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

上传人:百**** 文档编号:243644952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户县卫生监督所,马卫,卫生立法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卫生法律:,9,部,国务院发布或批准发布的卫生行政法规:,33,部,卫生部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200,余件,我省制定发布的地方卫生法规,5,部、政府卫生行政规章,6,件,卫生法律框架,The framework of health law,卫生法Health Law,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药条例,-,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医疗保健与服务Medical Health and Service,疾病预防与控制,职业与公共,场所监督,产品监督,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医疗保险,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国检卫生检疫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药品食品化妆品消毒用品保健用品饮用水产品,-,人员医师护士卫技人员临床药师-,机构医疗机构血站-,医疗活动诊疗规范病人权益保护医疗事故处理医学新技术器官移植-,母婴保健,康复-,职工保险合作医疗商业保险,-,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血吸虫病防治条例,(2006),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3,年,6,月开始进行修订,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一、背景和思路,修订原因,一、传染病防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公民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二、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体制需要,“非典”防治中,问题得以充分显现,迫切需要建立效率、透明性、协调性,修订主要思路,(一)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二)关口前移,突出预防和预警。,(三)完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四)明确疾控与医疗机构的职责划分,修订主要思路(续),(五)完善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六)规范传染病病人的救治。,(七)加强传染病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八)个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增加,“,医疗救治,保障措施,”两章,二、重点内容介绍,(一)病种的调整,思路:依据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作为分类原则,调整意见较一致的,有争议的暂不调整。,原法定传染病,35,种,修订后,37,种,:,2(,甲,),25(,乙,),10(,丙,),病种的前后按照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的顺序重新作了调整。,病种的调整,乙类增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原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调为乙类;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调为丙类,按甲类管理,:,肺炭疽、,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按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 科学、依靠群众。,病种调整权限,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卫生部决定并公布;,其他乙类和突发原因不明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的,卫生部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省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传染病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重点内容介绍,(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三大体系建设成为政府法定职责,重点内容介绍,(三),职责法定,突破了防治机构职责不分、层次不清的老问题,严格区别,赋予不同职责,相互联系,但又有制约,卫生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防治工作,职责法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在,CDC,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法查处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上下明确分工,职责清楚,,设区的市和县级疾控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上下明确分工,职责清楚,国家,省级疾控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预测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职责法定,医疗机构,防止传染病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确定专门部门或者人员,承担疫情报告、本单位预防、控制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疾控机构专门人员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调。,重点内容介绍,(四),强化预防,1,、早预防,宣传教育(,10,),新闻媒体、学校;医学院校、疾控和医疗机构;,预防接种(,1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具体办法国务院制定。,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于,2005,年,3,月,24,日公布,自,6,月,1,日起施行。,预防功能的强化,2,、早发现,监测制度(,17,),各级疾控机构对发生、流行及影响的因素,,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或新发生的监测,3,、早预警,预警制度(,19,),卫生部、省级政府,根据预测,发出预警,根据情况公布,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县以上地方政府制定,CDC,医疗机构实验室,有关实验单位,-,应当符合规定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扩散,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播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经省以上卫生部门批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04,年,11,月,12,日公布施行。,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大型建设项目卫生管理制度,-,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大型项目,:,事先,-,经省级以上,CDC,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要按,CDC,意见,采取必要预防控制措施,专人负责防疫,;,竣工后,-CDC,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预防为主,许可管理,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省级以上卫生许可,饮用水供水单位应依法取得卫生许可,消毒,涉水产品,饮用水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消毒处理,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处理(在,CDC,指导下或者按其要求),;,拒绝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CDC,强制消毒。,完善疫情报告,(五)体现公开透明原则,-,突破单一报告模式,信息渠道实现多样化,报告,疾控、医疗、采供血机构及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部规定内容、时限方式、程序报告,军队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按卫生部规定报告。,报告时限,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进行了规定,完善疫情报告,社会疫情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及时向附近疾控或者医疗机构报告。,港口、机场、铁路疾控机构和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向所在地,CDC,或者县级卫生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疾控机构应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疫情信息, 按规定报告卫生部门,信息通报制度,县以上卫生部门应及时向疾控和医疗机构通报疫情及监测、预警相关信息;,疾控和医疗机构应及时告知本单位有关人员;,卫生部应及时向其他有关部门和省厅通报;,毗邻及相关地方卫生部门应及时互相通报;,县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解放军卫生部门应向卫生部通报;,动物防疫机构和,CDC,应及时互相通报,信息公布制度,卫生部定期公布全国疫情信息;,省级政府卫生部门定期公布行政区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卫生部负责公布疫情,并可授权省级政府卫,生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疫情。,要求:,及时、准确,重点内容介绍,(六)疫情控制措施更加完善,1,、特定场所人员的隔离措施(,41,),-,县以上地方政府(同时报上一级政府,即时批准),-,对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场所或该场所特定区域,的人员,-,政府提供生活保障,所在单位不得停止工作报酬,2,、紧急措施,-,县以上地方政府,必要时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并公告。增加了必要时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疫情控制措施,3,、疫区的宣布(,43,),-,县以上地方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决定,跨省的,-,国务院,-,疫区内采取紧急措施,出入卫生检疫,疫区封锁,-,省级政府,大,中城市及跨省以上,-,国务院,4,、交通卫生检疫,-,甲类,5,、尸体处理(,46,),甲类、炭疽,-,立即卫生处理后火化,其他传染病,-,必要时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规定深埋,尸检,为查找病因,医疗机构解剖查验,必要时并告知家属,(,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重点内容介绍,(七)增加医疗救治一章,1,、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县以上政府应加强建设,指定具备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或者根据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医疗救治,2,、对医疗机构的要求,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符合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器械,一次性,-,按规定消毒、销毁;,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记录;,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卫生部令,41,号),不具救治能力,按规定转诊。,重点内容介绍,(八)保障更加明确,突破了卫生部门的局限性,强化了保障措施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1,、,各级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县级以上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经费保障,3,、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4,、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重大项目给予补助;,5,、国家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扶持贫、少地区;,建立国家对传染病防治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两个根本机制,1,、,公共卫生由政府买单,2,、,建立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常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机构和工作机制,突破,重点内容介绍,(九)高度重视有关权利的保护,在明确传染病防治的义务的同时,对权利规定明确,-,法律救济权(,12,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隐私权(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资料),-,人格权(,16,不得歧视传染病及疑似病人、携带,者,工作禁止,法律、行政法规、卫生部规定,-,生活权、工资报酬权(,41,隔离生活保障、工资),-,物权(,45,临时征用,返还或给予补偿),重点内容介绍,(十)强化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对,CDC,医疗机构,-,对采供血机构,-,对菌毒种和样本,-,对消毒产品及生产单位,供水单位及涉水产品,-,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防治措施,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依法进入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复制资料和采集样本,-,必要时,可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予以检验或消毒,;,污染的食品,-,销毁,;,未污染的食品或消毒后物品,解除控制,.(53),监督管理,突破了政府及部门失职、渎职不受处罚的局面,建立了全面严格的法律责任,受罚行为大大增加,处罚形式大大增加,提高了罚款额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此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统一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如制定规章制度和有关应急方案,进行人员培训,采取有效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防止流失,泄漏,扩散等,并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设专门一章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如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有警示标识和说明,);,建立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露天,不超,2,天,);,使用专用运送工具,(,使用后指定地点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对高危险废物,应当就地消毒后交集中处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可按要求自行就地处置,.,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向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其处置医疗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医疗卫生单位收取处置费。,医疗废物的管理,对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检查,卫生部门,对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疾病防治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情况;,环保部门,对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规定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的措施,规定了发生或可能发生事故时的临时控制措施,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