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2.,风,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风向,风的来源方向,a.,高空风向:在两力作用下,最终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绘制,(,北半球,), 风力大小的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力大,风大,作用: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地转方向力:,垂直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减小风力,下垫面状况山脉、森林影响显著,b.,近地风向:三力作用下,最终与等压线斜交,同图比较:等压线密,风力大,异图比较:单位实际距离下,气压差值大,风力大,M,998hPa,996hPa,994hPa,切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成西北风,2,1015,1M处气压数值可能为,、1000,2图中处的风向为:,3、地,风速最大的是,A.地B.地C.地D.地,偏南风,例2:读以下图,完成,3,3.,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热力形成),(动力形成),(动力形成),(热力形成),关注,1,:南半球风带区别;,关注,2,:夏季所有气压带风带位置均比现在偏北,冬季偏南。,4,90,0,N 60,0,30,0,0,0,30,0,60,0,90,0,S,A,B,C,D,上升 空气,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一般的说A地比B地降水量 ,原因是,。,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例3读图,答复以下问题。,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丰富,A,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因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处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难以形成降水,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到高纬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5,4.,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1,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7,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高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1,月,7,月,1,月,7,月,东亚,风向,西北风,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风向,东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6,例4以下图为亚洲海平面示意图。假设A处为高压中心,且正值一年中势力最强盛的时候,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 季。图中A所在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2图中C处,此时的风向为 风,图中B处于C处的冬夏季风的成因是否一样?如果不同,请简述其差异。,冬,亚洲高压,东北,B,为东亚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C,为南亚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7,5.,气候,55,35,25,66.5,60,40,30,20,10,0,8,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荒漠带,9,例5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2判断下面各图的气候类型。,丙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10,6.,天气系统,1 锋面系统,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过境时,阴天、刮风、下雨、降温,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温度下降,气压升高,转晴,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转晴,降水位置,锋后雨(冷气团一侧),锋前雨(冷气团一侧),常见,我国常见降水类型;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准静止锋:连绵阴雨;,6月江淮地区“梅雨季节,锋面过境时气温气压变化简图,11,例6读图,答复以下问题。,气温高,气压低,晴,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连续性降水,暖锋,12,2 低压与高压系统,低 高,阴雨 晴朗,关注:,气流状况与气压状况的命名区别;,南北半球风向的绘制与表述,过境时,气压的变化,13,3 右上图中曲线为某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该曲线表示寒潮过境常出现阴雨天气,B. 该天气系统过境常出现阴雨天气,C. 该天气系统控制地区,日温差较大,D. 台风是该天气系统控制的结果,例7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以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A. B. C. D.,2影响我国北方夏季多暴雨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14,例8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5月17日台风过境时,香港的风向是 。,2台风的危害是 。,西北风,狂风,暴雨,风暴潮,3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台风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是 ,4如何应对台风危害,A,加强天气监控与预报;,完善救灾与防灾社会体系;,普及,提高防灾意识等,15,3 锋面气旋,例9:读锋面气旋图,完成以下问题, 此图为 南、北半球 近地、高空锋面气旋图。, 图中P1、P2、P3的大小是 。, 在图中绘制A点风向。, 未来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 ,未来可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 表述乙地未来72小时天气变化过程。,北,近地面,P3P2 ,P1,西南风,乙、丙,甲、丁,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晴;过境时,大风、阴雨、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16,(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形成水汽,水汽被,(B)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和,(D)_,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 _,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使水资源得以,_,。,(3) 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N,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1),水循环的动力是,。,D,F,E,A,C,B,M,N,P,太阳能和重力能,蒸发,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补充,更新,再生,二、 水环境,1.,水循环,例,10,:读右图,完成,实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人类目前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水汽输送,径流输送,径流输送,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循环中,,_,循环的水量最大,,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水循环有何意义?,N,M,a.联系四大圈层,进展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不断更新。,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等。,17,(1),河流水的补给,(2),地下水的补给,2.,水的补给,主要形式,补给时间,河流汛期,降水,多雨季节,雨季(外流河),高山冰川融水,高温季节,夏汛(内流河),季节冰雪融水,冬雪春融,春汛(东北区),水位高补给给水位低的,黄河下游,地上悬河,一年四季始终河流水补给给地下水,我国河流 夏季丰水期 冬季枯水期,18,2. 洋流及其影响 1分布,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印度洋,冬 夏,180,0,120E,120W,75W,75E,30W,19,影响,实例,气候,促进全球热量和水分交换,影响沿岸地区气候,暖流增温增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寒流减温减湿,中低纬度大陆西岸的荒漠形成,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海水上泛,海底营养元分上升,促进海洋表层藻类大量繁殖,纽芬兰、北海道、北海渔场,上升流,秘鲁渔场,海洋环境,顺洋流方向,加速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顺洋流方向,扩大了海洋污染的范围,航海,顺风顺水比逆水航速快、节省燃料,北印度洋冬、夏季航线,2洋流分布规律,3洋流的影响,主要洋流与盛行风向一致,且名称与所处地名一致,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高为中心的反气旋型洋流。,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气旋型洋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暖流,由低纬度指向高纬度,分布于中低纬度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大陆西岸。 寒流反之。,20,1图中a b 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 和 ,,它们分别是 风带和,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2图中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它位于墨西哥暖流和 交汇处。世界上同属,于此种原因的大渔场还有 、 等。,3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4假设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清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 。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 。,例,11,读下面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a c,中纬西风,东南信风,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中纬西风,拉布拉多寒流,顺流扩散,扩大了污染速度,加快了海水净化速度,低纬信风,加那利寒流,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21,三、陆地环境,1.,地质演变,2.,整体性,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三叶虫中生代恐龙新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与人类,化学演化阶段生命出现有机进化生物演化,海生藻类陆上孢子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主动的适应与改造自然。,人类活动是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产业革命后,人类对环境影响最大,两大末期,物质灭绝,1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水文、地貌、土壤、生物、气候等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内部特征具有一致性。,2表现: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其他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3土壤的形成生物是最活泼因素,其次为气候,22,例12读“土壤构造示意图和“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完成。,1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是 ,在 要素和 要素长期作用下,它能逐渐转变为可以生长植物的土壤。,2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 填“高于或“低于草原地区。,3 要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热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 填“高于或“低于温带地区。,4人类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构造的影响表现在 ,A. 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B. 土壤矿物质增加,土壤团粒增大而使土壤板结,C. 破坏土壤团粒构造,减少土壤中空气和水分含量,D. 使土壤团粒构造更好,土壤中各成分比例接近理想土壤,5综上可知,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 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植被 低于,气候,低于,整体,23,例,13,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植被破坏,黄土高原,毁林开荒、乱砍乱阀、刀耕火种、开矿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沟壑纵横的地貌,;,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气候趋干,降水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多暴雨等自然原因,中下游河湖淤积、淤浅,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悬河;,堵塞河道,洪涝加剧,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增多,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华北平原,水位升高,淹没局部陆生植物,降水增多,湿度增大,减少,减轻,24,3.,差异性,1陆地自然带,25,2地域分异规律,a.山地基带低层自然带与该山所处的自然带一致。,b.同一自然带,低纬坡海拔高,c.迎风坡,雪线海拔低。,e.垂直地带性的递变规律与纬度地带性类似,f.同纬相比,相对高度大,自然带多。,g.山足高有冰川,纬度低,自然带多。,h.纬度低,同一自然带,所处海拔高,26,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 ,B ,C ,D ,E ,F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3自然带ADE的变化表达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自然带AB的变化表达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例14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答复以下问题。,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气候,低纬大陆东岸,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迎风坡,多雨,干湿度地带分异,水分,纬度地带分异,热量,27,例15(1) 以下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 ,2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 ,完成,【1】从横坐标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这,种规律是以 为根底而形成,的,自然带沿 方向延伸。,【2】从纵坐标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这,种规律最明显的是 高、中、低纬度地带,该规律的成因是 。,【3】图中自然带是寒带苔原带,在50N的高山上开场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 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 。,【4】图中是 气候下发育的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纬度地带,热量,东西,垂直地带,低,水热组合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3000,23N,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28,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地形与聚落、交通线,平原,山地,聚落,位置,沿河流、交通线,河流谷地、山间盆地,特征,集中团聚、棋盘式;规模大,分散、条带式;规模小,成因,地形,农业、人口、经济、交通,聚落特征,交通线,特征,多种、稠密交织成网,单一,“之”字型,成因,古代:自然因素决定交通线路的分布与走向,现代: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线路的分布与走向,当代选线:避开不利地形,选择有利地形,降低造价。,其他(少占耕地、城市发展、拆迁费用、城镇分布等),案例:,半坡遗址,河谷阶地,平而高,耕地、水源、交通,丽江古城,东、南地形开阔平坦;四季如春的气候;水源充足,塔里木盆地聚落,洪积扇中下部,平,耕地,水源,交通,兰州,黄河谷地,东西条带,太原,汾河谷地,南北条带,聚落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必然产物。,所有生活场所与生产场所的集合体。,城市与乡村的区别。,29,2.,全球气候变化,阶段,时间,气候变化特征,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尺度,10,万年以上,冷(长)暖(短)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历史时期,近,1,万年来,出现公元前,5000,前,1500,年的温暖期;,15501850,年的寒冷期;两次大的波动,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气温呈现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正在加剧这一过程),地质时期,震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大冰期,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自然原因,CO2,增多,淹没沿海低地,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全球气温波动上升期,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大量砍伐森林,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措施,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加强国际合作;例?京都议定书?等,30,3.,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1自然资源来自自然界,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可再生资源 与 非可再生资源,3资源利用演变:,随社会生产力进步,资源的利用范围和深度加大,农业社会水、土地资源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后工业社会综合,4世界与中国的能源构造,世界:石油40% 煤炭27% 天然气23% 核能 水电,中国: 煤炭66% 石油23% 水电7.8% 天然气2.7%,5中国能源对策,a.开源: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多途径进口原油;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b.节流: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c.调控:建立石油战略储藏,调控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31,4.,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原因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突发自然事件,地质地貌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2分类 气象灾害:寒潮、旱涝、台风、飓风、热带风暴,生物灾害:鼠灾、蝗灾、外来物种入侵,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3特性: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4危害:破坏农田、村庄、城镇,造成经济损失与人员死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开展,5案例:中国常见的洪涝灾害,年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 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降水;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支流南北对称分布,同时来洪,人为:上中游植被破坏,河流汇水速度快; 上中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河道、湖泊淤浅、淤塞,导致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调洪、滞洪能力缺乏,32,b. 淮河洪灾的原因,自然: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中游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扇形水系,汇水量大,干流泄洪压力大,缺乏入海通道,人为: 人口增长,人水争地,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河道、湖泊淤浅、淤塞,导致排水不畅,围湖造田,调洪、滞洪能力缺乏,c. 中国夏季风进退与洪灾,夏季风强,雨带迅速北上,北涝南旱,夏季风弱,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北旱南涝,d. 洪涝灾害的防治,退耕还湖;加强上中游水土保持林建设,东北,华北,长江,东南沿海,33,谢谢观赏!,2020/11/5,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