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高职 财经大类财务会计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557109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182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基础高职 财经大类财务会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统计学基础高职 财经大类财务会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统计学基础高职 财经大类财务会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统计学基础高职 财经大类财务会计,目录,第一章 总论,1,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第三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3,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第五章 时间序列,5,第六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6,第七章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7,第八章 统计指数,8,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9,第一章 总论,学习目的:, 了解统计与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史。, 了解统计学在不同时期的代表学派。, 理解统计学的含义、分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任务、 过程及职能。, 掌握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统计指标、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统计活动的起源与发展,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开始有简单的计数活动。,资本主义以前的统计活动,多半是在赋税、征兵工作中进行的,具有阶级性,且统计方法比较落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统计学的发展更加迅速。,一、统计学的萌芽时期,(一)国势学派,国势学派又称为记述学派或者国情学派,起源于17世纪封建制的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康令和高特弗里德阿亨瓦尔。,阿亨瓦尔是国势学的主要继承人和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显著事项的整体。,(二)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对统计学做了许多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1,)满足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登记、列表、汇总、记述等过程,(,2,)在搜集资料方面,提出了“大量观察法”、“典型调查”、“定期调查”等思想。,(,3,)在处理资料方面,广泛运用了分类、制表以及各种指标来浓缩与显现数量资料的内涵信息。,威廉,.,配第所属著作的,二、统计学的近代时期,拉普拉斯在统计学上的成就主要有两点:,(,1,)阐明了统计学的大数法则;,(,2,)进行了大样本推断的尝试。,国际统计学界有人称阿道夫,凯特勒为“统计学之父”,他把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学派、古典概率学派改造并融合成具有近代意义的统计学。,(二)社会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是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及其规律性的学派,也称德国社会统计学派或大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主张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统计应包括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对其的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三、统计学的现代时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在随机抽样基础上建立了推断统计学,统计学的主流从描述统计学转向推断统计学。,现代统计学具有鲜明的特征:,1.统计信息越来越社会化、网络化。,2.统计方法多样化。,3.统计理论知识综合化。,1.2.1 统计学的含义,一、统计学的三层含义,最早出自拉丁语Status(状态),是指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汉语中“统计”原为合计或汇总计算的意思。,现代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计学,(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对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的总称。,(二)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取得的各项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数字资料及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各阶段的成果,既包括统计调查收集的原始资料,也包括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综合统计资料。,(三)统计学,统计学也称统计理论,是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从统计实践中概括、提炼、总结出来的系统的论述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二、统计学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一)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统计工作是形成统计学的,基础,,统计理论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的发展又需要统计理论的指导,统计科学研究大大促进了统计实践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工作的现代化与统计科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二)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一方面,统计资料的需求支配着统计工作的设计;,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的质量高低又直接影响着统计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三、统计学的类型,(一)从统计方法的构成角度分类,按照统计方法的不同构成角度,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两类。,(二)从统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的角度分类,按照统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的不同角度,可以把统计学分为,理论统计学是利用数学原理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研究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形成的边缘学科。,1.2.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具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数量性,(二)总体性,(三)具体性,(四)社会性,(五)广泛性,一、统计学的任务,(一)为制定政策和编制计划提供依据,(二)对政策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监督,(三)为管理各项经济事业和社会事业提供资料,(四)为进行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资料,二、统计学的职能,(一)信息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的最基本职能。,(二)咨询职能,统计的咨询职能是统计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三)监督职能,统计的监督职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评判、检验和调整决策方案。,三、统计学的三种职能的关系,统计的三种职能是相辅相成的。,统计信息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统计咨询职能是统计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统计监督职能则是在信息、咨询职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并促使统计信息和咨询职能优化的保障。,一、,统计设计,统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分类和统计分组的设计、统计表的设计、统计资料搜集方法的设计、统计工作各个部门和各个阶段的协调与联系、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方案的要求,采用各种调查组织形式和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所研究总体的各个单位进行观察、登记,准确、及时、系统、完整地搜集统计原始资料的过程。,三、,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阶段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和汇总,将分散的、零星的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各组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四、,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指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数量分析,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进而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咨询建议,以及进行必要的分析、预测的统计工作过程。,一、,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对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二、,统计分组法,统计分组法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所研究现象总体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部分(或组)进行研究的方法。,三、,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指利用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四、,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法模拟客观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五、,归纳推断法,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常常从总体中各单位的特征入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总体的某种信息。这种从个别到一般,从矛盾的特殊性到矛盾的普遍性,从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称为归纳推断法。,1.3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一)统计总体的概念,凡是客观存在的、至少有某一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单位)组成的整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总体是,统计研究的具体对象,。例如,要研究A市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那么该市的所有的民营企业就构成了一个总体,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则都要围绕这一对象来进行。,(二)总体的种类,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总体单位数可以计数或穷尽的总体。例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无限总体则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三)总体的特点,总体具有以下的三个主要特点:,1.,同质性。,2.,大量性。,3.,变异性。,一、标志,(一)标志的概念,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或属性的名称,。例如,,A,市一家民营企业作为总体单位,其“企业性质”、“企业类型”、“生产能力”、“年产值”、“销售收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都是标志。,二、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或称个体,。,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首先,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集合同元素的关系,如果说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的元素。,接着,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具体形式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最后,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二)标志的类型,1.,按是否可以用数值表示来看,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类型。,2.,按其标志表现是否有差异性,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不变标志体现为总体的同质性。,二、统计指标,(一)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例如,要表明A市全部民营企业这个总体的数量特征,其数量表现有:该市2005年底有民营企业3.9万家,全年总产值870亿元,职工人数52.04万人,人均产值3.6万元,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二)统计指标的特点,统计指标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可量性。所谓可量性是指客观存在的现象的大小、多少可以实际进行计量。统计指标是离不开数量的,凡是不能直接表现为数量的,都不能称之为统计指标。,2.,综合性。统计指标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表现的综合结果。例如,以某城市商业企业为统计总体,统计其企业数、经营收入、上缴税金、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等指标。,(三)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客观指标是指其取值依据是对统计对象的实际度量或计数的指标,又称为显性指标,如产品产量、职工人数等都是客观指标;,主观指标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指标,又称为隐性指标,如民意测验、对事物综合评价等指标就属于主观指标。,2.,按其反映社会经济的功能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描述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现实状况、变化过程和运行结果的统计指标,评价指标是用于考核、评估、比较社会经济活动质量及其效果的统计指标,预警指标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监测,通过与正常值的比较而发出警示的统计指标,3.,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统计指标,也称为外延指标,其表现形式一般为绝对数。,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结构、比例以及相互数量关系或发展变化的指标,也称为内涵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或平均数等。,4.,按其数量对比关系的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类。,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或绝对数,是反映总体的规模和现象发展结果的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一般用以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对比而形成的比率,其表现形式为相对数,一般用来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和相对水平等。,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是指总体中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其表现形式为平均数,一般用来反映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的集中趋势等。,(四)标志与统计指标关系,标志和指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标志和指标的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3,)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4,)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2.,标志和指标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既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例如,,A,市民营企业的产值是由该市每家企业的产值汇总而来的;该市的民营企业数则是由总体单位数汇总而来的。,(,2,),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当原来的总体变成为总体单位时,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这时,指标名称变成数量标志名称,指标数值变成标志值);反之亦然。,一、变异,变异是指可变标志具体表现在各总体单位间所存在的差异。例如,研究我国的人口状况,则全国的全部人口构成了一个统计总体,其中每一个人则为总体单位,不同人的年龄、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性格、爱好等方面均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即是可变标志的具体表现上的区别,称之为变异。,二、变量,(一)变量的概念,在数量标志中,不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常量或参数。,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二)变量的分类,1.,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2.,变量按其所受因素影响的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所谓统计指标体系,,就是指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例如,一家民营企业把产品产量、净产值、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消耗、成本、销售收入等统计指标联系起来就组成了指标体系。这便于人们全面、准确地评价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二、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一)按照社会经济现象内在联系分类,1.,数学式联系的指标体系,2.,框架式联系的指标体系,(二)按照其考核范围分类,1.,宏观指标体系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情况;,2.,中观指标体系反映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行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情况;,3.,微观指标体系反映各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或工作运行情况。,(三)按照其作用分类,1.,描述性指标体系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运行过程和结果;,2.,评价性指标体系主要是比较、判断社会经济现象的运行过程、结果是否正常;,3.,决策性指标体系是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有序、协调地发展。,【本章练习题】,1.,统计的含义包括 、 、 。,2.,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 与 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理论是 与 的关系。,3.,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4.,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特点 。,5.,统计工作的四个环节是什么?,6.,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7.,变异与变量的区别与联系?,8.,离散型变量与连续型变量的区别是什么?,9.,政治算术,一书的作者是 。,10.,由,Fisher,创立的统计学学派是什么?,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目的:, 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数据整理的含义和在统计活动中的作用。, 领会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和变量的类型以及统计分组的概念和分配数列的类型和特征。, 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内容。, 掌握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和统计图表的编(绘)制方法。,统计调查的概念,一、统计调查的含义,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二、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按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的标志表现。,三、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一)准确性,(二)及时性,(三)完整性,(四)经济性,总体要求:以准确为前提,准中求快,力争以较少的投入取得完整、系统的数据资料。准确性要求和及时性要求是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及时性在准确性要求的前提下才有意义,而准确性也不能损害及时性的要求。,一、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需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和方法。,1.,按组织形式不同,2.,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3.,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二、统计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三)采访法,(四)通讯法,(五)登记法,(六)卫星遥感法,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每一项调查都应有周密的调查方案。,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的质量。不同调查任务的调查方案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是一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组织形式和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等内容。,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要性文件。,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导数据资料,一、普查,(一)普查的概念,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现象总体数量的全面调查。,(二)普查的特点,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其他任何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三)普查的意义,普查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国情国力统计资料,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尤其是了解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数量及其利用情况,对于国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产业政策,加强国民经济管理,安排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四)普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自上至下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一种是自下至上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五)普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统一规定普查的标准时间。, 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 统一规定普查内容和指标解释,不得任意改变或增减项目。, 同类普查,各次调查的项目应尽可能一致,以便于历史资料的对比研究。, 同类普查应尽可能按周期进行,以便观察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六)普查的实例,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二、统计报表,国家统计报表、业务部门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三方面组成。国际统计报表是统计报表体系的基本部分。,(一)统计报表的概念,统计报表是以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为依据,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项目、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二)统计报表的分类,1.,统计报表按调查对象的范畴不同,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2.,按报送时间长短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半年报、年报等。除年报外,其他报表可称为定期报表,日报和旬报可称为进度报表。,3.,按填报单位的不同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4.,按报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邮寄报表和电讯报表。,(三)统计报表的意义,统计报表是搜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统计数据的主要方式。,三、重点调查,(一)重点调查的概念,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二)重点单位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三)重点调查的关键,(三)重点调查的特点,四、抽样调查,(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广义的抽样包括,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非概率抽样也叫非随机抽样,是指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调查者的经验或判断,从总体中有意识地抽取若干单位构成样本。,(二)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取调查单位。,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上。,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三)抽样调查的意义, 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五、典型调查,(一)典型调查的概念,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任务和目的,在对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二)典型调查的特点,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既可以用于搜集统计资料,又可以掌握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况。,调查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它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和决策。,(三)典型调查的关键,典型调查的关键是选择典型单位。,六、统计调查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一)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1)前者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后者调查单位的选择具有客观性。,(2)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典型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后者不具备用重点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二)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虽然两者都是全面调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掌握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需要经过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统计数据的计量,数据的,定类尺度,、数据的,定序尺度,、数据的定,距尺度,、数据的,定比尺度,。,一、,数据的定类尺度,1.,概念,:,定类尺度又称列名尺度或类别尺度,是按照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组或类的一种测度。,2.,特征,(,1,)计量层次最低,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无法比较优劣或大小。,(,2,)对事物进行平行的分类,对事物的区分必须遵循穷尽和互斥的原则。,(,3,)对定类尺度计量分析的统计量主要是频数和频率。,二、数据的,定序尺度,1.,概念:,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例:教师的职称、学历,商品的质量等级等。,2.,特征,(,1,)对事物可以分类,同时给出各类别的顺序,比较优劣和大小。,(,2,)对事物的分类要求穷尽和互斥。数据表现为“有序的类别”、等级。,(,3,)比定类尺度精确,但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4,)对定序尺度计量分析的统计量除频数和频率外,还有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三、数据的,定距尺度,1.,概念:,定距尺度又称间隔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的间隔进行的一种测度。,例:学生的考试成绩、人的身高、温度等。,2.,特征,(,1,)能分类、排序、比较大小,计量差距。,(,2,)没有绝对零点,“,0”,表示“,0”,水平,不表示“没有”或“不存在”。,(,3,)定距数据之间的差是固定不变的,并且没有一个通常的零点。,(,4,)定距尺度可以进行、,运算。定距数据之间比值是没有意义的。,四、数据的,定比尺度,1.,概念:,定比尺度也称比率尺度,是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度。,例:人的收入支出、企业的产值利润、某地区的人口总数、失业人数等。,2.,特征,(,1,)对事物的准确测度,比定距尺度更高一层次分类、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差异、计算两个数值之间的比率。数据表现为“数值”,(,2,)具有绝对零点,即数字“,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3,)具有“,”,或“,”,的数学特性。,统计数据的类型,一、统计数据的种类,(一)统计数据的分类,1.,按是否可以直接用数字表示,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2.,按是否经过加工处理,分为原始数据和综合数据。,3.,按时间状况,分为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4.,按照获取途径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二)定性数据(三)定量数据,(四)原始数据(五)次级数据,二、变量及其类型,1.,变量的含义,说明现象某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统计数据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2.,变量的类型,(1),品质变量:如教师职称。,(2),数值变量:如人的身高。,3.,数值变量的分类,(1),离散变量:只能间断计数的变量。如人口数、设备台数等。,(2),连续变量:可以连续计数的变量。如产值、利润、收入、年龄等。,统计数据的评价,一、数据的质量,数据的质量包括: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数据是否有错误;计算是否正确等。,二、数据的审核,1.,数据审核的概念,2.,数据审核的目的,3.,数据审核的主要步骤,一、公开的统计出版物,(一)我国官方的统计公开出版物,如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社会统计年鉴等。,(二)外文出版物,世界银行各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联合国的联合国统计年鉴等。,二、其他渠道,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传媒、网络等。,统计整理的含义,一、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统计整理方案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汇总、或对已经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成为能够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二、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数据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承前启后,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统计整理的步骤,1.,设计整理方案,设计步骤:,数据的审核与检查,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组,数据的,显示,数据,统计,数据的,积累和保管,2.,统计资料的审核,审查字了得完整性和及时性,审查资料的准确性,历史资料的审核,3.,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4.,统计汇总,5.,编制统计图表,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含义,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统计方法,称为统计分组。,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区分现象的类型。,(,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3),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三、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1.,根据研究任务和目的选择分组标志。,2.,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重要特征的标志。,3.,结合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分组标志。,四、统计分组的种类,(一)按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分,品质标志分组,即对定性数据的分组,反映事物属性差异。,数量标志分组,即对定量数据中定距数据的分组,反应事物数量差异。,组距分组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组数与组距,组中值,编制组距分布的步骤,(二)按总体所选择标志的个数分,(,1,)简单分组,(,2,)符合分组,二、次数分布的特征,1.,次数,(,频数,):,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各组的次数,(,频数,),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总数。,2.,频率,(,比重,):,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各组比重之和等于,100%,(或,1,)。,3.,累计次数分布,:,将变量数列各组的次数和比率逐组累计相加而成累计次数分布,它表明总体在某一标志值的某一水平上下总共包含的总体次数和比率。,4.,类型:,(,1,)向上累计:以上累计次数,(,下限,),即较大制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下限(变量)值的次数共有多少。,(,2,)向下累计:以下累计次数,(,上限,),即较小制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小于该组上限(变量)值的次数共有多少。,统计表与统计图,一、统计表,用统计表来表达频数分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文字叙述,而且更为集中醒目、条理分明,便于资料的对比分析与积累。,(一)统计表的概念和结构,1.,统计表的概念,(,1,)广义的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各个阶段中所用的一切表格。,(,2,)狭义的统计表:专指分析表和容纳各种统计资料的表格,通常所说的统计表。,2.,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来看,统计表的构成要素有:总标题、横行标题、纵行标题、数字资料。,(二)统计表的分类与设计规则,1.,统计表的分类,(,1,)简单表,(,2,)简单分组表,(,3,)复合分组表,简单表和简单分组表的区别:简单表是指未分组的统计表,简单分组表是指按照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2.,统计表设计规则,二、统计图,(一)统计图的结构,(,1,)图号。(2)图题。,(3)图目。(4)图尺图形。,(5)图例。(6)图注。,(二)定类数据的统计图,适用统计图:饼图、条形图、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等。,第三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学习目的:, 了解抽样的概念、抽样调查的基本组织方式。, 领会抽样中的相关概念。, 理解常用的抽样分布,特别是正态、标准正态分布。, 掌握抽样误差的计算。, 掌握,EXCEL,在抽样中的应用。,3.1 抽样与抽样的概述,3.1.1,抽样的概念与特点,一、抽样的概念,抽样即抽样调查,是指从所研究的对象中随机地取出其中一部分来观察,由此而获得有关总体的信息。,二、抽样的特点,(一),遵守随机原则;,(二)推断被调查现象的总体特征;,(三)计算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样本,(一)总体的概念,总体是由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总体中的单位数称为总体容量,用,N,表示。,(二)样本的概念,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进行调查的部分单位的集合体,又称抽样总体。,样本中的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表示。,二、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总体指标是,根据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反应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样本指标又称为统计量或抽样指标,,是指由样本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出来反映样本特征,用来估计总体指标的综合指标。,三、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一)概率抽样的概念,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是,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本章所指的均为概率抽样。,(二)非概率抽样的概念,非概率抽样又称非随机抽样,,是指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根据调查者的经验或判断,从总体中有意识地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五、抽样框,(一)抽样框的概念,抽样框是包括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框架。,(二)抽样框的形式,1.,名单抽样框,2.,区域抽样框,3.,时间抽样框,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概念,一、误差的分类,(一)登记性误差,(二)代表性误差:,1.,二、抽样误差的概念,抽样误差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抽样实际误差,二、,抽样平均误差,(一),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1.,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时,:总体标准差 :样本单位数,2.,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时,:总体标准差 :样本单位数 :总体单位数,(二)样本成数(比例)的平均误差,:样本成数 :总体成数 :全部可能的样本数,1.,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时,2.,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时,(三)抽样平均误差的深入理解,1.,抽样平均误差的性质,(,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差异程度。,(,2,)抽样平均误差越小,样本估计值的分布越集中在总体参数的附近,2.,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1,) 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用标准差衡量)。,(,2,) 样本容量大小,(,3,) 抽样方法的不同,(,4,) 抽样组织形式,三、,抽样极限误差,(一)样本平均数的抽样极限误差,样本平均数的抽样极限误差是以绝对值形式表示的样本平均数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用符号具体表示为:,:总体平均数 :样本平均数,(二)样本成数的抽样极限误差,:样本成数 :总体成数,抽样分布,抽样分布的概念与种类,一、抽样分布的概念,抽样分布是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二、抽样分布的种类,(一)精确分布,(二)渐进分布,常见的抽样分布,常见的抽样分布有:,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分布,一、正态分布,(一)正态分布的定义,如果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中 、 是常数,且,0,,则称 服从参数 、 的正态分布,记作 。,正态分布是最常见的抽样分布。,(二)正态分布的性质,1.,是正态随机变量 的均值; 是正态随机变量的方差。,2.,图像是关于 对称钟形曲线,且峰值在 处。,3.,均值 和方差 一旦确定,分布的具体形式也惟一确定,不同参数正态分布构成一个完整的“正态分布族”。,4.,均值 可取实数轴上的任意数值,决定正态曲线的具体位置;标准差 决定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 越大,正态曲线扁平; 越小,正态曲线越高陡峭。,5.,当,X,的取值向横轴左右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时,曲线的两个尾端也无限渐近横轴,理论上永远不会与之相交。,6.,正态随机变量在特定区间上的取值概率由正态曲线下的面积给出,7.,二项分布的渐进正态性。,(三)标准正态分布的定义,(四)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二、 分布,设 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且每个随机变量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即 ,则随机变量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为 的 分布,记作 。,三、 分布,设随机变量 与 相互独立, , ,则,称随机变量 服从自由度为 的 分布,记作 。,四、 分布,设随机变量 与 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自,由度为 、 的分布,则称随机变量 服,从第一自由度为 、第二自由度为 的 分布,,记为 。,样本平均数与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一、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一)总体方差 已知时,1.,设总体 , 是一个简单随机样,本,则有 , ,,,将样本平均数标准化,有:,(二)总体方差 未知时,当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的样本时,样本中具有某种,特征的单位数 服从二项分布, 且,,因此样本比例 也服从二项分布,,且有:,3.3.4 两个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一、两个样本均值之差的抽样分布,二、两个样本比率之差的抽样分布,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1,)必须先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进行编码或编号,确定抽样框;,(,2,)适合于调查标志在各单位分布较均匀的总体;,(,3,)仅适用于规模不大、内部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小的总体;,(,4,)是最简单、最基本、最符合随机原则,但同时也是抽样误差最大的抽样组织形式。,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1,)具有随机性;,(,2,)分层抽样要求事先对总体有较多的了解;,(,3,)分层抽样对层而言是全面调查,对层内单位而言是非全面调查;,(,4,)能避免同一组样本数明显的偏高或偏低情况;,(,5,)适合于调查标志在各单位间的分布差异大的总体;,(,6,)能使样本结构更接近于总体结构,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同时推断总体指标和各子总体的指标。,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的特点,1.,抽样误差一般较简单随机抽样小,当被研究现象标志变异程度较大时,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2.,有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整群抽样,整群抽样的特点,1.,简单、方便,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2.,样本单位集中于群内,显著地影响了总体单位分配的均匀性;,3.,抽样误差较大,代表性较低,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的特点,1.,便于组织抽样;,2.,可以获得各阶段单元的调查资料;,3.,方式灵活;,4.,抽样单位的分布较广,降低抽样误差;,5.,当总体单位很多且分布广泛,几乎不可能从总体中直接抽取总体单位时,常采用次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本章练习题】,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平均误差程度,B,、可能误差范围,C,、极差的大小,D,、误差系数,2.,抽样极限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2,、对于正态总体来说,即使是小样本,用代替以后,仍然服从()。,A,、分布,B,、标准正态分布,C,、分布,D,、分布,3,、抽样误差的定义是,( ),A,、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B,、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C,、样本的估计值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D,、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4,、从某生产线上每隔,55,分钟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等距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学习目的:, 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领会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分类。, 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计算及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二、总量指标的作用,(,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计划以及检查政策和计划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都是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总量指标的分类,(一)按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实物单位,1,、自然单位,2,、度量衡单位,3,、双重或多重计量单位,4,、复合单位,5,、标准实物单位,(二)货币单位,(三)劳动单位,总量指标的应用原则,总量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确定指标含义、计算范围、指标界限。,2,、同类实物总量指标才能相加。,3,、使用统一计量单位。,4,、把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结合起来使用。,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概念与作用,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三、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无名数,(二)有名数,相对指标的分类,(一)结构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2.,使用结构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二)比例相对指标,1.,比例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2.,比例相对指标的特点:,分子分母同属一个总体,而且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三)比较相对指标,1.,比较较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2.,比较相对指标的特点:,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若以数值小的为母项则计算结果大于,100%,或,1,,反之小于,100%,或,1,。,(四)强度相对指标,1.,强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2.,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五)动态相对指标,1.,动态相对指数的概念及计算,2.动态相对指数的特点:,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一般不能互换。常用百分数、倍数、千分数表示。,(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2.,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在计算形式上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计划任务数以绝对数形式出现,(,2,)计划任务数以相对数形式出现,相对指标的使用要求,(一)可比性原则,(二)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原则,(三)多种相对指标结合应用的原则,【本章练习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和( )。,2.,相对指标的数值有( )和( )两种表现形式。,3.,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 )和( )两种。,4.,属于同一总体中不同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和( )。,5.,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用( )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 )表示。,6.,计划完成程度分析中,计划任务数有( )和( )两种表现形式。,第五章 时间序列,学习目的:, 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意义、分类及编制原则。, 理解时间序列分析的影响因素。, 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水平指标、速度指标的计算。, 掌握对长期趋势及季节变动趋势的预测分析。, 掌握,EXCEL,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5.1 时间序列的概述,5.1.1,时间序列的概念及意义,一、时间序列的概念,二、时间序列的意义,1.,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状态和结果,2.,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3.,时间序列可以分析研究客观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4.,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外推预测。,5.1.2 时间序列分类,一、绝对数序列,二、相对数序列,三、平均数序列,5.1.3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第一,要有可比性,第二,时间长短要一致,第三,总体范围要一致,第四,指标内容要一致,第五,计算方法和口径要一致,5.2 时间序列分析,5.2.1,时间序列分析指标,一、时间序列分析的水平指标,(一)发展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1.,绝对数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1,)时期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计算,设 是平均发展水平, , ,,是时间序列的发展水平,则有:,2.,相对数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对数时间序列的时序平均数不能直接计算,而应根据分子数列的时序平均数除以分母数列的时序平均数计算,用公式表示为,:,=,(三)增长水平,1.,逐期增长量,2.,累计增长量,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四)平均增长水平,二、时间序列分析的速度指标,(一)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2.,定基发展速度,3.,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二)平均发展速度,(三)增长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2.,定基增长速度,3.,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的关系,(四)平均增长速度,(五)速度的分析与应用,1.,当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2.,在有些情况下,不能单纯就速度论速度,要注意速度与绝对水平的结合分析。,3.,平均发展速度应与各环比发展速度结合分析。,4.,总平均发展速度应和分段平均发展速度结合分析。,5.,注意增长,1%,的绝对值,5.2.2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分析,一、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一)长期趋势(,T,),(二)季节变动(,S,),(三)循环变动(,C,),(四)不规则变动(,I,),二、时间序列的分析模型,(一)加法模型,Y=T+S+C+I,(二)乘法模型,Y=TSCI,三、时间序列的趋势预测与分析,(一)长期趋势预测,对于长期趋势的预测,有如下三种方法:,1.,时距扩大法,2.,移动平均法,3.,数学模型法,(二)季节变动分析,【本章练习题】,1.,从下列趋势方程可以得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增加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减少个单位,C.,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增加个单位,D.,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个单位,2.,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3.,下列时间序列中,属于时点序列的有( )。,A.,某高校“十五”期间毕业生人数,B.,某企业“十五”期间年末利税额,C.,某地区“十五”期间年末人口数,D.,某地区“十五”期间粮食产量,第六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学习目的:, 了解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概念与作用。, 领会数据分布特征的各种描述: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度与峰度。, 理解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各自的特点。, 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式与计算。,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描述,集中趋势指标的概念与作用,一、集中趋势指标的概念,二、集中趋势指标的作用,(,1,)反映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2,)可用来比较同一总体在不同空间的发展水平,(,3,)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