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盘点,易错点一:刻度尺的使用,易错现象:,1,在实际测量中,,,选取刻度尺时,,,误认为越精确越好,,,而选分度值最小的尺。,2,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1,】,李明明是体育委员,,,一次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 m的跑道的长度,,,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该选择(),A,长度为30 cm,,,分度值为0.5 mm的钢卷尺,B,长度为2 m,,,分度值为1 mm的钢卷尺,C,长度为50 m,,,分度值为1 m的钢卷尺,D,长度为20 m,,,分度值为1 cm的皮卷尺,【错解】,A、C,【错因分析】,误认为越精确越好,,,而选分度值最小的尺,,,从而错选A;误认为操作越简单越好,,,而选量程最大的尺,,,从而错选C。应根据实际需求,,,测跑道的长度,,,精确到1 cm已足够了。,D,【例,2,】,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cm,【错解】,【错因分析】:,甲图以为从零刻度量起,,,而错读为6.7 cm:乙图缺少估计值。在精确测量中,,,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通过图示可知乙刻度尺分度值为1 mm。,举一反三,1,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B1 cm,C,1 dm D1 m,A,A,易错点二:动动、静止的相对性,易错现象:,1,不能正确理解动动、静止的相对性;不能根据题意正确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2,多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判断易出错。,【例,3,】,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错解】,D,【错因分析】,没仔细审清题意,,,而错选D。要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然后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最后根据研究对象相对位置的变化(相对什么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没有发生变化),,,确定所选择的参照物。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描述诗人身在船上,,,船在航行,,,船和山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仔细一看,,,山与山之间、山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船相对于山有位置的变化。,举一反三,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地面是静止,,,还是以小于甲的速度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丙都能看见乙乘坐的飞机在匀速上升,,,所以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确定。,易错点三:平均速度的计算,易错现象:,1,将平均速度误认为是速度的平均值。,2,应用平均速度公式解题时,,,易漏掉中途暂停时间。,3,不能准确地找到平均速度所对应的路程。,【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把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相混淆。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只能选取汽车通过的全路程和通过全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计算,,,即,v,。,举一反三,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