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辅导与危机干预

上传人:guoc****ang 文档编号:243326189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哀伤辅导与危机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哀伤辅导与危机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哀伤辅导与危机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哀伤辅导与危机干预,哀伤,是人生最深刻的一种体验,呈现悲恸、悲观、颓废,内在深藏对人生和生活强烈欲求,、,留恋,、,探索和把握,哀伤定义,哀伤,(bereavement):,哀伤指任何人在被迫经历意外事件,失去所钟爱或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即,丧亲者在,丧失,发生之后,其所经历的,一系列,调适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grief)和哀悼(mourning) -,陈维樑,悲伤,(grief),是哀伤的一部分,主要指面对依恋的对象损失或丧失(loss)时出现的内在生理、心理反应,后者包括情感、认知行为等部分,哀悼,(mourning),是哀伤的另一部分,为悲伤的公开表现,是悲伤的社会样貌(face),主要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损失或丧失(loss)时,因身心的反应而带来的外在社交、行为表现,其表现方式与社会、文化和习俗有很大的关系,丧失,(一),生命,丧,亡,:,亲,友,丧,亡、流,产,、,不孕、宠,物死亡,实质,性,丧失,:,身,残或患病,、,亲属患,精神病、生出,残,障,儿,象,征,性,丧失,:,失去,头衔,、失去,与,性,象征,有,关,的,身体,部位,其他,:,失,恋,、,离婚,、落榜,、失去独立、丧失对世界的安全感,丧失,(二),呈现的方式,可,预期,或 不可,预期,渐,近的 或 突然的,有形的 或,无,形的,真,实,的 或,象征,性的,理解丧失,狭义的丧失,广义的丧失,丧失划分,成长性,:,源于生命规律和人在生活中做出的选择取舍,创伤性,:,源于生命中一些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的事件,预期性,:,源于人的预期,并没有真正发生,也不一定真正出现,丧亲需要祭奠和悼念,通过固定的仪式,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与丧失客体的分离,众人聚集得以分享和支持,也是社区一种对死亡和丧失的修通,所致悼词和个人对死者的哭诉,个体的冲突和痛苦用社会和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得以表达,清明节、冬至的祭扫,是一种有规律的看望,也是一种与过去的、失去的亲人的一种连接,常年的哀悼,否认丧失,为死去的人提供位置和食物,把丧失的客体当作为与过去的连接体,哀伤经历阶段,震惊与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思念和寻找,面对、忧伤、抑郁,接纳、重整、适应、复原、转移投入与新的计划,问 题,哀伤的表现总是按一定顺序出现吗?,每一种表现持续的时间是一样吗?,每个哀伤者都会经历所有阶段吗?,哀 伤 理 论 基 础,哀伤理论模式蓬勃发展,哀伤理论基于理论建构的需要,分类众多,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悲伤过程假设(1917),焦点,在于强调,察觉对逝者的连结,,主观切断生者与丧失客体情感连结的重要性。(,但有其他学者认为悲伤的结束不在于切断与逝者的联系,而在于以不同于生前的方式在内心安置逝者;台湾Hsu:保留象征性想象,重新联系,),如果有内在干扰如,矛盾或,愧疚,支配,则欲能难以转移,并延迟、夸大、或病态悲伤,这种复杂的悲伤反应,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处理。,精神分析理论(二),爱的客体对象失去,力比多需要收回,正常的结果是尊重现实获得机会,哀悼工作完成之后,自我(,ego,)才会获得自由且不再受陷,(这个执行现实命令的过程,其本质是妥协),发展新的认同,依恋理论,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提出,保留弗洛伊德解释潜意识过程的应用,并着重于幼童与母亲或重要他人所建立的依附与连结关系,人类婴儿生来就具有寻求并维持与重要他人亲密关系的行为,目的在于保护个体免遭身心伤害、减缓痛苦。这种亲密的连结稍后会扩展至其他重要他人,而且会活跃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持、丧失及恢复期间会有许多强烈的情感产生,连结的瓦解,均会导致焦虑、愤怒、对抗或寻找,悲伤基本上是分离焦虑的一种,依恋的类型,成人依恋,四种,类型:,安全型,(,secure,),沉迷或专注型,(preoccupied),冷漠型,(,dismissing,),恐惧型,(,fearful,),Winnicott,关注促进发展的环境,提出,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人成长中会与身边人或对象建立情感或意义连接:例小孩喜欢安全布、洋娃娃、玩具、好朋友,面临改变或丧失时,情感会转移投注新的对象,建立新的关系,Worden,悲伤任务学说,丧亲者在悲伤的历程中需要有所行动,而不是被动的经历悲伤历程,Worden,将悲伤反应区分为正常与不正常两类,哀悼四任务学说,Parkes,心理社会过渡论,丧失引发哀伤是一项心理社会过渡(,psycho-social transitional,,说明死亡是一个重大的生命事件,它引发丧亲者觉察到内心对,“,恒常,”,世界的期待和假设,以及对外,在,“,失常,”,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异与矛盾,PST,结果与发生环境(预期、重大、多创伤性)、事后调适程度(性格、既往经验)、可供使用资源(支持网络、建立新角色的机会吧)有关。,Rando,(,1993,)六,R,模式,Recognize,React,Recollect,Relinguish,Readjusting,Reinvesting,Stroebe,哀伤的双程导向,丧失导向,(,情感主导,),:,悲伤过程,恢复导向,(,认知主导,),:,专注于生活的转变,Walter,重构论,为英国研究死亡学的著名社会学家,打破,“,丧亲者需要与亡者切断联结关系才能走出悲伤,”,的心理学观点,主张建构逝者传记的方式,并建议心中常怀逝者,则能走过悲伤路,,哀悼与忧郁的区别,抽象与具体,失去客体和自我,外在空虚和内在空虚,有无自尊感下降,具体的悲伤反应,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复杂悲伤,病态,创伤性,延迟,长期,夸大,伪装的哀伤,复杂悲伤诊断标准(一),过度否认,对逝者怀着强烈的罪疚或矛盾的感觉,并拒绝接受逝者已死的事实,强烈感到逝者仍然生存,以致不合理地长期保存遗体或遗物,持续、长期的悲伤,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对损失经历产生强烈并无法消解的反应,长久未恢复正常的社交或工作机能,复杂悲伤诊断标准(二),延迟、压抑、夸大的哀伤,原初的损失经验并未带来实时及适当的悲伤反应,但在往后的损失中却引发出夸大或程度超出预料的反应,可能引发心身疾病(肠胃病、疼痛、皮肤过敏),夸大的病症可被诊断为精神失常(抑郁症、PTSD焦虑症、短暂精神病),病症会持续,直至哀伤得到某种程度缓解,伪装的哀伤,改,装,成生理症狀,,发展出与逝者死前病症相似的生理症状,高涨的情绪、过度活跃的行为、冲动控制问题(犯罪、冲动的决定、药物滥用、滥交、不理智投资等),哀伤辅导与治疗,哀伤辅导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协助人们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以健全的完成悲伤任务;而哀伤治疗是针对那些悲伤反应欠缺、延缓、过度或过久的人,协助他们辨认现实和解决分离冲突完成哀悼过程。工作中常常统称哀伤辅导,哀伤辅导或治疗主要功能不在减少哀伤, 而是在增进、填充或激活个体能量,使个体能够有效处理哀伤过程。如抑制的哀伤情绪、非理性的内疚或愤怒、冲突的情感、病态的依恋关系,哀悼的四项任务,William,Worden,,,1991,过程与任务,1.,接受丧失,丧失已经发生,接受丧失现实,,不扭曲,不否认,接受丧失不可逆转,2.,经历悲痛,悲痛是必须的,悲痛是,正常的,接触、,感受悲痛,时间悲伤,3.,重新适应,伤痛打包,适应生活中的缺少,新的正面自我形象,/,意识,生活观、信念调适,4.,投注新关系,爱,的象征联系,社会系统,生涯规划,希望在明天,哀伤辅导的注意事项,使用标准的问候语:包括音调,尽量使用丧失者用词、用语与其交谈,注意情绪表达的平衡,不能只是表达负性情绪,也要发掘正面情感,注意焦点,即只有哭泣是不够的,要了解哭泣的意义,统整过去与现在,哀伤辅导的注意事项,要善于倾听,不要轻易提建议,避免评判,避免陈辞滥调,避免转换话题,支持其应付悲伤反应的过程,不宜在哀伤时做重大的决定,短期危机处理到长期悲伤疗程,重要节日时的支持,哀伤辅导技巧,聆听、富于同理心,观察,唤引的语汇或语气,使用象征,引导想象,写信,绘画与艺术治疗,角色扮演,认知重建,回忆录,EMDR等,哀伤辅导十原则,原则一:协助生者承认丧失,原则二:帮助生者处理已表达或潜在的情感,原则三:协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原则四: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原则五:允许时间去悲伤,原则六: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原则七:允许个别差异,原则八:提供持续的支持,原则九:检查防御及调适形态,原则十: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其他,处理移情,发展希望、赋予意义,哀伤小组咨询,评估、筛选、过滤,异质或同质:性别、程度、期望与动机、内省力、暴露差异,原则:尊重、信任、参与、分担与分享,危 机 干 预,心理危机概述(一),概念,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方法来应对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危机指各类创伤所引起的一种暂时失去应对能力和心理失衡的状态,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阻碍,);,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失衡,);,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无策,)。,心理危机概述(二),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词语,危机干预,危机干预也称情绪急救(,emotional first-aid,)系一短程帮助的过程,危机干预理论最早来源:,1941,年波士顿椰子园夜总会火灾 ,,1944,年利德曼,Lindeman,创立,强调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平衡的恢复与个体对事件的认识、社会家庭支持与应对技巧有关,应对不良可引发新的灾难。,危机干预的目标,最低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病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危机干预理论,基本危机理论:,Lindemann,;,Caplan,扩展危机论,应用危机理论:,Brammer,危机干预,3,种理论模式,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Roberts,危机干预干预模式,计划进行危机的生物,-,心理,-,社会评估,快速建立和谐关系,确定呈现问题范围,探索感受和情绪(倾听、肯定),产生和探索各种选择,形成并实现行动计划,随访和协议,危机干预主要步骤,第一阶段:问题或危机的评估,第二阶段: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第三阶段:治疗性干预,第四阶段:危机的解决和随访,危机的评估,第一阶段,发生何事?谁卷入?大致原因?严重性?,危机严重程度评估:目前问题、诱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无自杀、,临床表现评估:躯体、认知、行为、情感,不及时处理继发心理或躯体问题,家庭和社区评估:哪些人能帮助?妨碍干预者?,求助者应付技巧评估:如何处理焦虑、抑郁?已采用习惯性应对机制吗?如是,后果是?目前境遇变化如何妨碍习惯性应付方法?有无自杀或扩大自杀?既往自杀及诱因?,严重时精神科会诊或住院,评估同时教育病人认识他处于危机状态的事实,合作应对,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第二阶段,全面了解后,着手制定,干预计划取决于干预目标:明确而切实可行,不注重人格塑造,考虑即刻问题,求助者功能水平和心理需要,考虑文化习俗和社会家庭因素,探讨目前危机是以前类似事件诱发吗,什么可阻止进一步恶化,什么可解决当前危机,哪些支持可强化解决问题方法,治疗性干预,第三阶段,最主要阶段,效果取决于技术及其灵活性、创造性;反应速度,具体会谈的次数依病人的需要而定,帮助理解和认识危机发展过程,包括过去遗留的危机,释放压抑,维护和确认,支持和满足,学习成功应对,回顾总结时,着重让病人说出处理新问题的技能和如何更广泛地利用资源,使其内化为新的应付技能,往前看,扩大视野,提供选择,恢复身份和社交,危机的解决和随访,第四阶段,4-6,周后,减少依赖,强化应对,鼓励学习和探索,独立解决,危机干预六步法,明确问题,保证受害者安全,强调与受害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应对的变通方式,制定计划,获得承诺,自 杀,发生率,全球,(,WHO),:,2000,年,100,余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为其,10,至,20,倍,平均,40,秒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一人企图自杀,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自杀是,15-34,岁人群第一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平均每年自杀人数约,25-28,万人左右,自杀未遂约,200,万人,,1993,年自杀率,22.2,人,/10,万,(,美国自杀率为,12.7/10,万,),,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报道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出,25%,,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即全国,75%,的自杀发生在农村,自杀的原因,精神障碍导致自杀;,躯体疾病导致自杀;,非疾病(普通)人群自杀;,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影响自杀率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社会阶层与就业,婚姻状况与生活环境,生物学因素,季节性,邪教,自杀方法,精神障碍、行为异常和内外科疾病,自伤,自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死前两周抑郁严重程度,有自杀未遂史,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死亡当时的急性应激强度,死前一个月内的生命质量差,死前两天内发生急性人际冲突,死前一年内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心理压力,朋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农民、家庭主妇、退休、失业者,死前,1,个月内的社交活动少,费立鹏;,2004,一些常见的线索,1,、以前有过自杀未遂,2,、说过要自杀,3,、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4,、收集与自杀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5,、最近周围有人自杀,尤其是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有其它损失,如父母离婚,6,、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7,、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一些常见的线索,8,、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9,、有过自伤行为,10,、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的活动,11,、学习成绩突然显著好转或恶化,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12,、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疼或胃疼、月经不规律等,13,、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药物,“,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全球携手预防自杀,”,-2010,年,9,月,10,日,“,多元文化社会 之自杀预防,”,-2011,年,9,月,10,日,全球预防自杀:加强保护因素,唤醒生存希望,-2012,年,9,月,10,日,歧视 :,自杀预防工作的绊脚石,-2013,年,9,月,10,日,危机干预者应具备,自我觉察能力,丰富的生活经验,专业的助人技能,真诚的助人态度,一切工作贴近病人需要,充沛的精力,迅速灵活的反应能力,自我稳定,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要有团队精神,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