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苏州市平江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苏州市平江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2010年1月8日,苏州市平江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7种(2004年12月1日实施) 。,2、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0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2009年5月1日,甲型H1N1流感被新增为乙类传染病。,3、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3.1 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染源有以下三种:,1)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2)病原携带者: 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3)受染动物 :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3.2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分为四种传播方式。,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3)虫媒传播病 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3.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容易感染或缺乏免疫保护的人群。,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2.有传染性。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3.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征,常见的包括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等。,4.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5、传染病的临床特征,潜伏期 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前驱期 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发病期(症状明显期) 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恢复期,6、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7、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所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都含有大量病原体。,病原体随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后,经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发病相应地以气温较高的夏秋两季为多。,7.1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传播方式有:,1、经水传播,2、经食物传播,3、经生活密切接触传播,4、经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7.2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病人,加以隔离治疗;,加强“三管一灭”工作:管好食物、管好水、管好粪便,消灭苍蝇,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特异性预防接种的要进行预防接种,如甲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7.3 正确洗手,8、呼吸道传染病,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8.1 呼吸道传染病特征,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8.2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8.3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8.4 学生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流腮: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8.5 流行性感冒(流感),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临床表现:,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8.5.1 甲型H1N1流感,8.6 麻疹,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8.6.1 麻疹的传播途径,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大,量增殖,含病,毒分,泌物,呼吸,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麻疹,病毒,气溶胶,1 易感者暴露在麻疹病毒气溶胶空间,2 被病毒气溶胶污染的衣物等,呼吸道,眼结膜,接触,(短时间内),感,染,8.7 水痘,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表现:,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8.8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患风疹的学生应该从发病起隔离至出疹后5天。,8.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8.9.1 流脑的传播,8.10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8.11 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隔离及检疫,病名,隔离时间,检疫期限,流行性感冒,症状消失,5天(H1N1 7天),麻疹,疹出后天,天,水痘,皮疹干燥结痂,1天,风疹,疹出后天,不检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体温正常,天,流行性腮腺炎,肿消,1天,猩红热,病后10天,12天,手足口病,病后7天,14天,因疾病危害程度不同,个人隔离时间请遵医嘱。,9、正确洗手,谢 谢!,平江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顾 君,(),苏州市平江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