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4课时,梳理知识 建构框架,方法与目标,紧扣考标 落实考点,链接中考 提升能力,课别,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13课,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第14课,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第16课,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1,日本发动九一八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柳条湖,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占领东三省后,日本在1935年策划华北事变。中共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2011 杭州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世纪的时光,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 2011聊城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A70年 B80年,C90年 D100年,3、,2011眉山“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A西安事变 B台儿庄战役,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4、,2011盐城八十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割占库页岛 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5、,2011青岛“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6、,2010铜仁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7、,2011营口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8、,2011孝感“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致张学良密电。密电,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9、,2011烟台“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 D东北地区,10、,2011巴彦淖尔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没发生在南京的是,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九一八事变爆发,1、,2011天津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各种活动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德国强占胶州湾,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十月革命的影响,2、,2011泰州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2011天津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各种活动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德国强占胶州湾,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十月革命的影响,2、,2011泰州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考点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背景,日本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主张;,蒋介石逼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结果,:,意义,事件,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2011南充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中国时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A. 张学良 杨虎城 B. 刘伯承 邓小平,C. 周恩来 彭德怀 D. 李宗仁 佟麟阁,2、,09太原中考第6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3、,2011汕头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试问:“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4、,2011吉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是,张学良 杨虎城 李宗仁 傅作义,A B C D,5、,2011 泰安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 D平型关大捷,6、,2011岳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7、,2011西宁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历史事件之后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8、,09恩施中考第9题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中共七大的召开,9、,08贵阳学业第15题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10、08陕西中考第3题 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考点3,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影响:,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地点:,时间:,日本突袭卢沟桥与宛平守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概况:,1、,2011宿迁“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2、,2011福州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 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3、,2011潮州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4、,2011鸡西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其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5、,08佛山中考第6题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 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A赵州桥 B卢沟桥,C泸定桥 D金水桥,6、,08威海学业第13题 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7、,2011 泰安“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遗址,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8、 2011西安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考点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背景:,日军八一三事变攻占上海后,兵分两路进攻南京,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往重庆。,概况:,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1、,2011 滨州被美国成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步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控诉了哪国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日本,2、,2011衡阳“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A东北 B北京,C上海 D南京,3、,2011汕头日本教科书不断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修改”。其中,有4种教科书竟然把杀害中国平民的人数仅写为“大量”,有两种还把南京大屠杀改称“南京事件”,肆意篡改历史。事实上,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 A. 10万人 B. 20万人,C. 30万人以上 D. 300万人以上,考点5,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战果:,意义:,1938年春,李宗仁,歼敌1万多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1940年秋,彭德怀,八路军105个团约20万人的兵力,华北的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时间:,指挥者:,规模:,目标:,意义:,1、,2011 苏州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2、,2011凉山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3、,2011扬州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A张学良 B李宗仁,C叶挺 D彭德怀,7、,2011莱芜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8、,2011汕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是,A.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C.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 抗日战争的胜利,9、,2011清远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10、,2011南京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李宗仁 B彭德怀,C张学良 D杨虎城,11、 2011青岛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12、,2011德州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展开了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13、09烟台中考B卷第17题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4、,09佛山中考第6题 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15、,08山西中考第7题 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忻口战役,16、,2011青岛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17、,2011南京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1)大会听取并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3)通过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依靠的力量:,任务:,目标:,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考点6,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1、,08扬州中考第9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2、08甘孜中考第23题 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胜利的狂欢,抗日战争的胜利,( )年( )月( )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日,在美国军舰( )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 )月( )日,在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1945,8,15,9,2,9,9,“密苏里号”,从1840开始到抗日战争前,中华民族主要进行过哪些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这些战争结局都是怎样的?,而抗日战争的结局又是怎样?这个结局对,中华民族,有怎样的意义呢?,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材料一,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51个师团有35个师团在中国,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八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1942年春,罗斯福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俄国等。”,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了体制性的确认。 大国之路的起点,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综上所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1、,2011广东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A. 百团大战的胜利 B. 台儿庄战役胜利,C. 双十协定签定 D. 日本无条件投降,2、,2011 泰安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2011潮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是,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伐战争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4、2011莱芜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5、,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A8月5日 B8月10日,C8月12日 D8月15日,6、,08衢州学业第17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1、,08扬州中考第9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2、08甘孜中考第23题 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部分浮雕图,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浮雕l 反映了材料二中所说的“三年以来”的哪一历史场景?( l 分),( 2 )写出浮雕2 反映的“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名称这一事件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4分),(3),( 3 )浮雕3 反映了“南昌起义”这一历史场景,请你说说它的历史意义( l 分),( 4 )浮雕4 反映的是自l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它胜利的伟大意义有哪些?( 2 分),(l)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2),五四运动。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抗日战争。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浮雕是历史的画卷,碑文是历史的陈诉。下列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8 分),材料一,材料二:中日关系年代尺,材料二,:2008年5月,胡锦涛主体访日,展开“暖春之旅”,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2分),(2)请将年代尺中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2分),(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分),(l),查阅有关书籍,网上搜索,实地参观纪念馆,听老师讲解(列出两条即得2分),(2)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分),(3) 1945年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以战争为主。1分)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正常交往与友好合作关系。(或以和平为主。1分),(2008年浙江宁波)19,(8分),材料一,材料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中国往何处去?从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到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再到举行武装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材料三:2006年10月初,安倍晋三当选日本新首相不到两周就出访了中国。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借鉴安倍晋三时都指出:中日世代友好有利于亚洲、世界的和平,希望日本国内的少数人不要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的签字仪式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提及的有识之士为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进行了那些大胆尝试?共同结果怎样?,(3)抗战期间的哪些事件展示了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请举两例。,(4)图一和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说明了什么?,(1)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2),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落后就要挨打 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或者发展才是硬道理)。,(3),反日救国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2007年龙岩中考 第26题,材料一:2006年12月26至27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将对中日2000多年来的交往历史,对近代以来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共同研究。,材料二: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2007年4月11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7年来中国政府首脑首次访日,温家宝总理称之为“融冰之旅”。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就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一致,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中日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1)请你列举中日古代之间友好交往的一个事例,古代日本曾经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有何意义?(3分),(2)说出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试举一例其在中国犯下的罪行。(4分),(3)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2分),(1)鉴真;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3分),(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4分),(3)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9分),抗日义勇军,十九路军,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马占山,蔡廷锴、蒋光鼐,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苦谏,哭谏,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会有哪些国际和国内力量关注西安事变?他们各自的想法和主张是什么?,想一想,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蒋介石,亲笔协议,西安事变谈判旧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主要指挥者,广田弘毅在致日驻美国大使馆电中承认日军在南京等地用血腥手段使“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图,片,资,料,侵华日军大屠杀示意图,屠杀场地,焚烧地,图,片,资,料,日军集体枪杀中国军民,将青壮年押上汽车赴郊外屠杀,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后,你有何感想?,警钟长鸣,李宗仁,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百团大战的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