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钧光学课件第3章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469034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姚启钧光学课件第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姚启钧光学课件第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姚启钧光学课件第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以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以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1,基本概念及基本实验定律,一、光线与波面,1.光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几何线。,说明: 同力学中的质点一样,光线仅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它具有光能,有长度,有起点、终点,但无粗细之分,仅,代表光的传播方向。任何想从实际装置如无限小的孔,中得到“光线的想法均是徒劳的。, 无数光线构成光束。,2.波面:,光传播中,相位相同的空间点所构成的平面或曲面。, 光沿光线方向传播时,相位不断改变。,说明: 波面即等相面,也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波面为平面的光波称为平面光波如平行光束;为球,面的称为球面光波如点光源所发光波;为柱面的,称为柱面光波如缝光源所发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光线总是与波面法线方向重合。即光线与波,面总是垂直的。,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在均匀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2.反射定律:, 反射线在入射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反射线、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定律:, 折射线在入射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折射线、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4.独立传播定律:,5.光路可逆原理:,自不同方向或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相交时,对每一光线的传播,不发生影响。即各自保持自己原有的特性,沿原方向继续传播,互,不影响。,在几何光学中,任何光路都是可逆的。,光在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非均匀介质中又是怎样传播的?费马借助光程的概念,回答了该问题。,三、费马原理,1.表述: 光在空间两定点间传播时,实际光程为一特定的极值。,2、表达式:,n,B,A,ds,3.说明:,意义: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用以描绘光在空间两定点间的传播规律。,用途:A .可以推证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实验定律。由此反证了费马原理的正确性.,极值的含义:极小值,极大值,恒定值。一般情况下,实际光程大多取极小值。,B.推求理想成象公式。,费马原理的证明,1、直线传播定律:在均匀介质中,2、折射定律:在非均匀介质中,i,2,n,2,B,C,A,C,C,B,A,n,1,O,O,P,M,i,1,X,Y,Z,如图示:点发出的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平面分界面上,折射后到达点。, 折射线在入射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只需证明折射点C点在交线OO,上即可.,折射线、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i,2,n,2,B,A,C,B,A,n,1,O,O,P,M,i,1,X,Y,Z,A、B、C点坐标如图示。沿此方向入射,必有,i,2,n,2,B,A,C,B,A,n,1,O,O,P,M,i,1,X,Y,Z,由于反射、折射定律是实验定律,是公认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费马原理是正确的。,同理:也可证明反射定律。,成像问题是几何光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 一。光学元件质量的高低是以成像质量来衡量的。为学习研究成像规律,首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四、单心光束、实像、虚像,1、,发光点,:,只有几何位置而没有大小的发射光束的光源。,它也是一个抽象概念,一个理想模型,有助于描述物和像的性质。点光源就是一个发光点。,假设光线实际发自于某点,那么称该点为实发光点;,假设某点为诸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那么该点称为虚发光点。,2、,单心光束,:只有一个交点的光束,亦称同心光束。,该唯一的交点称为光束的顶点。,发散单心光束,会聚单心光束,实象:有实际光线会聚的象点。,虚象:无实际光线会聚的象点。,光束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当顶点为光束的发出点时,该顶点称为,光源、物点,。,3、实像、虚像,当单心光束经折射或反射后,仍能找到一个顶点,称光束保持了其单心性。该顶点称为,象点,。,P,P,P,P,实像,虚像,实物、实像、虚像的联系与区别,1、成像于视网膜上的只是光束的顶点而非光束本身。,光通过浑浊的空间时,尘埃微粒作为散射光,束的顶点被看到,而不是看到了光束本身;,宇航员看到的洁净的宇宙空间是漆黑的,是,由于没有尘埃作为散射源。,对能保持单心性的光束,一个物点能且只 能,形成一个像点,即物与像形成一一对应关系。,2、人眼以刚进入瞳孔前的光线方向判断光束顶点位置,单独用人眼无法直接判断顶点是否有实际光线通过,实发光点,实像,虚像,对人眼而言,无论是物点还是像点,是实像还是虚像,都不过是,发散光束的顶点,,二者之间,没有区别。,实物、实像、虚像的区别,P,P,P,A:P与P,、P,P各处可见;而由于透镜大小的限制,P,和P,仅在光束范围内可见。,B:P,与P,置一白纸于P,、,P,处,由于有实际光线通过, P,是亮点;由于无实际光线通过, P,处看不到光点。,3-2 光在平面介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光学纤维,保持物、像在几何形状上的相似性,是理想成像的基本要求。保持光束的单心性是保持形状相似从而实现理想成像的保证。所以,研究成像问题就归结为研究如何保持光束单心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光在介面上反射和折射后,其单心性不再保持。但只要满足适当的条件,可以近似地得到保持。接下来主要研究在不同介面反射、折射时,光束单心性的保持情况。,一、光在平面上的反射,D,M,M,P,P,C,B,A,如图示:点光源P发出单心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一束发散光束,其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P,,且与P点对称。,显然,反射光束仍为单心光束,说明在此过程中光束保持了其单心性,是一个理想成像过程 P是P的虚像。,平面镜是一个不破坏光束单心性、理想成像的完善的,光学系统。并且也是唯一的一个。,二、光在平面介面上的折射,1、光束单心性的破坏,x,B,1,B,2,n,2,n,1,O,y,P,2,P,1,P,P,i,1,i,2,i,1,+i,1,i,2,i,2,A,1,A,2,z,介质n1中的发光点P发出单心光束经两面介面XOZ折射后进入介质n2,现取其中一微元光束如图示,在XOY平面内,其折射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并与OY轴交于P1、P2两点。,各点坐标如图示:经计算见附录31可得:,x,B,1,B,2,n,2,n,1,O,y,P,2,P,1,P,P,i,1,i,2,i,1,+i,1,i,2,i,2,A,1,A,2,z,将PA1、PA2沿OY轴旋转一微小角度成一立体微元,那么:P、P1、P2三点不动,而交点P将画出一小圆弧近似视为垂直于XOY平面的一小段直线。,所以,光束内任一条光线与Y轴的交点均处在直线P1P2弧矢象线内,但不相交;交点P也处在直线PP子午象线上,也不相交。即:发光点经折射后,成象为两条相互垂直的象线而不是象点,称为象散。,折射后,光束的单心性已被破坏。,2、象似深度,三、全反射 光学纤维,1、全反射:,x,A,3,n,2,n,1,O,y,P,i,1,i,2,i,c,A,1,A,2,只有反射而无折射的现象称为全折射。,2、光学纤维,单根构造:内层:,外层:,原理:,在顶角为2i的园锥体内的光线,均能在光纤内顺利传播。,直径约为几微米的单根或多根玻璃(或透明塑料)纤维.,四、棱镜,E,D,C,B,1、偏向角、最小偏向角:,棱镜是一种由多个平面界面组合而成的光学元件。光通过棱镜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界面的连续折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最常用的棱镜是三棱镜如图示。,三棱镜两折射面的夹角称三棱镜,顶角,A。,A,n,2,n,1,出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称棱镜的,偏向角,。,2、应用,棱镜光谱:当用白光入射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出射光将展开成彩带即光谱。,所以,三棱镜也是一种分光装置。,改变光路:如右图示,E,D,C,B,A,n,2,n,1,45,0,45,0,3-3 光在球面介面上的反射和折射,一、球面的几个概念 符号法那么,球面顶点:O 球面曲率中心:C,球面曲率半径:r 球面主轴:连接O、C而得的直线。,主截面:通过主轴的平面。,2、符号法那么:为使计算结果普遍适用,对线段和角度正负取法的规定。,1、基本概念:,线段长度均从,顶点,算起:,A、凡光线与主轴交点在顶点,右方,者线段长度数值,为正,;,凡光线与主 轴交点在顶点,左方,者线段长度数值,为负,;,B、物点或像点至主轴的距离在主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 光线的倾角均从主轴或球面法线算起,并取小于900的角度;由主轴,或法线转向有关光线时:,A、顺时针转动,角度为正;B、逆时针转动,角度为负。,注意:角度的正负与构成它的线段的正负无关,沿轴线段,垂轴线段,新笛卡尔法那么,r,C,O,主轴, 图中出现的长度和角度只用正值。,例:球面反射成像各量的正负。,无论光线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无论是球面反射还是折射,以上符号法那么均适用。,以下的讨论假设光线从左至右进行。,二、球面反射对单心性的破坏,P,A,C,O,P,-s,-r,-s,-u,i,-i,-u,从主轴上P点发出单心光束,其中一条光线在球面上A点反射,反射光与主轴交于P点。即P为P的像。,按符号法那么,各有关线段和角度的正负如下图。s 物距 s 象距,P,A,C,O,P,-s,-r,-s,-u,i,-i,-u,对给定的物点,不同的入射点,对,应着不同的入射线和反射线,对应,着不同的 。,对一定的球面和发光点Ps一定,不同的入射点对应有不同的s。即:同一个物点所发出的不同光线经球面反射后不再交于一点。,由P点所发出的单心光束经球面反射后,单心性被破坏,三、近轴光线下球面反射的物像公式,1、近轴光线条件,即:对一定的反射球面r一定,和一一对应,而与入射点无关。, 由P点所发出的单心光束,经球面反射后将交于一点P,,光束的单心,性得以保持。一个物点将有一个确定像点与之对应。,光学上称: 很小的区域为近轴(或傍轴)区域,此区域内的光线为近轴光线,在近轴光线条件下:像点称为高斯像点;研究物像关系的内容为高斯光学。,2、物像公式,焦点,:沿主轴方向的平行光束经球面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一点,该点称为反射球面的焦点(,F,)。,A,C,O,P,-s,-r,-s,F,焦距,:焦点到球面顶点的距离( )。它同样遵守符号法则。,说明:1、它是球面反射成像的基本公式,只在近轴条件下成立;,2、式中各量必须严格遵从符号法那么;,3、对凸球面反射同样适用;,4、当光线从右至左时同样适用。,一个点状物放在凹面镜前0.05m处,凹面镜的曲率半径为0.20m,试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C,O,P,s,-r,-s,P,解,:设光线从左至右,虚像,。,当光线从右至左时,可得到相同结论。说明符号法那么均适用,例题:,四、球面折射对光束单心性的破坏,P,n,-u,-i,1,A,-i,2,n,u,C,P,O,r,-s,s,设n0:实像,S,0:虚像,虚像在物空间,但实际存在的是像空间的发散光束,故像方折射率仍为n,.,P,O,P,-s,-s,物空间,像空间,P,P,s,-s,物空间,像空间,S,0:虚像, 焦点、焦距,F,f,A、像方焦点 F,、像方焦距,B、物方焦点F、物方焦距,n,n,O,-s,s,n,n,O,-s,s,F,-f,C、,“”号表示,永远异号,物、像方焦点一定位于球面两侧。, 球面反射从数学处理上可视为球面折射的特例,在球面反射中,物像空间重合,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行进方向相反,在数学处理方法上,可假设:,物理上无意义,六、理想成象的两个普适公式,1、高斯公式:,高斯公式,对任何理想成像过程均适用,2、牛顿公式:,P,n,n,C,P,O,r,-s,s,假设将取值原点由顶点O改为物、像方焦点F、F,那么有如下关系如右图示,3、说明:,高斯公式、牛顿公式是近轴条件下理想成像的普适公式。只是在不同 情况下,焦距的形式不同而已。,牛顿公式,对任何理想成像过程均适用,例题:,一个折射率为1.6的玻璃哑铃,长20cm,两端的曲率半径为 2cm。假设在离哑铃左端5cm处的轴上有一物点,试求像的位置和性质。,O,2,s,1,n,n,-s,1,n,O,1,-s,2,-s,2,P,1,P,2,P,解:,两次折射成像问题。,1、P为物对球面O,1,折射成像P,1,2、P,1,为物对球面O,2,折射成像,也可用高斯公式、牛顿公式求解!,3-4 光连续在几个球面上的折射 虚物,实际的光学系统大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球面所构成。研究多个球面上的折射成像更具实际意义。,一、共轴光具组,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球面所构成的,其曲率中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光学系统,称为共轴光具组。该直线为共轴光具组的光轴。,反之,称为非共轴光具组。,2、共轴光具组的特点:, 光在连续折射时,前一球面的像就是后一球面的物;,通过前一球面的光束必须能全部或部分通过次一个球面,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最后能够成像。光线是近轴的。,二、逐个球面成像法,1、定义:,依球面的顺序,应用成像公式逐个对球面求像,最后得到整个共轴光具组的像。,2、方法特点及本卷须知, 必须在近轴光线条件下使用,才能得到最后像。, 前一球面面的像是后一球面的物;前一球面的像空间是次一球面的物空间;前一球面的折射线是后一球面的入射线。如上图所示, 必须针对每一个球面使用符号法那么。对哪个球面成像就只能以它的顶点为取值原点,不能混淆。, 计算次一个球面物距时要考虑两个球面间的距离。如上图所示,三、虚物,1、定义:,会聚的入射光束的顶点,称为,虚物,。如上图中,P,4,发散的入射光束的顶点,称为,实物,。如上图中,P,1,、,P,2,和,P,3,。,2、说明:, 实物、虚物的判断依据,A、入射光束: 发散实物;,会聚虚物,B、物所处空间: 物空间实物;,像空间虚物, 虚物处永远没有光线通过。实物不一定,如P1、P2有, P3 无, 虚物仍遵从符号法那么。如上图中S40, 虚物处像空间,但对应的却是物空间的会聚光束,故折射率就取,物方折射率。与虚像类似。如上图中P4:物方折射率为n4,3-5 薄透镜,一、透镜,1、定义:用玻璃或其它透明介质研磨抛光为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一个,平面所形成的薄片。通常做成园形。,2、分类:按表面形状分, 凸透镜:中间部分比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部分比边缘薄的透镜。,弯凸,平凸,双凸,双凹,平凹,弯凹,3、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主轴: 两球面曲率中心的连线。,主截面:包含主轴的任一平面。有无穷个。,注意:由于透镜为园形,主轴为其对称轴,所以各主截面内,光线分布均相同,只需研究一个面内的成像就行了。,孔径: 垂直于主轴方向透镜的直径。,厚度: 两球面在主轴上的间距。,当透镜厚度与其曲率半径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薄透镜,;,当透镜厚度与其曲率半径相比不可忽略不计时,称为,厚透镜,。,二、近轴条件下薄透镜的物像公式,第一个球面:,在近轴光线条件下,对透镜两面的折射过程分别应用球面折射成象公式逐个球面成像法:,1、物像公式,第二个球面面:,对薄透镜,,,略去 后,两式相加得:,薄透镜物像公式,2、讨论:,对薄透镜 重合为一点 , 称为,光心,,它是薄透镜,中所有长度量的,取值原点,。, 当光线从左至右时:,当光线从右至左时,成像公式同样成立:, 薄透镜的会聚和发散,不仅与其形状有关,还与两侧的介质有关:,空气中的薄透镜, 高斯公式, 薄透镜简化模型,牛顿公式,仍成立。,凸透镜,凹透镜,1、定义:,在近轴光线和近轴物的条件下,像的横向大小与物的横向大小之比。,三、横向放大率,2、说明:,对处于同种介质中的薄透镜 ,,像的性质判断:,四、薄透镜作图求像法,1、主轴外的近轴物点,作图求象法是利用透镜光心、焦点、焦平面的性质,通过作图来确定象的位置或光的传播方向。在近轴条件下适用。,方法:利用如下图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其折射后的交点即,为所求像点。,2、主轴上的物点,物方焦平面:在近轴条件,过物方焦点F且与主轴垂直的平面。,像方焦平面:在近轴条件,过像方焦点F,且与主轴垂直的平面。,付轴: 焦平面上任一点与光心O的连线。有无穷条。,焦平面的性质:,O,F,P,O,P,F,O,P,F,O,P,F,物方焦平面,像方焦平面,利用物方焦平面,第一条,第二条,付轴:,P,O,P,F,P,B,A,利用像方焦平面,O,P,F,P,B,A,O,P,F,P,B,A,O,P,F,B,A,3-6 近轴物点近轴光线成像条件,前几节研究了在近轴光线条件下,主轴上的发光物点的反射和折射成像规律。实际的物体总有一定的大小,它可以看成由无数个发光物点构成。这些发光物点有的在主轴上,有的在主轴外。因此,研究具有一定大小的物体的成像,就归结为研究主轴外的发光物点的反射、折射成像。,一、费马原理的推论,P,Q,y,-x,A,O,h,P,Q,-y,费马原理:光在空间两定点间传播时,光程总是取极值。,两点一定,其极值为一个,确定值,。,无论这两点间有多少条实际光路,每条光路即光线的光,程都必须且只能等于这个确定值。,要使物体上的任一点Q定点理想成像于Q另一定点,即从Q点发出的所有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均会聚于Q,必须满足:,从Q点发出的所有光线到达Q,时,光程均相等。费马原理的推论,等光程成像原理,,适用于所有理想成像过程,二、近轴物近轴光线球面反射成像,P,Q,y,-x,A,O,h,P,Q,-y,A,1、物像公式,由近轴物点Q发出的光线,一条在球面顶点O处反射,另一条在球面任意位置A点处反射,两反射光交于Q点。,由图可求得从Q点到Q点的光程为:,假设要使Q点理想成像于Q点,由费马原理的推论,光程必须为唯一定值,有:,2、说明, 上述式实为 ,即主轴外任一物点经球面反射的成,像公式,由于Q点的任意性,垂直于主轴的近轴物体亦满足此公式。, 此公式是一般公式,对主轴外、主轴上的物点均适用。,当轴上物点P和近轴物点Q具有同一 物距 s 值时,轴上象点P和近,轴象点Q必有同一象距 s值,物和象具有几何相似性,即近轴光条,件下近轴物可实现理想成象。, 上述式反映了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可由图中几何关,系直接得到。, 从公式推导中可看出:主轴外物点要理想成像,必须满足近轴条件:,A、光线必须是近轴的; B、物点必须是近轴的。,三、近轴物近轴光线球面折射成像,1、物像公式,P,Q,y,O,A,h,+x,-s,s,P,Q,-y,n,n,近轴物点Q发出的两条光线分别在球面的O点和A点发生折射,折射光交于Q点。,在近轴光线和近轴物点条件下,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并略去高次项得:,当折射点A的位置不同时,h值将不同,假设要使Q点理想成像于Q点,由费马原理的推论,光程必须为唯一定值,2、说明:, 上述式实为 ,即主轴外任一物点经球面折射的成,像公式,由于Q点的任意性,垂直于主轴的近轴物体亦满足此公式。,所以,它,是一般公式,对主轴外、主轴上的物点均适用。, 由上述公式可知:假设近轴线状物垂直于主轴,那么其像为线状也垂直于主,轴,满足理想成像条件。, 上述式反映了物与像的大小关系:,例题:,用一个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与一个平面镜组成共轴光具组,平面镜位于透镜右边10cm处,今置高为1cm的物体于透镜左方10cm处系统处于空气中,1求最后成像的大小和性质;2作出准确的光路图。,解,:此题属三次成像问题。如图示。,y,1,y,3,y,2,y,F,1,O,1,F,1,O,2,1物y对凸透镜 s1= -10cm f1=20cm, 由高斯公式有:,1,=s,1,/s,1,=(-20)/(-10)=2,y,1,=,1,y=21=2cm,2y1对平面镜 s2= -10-20= -30cm, s,2,= -s,2,=30cm ,2,=1 y,2,=2cm,3y2对凸透镜 s3=30+10=40cm f3= -20cm,有,3,=s,3,/s,3,=(-40)/40= -1 y,3,=,3,y,2,=(-1)2= -2cm, 最后成像在凸透镜左方40cm处,为放大、倒立的实像。,光路图如下:,y,y,1,y,3,y,2,F,1,O,1,F,1,O,2,小 结 :,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二、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三、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四、薄透镜,= ,,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作业,P159,3,4,6,7,8,11,13,14,1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