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土学课件

上传人:yc****d 文档编号:243355648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272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岩土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2页
工程岩土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2页
工程岩土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工程岩土学,1,工程岩土学-绪论,一、工程岩土学地位,1.,工程岩土学概念:,是以岩体、土体为研究对,象,,从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基础工程学等观点出发,研究、预测和评价与工程建筑有关工程岩土地质问题,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2.,工程岩土学的研究意义:,工程岩土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分析工程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并提出改善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2,2.1,工程地质条件,:,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各项地质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包括:,(1)地形和地貌条件:,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 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2)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 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3)地质结构:,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 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4)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5)自然地质作用及岩土体地应力:,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 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 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6)建筑材料:,如土料,砂料,石料等。,3,2.2工程地质问题:,是指由于工程建筑活动而产生的问题。建筑物修建后,地质环境中的应力状态、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性质将 有所改变,因而产生一些地质问题,如地基变形和失稳、公路边坡崩滑、地下工程破坏、坝基渗漏和渗透变形、水库渗漏和淤积、水库诱发地震等。,3.主要关联学科:,1)地质学:,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2)工程地质学:,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3)土质与土力学:,主要研究土的各种性质及从力学角度研究土力学性质与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4)岩土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岩石和土体性质。,4.其他关联学科:,矿物学、岩石学、地质构造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基础工程、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工程环境学、工程物探学、工程地质水文学、工程地貌学、灾害工程地质等 。,4,岩浆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 变质作用,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第一篇 工程岩土地质学基础,第一章 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使地壳物质发生运动变化的各种作用。,2、地质作用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5,一、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于地球内部能源(内生动力,内营力)自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在地壳深处产生的动力,作用于整个地壳(包括地表和深处)的作用。,类型包括:,1、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分水平和垂直运动,(1)、升降运动(垂直运动),(2)、水平运动,2、岩浆作用,3、变质作用,4、地震作用,内力地质作用一种:,岩浆作用中火山喷发,6,二、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外生动力、外营力)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及地球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作用于地壳表层的各种作用。,类型包括:,(一)、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岩石在太阳热能、大气、水分和生物等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这种促使岩石破碎甚至分解的地质作用,称为风化作用(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7,1、物理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和矿物发生破坏而不明显地改变其化学成分的风化作用过程。,(1)剥离,(热胀冷缩);,(2)冰劈:,冰雪冻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3)晶胀:,矿物结晶与潮解对岩石的破坏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受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3)水解作用;(4)碳酸化作用;(5)氧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岩石所起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风化作用。,(1)生物物理(机械)风化作用:,生物活动使岩石机械破坏。例根劈、动物钻洞、挖土、人类活动。,(2)生物化学风化作用,8,4、岩石风化带的划分,岩石风化的程度和深度各地不一。风化作用在地表最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影响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残积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岩石风化后的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称风化壳。,5 、化带的划分,风化使岩石工程地质性质变化很大,为了选择合适的工建筑场地,确定基础开挖深度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准确确定工程量等,对岩石风化程度都必须要进行了解。一般是根据岩石风化后的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将风化岩石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四个带。,9,(二)剥蚀作用:,岩石受外力作用而破坏,破坏产物同时被搬走的地质作用(有水冲蚀、风蚀、冰蚀.)。,(三) 搬运作用:,将风化、剥蚀物搬运到它处的作用。有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和重力搬运等。,(四) 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五) 固结成岩作用:,指,松散沉积物(任何动力搬来的机械的或化学的物质)被压实、胶结转变为整体坚硬的沉积岩的作用。,沉积物是,松,散的,颗粒之间富含孔隙和水分,颗粒之间相互无坚密的连接力。,10,第二章 矿 物,一、矿物的一般知识,矿物,:,是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以自然元素,(,单质,),形式出现的,:,如金刚石,(C),、自然金,(Au),、硫磺,(S),等,少数。,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英,(,SiO,),、方解石,(,CaCO,),、石膏,(,CaSO,2H,O),等,绝大多数。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3.,矿物绝大多数呈固态,:,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不同,分为晶质体和非晶质体两种。晶质体的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往往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目前自然界已被发现的矿物约,3300,多种,其中常见的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也只有,30,多种。,11,4.矿物基本类型,(1)原生矿物,:,指在成岩或成矿时期内,从岩浆熔融体中经冷凝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如石英、正长石等。,(2)次生矿物,:,指原生矿物遭受化学风化而形成的新矿物,如正长石经过水解作用后形成的高岭石。,(3)变质矿物,:,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区域变质的结晶片岩中的蓝晶石和十字石等。,5.造岩矿物,造岩矿物:,指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并对岩石性质起决定性影响的矿物(30多种),它们占岩石成分的90%。其中又以长石、石英、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方解石、白云石最重要,它们的含量决定了岩石的名称及主要性质。,6.常见的造岩矿物,(1)石英、(2)正长石、(3)斜长石、(4)白云母、(5)黑云母、(6)角闪石、(7)辉石、(8)橄榄石、(9)方解石、(10)白云石、(11)石膏、(12)黄铁矿、(13)粘土矿物:,1、高岭石;2、蒙脱石3、水云母(伊利石),12,7.矿物工程性质,黄铁矿、石膏、黑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这几种矿物,在评定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1)黄铁矿:,遇水和氧时易形成硫酸,可使岩石发生迅速、剧烈的破坏;,2)石膏:,具有较大的可溶性和膨胀性,受水作用后易于溶滤而使岩石中形成空洞;,3)云母:,极易分裂成薄片,常成夹层状包含在岩石中,使岩石的强度降低、性质不均匀,容易碎裂成单独的板块,特别是黑云母含铁质,较白云母更易于受到破坏;,4)方解石:,在一定条件下可溶解于水形成溶洞,不仅岩石的强度降低而且产生渗透;,5)绿泥石,绢云母:,遇水软化极易产生滑动。,6)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遇水易软化,强度很低,极易产生滑动。,13,二、矿物的物理性质,正确识别和鉴定矿物,对于岩石命名,研究岩石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矿物的方法很多。,矿物的肉眼鉴定,主要是根据矿物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物理性质,用肉眼或仅借助于几种简单的工具(如小刀、条痕板、低倍放大镜等)和药品(如稀盐酸),在野外确定矿物的名称。这种鉴定方法简单、方便、迅速,是室内进一步鉴定的基础。,(一)矿物的形态,每种矿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因而可以帮助识别矿物。常见的晶体如下:片状(如云母)、板状(如石膏)、柱状(如角闪石)、菱面体(如方解石)和粒状(如白云石)等。集合体的形态主要有:纤维状(如纤维石膏)、钟乳状(如方解石)、鲕状(如赤铁矿)、土状(如高岭土)和块状(如石英)等。,14,(二)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质。,1.颜色:,矿物的颜色指矿物对可见光中不同光波选择吸收和反射后映入人眼的现象。分,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2.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3.透明度:,矿物透光的能力不同,表现出不同明暗程度。,(三)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受力后表现的物理性质。,硬度:,矿物抵抗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摩氏硬度计取自然界常见的,10,种矿物作为标准,将硬度分为,1,度到,10,度,10,个等级,.,解理和断口,(,1,)解理,:,矿物受敲击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这种特性称为,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15,(2)断口:,若矿物受敲击后,裂开面无一定方向,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第三章 岩 石,1、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在研究各种岩石时,首先必须注意作为每一种岩石的特征,决定着它们的物理力学特性的下列性质即:,(1)产状:,指岩石在空间所占有的形状;,(2)成分:,指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3)结构:,指构成岩石的(单个)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大小和形态及彼此之间的组合方式;,(4)构造:,指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及充填方式,反映出岩石的外貌特征。,2、根据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16,一、岩浆岩,(一)岩浆岩概念,1、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2、岩浆:,硅酸盐熔融体,具流动性。当地壳运动出现大断裂带或者岩浆高度流动性和膨胀力超过了上覆岩层压力时,则岩浆向压力低的地方运动,沿断裂带或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岩层中称为,侵入作用,;若岩浆沿一定通道喷出地表,称为,喷出作用,。,17,3、,岩浆岩类型,1)侵入岩,(1)深成岩,:一般是距地表3km以下;,(2)浅成岩,:通常是地表以下3km以内。,2)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二)岩浆岩的主要特征,1、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1)岩浆岩SiO,含量分类:,(1)酸性岩类(,SiO,含量65%);,(2)中性岩类,(SiO,含量65%-52%);,(3)基性岩类,(SiO,含量52%-45%);,(4)超基性岩类,(SiO,含量45%。,2),岩浆岩矿物:,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大约有30多种,其中主要是硅酸盐类矿物,含量最多的有石英、长石类、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等10余种。,18,2、岩浆岩的结构,直接影响岩石强度高低的主要特征。(1)全晶质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3、岩浆岩的构造,(1)块状构造;(2)流纹构造(3)气孔状构造 ;(4)杏仁状构造。,二、沉积岩,(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沉积岩:,是指在地表或接近于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2、沉积岩的形成,的地质作用,1)松散破碎阶段,2)搬运作用阶段,3)沉积作用阶段,4)固结成岩阶段,(1)压实(2)胶结(3)重结晶作用,19,(,二)沉积岩的主要特征,1、沉积岩的物质组成,(1)碎屑物质,(2)粘土矿物,(3)化学沉积矿物,(4)有机质及生物化石,(5)胶结物,:,硅质,胶结物成分为SiO2。颜色浅,岩性坚固,强度高,抗水性及抗风化性强。,铁质,胶结物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颜色深,呈红色,强度仅次于硅质胶结。,钙质,胶结物成分为Ca、Mg的碳酸盐。颜色浅,强度比较低,具有可溶性。,泥质,胶结物成分为粘土。多呈黄褐色,胶结松散,强度低,易湿软、风化。,石膏质,胶结物成分为CaSO4。硬度小,胶结不紧密。,20,2、沉积岩的结构,1).碎屑结构,结物胶结而成的一种结构。其特征有以下三点。,(1)按碎屑颗粒绝对大小分为:,砾状结构(粒径2mm),砂状结构(粒径为20.05mm,其中粗砂结构,粒径为20.50mm;中砂结构,粒径为0.500.25mm;细砂结构,粒径为0.250.05mm),粉砂状结构(粒径为0.050.005mm),(2)根据颗粒外形分为:,(a)棱角状;,(b)次棱角状;,(c)次圆状;,(d)滚圆状,(3)按胶结物分,(a),硅质,;,(b),铁质,;,(c),钙质,;,(d),泥质;,(e),石膏质。,21,2).泥质结构,这种岩石几乎全部(大都在95%以上)是由极细小的粘土颗粒(粒径小于0.005mm)所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粘土岩的主要特征。,3).化学结晶结构,是由岩石中的颗粒在水溶液中结晶(如方解石、白云石等)或呈胶体形态凝结沉淀(如燧石等)而成的。,4).生物结构,几乎全部是由生物遗体与碎片所组成的,如生物碎屑结构、贝壳结构、珊瑚结构等。,3、沉积岩的构造,1)、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是指构成沉积岩的物质由于颜色、成分、颗粒粗细或颗粒特征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层现象。由于季节和气候变化所形成的厚薄不同的成层单位称为层,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称为层理面。,22,2)、层面构造,根据层的厚度可分为:,巨厚层,(大于1m)、,厚层,(1-0.5m)、,中厚层,(0.5-0.1m)、,薄层,(小于0.1m)。,透镜体及尖灭层,(1)波痕,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风力、流水或海浪等的作用,使沉积岩层面上保留下来的波浪痕迹。,(2)泥裂,粘土沉积物表面由于失水收缩而开裂成不规则的多边形裂隙。,(3)雨痕,在沉积物表面经受雨滴打击遗留下来的痕迹。,(三)常见的沉积岩主要类型,1、沉积碎屑岩类,1)、砾岩和角砾岩,岩中大于2mm碎屑颗粒50%以上砾、角砾岩。,2)、砂岩,是由50%以上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1)根据颗粒大小及含量不同可分为,(a)粗砂岩:,颗粒粒径在20. 5mm之间的含量大于50%;,(b)中砂岩:,颗粒粒径在0. 50.25mm之间的含量大于50%;,(c)细砂岩:,颗粒粒径在0.250.05mm之间的含量大于50%;,(d)粉砂岩:,颗粒粒径在0.050.005mm之间的含量大于50%,。,(2)砂岩中胶结物不同分为:,硅质、铁质、钙质、泥质、炭质,。,23,2、粘土岩类,粘土岩是由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组成含大量粘土矿物的岩石。粘土岩具可塑性、吸水性、耐火性等。,(1)泥岩,是固结程度较高的一种粘土岩,常因混入钙质、铁质等,岩石颜色发生变化。,(2)页岩,以具页片状构造为特征,很容易沿页片剥开,强度小,不透水,有滑感。页岩不透水为隔水层。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抗滑稳定性差。,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1)石灰岩,简称灰岩,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组成,矿物成分以结晶的细粒方解石为主。颜色多为深灰、浅灰,质纯灰岩呈白色。石灰岩一般遇酸起泡剧烈。石灰岩具有可溶性,易被地下水溶蚀,形成宽大的裂隙和溶洞,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2)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含有少量的方解石。颜色多为灰白、浅灰色。白云岩与石灰岩外貌很相似,但加冷稀盐酸不起泡或微弱起泡,在野外露头上常以许多纵横交叉似刀砍状溶沟为其特征,(3)泥灰岩,石灰岩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粘土矿物,若含量达30%50%,称为泥灰岩。颜色有灰色、黄色、褐色、红色等。,24,三、 变质岩,(一)变质岩的成因,1、变质岩,:,地壳中先成岩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2、变质作用:,这种使岩石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二)变质作用的因素及类型,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1. 接触变质作用,(1)热接触变质作用,(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2. 动力变质作用,3.区域变质作用,25,(,三)变质岩的主要特征,1、矿物成分:,变质岩矿物成分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变质矿物。常见的变质矿物有:滑石、石墨、石榴子石、蛇纹石、蓝晶石、金红石等。,2、变质岩的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3、变质岩的构造,1)、片理构造,(1)片麻状构造 (2)片状构造,(3)千枚状构造 (4)板状构造,2)、块状构造,3)、变余构造,(四)常见的变质岩主要类型,1、,片理,状,变质岩,(1) 片岩 (2)片麻岩,(3)千枚岩 (4)板岩,2、块状变质岩,(1)石英岩 (2)大理岩,26,四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一)火成岩的工程地质评述,火成岩具较高力学强度,可作为各种建筑物良好的地基及天然建筑石料,同种岩石强度晶粒细高于晶粒粗岩石,岩石为酸性。,(1)深成岩,深成岩具结晶联结,晶粒粗大均匀,孔隙率小、裂隙较不发育,透水性小,力学强度高。其次,岩体大、整体稳定性好,是良好的建筑物地基,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2)浅成岩,浅成岩和脉岩常呈斑状结构,也有呈伟晶、细晶和隐晶质结构,所以这一类岩石的力学强度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中、细晶质和隐晶质结构的岩石透水性小,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性能较深成岩强。,(3)喷出岩,喷出岩由于结构构造多种多样,产状不规则,厚度变化大,岩性很不均一,所以其强度和透水性相差悬殊。致密状玄武岩的容重、密度都较大,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较强,是良好的地基和建筑材料。但玄武岩常具有气孔构造和原生柱状节理,因此,使岩石强度降低、透水性增大。流纹岩的“斑晶”较细,“基质”多为玻璃质,常具流纹构造,岩性各向异性,强度变化也较大。,27,(二)沉积岩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述,(1)碎屑岩,碎屑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工程地质性质一般较好,其特征主要取决于胶结物成分、胶结类型和碎屑颗粒成分。如硅质胶结的岩石,强度高、孔隙率小、透水性低;钙质、石膏质和泥质胶结的岩石,强度低,抗水性弱,在水的作用下,可溶解或软化。我国南方各省的红色岩层,多为钙质、泥质胶结的砂砾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互层,在这类红色岩层地区应注意地基能否沿泥化夹层产生滑动。,疏松,强度低,极易风化成蒙脱石等粘土矿物,遇水后易吸水膨胀、软化,在水工建筑上应特别予以注意。,28,(2)粘土岩,粘土岩和页岩的性质相近,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低,受力后变形量大,浸水后易软化和泥化。若含蒙脱石成分,还具有较大的膨胀性。这两种岩石对建筑物地基和建筑场地边坡的稳定都极为不利,但其透水性小,可作为隔水层和防渗层。软弱岩石:页岩、粘土岩、炭质岩及泥质胶结的砂砾岩,以及遇水膨胀、易溶解的岩类,软弱易变,性质不良,断层岩和构造破碎岩更软弱,不用作石料。,(3)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一般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但存在于其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岩溶,往往成为集中渗漏的通道。易溶的石膏、岩盐等化学岩,往往以夹层形式存在于其他沉积岩中,质软,浸水易溶解,常常导致地基和边坡的失稳。为工程应用最广最多材料。,29,(三)变质岩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述,变质岩一般情况下由于原岩矿物成分在高温高压下重结晶的结果,岩石的力学强度较变质前相对增高。但是,如果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某些变质矿物,如滑石、绿泥石、绢云母等,则其力学强度会相对降低,抗风化能力变差。,(1)动力变质岩:,但通常胶结得不好,孔隙、裂隙发育,强度变低,抗水性差。,(2)接触变质岩:,接触变质的岩石,常因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而裂隙发育,加上有小岩脉穿插,岩性显得复杂多样,其工程地质性质变化较大。,(3)区域变质岩:,片理的发育,滑石、绿泥石、云母等含量的增加的岩石强度显著降低,板岩、千枚岩、滑石片岩、绿泥石片岩、而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石英岩及大理岩等岩石,致密坚硬,岩性比较均一,强度高,是建筑物的良好地基。,30,第四章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由于地质作用使岩层形成的变形与变位,。,一、岩层的产状,1.岩层产状定义:,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2.岩层产状三要素:,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1)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水平延伸方向(AB)称为该岩层的走向。走向用方位角表示。岩层走向用两个方位角数值表示,数值上相差180 。,(2)倾向,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倾斜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为该岩层倾向(CD线) 。岩层倾向只有一个方位角数值,并与同一岩层走向方位角数值上相差90。,(3)倾角,岩层面上的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倾斜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二面角,为岩层的倾角。,31,二、水平构造和倾斜构造,1、水平构造:,层面基本呈水平状态地质构造,形成平顶山地貌,2、倾斜构造,(,单斜构造):层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岩层倾斜构造。倾角较小(小于35)时在地貌上往往形成,单面山;,倾角较大(大于35)时,在地貌上则往往形成,猪背岭,。,3、直立岩层:,在地貌上则往往形成陡峻山岭。,三、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一系列连续的波状弯曲。,褶曲:,褶皱构造的一个弯曲,为褶皱的基本单位。两个或两个以上褶曲的组合叫褶皱。,32,1、褶曲要素,褶皱的各组成部分,称为褶曲要素。,(1)核部,褶曲弯曲的中心部分,如背斜核部是较老岩层,而向斜核部则为较新岩层。,(2)翼,褶曲核部两侧的岩层。,(3)轴面,大致平分褶曲两翼的假想面,可为平面或曲面,它的空间位置和岩层一样可用产状表示,有直立的、倾斜的或水,(4)轴线,指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它可以是水平的直线或曲线。轴线的方向表示褶曲的延长方向,轴线的长度反映褶皱在轴向上的规模大小。,(5)枢纽,褶曲岩层的层面与轴面相交的线,叫枢纽。,33,2.褶曲的基本类型及特征,(,1)背斜,:,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形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呈相背倾斜,向上拱起有时背斜成为背斜山(顺地貌)。核部受力破碎易风化剥蚀,背斜核部常被侵蚀成谷地(逆地貌,倒置地形)背斜谷。,(2)向斜:,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形态。其核部岩层较新,翼部岩层较老,呈相向倾斜。顺地貌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谷。两翼岩层较在地下的核部岩层易风化,形成(逆地貌,倒置地形)向斜山。,34,3.褶曲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l)褶曲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完整性和强度高低,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防治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2)褶曲翼部:,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或者两者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更大,则对开挖边坡的稳定较有利。否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的均一岩层有利稳定。,35,四、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定义,:,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时而发生破裂或位移,使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这种构造称为“断裂构造”。根据断裂两侧岩石的相对位移情况和断裂构造的变位可分为裂隙和断层两种类型。,(一)、裂隙(节理) 定义,节理:,又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1、节理的成因类型,1).原生(成岩)裂隙,即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裂隙。如玄武岩中的柱状理,沉积岩中的龟裂现象,是失去水分后干缩而成,也是一种成岩节理。,2).次生裂隙,即是由于岩石风化、岩坡变形破坏、河谷边坡卸荷作用及人工爆破等外力而形成的节理。,36,3).构造裂隙,(1)张节理,是岩石所受张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后破裂而产生的裂隙。多见于脆性岩石中,尤其是在褶皱转折端等张应力集中的部位。其特点是具有张开的裂口,裂隙面粗糙不平,沿走向方向和沿倾向方向延伸均不远。砂岩和砾岩中的张节理,裂隙面往往绕过砾石或砂粒,呈现凹凸不平状。,(2)剪节理,是岩石所受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后破裂而产生裂隙,一般发生在与最大压应力方向成45左右夹角的平面上。在岩石中常成对出现,呈“X”型交叉,因而也可称为,“X”型裂隙,(或节理)。剪节理的特征是细密而闭合,裂隙面平直光滑,延伸较远,有时可见到擦痕。共轭砾岩或砂岩中的剪节理,裂隙面往往切穿砾石或砂粒,37,岩体中的节理,在工程上除有利于材料的采集之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当节理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均易发生崩塌等不稳定现象;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岩体存在节理,还会影响爆破作业的效果。,2节理的工程评价,38,(,二)、断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层所受应力超过其本身的强度,使其连续、完整性遭受破坏,并沿断裂面两侧岩体产生明显位移为断层。,1、断层要素,(,断层的基本组成部分,称为断层要素)。,(1)断层面,岩层断裂错开,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称为断层面。,(2)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3)断层带,断层破碎带和断层影响带,指断层面之间岩石发生错动破坏,形成的破碎部分。,(4)断盘,断层面两侧岩体为断盘。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岩体,叫,上盘,;断层面以下的岩体,叫,下盘,。,(5)断距,断层两盘岩体沿断层面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断距。断距可分为:水平断距、走向断距、倾向断距等。,39,2.断层的基本类型,1)正断层,主要是由于张应力作用,使岩层产生断裂,进而在重力作用下,引起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断层破碎带较宽时,常为断层角砾或断层泥。,2).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主要是由于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所以,也称为压性断层。断裂带较紧密,断层面呈舒缓波状,常可见擦痕,3).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的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平移断层一般是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沿平面剪切裂隙发育形成的,断层面较平直、光滑。,3、断层组合型式:,(1)地垒;(2)地堑;(3)阶梯状构造;(4)迭瓦式构造。,40,4、断裂构造对路桥工程的影响,断裂构造对工程建筑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连续完整性,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增大了岩体的透水性能,因而将导致工程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陷、滑动和渗漏,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效益及施工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对工程极为不利。为了防止断裂构造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尽量避开大的断层破碎带和节理密集地段,若确实无法避开,则必须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对断裂构造的处理方法一般有:,(1)开挖清除 将断层破碎带的松散碎屑物质挖掉,然后回填混凝土或粘土。,(2)灌浆 多采用水泥灌浆,以提高破碎带的强度和降低其渗透性。,(3)作阻滑截渗墙 修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墙,将破碎带截断,以提高地基的抗滑能力并降低其渗透性。,41,第五章 地史的基本知识,一、地层的地质年代,1、地史:,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简称;研究地壳的发展和变化历史的科学,叫地史学。,2、地质年代:,根据地壳运动、岩石生成顺序、古生物的演化及发展、古地理的演变,结合岩层同位素绝对年龄对地壳发展的整个历史划分的若干个阶段。,3、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于一定时期、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套岩石的总称。其具有时代的新老概念。地层的上下或新老关系称为地层层序。要研究地层层序,就要确定地层时代。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地质事件发生后距今的实际年数,称为绝对年代;二是指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年代。,42,二、地层绝对年代的确定,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物的含量,通过计算可求得地层的绝对年代,如铀铅法、钾氩法、铷锶法等。以铀铅法为例,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铀,在自然条件下按一定速度蜕变,最后形成铅和氦两种终结元素。若用专门的仪器测定出岩石放射性元素和终结元素的含量,可计算岩层的绝对年代。,三、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一)、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1、国际性单位,(1)、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2)、,地层单位:,界、系、统,2、于区域性或地方性单位,(1)、地质年代单位:,期、时代,(2),、,地层单位:,群、组、段。,(二)、地质年代表,(参阅后表地质年代表),43,年代单位,年代符号,各纪年数(百万年),距今年数(百万年),主要现象,新生代(哺乳类动物时代),第四纪,全新世,Qh,1,0.025,更新世,Qp,1,冰川广布,黄土生成,晚第三纪,上新世,N2,62,12,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平,湖泊广布,中新世,N1,早第三纪,渐新世,E3,26,哺乳类分化,始新世,E2,38,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发展,古新世,E1,58,(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现),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白垩纪,K,43,127,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侏罗纪,J,45,152,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大陆煤田生成,三叠纪,T,36,182,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恐龙哺乳 类发育,上古生代(两栖动物与造煤植物时代),二叠纪,P,38,203,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海侵,造山作用强烈,石炭纪,C,52,255,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平,珊瑚礁发育,中古生代(鱼类时代),泥盆纪,D,36,313,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盛,两栖类发育,志留纪,S,50,350,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燥,造山运动强烈,下古生代(无脊椎动物时代),奥陶纪,O,34,430,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升起,寒武纪,88,510,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发展,隐生代,上元古代,震旦纪,Sn,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期海侵加广,下元古代,前震旦纪,滹沱,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五台,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侵入,太古代,泰山,1980(最古矿物)约3350,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44,第六章 地貌,一、地貌概述,地貌是指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外貌的总称。,二、地貌类型,(一)、海底地形: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洋中脊等,(二)、大陆地形,1.山地,陆地上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由山顶、山坡和山麓组成的隆起高地,称为山或山地,是高低山的总称。按山地的外貌特征、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山地坡度山地又分高山、中山和低山三类。,(1)高山,海拔高度为35005000m、相对高度为2001000m、山坡坡度大于25的山地,(2)中山,海拔高度为10003500m、相对高度为2001000m、山坡坡度为1025的山地,称为中山。,(3)低山,海拔高度为5001000m、相对高度为2001000m、山坡坡度一般在5,10之间山地,称低山。,45,2.高原,陆地表面海拔高度在600m以上、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面积较大、顶面平坦或略有起伏,耸立于周围地面之上的广阔高地,称为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 000m。,3.平原,陆地表面宽广平坦或切割微弱、略有起伏,并与高地毗连或为高地围限的平地,称为平原。,4.盆地,陆地上中间低平或略有起伏、四周被高地或高原所围限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依其成因分构造盆地和侵蚀盆地两种。,5.丘陵,丘陵是一种起伏不大、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500m、相对高度在200m以下的低矮山丘。在公路工程中,丘陵可进一步划分为重丘相微丘,其中相对高度大于100m的为重丘,小于100m的为微丘。,46,(二) 地貌的成因分类,按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因素可划分为内力地貌和外力地貌两大类。,1.内力地貌,(1)构造地貌,由地壳的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貌。,1)地质构造山:,是岩层受构造作用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根据褶皱构造形态及褶皱山发育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背斜山(图3-1)、向斜山、单面山和方山。,2)断层断块山:,因断层使岩层发生错断相对抬升而形成的山。断块山垂直位移值愈大,山势也就越陡。,3)褶皱断块山:,是,由褶皱与断层两种作用组合而成的山地。其基本地貌特征由断层形式决定,具有高大而明显的外貌。,(2)火山地貌,由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和碎屑物质堆积所形成的地貌为火山地貌,如熔岩盖、火山锥等。,2外力地貌,(1)水成地貌,水成地貌以水的作用为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水成地貌又可分为面状洗刷地貌、线状冲刷地貌、河流地貌、湖泊地貌与海洋地貌等。,47,(,2)冰川地貌,冰川地貌以冰雪的作用为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剥蚀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前者如冰斗、冰川槽谷、角峰等。后者如侧碛、终碛等。,(3)风成地貌,风成地貌以风的作用为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风成地貌又可分为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前者如风蚀洼地、蘑菇石等,后者如新月形沙丘、沙垄等。,(4)岩溶地貌,岩溶地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其所形成的地貌如溶沟、石芽、溶洞、峰林、地下暗河等。,(5)重力地貌,重力地貌以重力作用为地貌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其所形成的地貌如崩塌、滑坡等。,(6)其它地貌:如黄土地貌、冻土地貌等。,48,1、流水地貌:,指地表受流水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貌。,2、流水类型:,(1)暂时性流水,(片流、冲沟流水),(2)经常性流水,(沟谷流水-河流),3、地表流水地质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一)暂时性流水地质作用及地貌,1坡面流水(片流)地质作用及地貌(坡积裙),1)片流和细流,(1)片流:,大气降水为地表水,沿斜坡面呈面状流动。,(2)细流:,大气降水为地表水,沿斜坡面细沟呈网状流动。,2)片流和细流的地质作用:,洗刷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3)坡积物(坡积裙)工程地质性质,(1)细、粘土矿物多、工程地质性质差;(2)不稳定,水浸潤后呈流动状态;(3)松散,孔隙大,压缩性大,可使地基沉陷; (4)易形成泥流、滑坡、坍方。,三、流水地貌,49,1)冲沟,:,洪流冲刷形成的“V”字形沟谷。,2),冲沟发育阶段,:,(1)冲槽(细沟)阶段;(2)下切(切沟)阶段;(3)平衡 (冲沟)阶段;(4)休止(拗谷)阶段,3),洪积扇工程地质性质:,在谷口附近多为粗颗粒碎屑物,远离谷口颗粒逐渐变细。因为地势越来越开阔,山洪流速逐渐减慢之故,。,(二)河流地质作用,河流:,是沿着槽形凹地经常性或周期性的流水。,河谷:,河流所流经的槽状地形。河谷是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的。,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河床:,是指平水期水占据的谷底,或称河槽;,河漫滩:,是河床两侧洪水时才能淹没的谷底部分,而枯水时则露出水面。,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阶地:,谷坡上部常年洪水不能淹没并具有陡坎的沿河平台,不是所有河段均有。,2 洪流地质作用及地貌(洪积扇),50,1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1)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以河水及其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在河水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1),流水的动能,E = 1/2 QV,2,Q=流量 V流速,(2),侵蚀方式:,冲蚀 ;磨蚀 溶蚀等。,(3),侵蚀作用的类型,下蚀作用(底蚀):,河水对河床底部岩石破坏,使河谷加深过程,一般情况下跨河桥单孔跨过或河中桥墩采用深基础。,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侧蚀作用(旁蚀),侧蚀作用,牛轭湖形成,:自由河曲的某一段上,两对的弯道沟通,弃废的部分河道形成了牛轭湖。,2)河流的搬运作用:,(1),河流将其携带的物质向下游方向搬运的作用。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总量约200亿t。,(2),搬运方式:,浮运、悬运、推运、跃运、溶运。,51,3)河流的沉积作用,(1)、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水中的携带物,(由于水动能减少)沉积下来,形成,冲积物。,(2)冲积物的特征,A分选性好,;,B、磨圆度好;C、层理清晰。,(3)、 沉积作用的类型,A河床沉积:心滩、江心洲、边滩沉积,B河漫沉积(,在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带,枯水期露出水面),C三角洲沉积,(三)河谷地貌,1.典型河谷地貌的形态要素,(1)谷底:,A、河床,B、河漫滩,(2)谷坡:,A、谷坡,B、谷缘,C、坡脚(谷麓),(3)阶地,52,2、河谷分类,1)按河谷发育阶段分类,(1)幼年期河流的地貌特征:,位于河流上游,在河流发育的早期阶段,由于地壳的迅速上升,河流深切侵蚀作用剧烈,大多形成狭窄的“V”形河谷。谷坡陡峭,河流纵剖面陡而倾斜,起伏不匀,谷底几乎全被河床所占据。,(2)壮年期河流的地貌特征:,位于河流中游,河流进入壮年期阶段后,水流均匀而平静,基本上无急流瀑布,河流纵剖面上的明显起伏也已消失。河流侧蚀作用的加强,河谷逐渐拓宽。,(3)老 年期河流的地貌特征:,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发展到老年阶段后,地质作用以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下蚀作用已很微弱,河水流速缓慢,堆积作用旺盛,形成宽广的河漫滩,使河床深度逐渐淤浅,滩上湖泊、沼泽密布,汊河发育,河流在自身的堆积物上迂回摆动,形成河曲。,2)按河谷与地质构造关系分类,A、背斜谷(逆地形),B、向斜谷(顺地形),C、单斜谷, D、断层谷,F、横谷,G、斜谷。,53,3.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超出洪水位,有台面和陡坎的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谷坡上的地貌形态。河谷常有多级阶地,从河漫滩或河床起,向上依次称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一级阶地形成时代最晚。,(1)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有时阶地面上残留有极少冲积物,基岩裸露,又称基岩阶地。它作为桥梁等建筑物的地基是有利的。,(2)基座阶地,其特点是由两部分组成,在阶地陡坎的剖面上可以看到,上部为冲积物,下部为基岩,冲积物覆盖在基岩底座上。它是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过原有河床中冲积物厚度,切入基岩内部而形成的。,(3)堆积阶地,全部由河流冲积物所组成。它的形成过程是河流侧向侵蚀,拓宽谷底,同时大量堆积成河漫滩,然后河流强烈下蚀形成阶地。,大河流的中下游,河谷非常开阔,沉积作用十分强烈,当阶地面积广大,形成一片平缓的广阔平原,称为,冲积平原。,54,四、山地地貌,(一)山地地貌形态要素(山顶、山坡、山脚),1、山顶,(1)山脊:,成线状延伸山顶。,(2)垭口:,山顶与山顶之间较低的山腰部分。是越岭公路的控制点。,2、山坡:,3、山脚:,(,二)山地地貌的类型,1、构造变动形成的山地,(1)单面山,单面山 (前坡、后坡)、,猪脊背、平顶山,(2)褶皱山,(3)断块山,(4)褶皱断块山,55,2、火山作用形成的山地(火山锥),3、剥蚀作用形成的山地,水、冰川、溶蚀、风剥蚀作用形成山地,。,(三)垭口与山坡,1.垭口,1)构造型垭口,(1)断层破碎带垭口,(2)背斜张裂带垭口,(3)单斜软弱带垭口,2、剥蚀型垭口,3、剥蚀堆积型垭口,(四)、山坡,1、按山坡形状轮廓分类,(1)直线形山坡;(2)凹形山坡;,(3)凸形山坡;(4)阶梯形山坡。,2、按山坡纵向坡度分类,(1)微坡:坡度70,56,五、丹霞地貌,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红色砂砾岩“红层”侵蚀地貌类型。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57,第七章 地下水本概述,一、地下水来源,1、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孔隙、裂隙和空洞中的水。,2、,地下水来源,(1)渗透水,:,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融雪水和地表水(河水、湖水、海洋水等)沿着地表岩石的孔隙、裂隙和空洞渗入地下而形成的。,(2)凝结水:,在降水量很小的干旱地区,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岩土的孔隙和裂隙中凝结成水滴,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也可聚积成地下水。,(,3)其它补给水源,二、地下水的存在状态,1、气态水;,2、固态水;,3、液态水,(1)结合水,A吸着水B薄膜水,(2)毛细水;(3)重力水。,58,地下水类型,59,三、,地下水的形成条件,1.地质条件,(1)透水性:,(2)含水层:,指包含地下水的岩层。,(3)透水层:,能使水通过的岩层。,(4)隔水层,:透水性很小或不透水的岩层。,(5)地下水面:,指在含水层中,地下水能形成一定统一的水面。,(6)地下水位:,地下水面的高程。,60,2、气候条件,3、地貌条件,4、人为因素,四、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比重、温度(受气温、地热控制)、透明度(分为透明、微混浊、混浊、极混浊)、颜色、嗅、味(取决盐分和气体,如NaCI咸味、MgCI2、MgSO4苦味、CO2清凉可口、含铁带铁腥味、含有机质时具甜味)、导电性(取决所含电解质的种类和数量)和放射性(放射性矿床和酸性火成岩)等。,61,(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性质,工程建设中进行地下水质评价时,下列成分具有最重要的意,(1)+ 它的含量决定了地下水的酸碱反应和酸碱程度。当pH=7时,地下水为中性;pH7时为酸性;pH7时为碱性。pH6的水能侵蚀铁。,(2)a+和Mg+ 它们的含量决定地下水的硬度。,(3)CO2 含有游离CO2地下水与混凝土接触时将产生如下反应:,CaCO3CO22=Ca+ 2HCO23,CaCO3将被溶解而遭受侵蚀。而当水的暂时硬度小于1.5度,且含HCO3时,或游离CO2的含量小于0.6mg/L时(相当于大气中的含量),部分混凝土也会被侵蚀破坏。,(4)SO4 当地下水中SO 4的含量大于300mg/L时即具有硫酸盐侵蚀性。,(5)矿化度 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或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以g/L表示。简称矿化度。一般饮用水的总矿化度不宜超过10g/L,灌溉用水的总矿化度不宜超过17g/L,。,62,五、 地下水的类型,(一)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1.包气带水,1)土壤水;2)上层滞水;3)毛细水,2.潜水,潜水是埋藏在饱水带中的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3承压水,1)承压水主要特征,承压水是指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由于隔水顶板的存在,能明显地分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三部分,2)类型:,有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两类。,(1)、自流盆地(承压盆地):,为向斜储水构造。它由明显 的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组成。,(2)自流斜地(承压斜地):,为单斜储水构造。,A、含水层岩性发生相变或尖灭,B含水层被断层所切。,3)承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63,(二)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1孔隙水,2裂隙水,裂隙水按其埋藏分布特征,可划分为面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和脉状裂隙水。,2岩溶水,储存和运动于可溶性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地下水工程性质,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对工程不利,地基土含水量大,黏性土处于塑态甚至流态,承载力降低,道路易发生冻害,水库常造成浸没,隧洞及基坑开挖需进行排水。,滑坡、地下建筑事故、水库渗漏、坝基渗透变形以及许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地下水的参与有关,甚至起到主导作用。,64,第二篇 土和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1、土:,是由地壳表层的基岩经过风化、搬运、沉积作用后形成的松散土石。,2土体:,是与工程建筑的稳定、变形有关的土层的组合体。土体是由厚薄不等,性质各异的若干土层,以特定的上、下次序组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土体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土是土体的组成成分。,3、土质学:,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各种土类的成因、组成、结构、构造、分类、变化规律及其工程性质(物理、化学、水理等性质),以及土与工程之间相互关系学科。,4、土的主要特征:,是分散性(碎散性)、复杂性(多相性)和易变性。,65,第一章 土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第一节 土的基本物质组成,1.,土的三相物质组成:,土是由固体相(岩屑或矿物颗粒及有机物质)、液体相(液态水)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土的三相基本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是构成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基础。固体颗粒是土的主要的物质成分,也是最稳定、变化最小的成分,构成了土的骨架主体,在三相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居主导地位。,66,1)干土:,固体+气体(液体=0)为干土,干粘土较硬,干砂松散;,2)湿土:,固体液体气体为湿土,湿的粘土多为可塑状态;,3)饱和土:,固体液体(气体=0)。,2.土的组成:,土颗粒、水和气体。,3.土的三相物质间的关系:,由于三相物质组成的自身特性,它们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决定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最本质的因素。,4.研究土的工程地质性质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土粒度成分,二是土矿物成分,三是土的化学成分。,5.土中水的类型:,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等。,6.各种气体:,一是封闭的,二是与大气联通的。,67,第二节 土的粒度成分,一、粒组和粒度成分,1.粒组及其划分,1)相关概念,(1)粒度成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土中的相对含量。,(2)粒径:,土粒的大小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表示()。,(3)粒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组别称粒组(粒级)。,2)土的工程分类(公路建设划分方法),(1)划分原则:,各组在一定的粒度变化范围内,工程地质性质相似;,与目前粒度成分的测定技术相适应。(筛分、液塑限),结合公路工程行业,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