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病案信息统计,2,第九章 病案信息统计,1,病案信息统计概述,2,病案信息统计工作步骤,3,病案信息统计指标,4,病案统计分析,3,第一节 病案信息统计概述,1,病案信息统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病案信息统计的任务和特点,3,病案信息统计的基本要求,4,病案信息统计机构和人员,5,病案信息统计制度,4,一、病案信息统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一)病案信息统计的概念,统计,: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3,层含义。,统计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统计资料,:在统计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的总称,统计学,:一门认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数量特征的方法论学科,医院统计,:包括医院统计学和医院统计工作。,5,一、病案信息统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一)病案信息统计的概念,医院统计学,: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医院各方面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资料的应用性科学,医院统计工作,:指对反映医院各方面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原始资料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工作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医院统计正走向综合统计的方向,病案信息统计,是指来源于住院病案首页中反映医疗活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的统计活动,它是医院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6,(二)病案信息统计的基本内容,医院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医院管理统计和医疗业务统计,医院管理统计,:是为医院管理服务的,它承担了对医院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责任,如人员统计、能源统计、经济管理统计、医疗教学、科研统计等。,医疗业务统计,:是为医院医疗活动服务的,如门诊和急诊观察室统计、住院工作统计、医疗质量统计、医技科室统计、工作效率统计、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统计、预防保健统计等。,一、病案信息统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7,二、病案信息统计的任务和特点,(一)病案信息统计的任务,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服务,建立和完善基层统计、登记制度,积极收集各项统计资料,执行各级行政部门规定的统计报告制度,如实报送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为科学编制医院工作计划服务,为医院管理服务,及时反馈医院各项业务工作情况,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统计服务,适时提供医疗活动状况或变化的统计分析,为医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等工作服务,预测分析,8,二、病案信息统计的任务和特点,(二)医院统计的特点,综合性,多维性,专业性,客观性,9,三、病案信息统计的基本要求,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连续性,10,四、病案信息统计机构和人员,(一)病案信息统计机构设置,卫生部,1999,年,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县及县以上医院设立统计机构,充实专职统计人员。乡镇卫生院配备与本单位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2013,年,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设置病案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历和病案管理工作。,(二)病案信息统计科(室)职责,(三)病案信息统计人员职责,(见课本,P281-282,),11,四、病案信息统计机构和人员,(四)病案信息统计工作流程,见课本,P283,图,9-2,12,五、病案信息统计制度,(一)原始记录制度,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医疗业务活动的数量表现所做的最初记录,它是明确各种责任的书面证明。原始记录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收集统计资料最基本的形式,是统计报表的质量依据。原始记录具有内容广泛、时间连续、项目具体的特点。,原始登记制度,包括:门诊统计登记制度、住院统计登记制度、医技科室统计登记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等等。,13,五、病案统计制度,(二)法定报表制度,统计报表,是国家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调查方式,由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政府统计机关批准,其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表号、制表机关、批准,(,备案,),机关、批准,(,备案,),文号、有效期截止时间。,法定报表具有固定格式和内容,统计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的表格,按时间要求分为,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按载体不同分为,纸质报表,和,电子报表,,统计报告的形式、要求随信息管理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报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报表应由填表人核对签章、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章、医院主管领导(或部门)复审,然后加盖医院法人印章和单位公章后报送。,14,五、病案统计制度,(三)统计数据保密制度,医院统计信息的报告和发布应严格执行规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获取或发布医院统计信息。病案统计人员不得泄漏本院住院患者隐私或其他个人信息。任何人不得因私查找住院患者的各种信息资料。医院各科室和个人不得索取与其业务无关的统计资料。社会团体、新闻单位的统计调查应严格执行卫生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并需经医院主管部门核准。,(四)其他相关制度,医院统计工作除上述制度外,应根据医院统计工作情况和要求健全相适应的制度。如医院统计资料汇编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病案管理制度等。,15,病案统计工作的作用,运用各种统计指标来反映病案管理工作现状,反映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运用有关统计指标为医院管理服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病案中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医学科研服务。,病案统计工作本身就是对病案信息的一种处理分析过程,它可以从宏观上更准确地研究疾病的起因、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病案统计工作本身就是病案资料积累过程。,16,病案统计工作分类,一、按病案统计作用对象分类,(一),为病案管理自身服务,:病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它的健康发展需要统计学来研究其内在规律性,完成对病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协调等,完成病案管理工作的最优化决策。,(二),间接为医院管理服务,:病案统计有责任向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以病案质量为中心的统计信息,它包括病案的书写质量、病案所反映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等三个方面。,(三),为用户服务,:病案统计分析可以揭示病案特点,起到宣传病案、指导病案利用的作用。,二、按病案统计资料来源分类,(一),病案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数据,:记述病案管理工作的各种登记,它既是考核病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指标,又是研究病案管理工作的最基本数据。,(二),来源于病案,:包括一次病案资料和二次病案资料、病人住院动态表等,门诊病案室还包括门诊就诊人次等。,17,病案统计工作分类,三、按病案统计工作方式分类,(一),定期的病案统计分析报告,:定期的病案统计分析报告是按照报告期(日、周、月、季、半年、年)的病案统计内容、病案管理工作及医院医疗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统计分析,及时反映成绩,研究存在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二),专题病案统计分析,:专题病案统计分析是依据综合分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系统观察和集中研究,以便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提出解决办法。,四、病案统计数据分类,统计数据可分为,计数,的和,计量,的两类。,18,第二节 病案信息统计工作步骤,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19,一、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病案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病案统计的各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总体考虑和安排。,(一)统计设计的内容,统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关键环节),统计分类和分组设计,统计表设计,原始资料收集方法设计,统计工作各部门和各阶段的协调和联系,统计力量的组织、培训和任务安排等。,20,一、统计设计,(二)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指标:,描述事物或现象特征的标志。,统计指标,:描述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由一个名称和一个数值两部分组成。,统计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1,、反映医疗数量和质量的指标为主,兼顾其他;,2,、统计指标含义明确,统计口径一致;,3,、统计指标体系须与医院管理紧密结合,适应需要。,卫生统计指标体系的,3,个,主要维度,与,核心指标,:,卫生,统计指标,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资源,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环境与行为, 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医疗保障, 危险因素,卫生系统, 预防, 保健, 医疗服务, 卫生监督,健康状况, 人口特征, 发病与患病, 失能与残障, 营养与发育, 死亡,22,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即统计资料的收集,它是按病案统计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及时取得正确、完整的资料。,现阶段,医院统计资料收集主要方式,有:按设定的格式和要求,通过相关计算机系统自动采集或生成统计资料;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由相关科室指定人员通过网络系统完成的统计资料;以传统方式获取的各种原始资料。无论何种方式获取医院统计信息,都应特别注意,资料的“口径”,和,指标的定义,。,23,二、统计调查,(一)统计资料来源,医院统计工作中需要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来源于:,病案,:包括门诊病案和住院病案,是医院统计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医院目前使用的病案首页格式是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很多项目是为了满足医院统计信息要求设定。,统计报表,:由医院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建立,满足医院统计需要的基层原始报表。应当采取措施保证获得的原始报表准确无误,如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临床记录,报表要做到规范、准确、及时和完整。,专题调查,: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专题调查可以区分为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调查方法可以区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24,二、统计调查,(二)原始资料的质量要求,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25,三、统计整理,统计整理,即根据统计设计方案的研究目的,对统计调查阶段收集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科学的分组与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反映各单位个别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及各组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资料审核,准确性审查: 逻辑检查:主要审核原始资料是否合理,有无相互矛盾或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计算检查:复核统计表中的各项数据有无错误,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是否正确,各种报表的平衡关系是否正确等。,完整性审查:要求总体中每个被调查单位的资料必须齐全,不得重复和遗漏。,及时性审查:是检查原始资料是否符合调查的规定时间,统计报表的报送是否及时等。,26,三、统计整理,(二)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及原始资料的特征,按照事物的某一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按资料类型: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对象按不同标志分组后,清点各组例数所得到的定性资料。,等级资料,又称半计量资料,是将观察对象按某种属性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各组观察例数。,计量资料,是指用度量衡或仪器测量所得到的有计量单位的资料。,按分组标志: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组,简单分组、复合分组。,简单分组,是将研究对象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如将出院患者按性别分组或按科别分组等。,复合分组,是将研究对象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分组,如将出院患者按病种和年龄两个标志进行分组。,27,三、统计整理,(三)统计汇总,统计汇总是按预先设计好的汇总方案,对分组资料进行综合、叠加,得出各调查单位的分组数据和总体数据的过程。,手工汇总:划记法、分卡法、过录表法等,计算机汇总,目前县及县以上医院基本实现电子计算机统计汇总。,28,四、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指对经过整理的统计资料,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的数量分析,为认识和揭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作出科学的结论、提出建议以及进行统计预测活动的全过程。,29,第三节 病案统计指标,1,门诊统计指标,2,住院统计指标,3,急救医疗统计指标,4,医疗质量统计指标,5,手术统计指标,6,医技统计指标,7,疾病统计指标,30,一、门诊统计指标,门诊统计,是指收集与门诊医疗服务有关的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反映门诊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加强门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的活动。,门诊统计的任务:,为门诊管理服务,反映和分析门诊工作现状,为评价门诊医疗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提供依据,进行预测分析,研究门诊工作的发展规律,31,一、门诊统计指标,(一)门诊统计的基本内容,门诊统计的基本内容:,按科别统计各科室门诊工作量及所占比例,按月、季分别计算门诊量的构成比,门诊统计的资料来源:可通过,HIS,直接提取,32,一、门诊统计指标,(二)门诊统计绝对指标,1,、,门诊总诊疗人次数,:指报告期内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2,、,门诊人次,:指报告期内患者来院挂号后,由医师诊断或处理的诊疗人次数,按实际挂号数统计,同一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者,应按实际诊疗次数统计。门诊人次数包括:初诊和复诊人次,孕期和产后检查人次,预约手术、局部健康检查人次。,初诊和复诊:初诊分为院初诊和病初诊。院初诊是指患者首次来本院就诊的人数,以后再来本院就为复诊。会诊:指患者挂了某科号,由这个科的医生诊病后不能确诊的或者诊断不清楚,由本科医生邀请另一科医生会诊,然后患者仍按这个科进行处置者。转科:指本院某科专入本科的人数。转诊:指经医师首诊治疗后由于病情需要应转往其他医疗机构诊治的患者数,每一转诊患者应计算一个门诊人数。,33,一、门诊统计指标,3,、,急诊人次,:指报告期内在急诊室和急诊时间内诊疗的急症人次数,不包括正常门诊时间内非急诊科室诊治的急诊患者。急诊人次应按实际挂号数统计。,4,、,预约诊疗人次数,:指报告期内患者采用网上、电话、院内登记、双向转诊等方式成功预约诊疗人次数之和。,5,、,其他人次:,指报告期内初诊、赴家庭病床、到工厂、农村、工地、会议、集体活动等外出诊疗人次数;单项健康检查人次数、健康咨询指导人次数;本院职工诊疗人次数。,关系:,门诊总诊疗人次,=,门诊人次,+,急诊人次,+,预约诊疗人次,+,其他人次,34,一、门诊统计指标,6,、,观察收容患者数,:指报告期内离开观察室的患者数。,7,、,观察室死亡人数,:指报告期内观察室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人数。,8,、,开设家庭病床总数,:指报告期内撤销的家庭病床总数(即撤床病人总数)。,9,、,健康检查人数:,指报告期内在医院内或医院外对非住院患者进行全身健康检查的人次数。,35,一、门诊统计指标,(三)门诊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1,、,平均每日门(急)诊人次,=,门诊诊疗人次数,/,期内工作日数,+,急诊人次数,/,期内日历日数,平均每日门(急)诊人次反映门诊工作量的平均水平。进行院际之间门诊量的比较或表述医院门诊量往往应用这一指标。它为制定计划、配备医护人员提供依据。,每床与每日门(急)诊人次之比,=,平均每日门急诊人次,/,平均开放病床数,按照,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医院每床与每日门、急诊人次之比按,1:3,计算,这指标可说明医院是否要增减人员编制。,36,一、门诊统计指标,2,、,门诊人次分科构成比, 100%,3,、,每名门诊医生平均每小时诊疗人数,该指标反映门诊医师的负荷强度,可以为配备门诊医护人员提供依据。 (,门诊医师工作总时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门诊医师实际工作的小时数之和。),4,、,每名医师每日平均门、急诊人次数,该指标反映每名医师平均每天的工作量。,37,一、门诊统计指标,5,、,门、急诊住院率, 100%,6,、,门、急诊转诊率, 100%,7,、,门诊人次计划完成百分率, 100%,该指标主要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可用于考核全院或各科的月、季度、年度门诊人次的计划完成情况,该指标可以分科计算。,38,一、门诊统计指标,(四)门诊统计分析,1,、门诊量计划完成情况分析,2,、门诊量动态分析,3,、门诊人次分科构成比分析,4,、门(急)诊人次与床位数之比,5,、门诊观察室工作效率分析,39,二、住院统计指标,(一)住院统计的意义和任务,住院统计,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住院医疗服务活动有关的数据,是反映住院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提高住院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活动,是病案统计的核心部分。,住院统计的任务,:为加强住院病房管理,编制住院工作计划,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资料;为研究住院工作变化规律并进行预测分析提供信息。,40,二、住院统计指标,(二)住院统计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1,、,住院统计原始资料收集,:是指根据我国的卫生统计工作制度的要求,对住院病房各项业务活动的原始资料进行的收集。主要包括:病房工作日志、住院登记簿、住院病人交班簿、出院卡片和住院病案等。,2,、,住院统计资料整理,:内容包括:为编制医院工作报表所做的资料整理;对病案统计资料所做的专题性整理;为统计分析所做的资料整理;为积累住院统计资料所做的资料整理。,41,二、住院统计指标,(三)住院统计绝对指标,1,、住院病人动态统计指标:反映医院规模和满足居民住院需求程度的总量指标。,期初原有人数,(期初留院人数):指报告期初实有住院人数。统计起讫时间:日报按日历日数划分,以,0,时为界限;月报、季报或年报从开始之日的,0,时起至每个月、季或年最后一天的,24,时止,期末实有人数,(期末留院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24,时的实有住院人数。,期内入院人数,:指报告期内经过门诊或急诊医生签发住院证,并为办理入院手续的住院人数。,期内出院人数,:指报告期内已经办理出院手续,或虽未办理出院手续但实际已经离开医院的人数,包括死亡人数。,42,二、住院统计指标,院内转科人数,:指报告期内院内科室之间或病区之间的转入、转出人数,反映住院者在科室之间或者病区之间的变动情况。分为他科转入人数和转往他科人数。,转院人数,:指报告期内因医疗设备、技术条件、病人病情及其他原因转往其他医院治疗的病人数。,住院病人动态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全院:期初原有人数,+,期内入院人数,-,期内出院人数,=,期末实有人数,分科:期初原有人数,+,期内入院人数,+,他科转入人数,-,期内出院人数,-,转往他科人数,=,期末实有人数,本期初原有人数,=,上期末实有人数,43,二、住院统计指标,2,、治疗效果统计指标,治愈人数,:指报告期内疾病经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创口愈合。,好转人数,:指疾病经治疗,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器官功能明显改善。,未愈人数,:包括无变化及恶化,即指疾病经治疗,症状、体征及功能状态的改变不明显,或症状加重和器官功能下降。存在与本病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也列为未愈。,死亡人数,:指住院病人中的死亡人数。凡已办住院手续经收容入院后死亡或虽未办住院手续,但实际已收容入院后死亡者均应计算在内。包括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者。不包括在门诊、急诊及观察室内死亡者。,44,二、住院统计指标,其他人数,:指入院后未进行治疗的自动出院以及因其他原因而离院的病人数。包括:正常分娩、人工流产、绝育、移植器官提供、取骨折内固定物、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住院健康体检人数和未治人数。不包括入院治疗一段时间后自动出院者。,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院或因特殊情况要求自动出院者均计入出院病人数,按其离院时的治疗结果分别计为好转或未愈。,治疗效果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出院人数,=,出院病人数,+,其他人数,出院病人数,=,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未愈人数,+,死亡人数。,45,二、住院统计指标,3,、病床使用统计指标,编制床位数,:指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规模、医护人员编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核定和批准的正规病床数。,期末实有病床数,:指期末固定实有的病床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和正在消毒、修理的病床及因扩建或大修理而停用的病床(按扩建或大修理前的床位数计算),但不包括产科的新生儿床、库存床、观察床、病人家属的陪侍床、接产室的待产床、接产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标准床位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床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面积的病床数。,扶贫床位数,:指报告期内开设的济困病床数和惠民病床数。,46,二、住院统计指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住院日的计算:出院、入院合计为一天;住院不足,24,小时者亦计作一天)。,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47,二、住院统计指标,(四)住院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1,、住院病人动态统计指标,平均每日入院人数,=,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日历日数,平均每日住院人数(每日平均使用床位数),=,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日历日数,住院病人转院率,=,报告期内转往其他医院的病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48,二、住院统计指标,2,、治疗效果统计指标,治愈率,报告期内(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好转率,报告期内好转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未愈率,报告期内未愈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病死率,报告期内死亡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治疗有效率,=,报告期内(治愈人数,+,好转人数,+,其他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49,二、住院统计指标,3,、病床使用统计指标,平均开放病床数,报告期内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同期日历日数,平均病床工作日,=,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一般以,340,日为标准较为恰当),病床使用率(病床利用率),=,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一级医院,60%,、,二级医院,85%-90%,、,三级医院,85%-93%,),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周转率),=,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一级医院,32,次,/,年、,二级医院,20,次,/,年、,三级医院,17,次,/,年,目前一般三级医院每张病床一年周转,24,次较为适宜,),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一级医院,6,天、,二级医院,18,天、,三级医院,20,天,目前一般三级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在,10-12,天为宜,),50,二、住院统计指标,(五)住院统计指标分析,1,、床位利用情况分析,平均病床工作日、平均每日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工作日,/,同期日历天数;病床使用率,=,平均每日住院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数,2,、出院人数变动情况因素分析,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平均病床周转次数,3,、计划出院人数的确定,计划出院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数,计划病床使用率,计划平均病床周转次数,51,二、住院统计指标,答:治愈率:(,5580+100,),/11210=50.67%,好转率:,3100/11210=27.65%,病死率:,230/11210=2.05%,病床利用率:,227395/,(,700*365,),=89.00%,病床周转次数:,11210/700=16.01,平均开放病床数:(,700*365,),/365=700.00,例:某医院编制床位,700,张,全部开放,,2006,年全年出院人数为,11210,人,其中:治愈,5580,人、好转,3100,人、未愈,2200,人、死亡,230,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227395,天。请计算下列指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病床利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开放病床数。,52,三、急救医疗统计指标,(一)急救医疗统计的任务和作用,急救医疗统计的任务:,急救医疗统计的作用:,(二)急救医疗统计的对象和范围,急救医疗统计的对象:,急救医疗统计的范围:,53,三、急救医疗统计指标,(三)急救医疗统计指标,1,、急救统计指标,日平均急诊人次数,=,报告期内急诊人次数,/,同期日历日数,急诊率,=,报告期内急诊人次,/,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急诊住院率,=,报告期内通过急诊入院的病人数,/,同期急诊人次数,100%,日平均留察人次数,=,报告期每天,24,时观察室留察病人总数,/,同期日历日数,留察病死率,=,报告期内留察死亡人数,/,同期留察病人总人数,100%,留察住院率,=,报告期内收入住院的留察病人数,/,同期留察病人总数,100%,54,三、急救医疗统计指标,2,、危重病人抢救统计指标,抢救次数,:指对具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平衡,),患者救治的次数。,抢救成功次数,:指危重患者经过抢救后,治愈、好转或病情得到缓解的次数,如果患者有数次抢救,最后一次抢救失败而死亡,则前几次抢救为抢救成功次数,最后一次抢救为失败次数。,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100%,(二、三级医院,80%,),急诊病死率, 100%,55,三、急救医疗统计指标,2,、危重病人抢救统计指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100%,(,该指标是反映医院抢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二、三级医院,84%,),出院病人抢救率, 100%,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值:一、二、三级医院均为,100%,。),56,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一)医疗质量统计的意义和任务,医疗质量统计的意义:,医疗质量统计的任务:,57,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二)医疗质量统计指标,1,、诊断质量统计指标,诊断,是指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检查结果进行的综合分析,对患者所患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损害程度等作出的结论。诊断一般分为一级诊断、二级诊断、三级诊断和四级诊断。,诊断质量统计的绝对指标,:符合人数、不符合人数、疑诊(待诊)人数,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二级医院,90%,),门诊疑诊率,(二级医院,5,%,),门(急)诊新病例三次确诊率,58,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二)医疗质量统计指标,1,、诊断质量统计指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一级医院,85%,,,二级医院,90%,,,三级医院,95%,),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二、三级医院,90%,),误诊率,漏诊率,手术前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一、二级医院,95%,,,三级医院,90%,),入院三日确诊率,(二、三级医院,95%,),59,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2,、治疗质量统计指标,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麻醉死亡率,手术死亡率,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治愈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等,60,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3,、护理质量统计指标,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一级医院,85%,,二、,三级医院,98%,),肌内注射化脓率,陪伴率,=,报告期内陪伴床日数,/,同期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5,%,),输液(输血)反应发生率,急救药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等,61,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4,、医疗差错、事故统计指标,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5,、医院感染统计指标,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62,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三)医疗质量综合指数分析,医疗质量综合指数,=,(实际值,/,期望值)*加权系数,63,四、医疗质量统计指标,(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住院重点疾病;,住院重点手术;,麻醉指标;,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单病种质量指标,重症医学(,ICU,)的监测指标,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监测指标,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64,五、手术统计指标,(一)手术统计的任务,(二)手术统计的内容,1,、手术工作量统计,手术人数、手术次数、手术死亡人数,2,、手术分类统计,按手术难度分类: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三级手术、四级手术,按病情危急程度分类: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按手术治疗效果分类: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手术名称分类统计:,ICD-9-CM-3,65,五、手术统计指标,3,、手术切口愈合统计,手术切口分类:,类(无菌切口)、,类(沾染切口)、,类(感染切口),切口愈合等级:甲、乙、丙级愈合,4,、手术并发症统计,5,、麻醉工作统计,麻醉人数、麻醉死亡人数、麻醉并发症发生人数,66,五、手术统计指标,(三)手术统计相对指标,门诊手术率,住院手术率,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二、三级医院,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一级医院,1%,,,二、三级医院,0.5,%,),手术并发症率,(一级医院,1%,,,二、三级医院,4,%,),麻醉死亡率,(二、三级医院,0.02,%,),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67,六、医技统计指标,(一)医技统计的任务,为加强医技科室管理服务;,为评价医技科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供统计数据;,为医技科室的发展提供信息,(二)医技统计的内容,工作数量统计,工作质量统计,68,六、医技统计指标,(三)医技科室主要指标,1,、药剂科和检验科常用统计指标,处方书写合格率,门诊平均每日检验件数,输血反应率,2,、医学影像常用统计指标,检查阳性率,(,B,超:一级医院,20%,,,二级医院,30%,;,X,光:,二级医院,60%,,,三级医院,50%,;,CT,:,三级医院,60%,;,MRI,:,三级医院,70%,),X,线摄片甲级片率,(一、二、三级医院,40%,),69,六、医技统计指标,3,、核医学诊疗常用统计指标,平均每人每日核医学诊疗人次数,核医学治疗有效率,4,、功能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常用统计指标,平均每人每日功能检查人次数,功能检查符合率,阳性检出率,5,、病理科常用统计指标,尸检率,(,二级医院,10%,,,三级医院,15%,),70,六、医技统计指标,6,、理疗、体疗和康复医学常用统计指标,理疗有效率,功能改善率,7,、消毒器材供应常用统计指标,热原反应率,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一、二、三级医院,=100%,),71,七、疾病统计指标,(一)疾病统计资料来源,1,、疾病报告,2,、病案,3,、健康检查和因病伤缺勤的统计资料,4,、疾病调查资料,5,、死亡登记报告,72,七、疾病统计指标,(二)疾病统计主要指标,1,、反应疾病患病水平的指标,某病发病率、某病患病率,发病率,=,(某时期发生某疾病的新病例数,/,该时期可能发生该疾病的平均人口数),K,比例基数,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等。,患病率,=,(受检时点发现某病例例数,/,该时点受检总人数),K,73,七、疾病统计指标,(二)疾病统计主要指标,2,、反应疾病威胁人民生命严重程度的指标,某病死亡率、某病病死率、两周就诊率、两周未就诊率,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100%,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3,、反应疾病对劳动生产力影响程度的指标,因病(伤)缺勤率、平均每例病(伤)缺勤日数、病(伤)缺勤占总缺勤的百分比,4,、反应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生存率,74,第四节 病案统计分析,1,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2,统计分析方法,3,统计预测,4,病案统计资料的积累和利用,5,病案统计分析内容,6,统计分析的注意事项,7,统计分析论文范例,75,一、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一)确定题目,拟定分析提纲,(二)明确分析报告的目的,(三)统计指标的筛选,(四)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五)把握规律,看准问题,(六)作出结论,提出管理咨询建议,(七)撰写统计分析报告,76,二、统计分析方法,(一)比较分析法,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标准对比,(二)相关和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三)多因素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四)综合评价法,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密切值法、秩和比法等,77,三、统计预测,(一)统计预测的依据和原则,统计预测的依据: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统计预测的原则:对事物的定量分析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注意事物的连贯性和类推性。,(二)统计预测的分类,按预测期长短:短期、中期、长期预测,按预测的性质分:定性预测(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交叉概率法等);定量预测(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时间序列法、灰色模型法等),78,三、统计预测,(三)统计预测的步骤,确定预测的目的,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建立预测模型,计算参数并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评价,提出预测报告,79,四、统计信息的应用,定期分析,按照医院统计报告制度的规定,统计人员在定期向领导提交常规报表之后,还应提交统计分析报告。使,其,及时了解医院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分析,针对医院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深入各部门调查,正确选择其中的主要矛盾进行集中分析,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和方法。,统计简报,根据全院人员和医疗工作中发生的重要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统计分析。统计简报的时间性强、发布面广,因此要求文字简洁、印发迅速,同时又要注意内容及其影响。,统计年报汇编,将医院各方面的全年统计数据汇编在一起,综合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情况。,80,五、统计分析内容,分析各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事物内部构成,分析事物的均值,分析事物的发展动态,分析计划指标执行情况,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81,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1,医疗工作质量分析,(,1,)诊断质量的分析,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它反映医院对病员入院时的初步诊断水平,也就是经治医师的诊断技术水平。,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和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符合率,:它们是判定临床诊断有无错误最可靠的、最公正的依据。,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这一指标是判断外科诊断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了分析对各类疾病的诊断质量,可以进行分病种计算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员入院到确诊的平均天数,:是反映确诊是否及时的一种指标。它不但可以显示经治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工作情况,而且还可反映医技科室的配合工作情况。,82,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在运用上述指标进行诊断质量分析时,应注意下列几点:,一个指标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将几个指标综合应用,.,在分析指标时,不能只着眼符合率的高低,还要注意不符合的情况,以便找出诊断质量不高的原因,寻求提高诊断质量的办法。,不但要进行总体分析,还要对各类不同疾病分别进行分析。既要分析大量常见的疾病,又要分析少见的疾病。同时也要把一组病例和个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凡是尸检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都要进行个案分析。,凡是初诊待查的病例和确诊时排除疾病,可列为疑诊例数或无对照例数。待查数多,就表示初诊质量低;而在确诊时排除疾病愈多,也反映初诊水平不高,同时也反映对入院的控制不严或条件过宽。,83,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2,)治疗质量的分析,治愈率,:治愈率的高低是反映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只看医院总的治愈率高低,往往不易看出治疗质量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收容对象的情况不同(病种、病情、年龄、职业等),对治愈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进行主要疾病的治愈率分析,而这种治愈率就比总治愈率更容易显示治疗结果的真实情况,也易于进行医院之间的对比。,病死率,:病死率的高低,可以从反面反映治疗质量情况。但它也受着收容对象情况的极大影响,所以,只做总的病死率分析,不能对医疗质量做出直接判断,还必须从多方面作具体分析,包括:死亡原因,年龄与死亡的关系,死亡的时间性,治疗的及时性,病情状况,来院前的治疗质量等情况。,84,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2,)治疗质量的分析,同一疾病反复住院率,:同一疾病反复住院率的高低,是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和彻底的依据之一。在分析反复住院率时,必须对每种疾病分别进行,因为有些疾病目前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无法控制其反复发作的规律,如溃疡病、慢性肝炎等。在分析时,还要注意两次住院的间隔时间,间隔愈近,对评定治疗质量意义愈大;间隔愈远,干扰的因素愈多,也就不容易说明前次治疗质量是否有问题。,抢救重危患者成功率,:这一指标说明抢救重危患者中成功例数所占的比例。运用这一指标时必须明确“重危患者”的含义和抢救成功的标准。,85,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在运用上述指标进行治疗质量分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对“治愈”的概念要正确掌握。对每一种疾病都应订出一个明确的指标,要求所有医师都按统一的标准判定。如果标准经常变换,则统计的数值就失去对比价值。,治疗质量(治愈率、病死率)出现升高或降低,都要具体分析,以便进一步找出原因。因为任何统计指标的变化,如果没有充分具体的理由去论证,就不能得出提高或降低的结论。,86,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3,)给患者增加痛苦和损害的分析,医疗的目的是减少痛苦,治好疾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给病员增加了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害显然是医疗质量不高的表现。因此,分析这方面情况,也可作为评定医疗质量的依据之一。,可采用,医疗事故发生数、无菌手术初期愈合率、无菌手术化脓率、院内感染率或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输血、输液反应率,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87,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2,、医院工作效率分析,(,1,)关于床位利用情况分析,“,床位,”是医院用以收容患者的基本装备单位,也是医院工作规模的计算单位,确定医院的人员编制、划拨卫生费、分配设备和物资等的重要依据。反映床位利用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平均病床工作日,:是平均每张床位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工作天数,反映床位的使用情况。正常情况下,一般以,340,日为标准时间较为恰当(整体而言,各科有差别)。如果超过,340,天,说明床位负担过重;反之,则说明病床空闲。,实际床位使用率,:它反映平均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例情况。使用率高,表示病床得到充分使用;反之,则说明病床空闲较多。床位使用率一般为,90%,93%,,超过,93%,则说明病床负担过重。,88,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床位周转次数,:是衡量医院床位周转速度快慢的指标。分析病床工作效率时,应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周转次数多即周转速度快、病床利用情况好,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少。,床位周转间隔,:是从一个患者出院到下个患者入院的间隔天数,按每张床计算出的数值。周转间隔短,表示病床空的天数少。如病床工作负荷过重,床位使用率过高,周转速度过快,周转间隔过短,就会使病房无法达到卫生处置的要求,从而影响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手术前平均占用病床日,:它反映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室规模及管理。此项指标可分病种统计。,平均住院日,:该指标是近年甚为引人关注的一项指标。缩短住院日是开发病床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89,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上述指标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平均床位工作日与实际床位使用率两项指标形式不同,前者用平均数表示,后者用百分数表示,但本质一样,都是反映床位负荷。它受床位周转次数、周转间隔时间的制约。在正常情况下,床位每周转,1,次,就会出现一定的周转间隔,周转次数少,周转间隔长,出现空床的机会就多,影响平均床位工作天数减少,床位使用率就低。但有些患者长期住院占用床位,虽然周转次数少,平均床位工作天数、床位使用率不会降低,周转与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成反比。,90,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2,)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住院人数、各科住院人次数构成比、住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住院人数,说明医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务。正常收容人数实有床位数,正常床位使用率,正常床位周转次数。如果实际住院人数等于或高于正常收容人数,说明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收容任务;如果低于正常收容人数,应找出具体原因。,住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可以反映医院是否发挥了正常技术效能。所谓发挥正常技术效能指收治的病种及其数量同医院的技术水平相适应,保证急需和必要住院的患者得到及时住院等。,91,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2,)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门诊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门诊人次数及各科构成比,门诊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卫生部规定城市综合医院床位数与门诊人数比为,1,:,3,,超过这一比例,说明门诊工作负荷过重,给门诊管理和门诊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医疗技术科室工作量及其构成比分析,:主要是各医技科室工作量及其内部构成比(如手术室手术次数及大、中、小手术构成比;药剂科的处方数及其中西药处方构成比等)、同临床科室工作量之比(如门诊透视率、门诊处方率、门诊检验率等)。,医疗仪器工作量,:包括仪器使用率、仪器的工作日和展开率。,92,医院工作的单指标分析,3,、医院各类人员数及其比例情况分析,主要通过下列指标来分析,医院工作人员数及各类人员数构成比,医护人员数分别与床位数、门诊日均人次数、住院人数比,工作人员出勤率和病、事、产假率。工作人员人均工作量。医师可按每名住院医师负担的床位数、门诊医师每小时门诊人次数计算;病房护士按负担的床位数计算;医技科室按每人负担的床位数计算,也可分别按每人每天的处方数、检验件数、透视人次数、理疗人次数等来计算。,93,医院工作效益的综合评价,医院是一个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单一统计指标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数量特征,而不能全面概括整体的综合状况。为了获得对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对医院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客观性。,进行工作效益的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对医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构造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价值,最后进行比较和排序的统计分析的过程。通过综合评价,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还可对不同医院、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排序。,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由于评价时主要是根据各指标值的高低为依据,因此,原始数据的真实与准确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妇幼卫生调查制度,疾病控制调查制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制度,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表名,表号,报送单位,报告期,报送日期,卫生,机构调查,表,卫统,1-1,表,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疗养院、护理院,(,站,),、临床检验中心、门诊部等,季报,/,年报,次年,1,月,底前,季后个月内,卫统,1-2,表,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季报,/,年报,同上,卫统,1-3,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所,年报,同上,卫统,1-4,表,村卫生室,年报,同上,卫统,1-5,表,急救中心,(,站,),年报,同上,卫统,1-6,表,疾病预防控制中,(,防疫站,),年报,同上,卫统,1-7,表,卫生监督所(中心),年报,同上,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续,),表名,表号,报送单位,报告期,报送,日期,卫生机构,调查表,卫统,1-8,表,采供血、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医学科研、在职培训、,健康教育机构等其他卫生事,业机构,年报,同上,卫统,1-,附表,县,(,区,),基本信息调查表,年报,同上,卫生人力,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所有人,员,(,乡村医生卫生员除外,),实时,人员调入调,出一个月内,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实时,购进、调出,或报废设备,1,个月内,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医院,年报,次年,1,月,底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