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序贯五法治疗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688156 上传时间:2024-09-28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9.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序贯五法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颈椎病序贯五法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颈椎病序贯五法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颈椎病的序贯五法治疗,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 250021,宋文阁 傅志俭,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的命名,颈椎病的治疗,颈椎病的序贯疗法,注射疗法,针刀疗法,手法矫治,器具疗法,药物疗法,一、注射疗法,(,一,),镇痛液注射,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将镇痛液分别注入硬膜外腔侧隐窝、关节突关节囊、钩椎关节、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以及病变的项部肌肉筋膜处。对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二,),胶原酶注射,颈椎病,硬膜外腔注药 有效,颈肩上肢痛,传统进路,经棘突间穿刺,硬膜囊后间隙,病变椎间盘,硬膜囊前间隙,神经根炎,侧隐窝,扩散作用 增加药量,侧隐窝进路,小关节内缘穿刺置管,硬膜囊,前间隙或/和侧隐窝,方 法,1、侧隐窝穿刺进路的确定,根据尸体解剖标本、CT及MR测量:,颈椎管横径较小 为2325mm,硬膜囊横径较大 为1720mm,因此欲行侧隐窝穿刺,若穿刺针穿越,侧隐窝,则有可能伤及硬膜囊或神经根袖,方 法,这种解剖特点决定较安全的方法是将穿刺针穿透侧隐窝的后壁(黄韧带),经针内置管法将导管置入侧隐窝并达侧隐窝前壁或硬膜囊前间隙(椎间盘突出处)。,颈椎椎板向外直接延续转变成上下关节突,无,椎板外切迹,,关节面呈前上后下位,,关节间隙,窄,故行侧隐窝穿刺只有,小关节内缘,一条进路。,方 法,2、 进路的设计及穿刺方法,(1),、,小关节内缘间距的测量,X线片显示 CT、MR,关节柱内缘 钩状突外缘,小关节内缘间距,测量结果为2325mm (C,5-7,水平),平均24mm,方 法,(2),、,确定进针点,选择病变间隙的下12个间隙为穿刺间隙,构成该穿刺间隙的下位棘突为穿刺水平。旁开距离为测得的该小关节内缘间距除以2,再减去2mm。,如 : C5-6间盘左后突出,穿刺间隙 选C6-7或C7-T1间隙,测量 C6-7小关节内缘间距为24mm,进针点 C7棘突向左旁开10mm(2422),方 法,(,3,),、,穿刺置管方法,16G硬膜外穿刺针经进针点垂直进针达C7左侧椎板,稍退针,改朝头端4560角进针,使穿刺针勺状面背侧紧贴椎板及其上缘滑入小关节内缘,遇到阻力为黄韧带,退出针芯,接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边加压边进针。一旦阻力消失,有落空感,为突破黄韧带进入侧隐窝。回抽无血无液,注液气无阻力,则可向头端置管100mm,再退管,留管2030mm(平C5-6水平),稳妥固定。,方 法,(4),、,注药试验,注入含氟美松的0.8%利多卡因2ml,观察20min,颈项部及患侧上肢疼痛消失,并有温热、麻木感。测阻滞神经根分布区域痛觉及触觉减退,肌力稍减弱,但不影响指间关节及腕关节的运动,说明导管顶端恰好位于病变神经根处而无误入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腔征象。,方 法,3、临床应用及CT验证,选择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相一致、诊断明确、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颈椎病病人45例(其中根型颈椎病12例,颈根混合型颈椎病28例,脊髓型颈椎病3例,交感型颈椎病2例)。穿刺置管成功并经注射局麻药试验无误后,注射胶原蛋白酶1200u/2ml,住院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88例不置管同上。,方 法,其中10例病人在置管成功注药试验无误后,缓慢(1ml/min)注射50倍稀释的欧乃派克2ml。ml时,CT扫描观察导管位置。注射结束后,观察造影剂的分布情况。,导管沿小关节内缘,进入侧隐窝,导管断端位于侧隐窝,结 果,早期45例穿刺置管及以后88例细针穿刺不置管病例全部顺利成功。溶盘注药后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1015天后,疼痛消除率60%,疼痛缓解率100%,所有病人的麻木酸胀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3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肌张力恢复接近正常,下肢病理反射减弱,2例交感型颈椎病病人的头昏、脑胀、失眠及胸闷症状减轻,心率降至正常。,结 果,10例病人CT造影显示导管位置全部,沿小关节内缘进入侧隐窝。,造影剂分布,:2例在硬膜囊前间隙;,5例在硬膜囊前间隙及侧隐窝;,3例在患侧侧隐窝。,造影剂分布在:,硬膜囊前间隙,侧隐窝及硬膜囊前间隙,侧 隐 窝,操作要领与体会,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可压迫硬膜囊和脊髓,表现为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向侧后方,可压迫神经根,引起神经根充血、水肿、渗出。另外,间盘突出时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直接刺激神经根引起化学性神经炎,表现为严重的根性神经痛。,操作要领与体会,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囊后间隙亦可使药物扩散到病变侧隐窝或硬膜囊前间隙,但因病变处的炎性粘连,通透性差,药液扩散至病变侧隐窝的量远小于正常侧隐窝和硬膜囊后间隙。欲保证到达病变侧隐窝的药量,就必须增加注药容量和压力,这样则易使药液扩散范围过广,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传统硬膜外穿刺置管也难以绕过硬膜囊到达病变侧隐窝。,操作要领与体会,研究颈椎解剖特点,发现经小关节内缘穿刺置管可直接到达侧隐窝。本组10例CT造影病人,造影剂全部分布在病变侧隐窝或/和硬膜囊前间隙。133例病人局麻药试验,即可出现主诉区域的疼痛消失,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均证明经小关节内缘穿刺置管注药,可使药液集中在病变侧隐窝或/和硬膜囊前间隙,可克服传统进路难以将药液集中在病变部位的缺点。,操作要领与体会,X线正位片难以清楚显示颈椎小关节,故难以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小关节内缘间距。但因颈椎钩状突外缘与小关节内缘在同一矢状面上,且正位X线片显示钩状突非常清楚,故可借助测量钩突外缘间距而得知小关节内缘间距,以确定进针点离开后正中线的距离。,操作要领与体会,为使穿刺安全顺利,进针时稍使针向外倾斜5,故进针点比小关节内缘的投影偏内2mm(测得数值除以2后再减去2mm),这样临床应用安全且成功率高。,CT造影显示导管位置恰在小关节内缘,证明用该测量方法确定的进针点是正确的。我们体会,,正确标定进针点,是穿刺置管成功的关键步骤。,操作要领与体会,该进路可广泛应用于颈肩臂疼痛的治疗。应用中确保并充分证明导管位置的正确是至关重要的。注射局麻药之前,要认真检查上肢感觉、肌力和神经反射,以便与局麻药试验后进行准确对比。注射局麻药后,观察时间要足够长(不小于30min)。因穿刺置管中若损伤硬膜或在神经根急性炎症期,硬脊膜通透性会增加,药物渗入硬膜下腔的时间要比直接误入长得多。,操作要领与体会,最后,应该特别强调指出,颈段硬膜囊内容纳的是脊髓,一旦穿刺置管过程造成损伤,将会引起高位截瘫,故高位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必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熟练操作技术的麻醉科医生实施。导管达要求位置后行局麻试验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局麻试验时要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循环及各种生命指标,确认导管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注射胶原酶溶液或消炎镇痛液。,总 之,经颈段小关节内缘穿刺进路,是到达硬膜外腔侧隐窝的一条近捷而安全的进路。,精确测量、准确标定进针点是确保穿刺成功的关键。,经侧隐窝注药,可使药物集中作用在病变侧隐窝或/和硬膜囊前间隙,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二、针刀疗法,在镇痛液注射后无痛的条件下,行椎间孔松解,经椎板间切断部分黄韧带,切开肥厚的关节囊,,切碎痛性硬结,,切割挛缩的软组织硬性条索,,剥离松解病变的软组织。,三、手法矫治,在上述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施行轻柔、安全的手法矫治。针对病症,或按摩推拿,,或旋转复位,,或兼而施之。,四、器具疗法,根据需要进行适宜的颈椎牵引,和固定,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借以巩固上述治疗效果。,五、药物疗法,在治疗期间,配合应用舒筋活血、改善循环、消炎止痛的中西药物。,如 静注 丹参注射液、654-2注射液,口服 颈复康 、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局部应用 消炎止痛擦剂,Thank you andwelcome to,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