,在损益表中列为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视为资本,2.,拨备率,拨备充足率,-,我国在,90,年代采取特殊方式剥离大量不良资产后,人行公布法规,要求商业银行对所有贷款提留拨备,每年按照贷款余额的千分之六提取,提满贷款余额的,1%,为止。它比较接近理论上抵补预期内损失的呆账准备金,拨备覆盖率,-,是我国银行按照监管机构审慎原则要求和对自身风险预判,对不良资产可能出现损失进行最大限度预提抵补呆账准备的程度,我国监管当局目前将银行资产按其风险进行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属于不良资产。监管当局要求银行按照后三类每一类出现损失的概率,对敞口提取损失准备金,覆盖可能的损失,其覆盖的比率就叫拨备覆盖率,3.,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的实际运作方法,按照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后三类不良贷款按照自己的判断提取拨备,各行做法,基本一致,但细节和比率不同。如,建设银行提取拨备的比率是,次级,20-50%,,可疑,50-90%,,损失,100%,(注意,三类不良率不到,2%,),近两年由于我国银行利润丰厚和未来资产质量的不确定,不少银行对属于正常范围的“关注类”贷款也计提大于,2%,的拨备,再加上对于全部贷款,1%,的“拨备充足率”,所以我国银行会出现“全覆盖拨备率”甚至“超额覆盖,”,出于风险管理精确度的需要,风险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一般在内部又按质量将资产分为十二类,拨备计提可以精确到每一债项(回到前表),(四)风险管理引入绩效考核,传统我国银行的计划是将规模、盈利和风险分开来下达,造成银行内部面向市场的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之间的经常矛盾和相互不配合,巴塞尔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和经济资本被广泛的理解,使得我国银行已经管理中将风险的控制与盈利要求融合在一起,同时作为计划下达和绩效考核的指标,从而形成一种全面的、可分解的激励,-,约束机制,起到了金融业务风险的控制从基层就开始启动的作用,我国银行最常用的考核指标有两个,国际通用公式,RAROC,(收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EVA,收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回报,我国银行目前普遍采用的公式,RAROC,(拨备前利润当年计提拨备),/,经济资本占用,经济增加值拨备前利润当年计提拨备经济资本成本,其中:经济资本成本经济资本占用,经济资,本回报率,结论:我们认为,巴塞尔协议在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史上最精彩、最有贡献的地方是“将银行资产风险度与资本高度敏感挂钩” ,它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国际活跃银行和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约束对于国际活跃银行和大银行是非常好的风险管理机制。但是,它所暴露的缺陷,使得理论和实务界需要对它在新兴国家和银行类别的适用性范围要科学界定,我们认为,对它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提法是,,“,巴塞尔协议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指导框架或,指南,”,而不是风险管理的“圣经,”,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