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课题,2,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1,课时 原子,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2,3,4,5,6,7,8,A,C,C,D,9,C,10,B,11,C,12,13,14,15,B,C,1,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_,和带负电荷的,_,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_,,电性,_,,因而原子呈,_,。,原子核,核外电子,相等,相反,电中性,2,原子核,由两种更小的粒子,_,和,_,构成,且它们都是由更小的基本粒子,_,构成。,质子,中子,夸克,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微粒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显电中性的微粒:,_,。,(2),带正电的微粒:,_,。,(3),带负电的微粒:,_,。,(4),质量最小的微粒:,_,。,分子、原子、中子,质子,、,原子核,电子,电子,(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_,和,_,。,(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和,_,。,质子 电子,质子 中子,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利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填序号,),。,乙,(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A,、,B,、,D,5,模型,法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法,如图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为道尔顿原子模型,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为近代电子云原子模型。下列排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A,B,C,D,A,6,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所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是图中的,(,),【,点拨,】,20,世纪上半叶,玻尔提出原子分层模型。,D,7,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C,8,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点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A B C D,C,9,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点拨,】,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10,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B,58,C,82,D,140,B,1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C,12,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只有极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下述观点中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实心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A,B,C,D,C,1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基元电荷,,d,夸克带电量为,1/3,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B,【,点拨,】,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可知,B,选项是正确的。,14,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从表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内容不能重复,),:,(1,)_,_,。,(2,)_,_,。,(3,)_,。,(4,)_,。,各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相等,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15,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 000,倍;,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m,,重叠了,3 000,层左右的原子,;,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不会,原子核,(,2)1 m,金箔包含了,3 000,层左右的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_,的。,(3),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下列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A B C D,空,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