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52009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8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第八章 社会态度,一、态度概述,(一)态度的概念,1.态度概念的提出,1862年斯宾塞和贝因把这个概念最早引入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托马斯等人1918年的移民研究开始的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他认为态度是“动作的趋向”米德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发端”法利斯认为态度是“一种未完成的动作”,2.态度的定义,F.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 1924):态度是“在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对于反应的预备”,特点:,首先,态度为一种潜伏在内部的准备状态;,其次,态度这种准备状态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把态度过程与神经活动过程统一起来;,最后,态度是由经验组织起来的,是体制化了的准备状态,态度之所以能够指示或推动所有心理反应,就在于它自身的这种经验性和组织性,定义:,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3.态度的特点(与其他社会心理过程相区别),(1)统合性,认知、感情和动机,在态度中是作为整体起作用的,是整体性心理活动当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一定的态度时,已经不是哪一种心理过程的表现,而是全部心理过程的具体表现。,(2)媒介性,态度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与外部表现之间的中介过程,态度是行为的准备或潜在行为,(3)压迫性,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个对象,并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态度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有安全感并亲而近之,相反,态度圆滑、缺乏诚意,会使对方有危机感并疏而远之态度压力是态度变化的心理因素之一,(4)连续性,态度表现为从正到负的连续状态,态度的变化也沿着这种从正到负的链条进行,态度的这种一元连续状态与人格统一性分不开由于态度是一元连续的,它才可观察、可测定,4态度的分类,奥尔波特的分类(态度对象):普遍态度和特殊态度,孙本文的分类:个人态度和群体态度,基本的类型:个体态度和群体态度,(1)个体态度:包含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就态度主体而言,是指社会个体,是有着社会关系的个体,就此而言,个体态度即是社会个体态度;,第二,就态度主体与态度对方的关系而言,作为态度主体的社会个体,是和其他社会个体发生联系的,即社会个体对社会个体的相互关系,是“对子”关系.,(2)群体态度,指群体中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对某一事件的共有态度成员间的共同态度,对于群体生命力及其深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3)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的关系,联系:,个体态度是群体态度的基础,群体态度是在个体态度的基础上,由个体间的互动而产生出的共同态度,没有个体基础,群体态度即是“空中楼阁”,空洞无物;群体态度是由个体态度中共有的部分构成的,区别:,群体态度一经形成,与个体态度中共有的部分相比,具有了新的、个体态度不曾有的特点:,第一,群体态度通过一致赞成或一致反对、积极支持或消极对抗等态度表现形态,能够促进成员彼此认同和达成共识,产生“心心相印”之感或“志同道合”之感,进而,从群体态度中获得力量;,第二,群体态度,由于其共同性而具有心理压迫力,这种心理压迫力对个体态度有改造作用,以保持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的一致性,(二)社会态度的构成,1态度三要素说(霍夫兰、卢森堡),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感情、认知和行为态度是刺激(态度对象)与反应(生理的、心理l的、行为的)之间的媒介变量,刺激和反应分别为可测的独立变量和从属变量,2态度三要素说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提出的三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态度测量和态度控制研究.,2)提出态度包含感情、认知、行为三个成分这种规定说明态度是一个复合的、而非单一的心理过程,缺点:,把态度与行为相提并论,混淆了心理过程与行为的界限既不可以把动机与行为等同视之,用行为取代动机,也不可以把动机从态度的构成中排除社会态度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感情和社会动机构成的,3三种心理成分与态度的关系,第一,认知和感情是反应中情境规定的主要因素认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和判断上。,第二,感情作为内心体验,也起情境规定作用,随着评价和认知的出现,感情对态度对象起人际距离调整作用,第三,动机是态度的内部力量动机作为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对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动机是对态度的一种发动,例:某大学学生自治社团发起一项校园禁止吸烟运动,态度调查;支持和反对学生代表举行座谈,分别陈述理由,支持者:吸烟危害健康、浪费金钱、酿成火灾;不喜欢吸烟,也讨厌二手烟的侵害,所以支持禁止吸烟运动,反对者:吸烟是个人自由、利多害少;利于交友外、提神醒脑之效;爱好吸烟,所以他反对禁止吸烟运动,无论支持或者反对者,在各自所持的态度中,均含有三种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和态度的行为成分,(三)社会态度的功能,1.功能主义的观点(丹尼尔卡兹 ),(1)调适作用,判断事物价值,决定对其行动,做好行动的准备,(2)自我防卫作用,通过态度保护自己和自己的自我形象,以减少焦虑并使情绪冲突转移方向.,(3)价值表现作用,通过态度的价值表现作用,以实现自己拥有的价值的自我表达,(4)态度的知识作用,寻求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知识代表态度的认知部分,这种认知部分给实践以意义和指导.,2.态度对社会生活的统合、离合和调和作用,态度的社会作用是态度对社会生活的反馈功能,人们对社会事件的态度:,(1)积极 接近 赞成 (统合作用),(2)消极 远离 反对 (离合作用),(3)中立 (调和作用),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事件中,三种态度是同时并存的有些人持第一种态度,另一些人会持第二种态度或第三种态度,但是,对社会事件起作用的是多数人的态度如果多数人持第一种态度,则对有关事件的解决起统合作用;如果多数人持第二种态度,对这个事件的解决则有互解的作用;如果多数人持中立态度,即不表态,对于维持现状有利,3.工作态度影响工作效率,赫兹伯格:“满意一不满意”作为工作效率的指标,提出“双因素说”,布罗伊菲尔德和克罗克特对此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认为,职工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劳勒和波特:满意是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第三个变量即奖励的作用实验证明,好的工作效率导致奖励,而公平的奖励引起对工作的满意,因此可以认为高工作效率导致了满意的态度为此,提出了工作成绩与满意的关系模型:,成绩奖励(外在的、内在的)奖励公平的知觉满意,二、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研究.,1奥尔波特的研究社会心理学( 1924),态度是由经验积累而成,有四种形成方式:,(1)经验的累积:把许多类型相似的特殊反应综合起来,即经验的累积;,(2)分化:正负未分化的反应对某种特殊对象形成一种特殊反应倾向,即分化;,(3)反应倾向凝固:由外伤经验构成的歪曲心理倾向凝固起来,即某种特殊反应倾向凝固;,(4)模仿或学习:模仿或获得既成的态度,即模仿或学习.,对此见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2凯尔曼的研究,态度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一种公开的态度表达,但私下并没有接受,它可能是一种社会便利手段,同化:,个体因为与他人或群体有关,从而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这已接近于个人自己的态度,内化:,个体响应他人的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再只是一种公开的表示,而已成为现在个体自己观点的一部分,(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2.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3.同化和内化机制,同化和内化都是接受社会影响的心理过程 ,但受影响的程度和深度不同,同化是指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它是一种不知不觉起作用的心理过程,还没有把社会影响与自己的价值体系同一起来,是尚不深入的过程,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总之,同化和内化是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没有这个过程,任何外来的社会影响都不会转换成态度.,三、态度变化理论,(一)平衡理论(海德,1944),特点: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两条规律:,(1)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2)不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例如:P为学生,X为汽车,O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汽车,听到O也喜欢汽车,则P-O-X模式: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汽车,而0不喜欢汽车,则P-O-X模式:P的认知体系便呈现不平衡状态,(二)和谐理论(奥斯古德、塔纳鲍姆 ,1955),主要观点: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在一个基本态度改变的情景中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都与评价有关,三种成分:,(1)其他人;,(2)这个人所表示的态度;,(3)对所表示的意见的感情,认为:三种成分的三种评价之间有两个负号,就决定了和谐状态,不和谐就会产生某种压力而趋于一致,这与平衡理论是相似的但是与平衡理论不同的是,和谐理论考虑到了每一评价的强度,例如:对于某一对象,可以有点喜欢,也可以非常喜欢,这就是情感评价的程度不同和谐理论预计,每一成分改变量的大小,将与这一成分的相对强度成反比强度越大,则改变得越小,和谐理论是在改变态度的工作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理论,特别是在预测信息交流者对于改变态度的效力中,运用这种理论,(三)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1959),在心理学研究上,解释个人态度改变或不改变的理论,一般采用调和论的观点;认为个人的态度与其行为两者调和一致时,态度不会改变,两者失去调和一致时,态度就可能会改变,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不知情的单调乏味工作实验:,一小时(工作内容是将盘中12个汤勺一把一把拿出,然后再一把一把放回去)结束后,研究者要求被试出门告诉在外等候者(事实上是助理员)说:“工作非常有趣。”并按两种标准付给被试报酬:一半人付给美金1元,另一半人付给美金20元,但是被试彼此之间并不知道报酬有差异到此为止,由实验情境的设计,使被试在心理上产生了两种认知:,其一,知道工作是单调乏味的,这是他真实的认知,其二,他对别人说工作是有趣的,这是他因接受了报酬不得不这样说,另一实验者私下询问每一被试,要他们坦白表示工作是否有趣按常情推断,接受高额报酬的人应该说假话才是但是,实则不然,接受20元的被试多数表示对工作无兴趣,承认他告诉别人的话是假的;接受一元报酬的被试,多数仍表示对工作有兴趣,维持他们出门后告诉别人的他对工作的态度此一结果使费斯廷格的理论获得了支持,评价:,认知失调论,不但可用来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而且也可用来帮助人,由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四)信息理论 (霍夫兰和凯利信息传递与说服 1953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的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1) 信度对态度变化有影响,(2) 信息传递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意见的单一传递;包括反面意见在内的全面传递,实验证明:,第一,被试的立场与信息传递的内容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是接受单一传递;,第二,在文化教育水平低的被试中,单一传递更有效;,第三,在文化教育水平高的被试中,全面传递更有效,全面传递的说服效果,即使受到反宣传的影响,也还在起作用,就是说,全面传递的说服方式有抵制反宣传的效果,(3) 当被试积极参与传递活动时,所得到的效果比单纯听广播要好,研究意义:把复杂的态度变化放到程序化了的信息传递模式中去考察、去理解,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四、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即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特点:不符事实、过分类化、先入为主、不易改变,基本特征:,(1)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3)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偏见者常受晕轮效应的影响;,(4)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往往具有在占有资料和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就贸然下决断的倾向,偏见的原因:,一是群体间的利害冲突;二是社会化的影响,大多数偏见是学习得来的偏见一经产生就不易改变,原因:,第一,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一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此种意识形态经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与观念比如,殖民主义,制造的有色人种劣于白种人的种族偏见,第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首先,人们对偏见及其规范持有的从众性;,其次,领导人的支持;(也包括对偏见规范的服从),再次,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即区别对待的行为),最后,成为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美国和南非为例),第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偏见的持续与个人的“专制人格”有关此外,偏见的持续还与个人遭受到挫折而又顺应不良,以及个人的尊严和地位受到严重威胁有关,偏见的负面影响及其消除,偏见与歧视现象的普遍存在及其对社会生活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消除偏见与歧视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目标,消除偏见的方法与途径:,第一,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建立共同的目标(谢里夫 ),第二,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几项研究测量了美军中白人战士对黑人战士的态度。结果发现,与黑人战士共同战斗过的白人战士对黑人的偏见就要少得多,第三,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个体化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按他人隶属的群体来应对他人,那就不会以其个体的独特性来看待他,而常常会以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来看待他,这其实是造成偏见和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个体化是进行社会接触、减少偏见的较为成功的方法,(二)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种族主义的基础是种族,具体地说它有两个层面:,第一,个体对特定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社会对特定种族的歧视性的法律与规章,例如:白人对黑人的偏见态度与歧视行为,性别主义是一种与种族主义极为相似的偏见与歧视现象,,性别主义的基础是性别而不是种族,也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社会对特定性别的歧视性的法律和规章,最为普遍和常见的是对女性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三)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在传统中国社会,孝是最重要的善行和德行;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也是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孝及由此衍化成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模式,孝道在中国社会盛行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传统的农业社会,家庭是其最主要的运作单位,从而导致了中国人极其重视家庭的延续、和谐和团结为了促进家庭的延续、和谐和团结,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中自然延伸出了一整套的以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和依顺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其二,儒家对孝道的极力申扬,在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体化的浪潮影响下,以家庭主义为基础的传统孝道可能会产生下述转变:,首先,传统孝道特别强调他律性的道德原则,而现代孝道则较偏向自律性的道德取向;,其次,传统孝道的内涵和家族延续密切相关,而现代孝道在这方面的涵义较弱最后,传统孝道偏重于“重孝轻慈”的单益性运作原则,而现代孝道则倾向于“父慈子孝”的互益性为运作原则,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在有关孝道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资料出自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之手,大陆社会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但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毕竟在大陆,中国文化之根也毕竟在大陆,而当前的中国大陆社会又处在迅猛的社会和文化变迁之中,这种变迁对中国大陆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大陆社会心理学家应该对包括孝道在内的一系列传统的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变迁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五、态度的测查,(一)态度量表法,1.,态度测量的性质,态度层面具有若干特征 :方向性、强弱度、多面性、一致性,态度是一种潜在性变量,只能用间接法,从个人的反应来推测 ,2.,几种常见态度量表,(1),总加量表法(最常用的是李科特量表),(2),累积量表法(古特曼量表),(3),等距量表(瑟斯顿量表),3.,态度量表的评价,(二)投射法,1.,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默里),2.,作业投射法,(三)行为观测法,1.,任务完成法,2.,社会距离法(量表法、 行为观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